第一百章
虎鲸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海洋哺乳动物?,每天可以游动大约60至200公里?。
“可祁祁国王,你知道吗,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颗珊瑚。”小彩嘟囔着,“但是好可惜啊,我是没有颜色那种。”
小彩像个参与幼儿园毕业典礼集体汇演的小孩子,大家都扮演或威武或可爱的小动物,而她被分配到舞台角落扮演不起眼的小草。
可她没有因为扮演边缘角色而气馁失落,反而因为自身条件限制,让本应是嫩绿色的小草没有色彩而感到内疚。
倾倒,封闭,运输。
束缚,黑暗,寂静。
小彩从海洋“走”向陆地,一个月以后,又从陆地“游”回大海——特定数量的人造海水盐直接溶解于水族箱中,由先进水处理系统,经过过滤、消毒、酸碱调节等步骤,配制而出的人工海水。
小彩待在勉强能转过身的水池里,得以重见“天”日。
封闭场馆高高悬挂着无数颗太阳和月亮,白炽灯泡刺目晃眼,小彩疑惑着,狭窄的海域为什么没有黑夜。
很像娜塔利娅,但明显不是娜塔利娅的生物,拎着两只桶走过来。
他很沉默,多数时候并不说话,只偶尔从嘴中蹦出“熊仔”这个陌生语言体系中的陌生单词,聪明的小彩便知道,这是她的新名字。
两脚直立生物拎起桶,往水池里倾倒。
经过这些天来,小彩已经明白,这时候她需要把头探出水面,张开嘴巴。
否则食物会沉入水底,她没办法舒展全身向下游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捡拾干净。
冷冻鱼一如既往地不够新鲜,冰块倒一桶漏一半。
两脚兽离开,小彩并没有感到饱,但也不算太饿。
小彩悬浮在池子,盯着侧壁瓷砖发呆,劣质的海蓝色铺在周身。
她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她只是很想吃新鲜的鲑鱼、?海豹和小鳁鲸幼崽,更愿意通过追逐、造浪、团队合作来完成捕猎。
族群在一起捕猎游戏的日子轻松快乐,族群首领是她的外婆,妈妈、姨妈和舅舅们共同照料着她和同岁的表弟。
即使是再恶劣的情况,大鲸们都不会让幼崽体会到什么是饥饿。
母系群体会长期维持稳固,小彩会在呵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进行各种复杂社会行为,学习捕猎技巧,随后生育后代,和所有成员共同分担养育幼崽的工作,教授给它们自己毕生所学,延续族群文化。
生物本能蠢蠢欲动,小彩想要快速游动、浮窥,想要跃身击浪,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
圆锥状头部不断撞击墙体,试图缓解体内的躁动。
空气有股陌生味道,难闻的气体因子通过呼吸孔进入肺部,几乎快让小彩窒息。
人造海水中的消毒液,刺激得小彩浑身上下的皮肤都很痛,好像午睡锋利无比的珊瑚碎片,不由分说齐齐扎上来。
小彩鸣叫起来,她听到很多声回答,但那些都是自己的声音。
过去,同伴会给予回应,再不济,慈悲的大海永远不会冷场,她对无鲸应答的孩子以浪安抚。
她想自己做错了。
她的确做错了。
她不该和表弟捉迷藏时,靠那座珊瑚山太近。
亢奋中尾鳍扫过,打碎珊瑚一角,毁坏珊瑚虫的成果。
于是碎片刺痛她的皮肤和内脏。
于是她便成了珊瑚。
群居动物忍受不了没有社交的日子。
小彩一直大叫,变换着声音,呼唤外婆,呼唤妈妈,呼唤姨妈舅舅和表弟。
她迫切需要回应。
证明她没有因为调皮而和族群走散。
证明族群没有抛下她孤零零的一个。
族群没有回应她的信号。
小彩退而求其次,呼唤族群之外的同类,然后是海洋中的任何生物,最后是大海。
持续发射超声波,回馈而来的信号一次又一次告诉小彩,这片“海域”,只有她自己。
仿制的海洋没有同伴。
海洋不能给她回应,小彩开始怀念陆地上的娜塔利娅。
娜塔利娅会和她说话,天真善良的小彩便有理有据地认定,这个人类很善良。
善良的娜塔利娅把迷路的小彩从海里捞出,她乖乖地等待她,是不是很快就能把她放回去呢?
