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舜华宫。
若璟坐在妆台前对镜由宫女揭开自己的发髻,头上的珠钗华盛被一个个小心取下。这些发饰虽然好看,但装扮过程冗杂繁琐,平时的她一向是没有耐心这样装扮的,费时费神。
突然若暻听到门外传来埔霓说了句“殿下”,不用想也知道是如珺来看她了。
宫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向如珺行礼。若暻转过身,看到如珺手中端着一盘糕点,是豌豆蓉糕,应是她离席后才上的,她一向爱吃。
对视上如珺那双温柔的眼睛和盈盈笑意,她突然想到母亲和她一起离席后对自己说的事,“你皇嫂在你回来前两个月,生子难产,孩子也没能活下来。如珺不让宫里的人和你说,但你已经长大了,也要学会照顾家人的心情。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是相互的,哥哥在意你,对你好,你也要多宽慰他,替他分忧。”
如珺长了一张让人如沐春风的面相,待人彬彬有礼,从不以身份向人施压。他身着玄袍,却没给人肃穆之感。丹泽人独有的玉肌散发着微微弱光,在这面料的映衬下,倒像是盛夏夜晚的满月一般,不似夏日朝阳的热烈庄重,却也让人感到夏夜凉风阵阵拂过,带走白日的闷热与不适。
若璟接过糕点放在一旁,拉着如珺的手坐到自己的身边。
细细想来,这次若璟出征西北,是他们从小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
虽然若璟和如珺差了六岁,但从小他们兄妹两个关系就很好。若璟性子顽皮好动,教书先生都说,要她看书简直像是要她的命,一炷香的时间也不愿意呆。如珺喜好书法文集,常常在书阁中翻阅古籍诗书,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若璟喜欢陪如珺待在书阁,虽说她还是没耐心看书,如珺看一本书的时间她能从架子上挑七八本下来翻。但就算这个样子,她也没吵着要走或者打扰哥哥。
只有如珺知道,他不过是每次和若璟一起去书阁时,都会准备不同的糕点,隔一炷香的时间就给她两块罢了。
后来若璟开始习武,如珺就准备了书案在廊下,同时一起备着的,还有两盘不一样的点心。
和常年习武的自己不同,如珺的手掌中并无磨茧,倒是他因为常年习字,又总是帮父皇处理政务,右手指节之间有厚厚的笔茧。
如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这是身为妹妹的若璟一直坚信的。
但是奈何世人对帝王的印象多是征战一方的善武之人,契氏以往优秀的君主也都是勇冠三军的常胜将军。这也就导致了众领主和朝中大臣对如珺多是赞叹其文采斐然,有治国理家之才。但之后就话锋调转,上奏其力不从心,亦心慈言善,自古言慈不掌兵。故而在如珺依照律例前往军中任职时,只被分到了管理辎重的军务。
联想到兄长一直以来的遭遇,他人的闲言碎语和传统世俗对皇位继承人的偏见印象,她不免为兄长感到委屈,又想到母亲和自己讲的事情。她感觉鼻子有点酸。
“我听说,是一个男孩。”
她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如珺原本放松的手僵住了一下。他没有抬头,轻轻嗯了一声。
“痛苦么?那个过程。”
“御医....给她喝了草乌酒。你应该喝过,很快就能睡过去。我想应该可以减轻许多。”
草乌酒若暻喝过,她在战场上受伤,军医给她治疗前就喂她喝的草乌酒。喝完很快就能睡着了,先是麻麻的。她听说生产的过程格外痛苦,不确定自己的伤痛能否可以与其作为对比。
“那你呢。你难受么?”
“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很可惜。”
若暻先前和太子妃关系还算不错,如珺结婚的时候她才十岁。她一直没有姐妹,太子妃来自泽畔,和他们一样都是丹泽人。待她一直很好,在她此次前往西边战场前还为她送行。西征途中她听说太子妃怀孕还很开心,想着回来她就可以见到侄子或侄女了。
可是没有想到,天不遂人愿。
太子妃生产不利,死于产褥。而如珺夫妻这么多年,唯一出生的孩子也于三年前早夭。
他二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个人失去妻和子,一个没了未婚夫。
双方沉默了一会。
“你喜欢承治么?”如珺打破了沉默,问到。
“什么?”若暻有些不解。承治是自己除了父母兄弟外接触最久的亲人,与她而言一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喜欢,是什么样子的呢?她不清楚,至少对承治这个堂弟,她没有过这样的感情。
“我们是家人。”她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这样回答。
“家人呀。”如珺若有所思的说到。
他起身,摸了摸若暻的头。
“睡吧。记得喝点水,糕点干。”
如珺出了舜华宫,在回櫰木殿的路上,他抬起头看向天空。
一望无际的黑夜,云挡住了所有的星星,叫人无法识别方向。只露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家人么?”
