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正午过后的阳光总是最毒辣的,平日的这个时辰,宫人们总会想方设法躲过此时再开始工作。但今日的宫中,大家顶着烈日依旧在忙碌。平日无人的宽阔宫道此时站满了忙碌的人。他们合力搬来宴席所需的桌子,用长竿支起装饰所需的绸缎。
而就在他们忙碌之时,一身着华服的高贵女子身后跟着一众侍女经过,见到的宫人无不躬身行礼。而女子并未理会他们,她身边的女官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干活。
一行人前进的方向,正是今日宫宴的主角,舜华宫的若璟帝女。
但从今日早朝后,就该改口称呼其为元宁公主了。
舜华宫中,此时侍女正帮屏风后的若璟换衣。
民伯亲王的次子承治背对屏风,听着里面自己的堂姐自从下朝见了自己后,就开始不停抱怨:“他就在朝堂上说,青州二公子有贪功冒进之嫌,啰里八嗦,他又不在战场,就长了张嘴...别系那么紧,喘不上气了。”若璟抱怨道。
“遂良说的也没错呀,这次粮草私改路线,二公子身为辎重副将,也是要负责的。他要是活着,被问责调查不是很正常。而且你不也对这个婚约不满意么?”
他俩讨论的对象,一个是此次战役作为辎重副将,却被敌军偷袭致死的青州公家的二公子,也是出战前不久和若璟定下婚约的未来夫婿。
另一个,则是身为司马的朔方郡侯李氏遂良。今日早朝,本来最重要的事,是册封若璟为元宁公主。没想到遂良却在早朝时刚行完册封礼,就上奏怀疑青州二公子贪功冒进。
司马遂良出身雍州朔方郡,封地靠近中原腹地,家族一惯不受雍州公重视。
但若璟的哥哥,本朝太子如珺,先前在西北从军时结识了遂良。如珺认可遂良的才华,这才让出身算不上好的遂良仕途横通,一路官至御前,前一段刚位列六卿,升任夏官司马,掌管军事。
“我是气他抹黑那个二公子么?我是烦他。他一个郡侯,不去自己的封地,天天呆在皇宫里。还总是说点有的没的,这人嘴怎么这么碎。再说了,他算个什么东西,敢对我父亲给我选的未婚夫指指点点。真不知道我哥为什么还待他那么温厚。”
承治不知道若璟是不是忘了对方有官职,叹了口气提醒道:“遂良大人官任司马,平日是要上朝的。”
“那他也该改天说,今日我册封,当着我面说这些,他想干嘛?”若璟说完翻了个白眼,“他一个臣子,凭什么对我们契氏的家事指手画脚,以为跟我哥关系好就能胡说八道么?”
说完这些,若璟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只见她身着暮山紫的拖地长袍,腰间系银丝孔雀纹样的贝母白腰带。这是丹泽贵族常见的宴会打扮,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着拖在地上的袍子,也是借此模仿神明脚不沾大地的姿态。
若璟刚想开口问对方这身衣服如何,承治却先开口,不假思索地问,“你是不是黑了?”
感觉对方像是在找茬,若璟不客气的反驳:“你才黑了。我们丹泽人怎么可能被晒黑。”
承治没想到若璟会生气,连忙改口:“那就是...是,是被西北的风吹的,吹黑的。”
“你是不是有...”
“我前一段得了个面油,说是涂脸的,看你被西北风沙摧残成了这样,给你用好了。”怕对方刨根究底的问这个一时兴起想出来的理由,他连忙说到。
若璟见对方这么快就改了口风,狐疑的问道:“你对我有这么好?不是要我做什么吧?”
“你爱要不要。”
“要!”有便宜干嘛不占,她走到对方面前,伸手示意,“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给我”。
“还有什么?”
“礼物呀,我得封号这么大的事,你不该表示表示?”