娜塔利娅不知道遥远的水池有另一种生物在思念她,超脱正常人认知的事情她不会想得到,更重要的是,她没有空。
喜悦正在浸泡着娜塔利娅浑身上下每颗细胞,因为她的孩子得救了。
在这场与死神的斗争中,娜塔利娅靠自己得来的钱财获得胜利。
她,以及他,他们,并不把胜利的原因,归功于让手绘图纸的线条能够活过来的生物。
出海的船员都得到了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厚报酬,在候诊室,在酒馆吧台,在餐馆,在城市街道和火车候车厅,省略十三天的焦虑苦闷,他们反复赘述经历,吹嘘自己有多么多么成功,多么多么伟大。
失败会责怪周围一切因素,但是一旦成功,他们只会感谢自己。
人类总是这样。
谁让小彩只是渔获。
稍微稀奇点的,免于让整个逆戟鲸族群承受无中生有骂名的渔获。
一只三岁,雌性,体长3.7米,体重1186kg的杀人鲸。
从捕捉网从发射器中离开的那一刻,这只从未“杀人”的鲸鱼,便不再是汪洋大海中,某个普通虎鲸族群走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
它只是人类用来获取一般等价物的,普通渔获。
————
小彩的讲述像天音,跟随她的叙述,祁令脑海里播放着相应的幻灯片。
幻灯片停留在落寞的一幕,小彩漂浮在日不落的人造海域,幻想着救赎。
再次回神时,小彩游到一处断崖边。
断崖不算高,更像是筑在海边的石头舞台,两边高的是台阶,中间低的是光滑些的台面。
系统检测到熟悉的地方了,开启半自动模式。
祁令自动起立,踩着小彩脑袋跳到天然台阶上,小彩则游到光滑的石台处,像海洋馆中的虎鲸表演那样,半个身子滑向泳池边,再滑下去。
祁令不受控制地抬起手,对小彩做了个类似“很棒”的夸赞手势,小彩立刻开心起来。
她在水里打了个滚,换气孔喷出一节水柱,瓮声瓮气地遗憾道:“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再见过那个苗条的两脚兽。”
幻灯片接着播放。
劣质海洋不见了,画面是纯净的黑色。
时光机咔哒作响,祁令听到了很多声音。
沉默寡言的男人又叫了几声“熊仔”,随后,小彩咀嚼冷冻鱼和冰块。
这是他叫这个名字的第五个月,而后,他和他的声音,以及“熊仔”这个名字,彻底湮没于记忆长河中,不复存在。
水流撞击集装箱,轰隆隆的引擎,相谈甚欢的说话,最后是金币掉落音效。
中间商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历时五个月,终于和不差钱的优质客户谈妥一个令人满意的价格,成功将渔获转手。
她同时得到了新名字,安达利尔。
小彩能感受到她的身下是海洋,是陌生的海域,但不重要,小彩迫切想要回到大海母亲的怀抱。
姨婆坠入海底时,外婆曾经说,海与海相连,水会推着失散的家人重逢。
小彩在离海很近的地方无数次尝试,撞击,跳跃,下潜。
特制的集装箱很牢固,四面八方都是牢笼。
画面开始有了颜色,水依旧蓝得很刻意。
池子大了很多,但依旧很小,好点的是在小彩能够转身,甚至游动。
小彩尝试着摆动尾鳍,水流划过流线型身体的感觉让她感到陌生。
小彩惊喜地鸣叫,她终于不再是珊瑚。
视线中多了三只和小彩别无二致的黑白身影,是小彩无比期盼过的同类。
小彩惊喜又奇怪,这里不是海洋,怎么会有同类。
它们并不属于同一族群,小彩尚且没搞明白它们为何会一起行动。
直觉告诉小彩,它们游动而来的身影并不友好,但她处在水池角落,前有来客,退无可退。
