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上的交火终于决出胜负,经现场清理,没有发现帕克本人。闯入者在星舰内部人员的帮助下逃到发射场,得到等候在那里的接应飞船,然后逃之夭夭。

    “不用追了,”明溱下令,“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作战室一片狼藉,器物翻倒,多处舱壁破损,中间那块巨幅光屏多出许多细碎裂痕,幸好还能够正常运转。

    一个个小方块逐渐亮了起来,来自十四军团各支小队的信号,正在呼应明溱发出的召集。信号接入只需片刻,几分钟内,大家都明白,那些还未亮起的方块,连同背后的飞船和人员,将彻底变得暗淡。

    江九年向所有能联系上的队伍告知现状。

    战时联邦防卫军有一整套信息接收发送机制,第四分区与要塞指挥部之间的联络一般只由分区长官掌握。随着指挥权出现混乱,十四军团在要塞指挥部的视野中,已经失联很长时间。

    光屏虚拟出的议事大厅里,几千名舰长整列肃立,向将他们召集起来的人致意。

    军团中高级将领全部叛逃或失踪,按照联邦军事法战时条例,第一小队队长明溱成为十四军团临时指挥官。

    “十一军团舰艇正在向燕林要塞右旋方向集结,一小时内其先遣部队将与我军接触。仍未找到十二军团的踪迹,推测他们出于某种缘故离开了驻地,目前完全断联。”

    这就是十四军团关于外部局势的所有信息,几千艘飞船和飞船上的士兵在等待明溱的决定。

    决定本身很艰难,对于一名毫无资历、被临时赶鸭子上架的指挥官,对于一支处在危险之中却如同瞎子聋子一样一无所知的“杂牌”军团。

    决定其实也不艰难,因为所需要的仅是当下那一刻对局势的判断。

    “全军做好战斗准备。”明溱面向所有人回礼,“我们还有不到一个小时。”

    -

    传讯官急匆匆走进指挥中心的战前会议室,俯身向总指挥官递出一份军报。

    陆钧甚至没有打开,他浏览过封面,让传讯官把军报分发给众将领。

    军报上写明的消息令观者惊疑不定。毕竟,谁都没有想到组织最松散的十四军团竟摆脱了帕克的钳制,自行建立起指挥中枢。

    十四军团称,他们将全力阻击十一军团和可能出现的堕落种增援,绝不让反叛军突破要塞防线。

    陆钧将视线逐一扫过在座防卫军中的高层,现在他有了足够的理由提出他的作战构想,一个更加激进、更容易招致反对、也更有可能取得战果的计划。

    “传令,以燕林要塞守军拖住反叛军三支大军团的主力,命令所有在外军团仍旧遵照此前部署围绕要塞作战。”

    会议室一时陷入寂静。

    “诸位有异议?”陆钧冷冷道。

    在座都是前线将领,大家心知肚明却一直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联邦防卫军在这场席卷全星域的战争中,从来处于弱势。

    以少量兵力包围人数更多、更强势的独立军,这怎么可能?

    “十四军团孤军,根本无法抵挡大规模军团的进攻。”反对者挑出计划最明显的漏洞,要塞的单侧防线不可能守住。

    “我会率第九军团深入交战区域后方,切断反叛军首尾的关联。”陆钧回答,“十四军团可以坚守直至增援到达。”

    新的作战计划摆在了众人面前,这份计划没有作出太大变更,只是更高效地动用联邦方面能够投入战斗的所有军团,在每个作战点与独立军交战,仅仅相互消耗不足以创造战果,计划的关键,在于第九军团,它将作为总指挥官的奇兵,像一柄尖刀那样划破独立军内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老将军发现了这名年轻少将言语里的陷阱,陆钧也没想要隐藏。

    “等一下,”他注视着星图上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点,飞快在心中估算,“陆少将,从一号基地出发,到……就算到反叛军目前居于战线中点的这座太空站吧,单论路程至少需要一天半,继续深入,再折而向第四分区,又需要至少两天。”

    出于军事防御的要求,燕林要塞外围、以至联邦军方通过大迁移而规划出的狭长作战地带不能设置跃迁点,由此带来的交通上的不便固然限制了己方,但更多是为了防御敌人。然而眼下,当要塞守军想要采取攻势时,漫长的路程和独立军同样漫长的战线,对他们意图快速打开局面的作战计划造成不小的阻碍。

    “请问,”老将军站起身,壮硕的身躯使得座椅发出咯吱声,每一句话都咄咄逼人,“你希望那支孤零零的十四军团坚守几天,又希望直面反叛军主力的燕林要塞坚守几天?你让他们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军事压力,就是为了给第九军团成功突破制造一点渺茫的可能性吗?”