“我都给你面油了你还要什么礼物,”说完转过头去,拍开对方伸来的手,语气别扭的说了句没有。
若璟从小就吃不得亏,反应迅速的抬起胳膊就要伸手弹承治的额头。
“皇后娘娘。”
听到自己的近侍埔霓文安的声音,若璟后退了一步,承治也松了口气。
二人扭身向帝后行礼。
“若璟见过母亲。”
“王侄参见娘娘。”
看到女儿身上的衣服,杜皇后一脸了然于心却依旧带着不满,“你这穿的是什么。把那件金线绣玄鸟的衣服拿来。你以后要嫁人了,我不在你身边,连什么场合该怎么打扮都不知道么?这是要惹人笑的。”说完身后的宫人走上前来,端来一件玄色长袍,绸缎上用金线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鹏鸟。
“明明母亲你也喜欢这个颜色,”若璟不满意的嘟囔:“母亲你说什么呢,我未婚夫刚没,没人可嫁了。”
“别胡说,你是皇女,哪里有皇女不嫁人的。”随后对承治说:“我让宫人把你的礼袍送去裘司熏香了,现在应该已经放在祝余轩了。”
承治见状,行礼告退了。
走前他往若璟那看了一眼,对方正在一脸不情愿的和母亲说自己的婚事。
“母亲,今天宫宴我能不能不在上面坐那么久呀,那些个贵族肯定又要和我说结亲的事。”
“宴席上你我,还有你哥哥父亲,都要穿玄色金绣袍,这颜色我是喜欢,但今日场合并不适宜。这场宫宴就是为你办的,哪怕别人说你不想听的,你也要忍耐。还有啊,不许总在外人面前说丹泽语。”交代完晚上需要若璟注意的地方,杜皇后又补充说道:“你别总欺负承治,你们长大了,不是小时候了。”
夕阳西下,宫人们点燃宫灯,摆好宴席。
宾客落座,在惠帝说完祝词后,宴会便开始。
推杯换盏间,时间悄然流逝。
主宾位上坐着四个人,分别是惠文皇,杜皇后,皇太子如珺,和今日刚被封为元宁公主的若璟。
但除了他们四人的席位之外,还摆了一张空桌子。
那是给惠文皇的皇弟,民伯亲王留的。
若璟一直在等她这位二叔来,但宴会已进行到了一半,对方却迟迟不见身影。她参加这样的宴会一向没有耐心,总是喜欢找人聊天,二叔就是她最喜欢的交流对象之一。
她的这位二叔民伯亲王,是他父亲的同胞亲弟弟,是西北驻军的前任总将。
按照武光帝定的要求,契氏族人无论男女均需在军中服役半年以上。民伯亲王作为武光帝的亲侄子,一身武艺皆是武光帝亲手教导的。从自己十五岁起就在西北军中常年驻守,从最开始的士兵一路升至总将,在军中颇有威信。
所以西北对若璟的夸奖,和亳都贵族喜爱说她像武光帝不同。雍州的西北人对她的最高评价,就是她武功像民伯亲王。
况且他们二人已有半年未见。为此她若璟还特意让人把二叔的位置留到了自己的身边。
等了许久依旧不见二叔的踪影,若璟的耐心逐渐耗尽,只好侧身过去,小声地问如珺:“二叔什么时候来?”
如珺一如既往带着和善的笑容,轻声回答若璟道:“他只答应要来,邀请函上写了宴席时间的。”
“那能不能让承治上来陪我,”怕对方不答应她还抖了个激灵,“他可以坐二叔的位置,反正他是二叔的儿子。”
如珺显然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语气严厉的告诫她:“承治的亲王次子,不能和我们同席。你也别想着下去,大家都是来为你庆祝的,你走了算什么。”
若璟得到这个答案,心中虽不悦,但也没法说什么。
“民伯亲王使者到!”