小彩的直觉很准确,下一秒,狭小水池的原住民,便向瓜分寥寥无几活动场地的外来者发动攻击。
坏消息,小彩受到了排挤。
好消息,总共不到半个月。
虎鲸作为少数通过自我意识测试的动物之一,拥有自然界中顶尖水平的智商。
只用了三天,聪明的小彩便明白,相对自由的代价是服从两脚兽的指令。
得出这条结论的过程很简单。
第一天,两脚兽站在水池台面,往水池里倾倒二十来桶冷冻鱼和冰块,小彩捡拾着徐徐沉底的食物,明白他们是自己新的饲主。
第二天,新的两脚兽穿着一声紧身黑衣,像海豹,腰间别着小桶,桶里有鲭鱼,不是冷冻的。
小彩很馋,馋半死不活半新鲜的鲭鱼,馋海豹,迷鲸的海豹。
她在远离三只抱团虎鲸的地方,寻思着这一小桶鱼不够他们分,暂时就不上前了,免得被他们追着啃咬,很痛。
小彩痴迷地盯着黑衣两脚兽,饥饿的捕食者幻想海豹能主动钻进自己嘴里。
“海豹”张开手臂,三条虎鲸整齐划一地将上半身滑到平台上,“海豹”手掌下压,他们又退回水中,“海豹”拳头高举,鲭鱼依次丢到虎鲸口中。
海洋食物链中的顶尖掠食者不会被“猎物”操控,伪装成海豹的两脚兽露出马脚,饿迷糊的小彩在这一刻清醒过来。
清醒的时机妙也不妙,恰好在控制海洋顶级掠食者的陆地两脚兽离开。
小彩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没有招惹原住民,它们却一起朝她扑来。
虎鲸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海洋哺乳动物?,每天可以游动大约60至200公里?。
“可祁祁国王,你知道吗,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颗珊瑚。”小彩嘟囔着,“但是好可惜啊,我是没有颜色那种。”
小彩像个参与幼儿园毕业典礼集体汇演的小孩子,大家都扮演或威武或可爱的小动物,而她被分配到舞台角落扮演不起眼的小草。
可她没有因为扮演边缘角色而气馁失落,反而因为自身条件限制,让本应是嫩绿色的小草没有色彩而感到内疚。
倾倒,封闭,运输。
束缚,黑暗,寂静。
小彩从海洋“走”向陆地,一个月以后,又从陆地“游”回大海——特定数量的人造海水盐直接溶解于水族箱中,由先进水处理系统,经过过滤、消毒、酸碱调节等步骤,配制而出的人工海水。
小彩待在勉强能转过身的水池里,得以重见“天”日。
封闭场馆高高悬挂着无数颗太阳和月亮,白炽灯泡刺目晃眼,小彩疑惑着,狭窄的海域为什么没有黑夜。
很像娜塔利娅,但明显不是娜塔利娅的生物,拎着两只桶走过来。
他很沉默,多数时候并不说话,只偶尔从嘴中蹦出“熊仔”这个陌生语言体系中的陌生单词,聪明的小彩便知道,这是她的新名字。
两脚直立生物拎起桶,往水池里倾倒。
经过这些天来,小彩已经明白,这时候她需要把头探出水面,张开嘴巴。
否则食物会沉入水底,她没办法舒展全身向下游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捡拾干净。
冷冻鱼一如既往地不够新鲜,冰块倒一桶漏一半。
两脚兽离开,小彩并没有感到饱,但也不算太饿。
小彩悬浮在池子,盯着侧壁瓷砖发呆,劣质的海蓝色铺在周身。
她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她只是很想吃新鲜的鲑鱼、?海豹和小鳁鲸幼崽,更愿意通过追逐、造浪、团队合作来完成捕猎。
