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馥自然是不会跟他客气的,听罢笑容更真了几分,送别了钱立德。
大门彻底关上,一直躲在厨房的钱荷花及沈莹放下菜刀走了出来。
“阿馥,这、这我们惹上了那冯家,以后该怎么办啊?”钱荷花想逃避的心又钻了出来。
钱荷花前半生只待在小小的村子里,没有担过也担不了那么大的风险,沈馥知道这不能怪她,只能安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的,左右我们之前已经一无所有,往后还能差到哪去?况且,奶奶的病也需要请大夫。”
搬出婆婆,钱荷花嗫嚅着点头,沈莹自然没有意见,早晨应付客人很累,可她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开心。
若是她来自后世,就会知道有一个词叫价值感,是人活着最大的追求。
两人都没有意见,沈馥拿起钱,带着沈莹去请大夫,沈奶奶的病是一天也拖不得。
济世堂是琼县最大的医馆,听路边小贩说大夫的医德也不错,沈馥果断请了里头资历最深的徐大夫回了家。
“气郁于心,致血脉不通……我先开几贴药,你们按时给她服用。”
徐大夫说话极为保守,只说好好吃药有希望能好,沈馥自然莫敢不从,跟随大夫回济世堂抓了十天的药回来。
沈奶奶有的治是好事,可惜刚攒起来的三两半银子只剩下一两半,沈馥瞧见钱荷花心痛地数银子,像是钱躲起来似的,好笑地摇了摇头,还是得尽快赚钱啊。
沈馥踱步想了想缓缓露出笑意,或许该去给钱老太送香了。
她叫来沈莹,嘱托她明日照常开门。
“阿馥,不报官吗?”沈莹不解地问道。
沈馥摇摇头,在见识过琼县官府的厉害以后,报官就不是她的第一选择,况且没有人证物证,想追查也要费一番功夫,她如今没有时间跟官府扯皮,先赚钱才是正经事。
“等钱老爷送来马车,我就把许诺的香丸送去钱家,还有,得再摘些原料。”
钱老爷办事速度快,不到傍晚便将说好的马车送了过来,马车车厢约四五平,放些原料是足够了,沈馥耐心请教送来的小厮如何驾马车,又练习了好一会儿,才将马车牵入后院。
第二日一大早,沈馥便架着马车出发前往钱家村。
钱家村在平田村的上上村,整个村子的人都姓钱,而钱老爷也出自钱家村,而最关键的是钱老太的孙子钱志远是个秀才,这才是钱老爷家会收下沈莹的原因。
钱志远还在考学,卖秀才甚至是将来的举人一个面子,对他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想到钱家的作为,沈馥有预感,钱家人还会再次作妖。
马车对于钱家村的人来说是个稀罕物,在见到驾驶马车的人是沈馥后,消息就跟长了腿一般,飞往钱家人的耳朵里。
难不成那香丸还真让沈馥赚到了钱?钱家知晓此事的人都默默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丢下手边的锄头就往家里跑。
因此当沈馥刚驾驶马车到了钱家门前,钱家人就已经齐刷刷站在门前。
钱家外公与钱老太一共孕育了二子二女,儿子们又分别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一直都未分家,此时九口人虎视眈眈地望向下马车的沈馥,从头到脚地打量沈馥,发现的确如自家老娘所说,沈馥变了。
以前的沈馥被这么多人注视会一脸怯懦地低头,任凭他们拿捏,现在的沈馥却是昂首挺胸,眼神定定地看回去,唇边甚至挂着一抹微笑,气度与往常截然不同。
周红收到丈夫的提示,率先发难,捏着嗓子阴阳怪气道:“外甥女来得可真巧,今日志远的师长要来,真是客人都凑一块去了,往常却是人影都见不到呢。”
一旁看热闹的人群对视一眼,挤眉弄眼地交换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信息。
难怪连平时在书院的钱志远也在家呢,沈馥打眼瞧了瞧,并无多少读书人的气度,反倒似是眼睛眯着的缘故,多了几分阴翳。
“大舅妈放心,我放下东西就走。”说完也不等钱家人反应过来,提起车厢里的布袋交给钱老太就驾驶马车扬长而去。
留下钱家人面面相觑,周红嗓音弱下去,“这、这就走了?”