    “是,如您所言,”陆钧颔首,“计划的关键,不在我的第九军团,而在燕林要塞,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要塞必须坚持三天,哪怕最后只剩一座一号基地,只要不被攻破,局势就有逆转的可能。”

    “你清楚要塞现在还有多少守军?”对方气极反笑。

    “今早更新的情报,反叛军三支大军团,人数在除去第九军团后其余要塞守军的四倍以上。”

    “你仍然认为计划可行?”

    “我认为可行。”一个男声斩钉截铁加入进来。

    是盖纳上校。

    “好,”陆钧作出安排,“我出发后,要塞以及要塞指挥中心所能联络的所有军团,由盖纳上校统一指挥。”

    自从发现十一军团异常,联邦方面已经浪费了半夜的时间,这种浪费是必要的,为了确保要塞两侧防线仍有坚固的守军,而从现在开始,是分秒必争的时候了。

    盖纳领命,尽管私人关系算不上融洽,但他从未质疑陆钧在瀚海创下的战绩和声名。

    “要塞需要坚持三天,是吗?”他向陆钧确认。

    行军路程加上与独立军必不可少的遭遇战,无论如何压缩,三天还是太过紧张,近乎不可思议。

    陆钧明白盖纳的顾虑,他调出星图上一片环状区域,告诉众人:“第九军团会穿过陨石带,在这里的天然跃迁点实现跃迁,最大限度节省路程。”

    茫茫宇宙到处遍布着无法被“占领”的无人区,属于人类的地域不过相当于沙漠中的一颗砂砾。燕林要塞通往边缘星系的方向横亘着庞大的陨石带,联邦最繁忙的航线和许多繁荣的商业星球从那周围绕过,遗留的只是无数冷冰冰而庞杂的、由岩石构成的天体。

    陨石带内状况复杂,当地富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和往来商船都不会轻易深入其中,古世纪的居民们甚至传说,里面住着一个脾气暴戾的恶魔,如果有星际飞船胆敢靠近,就会连同整船船员成为奉献给恶魔的祭品。在当地人的古语中,陨石带被称作“恶魔的领地”。

    当然,真正让“恶魔的领地”变得可怕的,不是存在夸饰的传说,而是长久以来那些切切实实失踪在陨石带的飞船,迷失方向、撞上岩石是最常见的情况,至于陨石带内究竟有没有所谓神秘力量,倒不在经受过严苛军事和思想训练的军团将领与士兵的考虑之中。

    “陨石带从未经过开发,如何确定大军团能够安全通过,并且找到那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天然跃迁点?”怀疑的声音不可避免。

    “因为发现那个天然跃迁点并且成功跃迁的人,是陆峯中将。”陆钧道,“异形生物潮第五次大规模入侵时,陆峯中将还是学生,他亲口讲述过,那次奇迹般的跃迁救了他一命。脱险后他向军部提交勘探燕林陨石带的申请,由于该跃迁点在当时的战略价值不大,此事就此搁置。”

    “调阅一份当年被搁置的档案需要时间,所以我联系了陆峯中将,预计今天中午收到回复。”

    总指挥官环顾所有参会者:“现在,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意见总是可以有的。

    毕竟这份作战计划太冒险,燕林要塞能否在三支大军团的军事压迫下支撑甚至把对方拖入苦战无暇他顾,第九军团能否如理想情况那样快速通过陨石带插入敌人腹地,十四军团的学生兵能否在增援到达之前守住要塞防线,而早已获悉联邦方面部署的独立军,又会做出哪些意料之外的应对举措?

    很难说此刻还有什么高明战术的对垒,陷入僵局的战争所迎来的终极对决,不过等于硬碰硬的作战、不同军团在各自视野下的选择与临机应变、和那么一点点幸运女神的青睐罢了。

    一个信号紧急连接指挥中心,不经同意便占据了室内正滚动着前线消息的大屏幕,众将领面面相顾,不知道还能发生什么。

    这意味着,发出信号的人的权限高于要塞总指挥官,而陆钧想到的是,要何等紧急,传讯者才会放弃逐层级的通报,采取这种方式直接粗暴地接入要塞指挥部?

    屏幕背景很暗,应该是机甲内部,联邦通用的机甲型号,熟悉的座椅和舱室,防卫军士兵都能认得出。

    驾驶位是个上了年纪的老者,神色间的严肃掩盖了他与陆钧的几分相像。

    刚刚还存在于言谈间的陆峯中将,出现在屏幕上。

    “我是陆峯。”

    许多目光投向坐在正中的陆少将,他看上去并不知情。

    第二句话令在场之人方寸大乱。

    -

    陆峯中将驾驶机甲在异形生物的通道里艰难行进了两天,愈往深处,行经的“地面”愈发松软,空气里仿佛能拧出水,还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物质变化,肉眼可见通道正在由宽广变得狭窄,早晚会生长到闭合。