族群在一起捕猎游戏的日子轻松快乐,族群首领是她的外婆,妈妈、姨妈和舅舅们共同照料着她和同岁的表弟。
即使是再恶劣的情况,大鲸们都不会让幼崽体会到什么是饥饿。
母系群体会长期维持稳固,小彩会在呵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进行各种复杂社会行为,学习捕猎技巧,随后生育后代,和所有成员共同分担养育幼崽的工作,教授给它们自己毕生所学,延续族群文化。
生物本能蠢蠢欲动,小彩想要快速游动、浮窥,想要跃身击浪,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
圆锥状头部不断撞击墙体,试图缓解体内的躁动。
空气有股陌生味道,难闻的气体因子通过呼吸孔进入肺部,几乎快让小彩窒息。
人造海水中的消毒液,刺激得小彩浑身上下的皮肤都很痛,好像午睡锋利无比的珊瑚碎片,不由分说齐齐扎上来。
小彩鸣叫起来,她听到很多声回答,但那些都是自己的声音。
过去,同伴会给予回应,再不济,慈悲的大海永远不会冷场,她对无鲸应答的孩子以浪安抚。
她想自己做错了。
她的确做错了。
她不该和表弟捉迷藏时,靠那座珊瑚山太近。
亢奋中尾鳍扫过,打碎珊瑚一角,毁坏珊瑚虫的成果。
于是碎片刺痛她的皮肤和内脏。
于是她便成了珊瑚。
群居动物忍受不了没有社交的日子。
小彩一直大叫,变换着声音,呼唤外婆,呼唤妈妈,呼唤姨妈舅舅和表弟。
她迫切需要回应。
证明她没有因为调皮而和族群走散。
证明族群没有抛下她孤零零的一个。
族群没有回应她的信号。
小彩退而求其次,呼唤族群之外的同类,然后是海洋中的任何生物,最后是大海。
持续发射超声波,回馈而来的信号一次又一次告诉小彩,这片“海域”,只有她自己。
仿制的海洋没有同伴。
海洋不能给她回应,小彩开始怀念陆地上的娜塔利娅。
娜塔利娅会和她说话,天真善良的小彩便有理有据地认定,这个人类很善良。
善良的娜塔利娅把迷路的小彩从海里捞出,她乖乖地等待她,是不是很快就能把她放回去呢?
娜塔利娅不知道遥远的水池有另一种生物在思念她,超脱正常人认知的事情她不会想得到,更重要的是,她没有空。
喜悦正在浸泡着娜塔利娅浑身上下每颗细胞,因为她的孩子得救了。
在这场与死神的斗争中,娜塔利娅靠自己得来的钱财获得胜利。
她,以及他,他们,并不把胜利的原因,归功于让手绘图纸的线条能够活过来的生物。
出海的船员都得到了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厚报酬,在候诊室,在酒馆吧台,在餐馆,在城市街道和火车候车厅,省略十三天的焦虑苦闷,他们反复赘述经历,吹嘘自己有多么多么成功,多么多么伟大。
失败会责怪周围一切因素,但是一旦成功,他们只会感谢自己。
人类总是这样。
谁让小彩只是渔获。
稍微稀奇点的,免于让整个逆戟鲸族群承受无中生有骂名的渔获。
一只三岁,雌性,体长3.7米,体重1186kg的杀人鲸。
从捕捉网从发射器中离开的那一刻,这只从未“杀人”的鲸鱼,便不再是汪洋大海中,某个普通虎鲸族群走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
它只是人类用来获取一般等价物的,普通渔获。
————
小彩的讲述像天音,跟随她的叙述,祁令脑海里播放着相应的幻灯片。
幻灯片停留在落寞的一幕,小彩漂浮在日不落的人造海域,幻想着救赎。
再次回神时,小彩游到一处断崖边。
断崖不算高,更像是筑在海边的石头舞台,两边高的是台阶,中间低的是光滑些的台面。