“不用管她,今日好好招待志远夫子才是正经事。”钱老太收起袋子,不给众人看的机会,只招来钱志远,一股脑地塞到钱志远的手中。
她心里有盘算,纵使这些全都卖出去,也不过得几两银子,可若是送的能叫夫子满意,给她孙子在县城书院谋得一个差事,那这点钱一个月便能赚回来。
钱志远打开袋子,凑近鼻子闻了闻,一缕清香便钻入脑中,原本晒得有些发昏的脑子霎时清醒过来。
“还不错。”虽没有他在贵人身上闻到得如此浓烈,却也别有一番野趣。
周红伸长了脖子也没看到袋子里的东西,只嘟囔了一句偏心便只能恨恨地暗瞪钱老太一眼,继续站在门口等待贵人。
幸而不多时,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在钱家人的热情挽留下又吃了顿午饭,临走时又被塞了许多东西,好在只是些瓜果蔬菜,并不贵重,周淮拗不过也就收下了。
“老爷真要令那钱志远来咱们书院?”小厮安平边驾驶着马车问道。
周淮沉默一瞬,“再看看。”
钱志远虽说是个秀才,却是调在尾部考上的,学问并不高,当个小孩的启蒙老师倒还罢了,偏偏他们文松书院都是要考秀才的学子,让钱志远去教,反倒会耽误了大家。
安平一听就知道这钱志远怕是没戏了,哼着歌晃晃悠悠地回到了林家。
周淮在安平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就嘱咐家中管家再去做碗素面来。
“老爷稍候,夫人早已备好了饭食。”
这会儿早过了饭点,怎的家中还没吃吗?
周淮正疑惑,林夫人刘玲玉携着丫鬟款款而来。
“我还不知道你么?平日去别个家里便诸多拘束,这会儿人家有求于你,怕是更如坐针毡了,哪还能吃得下什么东西。”
“哈哈,知我者夫人也。”
周淮是个清正性子,最应付不来这等事,在他看来,若无真才实学,哪怕送上金屋银屋也无用。
不一会儿,几盘热腾腾的菜便摆上了桌,瞧着都是周淮爱吃的,他本来还不太饥饿的胃瞬间叫了起来。
周淮夹起菜就往嘴里送,他是文人,再是饿着肚子吃相也是好看的,因此还能腾出嘴来说话,“玲玉,你去看看钱志远送来的东西,我瞧着是些蔬菜,可别偷摸塞些银子。”
这事刘玲玉是做惯的,当下吩咐丫鬟把三大袋包裹拿进来拆开。
前两个倒的确是些应季的蔬菜,农家人种菜自有一手,瞧着青翠欲滴,刘玲玉叫人拿去厨房。
最后一个则是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有那较少见的野山菌,动物皮毛,一袋碎银子,还有一袋包裹了好几层,显然是钱家人认为的最贵重的物品。
“你瞧瞧。”
周淮接过去,掏出最里层的袋子,“黑乎乎的,丸药?不对,太大颗了些。”
他鼻子凑近闻,竟还有一股清香,“是香丸!”
钱家人倒也舍得,一出手就送出去手里一半的量,足有一百多颗,这才导致林淮一时摸不清这是什么,毕竟寻常香丸都是一颗一颗地置入香盒里,只有那药丸才摆放在一起。
刘玲玉也凑过去看,“若真是香丸可不便宜,那钱家人哪来那么多钱?”
若真是个有钱的,何须当夫子,买个小官也是使得的,这么多颗,足以买了,刘玲玉抖落袋子,却瞧见里头还有一张纸,当即拿给周淮。
周淮一目十行地看完,惊奇道:“这竟是自己做的驱虫的香丸,钱家人竟有这手艺!”
要会制香还用来求人?
刘玲玉撇嘴,当即对那钱志远更为不喜,“为了叫你心安理得的收下,编出如此谎话,真是有辱秀才之名。”
周淮其实也不大信,嘴上还是劝着,“说不准是人家突然开窍了,这些香丸你收好,明日跟银子一起叫人送回去。”
“说你愣你还真是个呆子,这些东西送回去,人家见你不松口,倒打一耙说里头少了东西,你当如何?”
周淮一心只读圣贤书,她却是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的,他们什么样她再清楚不过。
“那这……”
刘玲玉白他一眼,“这事你别管了,我来处理,这香丸我待会儿给你装起来,你拿去书院分给其他夫子和学生们,就说看天热蚊虫多,托人买了些驱虫的香丸。”
刘玲玉办事一向妥帖,第二日就乘着马车亲自去了钱家村。
“我们家老爷是个记性差的,托你们买的香丸,昨日竟是连银子也忘了给你们,这不,吩咐我一定要亲自送过来,就怕你们误会他是个贪银子的。”
这番话重重地砸到了钱家每个人的头上,钱家人虽是地里刨食的,画外音却听得懂,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钱老太作为当家人,才僵着笑意收下了银子。
待到刘玲玉一走,钱家炸开了锅。
“这意思是志远的事儿黄了?”大儿媳周红大声嚷嚷中还夹杂着一丝幸灾乐祸,什么文曲星下凡,连县城夫子都瞧不上。
“你闭嘴!”钱老太呵斥道,又询问一旁阴沉着脸的孙子钱志远,“你看呢?”