听到宫人洪亮地通传声,若璟有些不解,不是说二叔要来么,怎么来的是使者,难道有事耽搁了。她在心中腹诽,扭过头想问父母和皇兄。
但除了皇兄的表情依旧波澜不惊外,连惠文皇和皇后也露出了一丝不解的神色。她的父母对视一下,也很快收起了那一闪而过的疑惑表情,端起笑容等待亲王使者的到来。
这使者并未直接来到主宾席位面圣,倒是在前进的路上被不同的宾客行礼相待,前呼后拥,甚至还彼此寒暄了几句。这不足二十米的路程愣是让他花了仿佛要走百十米的时间。
见此情景,若璟不悦:“这使者懂不懂规矩,一点礼数都没有。”
“许是推辞不掉吧,等等也无妨。”如珺替对方开脱道。
直到使者来到主宾席前,若璟看清来者的面容,刚刚的不悦没了踪影,连忙惊喜的说:“堂兄!使者居然是你。”
使者不是以往民伯亲王的亲信,而是他的大儿子承乾。承乾和如珺年龄差不多,外貌酷似自己的父亲,常年练武的他身材高大。
身着玄色长袍的男子笑着看若璟:“这是一等一的喜事,我当然要亲自来恭喜小璟。”
说完这句话,他向惠帝行礼。“王侄参见皇伯,父王有事,没法亲自前来,只好让小侄带礼物来恭贺公主,还望皇伯不要怪罪父王。”
“无妨无妨,想来是洛邑事多,民伯赶不来也无妨。只是小璟见不到二叔,怕是会难过的。”
惠文皇话音刚落,承乾便上前落座。
就在这时,原本一言不发的如珺开口称赞:“表弟的这衣服不错,绣样用的线也不多见。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看着像是金光闪闪的,要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这是亮铜色。”
“太子过奖了,可能是烛光照的吧。不过想来太子是为国劳心伤身,眼都花了,平时还是要勤加锻炼才好。有太子,我契氏的未来,定是更胜姑祖母统治之时。”
如珺听承乾说完这句话,眉眼微垂,喝了口酒。
几人谈笑之间,又有人上前来恭贺若璟。
“鄙人郁平郡侯,恭喜陛下。公主首战告捷归来,又斩杀了敌方将领,当真有武光之姿,又得陛下亲赐封号,此乃中州的双喜。”
那人说话时若璟看到了人群中闪过自己熟悉的身影,也就没听对方的贺词。见对方转身朝自己行礼,一时慌了神。
埔霓看出若璟没认出上殿的人具体名字,跨步上前,欠身低声提醒她:“这是郁平的修宜郡侯。”
“鄙人恭贺公主殿下,特献我们越州特产的海贝项链,请了亳都的工匠,按照丹泽饰物形制,这项链的每一枚海贝都是犬子亲自挑选的,还望公主喜欢。”
听到对方提自己的儿子,若璟就已经知道了对方想说什么,连忙接过话茬讲:“本宫谢过修宜大人的贺礼。等您的公子大婚了,本宫定要送份大礼庆贺。”
说完这些话,她起身向父母行礼。“父帝,母后,我看到雍州公夫人了,我下去和她打招呼。”
“等一下,”皇后起身,“我和你一起去。”
看母亲要和自己同去,若璟有些不解:“母亲,你不陪堂兄说会话?。”
“我和雍州公夫人多年未见,你这些年出征也多受人家的关照。而且,我有事要和你讲。”
而就在他们忙碌之时,一身着华服的高贵女子身后跟着一众侍女经过,见到的宫人无不躬身行礼。而女子并未理会他们,她身边的女官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干活。
一行人前进的方向,正是今日宫宴的主角,舜华宫的若璟帝女。
但从今日早朝后,就该改口称呼其为元宁公主了。
舜华宫中,此时侍女正帮屏风后的若璟换衣。
民伯亲王的次子承治背对屏风,听着里面自己的堂姐自从下朝见了自己后,就开始不停抱怨:“他就在朝堂上说,青州二公子有贪功冒进之嫌,啰里八嗦,他又不在战场,就长了张嘴...别系那么紧,喘不上气了。”若璟抱怨道。
“遂良说的也没错呀,这次粮草私改路线,二公子身为辎重副将,也是要负责的。他要是活着,被问责调查不是很正常。而且你不也对这个婚约不满意么?”
他俩讨论的对象,一个是此次战役作为辎重副将,却被敌军偷袭致死的青州公家的二公子,也是出战前不久和若璟定下婚约的未来夫婿。
另一个,则是身为司马的朔方郡侯李氏遂良。今日早朝,本来最重要的事,是册封若璟为元宁公主。没想到遂良却在早朝时刚行完册封礼,就上奏怀疑青州二公子贪功冒进。
司马遂良出身雍州朔方郡,封地靠近中原腹地,家族一惯不受雍州公重视。
但若璟的哥哥,本朝太子如珺,先前在西北从军时结识了遂良。如珺认可遂良的才华,这才让出身算不上好的遂良仕途横通,一路官至御前,前一段刚位列六卿,升任夏官司马,掌管军事。
“我是气他抹黑那个二公子么?我是烦他。他一个郡侯,不去自己的封地,天天呆在皇宫里。还总是说点有的没的,这人嘴怎么这么碎。再说了,他算个什么东西,敢对我父亲给我选的未婚夫指指点点。真不知道我哥为什么还待他那么温厚。”
承治不知道若璟是不是忘了对方有官职,叹了口气提醒道:“遂良大人官任司马,平日是要上朝的。”
“那他也该改天说,今日我册封,当着我面说这些,他想干嘛?”若璟说完翻了个白眼,“他一个臣子,凭什么对我们契氏的家事指手画脚,以为跟我哥关系好就能胡说八道么?”