系统检测到熟悉的地方了,开启半自动模式。
祁令自动起立,踩着小彩脑袋跳到天然台阶上,小彩则游到光滑的石台处,像海洋馆中的虎鲸表演那样,半个身子滑向泳池边,再滑下去。
祁令不受控制地抬起手,对小彩做了个类似“很棒”的夸赞手势,小彩立刻开心起来。
她在水里打了个滚,换气孔喷出一节水柱,瓮声瓮气地遗憾道:“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再见过那个苗条的两脚兽。”
幻灯片接着播放。
劣质海洋不见了,画面是纯净的黑色。
时光机咔哒作响,祁令听到了很多声音。
沉默寡言的男人又叫了几声“熊仔”,随后,小彩咀嚼冷冻鱼和冰块。
这是他叫这个名字的第五个月,而后,他和他的声音,以及“熊仔”这个名字,彻底湮没于记忆长河中,不复存在。
水流撞击集装箱,轰隆隆的引擎,相谈甚欢的说话,最后是金币掉落音效。
中间商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历时五个月,终于和不差钱的优质客户谈妥一个令人满意的价格,成功将渔获转手。
她同时得到了新名字,安达利尔。
小彩能感受到她的身下是海洋,是陌生的海域,但不重要,小彩迫切想要回到大海母亲的怀抱。
姨婆坠入海底时,外婆曾经说,海与海相连,水会推着失散的家人重逢。
小彩在离海很近的地方无数次尝试,撞击,跳跃,下潜。
特制的集装箱很牢固,四面八方都是牢笼。
画面开始有了颜色,水依旧蓝得很刻意。
池子大了很多,但依旧很小,好点的是在小彩能够转身,甚至游动。
小彩尝试着摆动尾鳍,水流划过流线型身体的感觉让她感到陌生。
小彩惊喜地鸣叫,她终于不再是珊瑚。
视线中多了三只和小彩别无二致的黑白身影,是小彩无比期盼过的同类。
小彩惊喜又奇怪,这里不是海洋,怎么会有同类。
它们并不属于同一族群,小彩尚且没搞明白它们为何会一起行动。
直觉告诉小彩,它们游动而来的身影并不友好,但她处在水池角落,前有来客,退无可退。
小彩的直觉很准确,下一秒,狭小水池的原住民,便向瓜分寥寥无几活动场地的外来者发动攻击。
坏消息,小彩受到了排挤。
好消息,总共不到半个月。
虎鲸作为少数通过自我意识测试的动物之一,拥有自然界中顶尖水平的智商。
只用了三天,聪明的小彩便明白,相对自由的代价是服从两脚兽的指令。
得出这条结论的过程很简单。
第一天,两脚兽站在水池台面,往水池里倾倒二十来桶冷冻鱼和冰块,小彩捡拾着徐徐沉底的食物,明白他们是自己新的饲主。
第二天,新的两脚兽穿着一声紧身黑衣,像海豹,腰间别着小桶,桶里有鲭鱼,不是冷冻的。
小彩很馋,馋半死不活半新鲜的鲭鱼,馋海豹,迷鲸的海豹。
她在远离三只抱团虎鲸的地方,寻思着这一小桶鱼不够他们分,暂时就不上前了,免得被他们追着啃咬,很痛。
小彩痴迷地盯着黑衣两脚兽,饥饿的捕食者幻想海豹能主动钻进自己嘴里。
“海豹”张开手臂,三条虎鲸整齐划一地将上半身滑到平台上,“海豹”手掌下压,他们又退回水中,“海豹”拳头高举,鲭鱼依次丢到虎鲸口中。
海洋食物链中的顶尖掠食者不会被“猎物”操控,伪装成海豹的两脚兽露出马脚,饿迷糊的小彩在这一刻清醒过来。
清醒的时机妙也不妙,恰好在控制海洋顶级掠食者的陆地两脚兽离开。
小彩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没有招惹原住民,它们却一起朝她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