大门彻底关上,一直躲在厨房的钱荷花及沈莹放下菜刀走了出来。
“阿馥,这、这我们惹上了那冯家,以后该怎么办啊?”钱荷花想逃避的心又钻了出来。
钱荷花前半生只待在小小的村子里,没有担过也担不了那么大的风险,沈馥知道这不能怪她,只能安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的,左右我们之前已经一无所有,往后还能差到哪去?况且,奶奶的病也需要请大夫。”
搬出婆婆,钱荷花嗫嚅着点头,沈莹自然没有意见,早晨应付客人很累,可她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开心。
若是她来自后世,就会知道有一个词叫价值感,是人活着最大的追求。
两人都没有意见,沈馥拿起钱,带着沈莹去请大夫,沈奶奶的病是一天也拖不得。
济世堂是琼县最大的医馆,听路边小贩说大夫的医德也不错,沈馥果断请了里头资历最深的徐大夫回了家。
“气郁于心,致血脉不通……我先开几贴药,你们按时给她服用。”
徐大夫说话极为保守,只说好好吃药有希望能好,沈馥自然莫敢不从,跟随大夫回济世堂抓了十天的药回来。
沈奶奶有的治是好事,可惜刚攒起来的三两半银子只剩下一两半,沈馥瞧见钱荷花心痛地数银子,像是钱躲起来似的,好笑地摇了摇头,还是得尽快赚钱啊。
沈馥踱步想了想缓缓露出笑意,或许该去给钱老太送香了。
她叫来沈莹,嘱托她明日照常开门。
“阿馥,不报官吗?”沈莹不解地问道。
沈馥摇摇头,在见识过琼县官府的厉害以后,报官就不是她的第一选择,况且没有人证物证,想追查也要费一番功夫,她如今没有时间跟官府扯皮,先赚钱才是正经事。
“等钱老爷送来马车,我就把许诺的香丸送去钱家,还有,得再摘些原料。”
钱老爷办事速度快,不到傍晚便将说好的马车送了过来,马车车厢约四五平,放些原料是足够了,沈馥耐心请教送来的小厮如何驾马车,又练习了好一会儿,才将马车牵入后院。
第二日一大早,沈馥便架着马车出发前往钱家村。
钱家村在平田村的上上村,整个村子的人都姓钱,而钱老爷也出自钱家村,而最关键的是钱老太的孙子钱志远是个秀才,这才是钱老爷家会收下沈莹的原因。
钱志远还在考学,卖秀才甚至是将来的举人一个面子,对他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想到钱家的作为,沈馥有预感,钱家人还会再次作妖。
马车对于钱家村的人来说是个稀罕物,在见到驾驶马车的人是沈馥后,消息就跟长了腿一般,飞往钱家人的耳朵里。
难不成那香丸还真让沈馥赚到了钱?钱家知晓此事的人都默默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丢下手边的锄头就往家里跑。
因此当沈馥刚驾驶马车到了钱家门前,钱家人就已经齐刷刷站在门前。
钱家外公与钱老太一共孕育了二子二女,儿子们又分别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一直都未分家,此时九口人虎视眈眈地望向下马车的沈馥,从头到脚地打量沈馥,发现的确如自家老娘所说,沈馥变了。
以前的沈馥被这么多人注视会一脸怯懦地低头,任凭他们拿捏,现在的沈馥却是昂首挺胸,眼神定定地看回去,唇边甚至挂着一抹微笑,气度与往常截然不同。
周红收到丈夫的提示,率先发难,捏着嗓子阴阳怪气道:“外甥女来得可真巧,今日志远的师长要来,真是客人都凑一块去了,往常却是人影都见不到呢。”
一旁看热闹的人群对视一眼,挤眉弄眼地交换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信息。
难怪连平时在书院的钱志远也在家呢,沈馥打眼瞧了瞧,并无多少读书人的气度,反倒似是眼睛眯着的缘故,多了几分阴翳。
“大舅妈放心,我放下东西就走。”说完也不等钱家人反应过来,提起车厢里的布袋交给钱老太就驾驶马车扬长而去。
留下钱家人面面相觑,周红嗓音弱下去,“这、这就走了?”
