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个庶民,曾经亦是奴隶,但这并不妨碍她的野心。
留在常青院的岁月里,岁宁也曾设想过,以那位公子的秉性,能否与宋府的腌臢与泥泞抗衡。
纵使冬日里天寒地冻,都过了几日,枯井下的那具尸身还是发臭了。
当刘晟派人来常青院寻她问话时,岁宁知晓,刘晟要拿她去顶罪了,于是只能去赌宋聿偶有的善良。
书房之中,她跪伏在地,将头低得不能再低,“我欲求公子一件事。”
“哦?这次要拿什么条件来换?”宋聿饶有兴致地打量她,却又带着冷眼旁观的意味。
“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动您?”
宋聿不语。
她抬起头,望着眼前少年寒凉的目光,却透过他,看到镂花窗前挂着的平安符。
于是她懂了这位公子心中真正牵绊的东西,表面薄情之人,却最渴望亲情。
“求公子看在我曾叩首走完净山寺八百级石阶,替您求得平安的份上,帮我这一回。”她惶恐地闭上了眼睛,心一横,只能先把夫人卖了。
宋聿先是一愣,对其投以探究的目光:“你说这符是你求来的?”
“是。”她沉声道,“接虞山净山寺八百一十三级石阶,并非胡诌。”
宋聿盯着窗前的平安符,似在苦笑,心中最后一丝亲情的维系也断了。
良久,他才开口:“说吧,帮你什么?”
“府中管事刘晟传我去问话,公子可否,让我狐假虎威一回?”
“就这?值得你跪下来?”
“是。但此事关系到我的性命。”
少年眼中流露出少许居高临下的怜悯,于是轻叹了口气:“罢了,我随你一起去。”
跟在那位锦衣华服的公子身后,岁宁一路上将事情的起因经过一一道明。
宋聿问她:“我听闻,从前你与她住在这间院子?”
“是。”岁宁平静地答道。
少年讶异于她过于平淡的反应,便问:“她死了这么久,你既不知晓,也不难过吗?”
“知晓,可没人会信我说的。”
宋聿冷声道:“瞒而不报,也是罪过。”
岁宁替自己辩解:“若我说了,说不定就得到井下同她作伴了。”
贺奚是怎么死的呢?是在受不住搓磨之后寻了短见,还是被刘管事勒死了之后投尸井中?她也不清楚,若她给不了众人一个信服的解释,刘管事便会直接拿她抵罪了。
她又一次踏入了这间陈旧的小院落。远远看见那身形臃肿的男人,身后跟着两名灰衣杂役,一并围聚在井边,枯树下是麻布所掩盖的女尸。
“等等。”宋聿忽然停在了门口,面上有些不适。
“公子怎么了?”岁宁问。
“你没说尸身还在啊......可以不过去吗?”
她迟疑道:“那我去把他们叫过来?”
他叹了口气:“罢了,容我缓缓。”
旁人皆掩着口鼻,唯有她神色如旧。曾经从乱葬垄里爬出来,似乎早已习惯了死亡的气息。
刘晟是在场最有眼力见的人,在发现院门口的身影后,立马就迎了上去。
“公子,小人原本只是传您院中的婢子问个话,您怎么还亲自来了?”刘晟先是对他笑脸相迎,转而又瞪了岁宁一眼。
宋聿只戏谑地笑道:“她说要狐假虎威,我便过来了。”
“......”岁宁一时无言以对,这忙他还不如不帮。
刘晟又说道:“公子还是先移步别处去,免得沾染了什么污秽。”
宋聿没再理会他,径直走到井边,随手捡起一块石子,从井口扔了进去。回应他的,只有石子在滚落井底的碰撞声,枯井之中,再激不起一丝涟漪。
半晌,他才开口:“刘管事不想将事情闹大的话,还是早些将人安葬了。”
刘晟擦了擦额上的汗,吞吞吐吐道:“可.....公子,死因还尚未查明......”