说完这些,若璟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只见她身着暮山紫的拖地长袍,腰间系银丝孔雀纹样的贝母白腰带。这是丹泽贵族常见的宴会打扮,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着拖在地上的袍子,也是借此模仿神明脚不沾大地的姿态。
若璟刚想开口问对方这身衣服如何,承治却先开口,不假思索地问,“你是不是黑了?”
感觉对方像是在找茬,若璟不客气的反驳:“你才黑了。我们丹泽人怎么可能被晒黑。”
承治没想到若璟会生气,连忙改口:“那就是...是,是被西北的风吹的,吹黑的。”
“你是不是有...”
“我前一段得了个面油,说是涂脸的,看你被西北风沙摧残成了这样,给你用好了。”怕对方刨根究底的问这个一时兴起想出来的理由,他连忙说到。
若璟见对方这么快就改了口风,狐疑的问道:“你对我有这么好?不是要我做什么吧?”
“你爱要不要。”
“要!”有便宜干嘛不占,她走到对方面前,伸手示意,“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给我”。
“还有什么?”
“礼物呀,我得封号这么大的事,你不该表示表示?”
“我都给你面油了你还要什么礼物,”说完转过头去,拍开对方伸来的手,语气别扭的说了句没有。
若璟从小就吃不得亏,反应迅速的抬起胳膊就要伸手弹承治的额头。
“皇后娘娘。”
听到自己的近侍埔霓文安的声音,若璟后退了一步,承治也松了口气。
二人扭身向帝后行礼。
“若璟见过母亲。”
“王侄参见娘娘。”
看到女儿身上的衣服,杜皇后一脸了然于心却依旧带着不满,“你这穿的是什么。把那件金线绣玄鸟的衣服拿来。你以后要嫁人了,我不在你身边,连什么场合该怎么打扮都不知道么?这是要惹人笑的。”说完身后的宫人走上前来,端来一件玄色长袍,绸缎上用金线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鹏鸟。
“明明母亲你也喜欢这个颜色,”若璟不满意的嘟囔:“母亲你说什么呢,我未婚夫刚没,没人可嫁了。”
“别胡说,你是皇女,哪里有皇女不嫁人的。”随后对承治说:“我让宫人把你的礼袍送去裘司熏香了,现在应该已经放在祝余轩了。”
承治见状,行礼告退了。
走前他往若璟那看了一眼,对方正在一脸不情愿的和母亲说自己的婚事。
“母亲,今天宫宴我能不能不在上面坐那么久呀,那些个贵族肯定又要和我说结亲的事。”
“宴席上你我,还有你哥哥父亲,都要穿玄色金绣袍,这颜色我是喜欢,但今日场合并不适宜。这场宫宴就是为你办的,哪怕别人说你不想听的,你也要忍耐。还有啊,不许总在外人面前说丹泽语。”交代完晚上需要若璟注意的地方,杜皇后又补充说道:“你别总欺负承治,你们长大了,不是小时候了。”
夕阳西下,宫人们点燃宫灯,摆好宴席。
宾客落座,在惠帝说完祝词后,宴会便开始。
推杯换盏间,时间悄然流逝。
主宾位上坐着四个人,分别是惠文皇,杜皇后,皇太子如珺,和今日刚被封为元宁公主的若璟。
但除了他们四人的席位之外,还摆了一张空桌子。
那是给惠文皇的皇弟,民伯亲王留的。
若璟一直在等她这位二叔来,但宴会已进行到了一半,对方却迟迟不见身影。她参加这样的宴会一向没有耐心,总是喜欢找人聊天,二叔就是她最喜欢的交流对象之一。
她的这位二叔民伯亲王,是他父亲的同胞亲弟弟,是西北驻军的前任总将。
按照武光帝定的要求,契氏族人无论男女均需在军中服役半年以上。民伯亲王作为武光帝的亲侄子,一身武艺皆是武光帝亲手教导的。从自己十五岁起就在西北军中常年驻守,从最开始的士兵一路升至总将,在军中颇有威信。
所以西北对若璟的夸奖,和亳都贵族喜爱说她像武光帝不同。雍州的西北人对她的最高评价,就是她武功像民伯亲王。
况且他们二人已有半年未见。为此她若璟还特意让人把二叔的位置留到了自己的身边。
等了许久依旧不见二叔的踪影,若璟的耐心逐渐耗尽,只好侧身过去,小声地问如珺:“二叔什么时候来?”