“不用管她,今日好好招待志远夫子才是正经事。”钱老太收起袋子,不给众人看的机会,只招来钱志远,一股脑地塞到钱志远的手中。
她心里有盘算,纵使这些全都卖出去,也不过得几两银子,可若是送的能叫夫子满意,给她孙子在县城书院谋得一个差事,那这点钱一个月便能赚回来。
钱志远打开袋子,凑近鼻子闻了闻,一缕清香便钻入脑中,原本晒得有些发昏的脑子霎时清醒过来。
“还不错。”虽没有他在贵人身上闻到得如此浓烈,却也别有一番野趣。
周红伸长了脖子也没看到袋子里的东西,只嘟囔了一句偏心便只能恨恨地暗瞪钱老太一眼,继续站在门口等待贵人。
幸而不多时,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在钱家人的热情挽留下又吃了顿午饭,临走时又被塞了许多东西,好在只是些瓜果蔬菜,并不贵重,周淮拗不过也就收下了。
“老爷真要令那钱志远来咱们书院?”小厮安平边驾驶着马车问道。
周淮沉默一瞬,“再看看。”
钱志远虽说是个秀才,却是调在尾部考上的,学问并不高,当个小孩的启蒙老师倒还罢了,偏偏他们文松书院都是要考秀才的学子,让钱志远去教,反倒会耽误了大家。
安平一听就知道这钱志远怕是没戏了,哼着歌晃晃悠悠地回到了林家。
周淮在安平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就嘱咐家中管家再去做碗素面来。
“老爷稍候,夫人早已备好了饭食。”
这会儿早过了饭点,怎的家中还没吃吗?
周淮正疑惑,林夫人刘玲玉携着丫鬟款款而来。
“我还不知道你么?平日去别个家里便诸多拘束,这会儿人家有求于你,怕是更如坐针毡了,哪还能吃得下什么东西。”
“哈哈,知我者夫人也。”
周淮是个清正性子,最应付不来这等事,在他看来,若无真才实学,哪怕送上金屋银屋也无用。
不一会儿,几盘热腾腾的菜便摆上了桌,瞧着都是周淮爱吃的,他本来还不太饥饿的胃瞬间叫了起来。
周淮夹起菜就往嘴里送,他是文人,再是饿着肚子吃相也是好看的,因此还能腾出嘴来说话,“玲玉,你去看看钱志远送来的东西,我瞧着是些蔬菜,可别偷摸塞些银子。”
这事刘玲玉是做惯的,当下吩咐丫鬟把三大袋包裹拿进来拆开。
前两个倒的确是些应季的蔬菜,农家人种菜自有一手,瞧着青翠欲滴,刘玲玉叫人拿去厨房。
最后一个则是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有那较少见的野山菌,动物皮毛,一袋碎银子,还有一袋包裹了好几层,显然是钱家人认为的最贵重的物品。
“你瞧瞧。”
周淮接过去,掏出最里层的袋子,“黑乎乎的,丸药?不对,太大颗了些。”
他鼻子凑近闻,竟还有一股清香,“是香丸!”
钱家人倒也舍得,一出手就送出去手里一半的量,足有一百多颗,这才导致林淮一时摸不清这是什么,毕竟寻常香丸都是一颗一颗地置入香盒里,只有那药丸才摆放在一起。
刘玲玉也凑过去看,“若真是香丸可不便宜,那钱家人哪来那么多钱?”
若真是个有钱的,何须当夫子,买个小官也是使得的,这么多颗,足以买了,刘玲玉抖落袋子,却瞧见里头还有一张纸,当即拿给周淮。
周淮一目十行地看完,惊奇道:“这竟是自己做的驱虫的香丸,钱家人竟有这手艺!”
要会制香还用来求人?
刘玲玉撇嘴,当即对那钱志远更为不喜,“为了叫你心安理得的收下,编出如此谎话,真是有辱秀才之名。”
周淮其实也不大信,嘴上还是劝着,“说不准是人家突然开窍了,这些香丸你收好,明日跟银子一起叫人送回去。”
“说你愣你还真是个呆子,这些东西送回去,人家见你不松口,倒打一耙说里头少了东西,你当如何?”
周淮一心只读圣贤书,她却是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的,他们什么样她再清楚不过。
“那这……”
刘玲玉白他一眼,“这事你别管了,我来处理,这香丸我待会儿给你装起来,你拿去书院分给其他夫子和学生们,就说看天热蚊虫多,托人买了些驱虫的香丸。”
刘玲玉办事一向妥帖,第二日就乘着马车亲自去了钱家村。
“我们家老爷是个记性差的,托你们买的香丸,昨日竟是连银子也忘了给你们,这不,吩咐我一定要亲自送过来,就怕你们误会他是个贪银子的。”
这番话重重地砸到了钱家每个人的头上,钱家人虽是地里刨食的,画外音却听得懂,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钱老太作为当家人,才僵着笑意收下了银子。
待到刘玲玉一走,钱家炸开了锅。
“这意思是志远的事儿黄了?”大儿媳周红大声嚷嚷中还夹杂着一丝幸灾乐祸,什么文曲星下凡,连县城夫子都瞧不上。
“你闭嘴!”钱老太呵斥道,又询问一旁阴沉着脸的孙子钱志远,“你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