想到他精心谋划的一出戏,宋聿不禁冷笑:“还查什么?随便定个死因,此事便翻了篇,不是正合你意吗?”
本就是他的惯用伎俩,府中人,包括宋聿,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刘晟忙点头哈腰笑道:“是,此事自然还是听公子的决断。”
“还有,下次再找人顶罪,可别找到常青院来。”他无心理会府上这些肮脏事,只拍了拍手,拂袖而去。
回去的路上,见她沉默不语,宋聿突然问:“想问我为什么放过了他?”
“是。”岁宁愤愤不平道,“六月里有个仆妇投湖而亡,上个月也有个婢子自缢而死,同她们有牵连的几个婢子都被发卖了,她们同贺奚一样,都曾在刘管事手底下做活。”
宋聿只笑:“连你都知道,他上面的人又怎会不知晓?我可不想白白给人当刀使。”
刘晟上面的人,自然是姜夫人了。
并非他想袖手旁观,只是许多时候,他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他又问:“倘若我不帮你呢?你又当如何?”
岁宁扶了扶发髻上的银簪子,低声道,“那便只能做个逃奴了,毕竟我还不想死。”
他当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未多想,也没再多言。
每逢从合昔院回常青院,都会路过栖春居。宋聿仰头望着伸出高墙的槐树枝,朝院内遥遥一拜,却并未走进去。
“稚容。”他忽然叫住了她,“我既帮了你,你也替我办一件事,如何?”
“听凭公子吩咐。”
宋聿道:“栖春居中有位道长,是我的先生。我如今不便与之往来,或许要麻烦你常到栖春居看看他,偶尔陪他下棋,煮茶即可。”
“可我不会下棋。”
“无妨,他也不会下棋。”宋聿云淡风轻地笑着,不再去看那积雪的槐树。
“我知晓了。”岁宁望着少年疾步离去的背影,没再多问,却也知晓了栖春居中,藏着他的心事与秘密。
是日夜里,宋聿立在窗前许久,只盯着那枚绣工精致的平安符,怔怔出神。
岁宁觉得,或许自己所吐露的真相中伤了他,毕竟她从未见过此人如此孤单落寞。
她忍不住开口安慰:“公子可是因夫人的欺瞒而难过?其实二公子的那枚平安符也是让婢女去求来的。”
“闭嘴。”
见他解下平安符,收进了柜子里,岁宁也噤了声,退了出去。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直到翌日清晨才停了一阵。
接虞山覆雪的石阶蜿蜒而上,被草木幽深所隐去。山高路远,少女一步步拾级而上,这一次到净山寺,是随夫人还愿而来。
那位紫衣的贵妇人立在香炉前,手持高香,虔诚祷告。常青院的公子眉眼也像极了这位夫人,只不过多了几分清冷与疏离。
净山寺的方丈佛唱一声,同她说了许多漂亮话。诸如“夫人如此虔心祷告,定能护佑二位公子顺遂无虞,云程似锦。”
于是姜夫人大手一挥又往功德箱中投了许多银钱。
护佑?忽悠还差不多。岁宁在一旁看着,差点没忍住翻白眼。
耳边传来柳莺的私语:“稚容,你家公子真那么难伺候?”
“不难,他平日里极少吩咐我。”
柳莺叹道:“真羡慕,空桑院事无巨细都要由我经手,不然哪抵得住夫人的盘问。”
岁宁只淡淡一笑:“不如你同我换换?纵使院里落叶堆满了,他都不理一理。”
柳莺又忙摇头:“不必了,我怕落得像玄英一样的下场。”
玄英,便是上一个从常青院被赶出去的婢子。
思及此,二人又是一阵叹息。
果不其然,回去的路上,姜夫人都在盘问空桑院的事。
“夫子评价阿攸近日的课业如何?”