    有几次,成群的异形生物经过机甲头顶,陆峯使机甲外壳伪装为环境色,关闭动力,任由机身往“地面”以下沉,等到异形生物群离开,再从那种松软的“肉状”物质里钻出来。

    他也曾走出机甲,感知周围环境,那股奇怪的香味似乎能够影响神经系统,让人产生幻觉,好在他也活动不了太久,每走一步都好像陷进沼泽。机甲里的氧气还够用。

    今早通道出现分叉,陆峯凭直觉选择了前进的方向,继续深入,环境越来越湿热,几乎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这次探查前他们做足准备,机甲能源不至于缺乏,陆峯还是谨慎地控制自身消耗,尤其在环境舒适度这种可以靠意志适应的项目上。

    但他很清楚,即便内循环系统开到最大功率,也无法缓解身体的难受,因为一锅岩浆里的石子,没办法与环境抗衡。

    与此同时,极端环境的出现表明,他即将触及某些特别的地方。

    -

    敬松留在飞船上等消息。

    从前参战时,他很少心浮气躁,近几天却好似到了所谓“更年期”,每天都想把敬寒城叫到跟前来揪着耳朵骂一顿。

    敬寒城当然没有给堂爷爷这个机会,年轻人守候在瞳星云边缘,隔三个小时便往先前去探查过的地方检视一遍,以备随时接应。他已经发现了陆峯中将进通道的入口。

    上次通信时敬松将来自燕林要塞的信函发给陆峯,双方商议好时间,定时传讯,今天正好定在中午。

    然而,敬松提前接到陆峯的传讯。

    老伙计的表情很平静,这人一贯不苟言笑。

    他说:“连接燕林要塞指挥部,我没有时间了。”

    -

    “我的机甲将在四十秒后自爆。”

    陆峯中将看一眼计时器,语速飞快地说下去,没有给要塞指挥部的听众任何反应时间。

    “我已知悉你部要求,燕林陨石带跃迁点的相关数据将随此次通话一并发送,注意接收。”

    陆峯的目光转向另一边,陆钧明白过来他在向敬松说话。

    “我死后,请继续探查瀚海以外异形生物的动向,它们现在非常……异常。”或许是希望保密,或许陆峯自己也不能确定,他的表述隐晦而含混,但要求继续探查的意愿极其强烈。

    视频背景音嘈杂变形,像是异形生物群大量聚集并发疯般攻击机甲,狂躁状态下的异形生物会将机甲连同驾驶者整个吞噬,机甲内部最坚硬的金属也逃不过腐蚀的下场,惟有自爆。

    爆炸后的残骸不合异形生物的胃口,只有这样才能保存机甲核,保存驾驶者的身份和死前的珍贵信息。

    “我的机甲核经改造加强了信号源,可以引导后来的探查者。”顿了顿,他补充一句简短的祝福,“祝胜利。”

    屏幕上的老者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的遗言到此结束。

    还有十秒。

    难以想象这会是陆峯留给陆钧的最后印象,上一刻陆钧还回想起祖父给他讲述穿越跃迁点的经历时的模样,童年的他向往英雄般的冒险,而早早成为军中将领、习惯了不随便谈笑的祖父,也会从军旅生涯中挑出几个惊险片段,作为奖励给小孩子的趣味故事。

    七秒。计时器发出令人紧张的嘀嘀声。

    少年陆钧与远在瀚海的祖父很少见面,他有太多要学习的东西,有太多的兴趣和喜好,老师、同伴才是他最熟悉的人,连父亲都退居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幕后。

    五秒。

    进入大学,进入军中,他用了几年时间成为锋芒在外的陆少将,祖父将瀚海堡垒交给他,将第九军团和十三军团交给他,一切发生得无声无息,转眼间他接过沉甸甸的责任,是个独当一面的人了。

    四。

    “陆中将。”陆钧的声音有一瞬低得像呓语。

    陆峯没有回应。

    生命的最后,他只有军中的事要交代给他的战友与部下。

    三。

    异形生物成群攻击机甲的“滋滋”响动令人悚然和绝望。

    敬松望着老朋友,他无法作出平日相处时那副笑脸,惟有声色俱厉地大喝一声:“敬礼!”

    二。

    燕林要塞指挥中心全部军官、瀚海之外飞船上的敬松和仍候在瞳星云边缘的敬寒城,与陆峯熟悉或不熟悉但至少听说过他的名字、亲历今日这一幕的所有人,向陆峯中将敬礼。

    一。

    信号中断。大屏重新开始滚动前线消息。

    联邦防卫军,中将陆峯,于星历144年5月17日10时29分01秒,如从前千千万万联邦防卫军战士一样怀着热烈的信念,化为星尘。

章节目录

非正经机甲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乱声簌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乱声簌簌并收藏非正经机甲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