若璟坐在妆台前对镜由宫女揭开自己的发髻,头上的珠钗华盛被一个个小心取下。这些发饰虽然好看,但装扮过程冗杂繁琐,平时的她一向是没有耐心这样装扮的,费时费神。
突然若暻听到门外传来埔霓说了句“殿下”,不用想也知道是如珺来看她了。
宫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向如珺行礼。若暻转过身,看到如珺手中端着一盘糕点,是豌豆蓉糕,应是她离席后才上的,她一向爱吃。
对视上如珺那双温柔的眼睛和盈盈笑意,她突然想到母亲和她一起离席后对自己说的事,“你皇嫂在你回来前两个月,生子难产,孩子也没能活下来。如珺不让宫里的人和你说,但你已经长大了,也要学会照顾家人的心情。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是相互的,哥哥在意你,对你好,你也要多宽慰他,替他分忧。”
如珺长了一张让人如沐春风的面相,待人彬彬有礼,从不以身份向人施压。他身着玄袍,却没给人肃穆之感。丹泽人独有的玉肌散发着微微弱光,在这面料的映衬下,倒像是盛夏夜晚的满月一般,不似夏日朝阳的热烈庄重,却也让人感到夏夜凉风阵阵拂过,带走白日的闷热与不适。
若璟接过糕点放在一旁,拉着如珺的手坐到自己的身边。
细细想来,这次若璟出征西北,是他们从小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
虽然若璟和如珺差了六岁,但从小他们兄妹两个关系就很好。若璟性子顽皮好动,教书先生都说,要她看书简直像是要她的命,一炷香的时间也不愿意呆。如珺喜好书法文集,常常在书阁中翻阅古籍诗书,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若璟喜欢陪如珺待在书阁,虽说她还是没耐心看书,如珺看一本书的时间她能从架子上挑七八本下来翻。但就算这个样子,她也没吵着要走或者打扰哥哥。
只有如珺知道,他不过是每次和若璟一起去书阁时,都会准备不同的糕点,隔一炷香的时间就给她两块罢了。
后来若璟开始习武,如珺就准备了书案在廊下,同时一起备着的,还有两盘不一样的点心。
和常年习武的自己不同,如珺的手掌中并无磨茧,倒是他因为常年习字,又总是帮父皇处理政务,右手指节之间有厚厚的笔茧。
如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这是身为妹妹的若璟一直坚信的。
但是奈何世人对帝王的印象多是征战一方的善武之人,契氏以往优秀的君主也都是勇冠三军的常胜将军。这也就导致了众领主和朝中大臣对如珺多是赞叹其文采斐然,有治国理家之才。但之后就话锋调转,上奏其力不从心,亦心慈言善,自古言慈不掌兵。故而在如珺依照律例前往军中任职时,只被分到了管理辎重的军务。
联想到兄长一直以来的遭遇,他人的闲言碎语和传统世俗对皇位继承人的偏见印象,她不免为兄长感到委屈,又想到母亲和自己讲的事情。她感觉鼻子有点酸。
“我听说,是一个男孩。”
她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如珺原本放松的手僵住了一下。他没有抬头,轻轻嗯了一声。
“痛苦么?那个过程。”
“御医....给她喝了草乌酒。你应该喝过,很快就能睡过去。我想应该可以减轻许多。”
草乌酒若暻喝过,她在战场上受伤,军医给她治疗前就喂她喝的草乌酒。喝完很快就能睡着了,先是麻麻的。她听说生产的过程格外痛苦,不确定自己的伤痛能否可以与其作为对比。
“那你呢。你难受么?”
“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很可惜。”
若暻先前和太子妃关系还算不错,如珺结婚的时候她才十岁。她一直没有姐妹,太子妃来自泽畔,和他们一样都是丹泽人。待她一直很好,在她此次前往西边战场前还为她送行。西征途中她听说太子妃怀孕还很开心,想着回来她就可以见到侄子或侄女了。
可是没有想到,天不遂人愿。
太子妃生产不利,死于产褥。而如珺夫妻这么多年,唯一出生的孩子也于三年前早夭。
他二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个人失去妻和子,一个没了未婚夫。
双方沉默了一会。
“你喜欢承治么?”如珺打破了沉默,问到。
“什么?”若暻有些不解。承治是自己除了父母兄弟外接触最久的亲人,与她而言一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喜欢,是什么样子的呢?她不清楚,至少对承治这个堂弟,她没有过这样的感情。
“我们是家人。”她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这样回答。
“家人呀。”如珺若有所思的说到。
他起身,摸了摸若暻的头。
“睡吧。记得喝点水,糕点干。”
如珺出了舜华宫,在回櫰木殿的路上,他抬起头看向天空。
一望无际的黑夜,云挡住了所有的星星,叫人无法识别方向。只露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家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