“夫子对二公子评价极高,如今已学完了《诗经》与《礼记》。”
“回去之后,多留意他每日的饭食。”
“是。只是每逢冬日,二公子都胃口欠佳。”
“那便吩咐厨下多备些莼菜羹与羊酪,都是他素日里爱吃的。”
“是。”
待问完了与二公子有关的诸多事宜,已经到青璃院了,夫人似乎才刚想起来她。
“稚容。”
“奴在。”
“他可认错了?”
岁宁直接愣住,悬着的心终于还是死了。
尽管对此一无所知,她还是硬着头皮答道;“公子这几日都在书房自省,想来已经知错了。”
“哼!”姜韶冷笑了一声,继续问:“你可知他犯的什么错?”
“夫人恕罪,奴不知。”
“他这几日可有到栖春居去?”
岁宁答:“公子从未去过,哪怕是路过了,也不曾进去。”
姜韶又问:“那他可曾吩咐你去送过什么东西?”
岁宁心下叹息,果然是知子莫若母。
“从未。公子只让奴偶尔到栖春居去探望那位道长。”
姜韶居高临下地打量她,眼中生出些许怒意,冷声道:“有什么值得探望的!”
岁宁忙低下头,道:“奴只听夫人吩咐,自然也不会去的。”
“是吗?我还以为去了常青院几日,你便偏私于他了。”
“奴一直都是夫人的人,怎敢有所偏私?”
姜韶接过了下人递过来的茶,便不再理会她,任由她在地上跪了许久。
宋聿在隔间内听着院中人的谈话,不由恍了神。
“长兄,长兄.......”宋攸一连唤了他好几声,“《微子》一篇中,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该作何解?”
宋聿回过神来,解释道:“灾荒之时,臣民偷走祭祀的牺牲和祭器,本是上位者之失,百姓这般做,是没有错的。”
宋攸又继续问:“原来如此,我知晓了。那还有......”
“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常青院了,你明日课上再去问夫子吧。”宋聿打断了他,径自起身离去。
留在常青院的岁月里,岁宁也曾设想过,以那位公子的秉性,能否与宋府的腌臢与泥泞抗衡。
纵使冬日里天寒地冻,都过了几日,枯井下的那具尸身还是发臭了。
当刘晟派人来常青院寻她问话时,岁宁知晓,刘晟要拿她去顶罪了,于是只能去赌宋聿偶有的善良。
书房之中,她跪伏在地,将头低得不能再低,“我欲求公子一件事。”
“哦?这次要拿什么条件来换?”宋聿饶有兴致地打量她,却又带着冷眼旁观的意味。
“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动您?”
宋聿不语。
她抬起头,望着眼前少年寒凉的目光,却透过他,看到镂花窗前挂着的平安符。
于是她懂了这位公子心中真正牵绊的东西,表面薄情之人,却最渴望亲情。
“求公子看在我曾叩首走完净山寺八百级石阶,替您求得平安的份上,帮我这一回。”她惶恐地闭上了眼睛,心一横,只能先把夫人卖了。
宋聿先是一愣,对其投以探究的目光:“你说这符是你求来的?”
“是。”她沉声道,“接虞山净山寺八百一十三级石阶,并非胡诌。”
宋聿盯着窗前的平安符,似在苦笑,心中最后一丝亲情的维系也断了。
良久,他才开口:“说吧,帮你什么?”
“府中管事刘晟传我去问话,公子可否,让我狐假虎威一回?”
“就这?值得你跪下来?”
“是。但此事关系到我的性命。”
少年眼中流露出少许居高临下的怜悯,于是轻叹了口气:“罢了,我随你一起去。”
跟在那位锦衣华服的公子身后,岁宁一路上将事情的起因经过一一道明。
宋聿问她:“我听闻,从前你与她住在这间院子?”
“是。”岁宁平静地答道。
少年讶异于她过于平淡的反应,便问:“她死了这么久,你既不知晓,也不难过吗?”