如珺一如既往带着和善的笑容,轻声回答若璟道:“他只答应要来,邀请函上写了宴席时间的。”
“那能不能让承治上来陪我,”怕对方不答应她还抖了个激灵,“他可以坐二叔的位置,反正他是二叔的儿子。”
如珺显然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语气严厉的告诫她:“承治的亲王次子,不能和我们同席。你也别想着下去,大家都是来为你庆祝的,你走了算什么。”
若璟得到这个答案,心中虽不悦,但也没法说什么。
“民伯亲王使者到!”
听到宫人洪亮地通传声,若璟有些不解,不是说二叔要来么,怎么来的是使者,难道有事耽搁了。她在心中腹诽,扭过头想问父母和皇兄。
但除了皇兄的表情依旧波澜不惊外,连惠文皇和皇后也露出了一丝不解的神色。她的父母对视一下,也很快收起了那一闪而过的疑惑表情,端起笑容等待亲王使者的到来。
这使者并未直接来到主宾席位面圣,倒是在前进的路上被不同的宾客行礼相待,前呼后拥,甚至还彼此寒暄了几句。这不足二十米的路程愣是让他花了仿佛要走百十米的时间。
见此情景,若璟不悦:“这使者懂不懂规矩,一点礼数都没有。”
“许是推辞不掉吧,等等也无妨。”如珺替对方开脱道。
直到使者来到主宾席前,若璟看清来者的面容,刚刚的不悦没了踪影,连忙惊喜的说:“堂兄!使者居然是你。”
使者不是以往民伯亲王的亲信,而是他的大儿子承乾。承乾和如珺年龄差不多,外貌酷似自己的父亲,常年练武的他身材高大。
身着玄色长袍的男子笑着看若璟:“这是一等一的喜事,我当然要亲自来恭喜小璟。”
说完这句话,他向惠帝行礼。“王侄参见皇伯,父王有事,没法亲自前来,只好让小侄带礼物来恭贺公主,还望皇伯不要怪罪父王。”
“无妨无妨,想来是洛邑事多,民伯赶不来也无妨。只是小璟见不到二叔,怕是会难过的。”
惠文皇话音刚落,承乾便上前落座。
就在这时,原本一言不发的如珺开口称赞:“表弟的这衣服不错,绣样用的线也不多见。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看着像是金光闪闪的,要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这是亮铜色。”
“太子过奖了,可能是烛光照的吧。不过想来太子是为国劳心伤身,眼都花了,平时还是要勤加锻炼才好。有太子,我契氏的未来,定是更胜姑祖母统治之时。”
如珺听承乾说完这句话,眉眼微垂,喝了口酒。
几人谈笑之间,又有人上前来恭贺若璟。
“鄙人郁平郡侯,恭喜陛下。公主首战告捷归来,又斩杀了敌方将领,当真有武光之姿,又得陛下亲赐封号,此乃中州的双喜。”
那人说话时若璟看到了人群中闪过自己熟悉的身影,也就没听对方的贺词。见对方转身朝自己行礼,一时慌了神。
埔霓看出若璟没认出上殿的人具体名字,跨步上前,欠身低声提醒她:“这是郁平的修宜郡侯。”
“鄙人恭贺公主殿下,特献我们越州特产的海贝项链,请了亳都的工匠,按照丹泽饰物形制,这项链的每一枚海贝都是犬子亲自挑选的,还望公主喜欢。”
听到对方提自己的儿子,若璟就已经知道了对方想说什么,连忙接过话茬讲:“本宫谢过修宜大人的贺礼。等您的公子大婚了,本宫定要送份大礼庆贺。”
说完这些话,她起身向父母行礼。“父帝,母后,我看到雍州公夫人了,我下去和她打招呼。”
“等一下,”皇后起身,“我和你一起去。”
看母亲要和自己同去,若璟有些不解:“母亲,你不陪堂兄说会话?。”
“我和雍州公夫人多年未见,你这些年出征也多受人家的关照。而且,我有事要和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