“知晓,可没人会信我说的。”
宋聿冷声道:“瞒而不报,也是罪过。”
岁宁替自己辩解:“若我说了,说不定就得到井下同她作伴了。”
贺奚是怎么死的呢?是在受不住搓磨之后寻了短见,还是被刘管事勒死了之后投尸井中?她也不清楚,若她给不了众人一个信服的解释,刘管事便会直接拿她抵罪了。
她又一次踏入了这间陈旧的小院落。远远看见那身形臃肿的男人,身后跟着两名灰衣杂役,一并围聚在井边,枯树下是麻布所掩盖的女尸。
“等等。”宋聿忽然停在了门口,面上有些不适。
“公子怎么了?”岁宁问。
“你没说尸身还在啊......可以不过去吗?”
她迟疑道:“那我去把他们叫过来?”
他叹了口气:“罢了,容我缓缓。”
旁人皆掩着口鼻,唯有她神色如旧。曾经从乱葬垄里爬出来,似乎早已习惯了死亡的气息。
刘晟是在场最有眼力见的人,在发现院门口的身影后,立马就迎了上去。
“公子,小人原本只是传您院中的婢子问个话,您怎么还亲自来了?”刘晟先是对他笑脸相迎,转而又瞪了岁宁一眼。
宋聿只戏谑地笑道:“她说要狐假虎威,我便过来了。”
“......”岁宁一时无言以对,这忙他还不如不帮。
刘晟又说道:“公子还是先移步别处去,免得沾染了什么污秽。”
宋聿没再理会他,径直走到井边,随手捡起一块石子,从井口扔了进去。回应他的,只有石子在滚落井底的碰撞声,枯井之中,再激不起一丝涟漪。
半晌,他才开口:“刘管事不想将事情闹大的话,还是早些将人安葬了。”
刘晟擦了擦额上的汗,吞吞吐吐道:“可.....公子,死因还尚未查明......”
想到他精心谋划的一出戏,宋聿不禁冷笑:“还查什么?随便定个死因,此事便翻了篇,不是正合你意吗?”
本就是他的惯用伎俩,府中人,包括宋聿,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刘晟忙点头哈腰笑道:“是,此事自然还是听公子的决断。”
“还有,下次再找人顶罪,可别找到常青院来。”他无心理会府上这些肮脏事,只拍了拍手,拂袖而去。
回去的路上,见她沉默不语,宋聿突然问:“想问我为什么放过了他?”
“是。”岁宁愤愤不平道,“六月里有个仆妇投湖而亡,上个月也有个婢子自缢而死,同她们有牵连的几个婢子都被发卖了,她们同贺奚一样,都曾在刘管事手底下做活。”
宋聿只笑:“连你都知道,他上面的人又怎会不知晓?我可不想白白给人当刀使。”
刘晟上面的人,自然是姜夫人了。
并非他想袖手旁观,只是许多时候,他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他又问:“倘若我不帮你呢?你又当如何?”
岁宁扶了扶发髻上的银簪子,低声道,“那便只能做个逃奴了,毕竟我还不想死。”
他当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未多想,也没再多言。
每逢从合昔院回常青院,都会路过栖春居。宋聿仰头望着伸出高墙的槐树枝,朝院内遥遥一拜,却并未走进去。
“稚容。”他忽然叫住了她,“我既帮了你,你也替我办一件事,如何?”
“听凭公子吩咐。”
宋聿道:“栖春居中有位道长,是我的先生。我如今不便与之往来,或许要麻烦你常到栖春居看看他,偶尔陪他下棋,煮茶即可。”
“可我不会下棋。”
“无妨,他也不会下棋。”宋聿云淡风轻地笑着,不再去看那积雪的槐树。
“我知晓了。”岁宁望着少年疾步离去的背影,没再多问,却也知晓了栖春居中,藏着他的心事与秘密。
是日夜里,宋聿立在窗前许久,只盯着那枚绣工精致的平安符,怔怔出神。
岁宁觉得,或许自己所吐露的真相中伤了他,毕竟她从未见过此人如此孤单落寞。
她忍不住开口安慰:“公子可是因夫人的欺瞒而难过?其实二公子的那枚平安符也是让婢女去求来的。”
“闭嘴。”
见他解下平安符,收进了柜子里,岁宁也噤了声,退了出去。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直到翌日清晨才停了一阵。
接虞山覆雪的石阶蜿蜒而上,被草木幽深所隐去。山高路远,少女一步步拾级而上,这一次到净山寺,是随夫人还愿而来。
那位紫衣的贵妇人立在香炉前,手持高香,虔诚祷告。常青院的公子眉眼也像极了这位夫人,只不过多了几分清冷与疏离。
净山寺的方丈佛唱一声,同她说了许多漂亮话。诸如“夫人如此虔心祷告,定能护佑二位公子顺遂无虞,云程似锦。”
于是姜夫人大手一挥又往功德箱中投了许多银钱。
护佑?忽悠还差不多。岁宁在一旁看着,差点没忍住翻白眼。
耳边传来柳莺的私语:“稚容,你家公子真那么难伺候?”
“不难,他平日里极少吩咐我。”
柳莺叹道:“真羡慕,空桑院事无巨细都要由我经手,不然哪抵得住夫人的盘问。”
岁宁只淡淡一笑:“不如你同我换换?纵使院里落叶堆满了,他都不理一理。”
柳莺又忙摇头:“不必了,我怕落得像玄英一样的下场。”
玄英,便是上一个从常青院被赶出去的婢子。
思及此,二人又是一阵叹息。
果不其然,回去的路上,姜夫人都在盘问空桑院的事。
“夫子评价阿攸近日的课业如何?”
“夫子对二公子评价极高,如今已学完了《诗经》与《礼记》。”
“回去之后,多留意他每日的饭食。”
“是。只是每逢冬日,二公子都胃口欠佳。”
“那便吩咐厨下多备些莼菜羹与羊酪,都是他素日里爱吃的。”
“是。”
待问完了与二公子有关的诸多事宜,已经到青璃院了,夫人似乎才刚想起来她。
“稚容。”
“奴在。”
“他可认错了?”
岁宁直接愣住,悬着的心终于还是死了。
尽管对此一无所知,她还是硬着头皮答道;“公子这几日都在书房自省,想来已经知错了。”
“哼!”姜韶冷笑了一声,继续问:“你可知他犯的什么错?”
“夫人恕罪,奴不知。”
“他这几日可有到栖春居去?”
岁宁答:“公子从未去过,哪怕是路过了,也不曾进去。”
姜韶又问:“那他可曾吩咐你去送过什么东西?”
岁宁心下叹息,果然是知子莫若母。
“从未。公子只让奴偶尔到栖春居去探望那位道长。”
姜韶居高临下地打量她,眼中生出些许怒意,冷声道:“有什么值得探望的!”
岁宁忙低下头,道:“奴只听夫人吩咐,自然也不会去的。”
“是吗?我还以为去了常青院几日,你便偏私于他了。”
“奴一直都是夫人的人,怎敢有所偏私?”
姜韶接过了下人递过来的茶,便不再理会她,任由她在地上跪了许久。
宋聿在隔间内听着院中人的谈话,不由恍了神。
“长兄,长兄.......”宋攸一连唤了他好几声,“《微子》一篇中,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该作何解?”
宋聿回过神来,解释道:“灾荒之时,臣民偷走祭祀的牺牲和祭器,本是上位者之失,百姓这般做,是没有错的。”
宋攸又继续问:“原来如此,我知晓了。那还有......”
“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常青院了,你明日课上再去问夫子吧。”宋聿打断了他,径自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