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江上,八月大潮势头正盛,潮水从天边涌过来,宛如万千头雪狮在平滑的镜面上奔跑。
众多连绵的山脉都像是悬浮在水上,潮水势大,宏流渐壮,遇到山脉并不退缩,而是像暴雪一般,吞天沃日,朝着没有边际的地方奔腾而去。
大潮冲到一处青峰之下,峰头站立着的女子一身红裙都被扑面而来的水汽打湿了,她身后的几只海鸥在这时候冲过那一层激扬的浪花,朝着天空飞去。
女子举起双手,束着自己散落的头发,像一簇悬崖上的红玫瑰那样盛开着。
此人正是谶语者百里绮怀,流火的领导者。
镶着金玉的马车缓缓从两侧的堤岸上驶过去,马车中坐着的人无一不是身着轻裘宝带、美服华冠,从车上走下来的小娘子三寸金莲在坑坑洼洼的岸堤上站不稳,还要靠两个仆妇搀扶着才行。
百里绮怀“啧”了一声,将自己浓云般的黑发用一条红丝带绑了起来。她用牙齿咬着自己的袖子,将宽大的袖子也用布条绑了起来。
此刻站在山崖上的人,就如同威风凛凛的女战胜一般睥睨着山下奔流的无涯之水。
忽然听得山下传来了一阵叫好的声音,百里绮怀踏上一块岩石,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这一重重的浪花,便如一张张的画,远山近水都入画中来。
只见数十只独木舟破开千重波浪,朝着潮水最猛烈的地方奔涌而去。
茂林江的大潮,据说是战国时期伍子胥的怨气和豪气化成的,若是不小心被潮水击中,轻则筋折骨断,重则尸骨无存。
这些独木舟中坐着几个汉子,驾驶着小船溯涛而上,他们的手中都持着竹竿,竹竿上系着五色的小彩旗。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小彩旗,彩旗进入浪花之中,像是无数的游鱼在水中游动。
茂林江中向来有弄潮之事,但是若不是为了生计,谁会愿意拿着自己的性命去与大潮搏斗呢?
岸上的赤着上半身的汉子举着一个铜锣,朝着那些贵人公子小姐叫喊着:“各位老爷,兄弟们干的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看得开心的话赏个脸吧。”
他这低声下气地说着话,几个紫袍金带的锦衣少年于是从怀中拿出几个铜板,朝着那个铜锣上扔去,他们手劲强烈,铜板在铜锣上蹦了几下,不少都落进了湍急的江水中。
汉子哂笑着,弯下腰将手伸到那些紫袍少年的衣摆下,捡起那些铜板,微笑着说道:“多谢各位老爷。”
暴涨的潮水将那些少年脚下的泥土都打湿了,汉子的十指都变得乌黑,但他依然在地上摸着铜板,丝毫不顾自己已经脏污的双手。
少年身上的紫金纹是代表修士家族的纹印,百里绮怀在心中冷哼一声,拿起了自己搁在山石上的一把红伞,双腿悬空,坐在山崖上观潮。
大浪之中,独木舟颠簸摇晃,舟中站起来一个穿着小马褂的少年。
远望过去,少年竟然来到了大浪之中,百里绮怀站起身,眯了眯眼睛。
只见少年是站在两根被绑成“十字形”的竹竿上的,他张开双臂,操纵着手中的几个悬丝傀儡,向着岸上站着的世家子弟表演着木偶戏。
百里绮怀站在悬崖上观看着,时不时喝一个采,大声道:“这个好玩!就是不知道要练多久,一会儿我要抓了那个少年问问。”
这么大的浪花,她当真也没在怕的。
被称作“一线天”的大潮也向着岸边观看的锦衣少年们涌去了,家仆们纷纷打开手中的伞,为那些少年少女挡住扑面而来的水汽。
潮水像是一条锋利的银线,朝着那个十字形竹竿勒过去,将那个交叉的竹竿往上扬了一扬。
踏着十字形竹竿的少年一个站立不稳,栽到水里,他手中的悬丝木偶断了线,在裹挟着泥沙的浪花中翻涌。
独木舟上的汉子将身子候出船沿,伸着竹竿在大浪中无力的捕捉着什么。百里绮怀皱了皱眉,仿佛能听见雷霆般的潮水中夹杂着的哭喊声。
一个大潮过去,悬丝傀儡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两根十字形的竹竿上已经没有人了。
岸边的几个锦衣少年嗤笑道:“技艺不精,就别出来丢人现眼!”
其中一个少年伸手到汉子的铜锣中拿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铜板,将它们抛到海水中,笑道:“祭一祭海神也好,这上西天的路走得顺畅一点。”
汉子脸上怒容渐显,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只能双手托着铜锣慢慢退下。
百里绮怀冷哼一声,道:“热了还是冷了,就这么忍着,自己不会开口说吗?”
远处潮声阵阵,绮怀将一朵红玉制成的踯躅花抛向天空,踯躅花瓣在空中散开,她用手拨着空中的六瓣花叶,轻声道:“丙丁南方,鬼王潮到。壬癸北方,佛王之潮到。”
归墟之中的鬼门与佛门在同一时间打开,茂林江上向来有鬼王潮与佛王潮交错的胜景,绮怀也没想到它们这么快就出现了。
二潮交错之时,中正之气与邪恶之气交错在一起,最有利于谶语者修炼。
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几大修仙世家都在茂林江边埋下暗桩,准备将流火组织中的人一网打尽的时候。
天色骤然变暗,一线黑色的潮水从天边涌来,潮水上生着一朵朵的红莲,无数个骷髅头被大浪裹挟着,在不停地翻滚。
每一个骷髅头都在拼命地哭喊,叫声尖利无比,像婴儿的啼哭一般。
百里绮怀撕了两个布条塞进耳朵中,双手撑开自己的红伞,在悬崖上站定。
在这一线潮水逐渐变为水墙之时,她纵身跃下,踮着脚尖在那一朵朵的红莲花上跳跃。
岸上的世家子弟都看得呆了,紫衣少年更是不顾家仆的阻拦来到了没有阑干的桥上,瞪大了眼睛朝着水中的女子看去。
那一抹红影翩若惊鸿,皎若游龙,她手中的红伞在生着红莲的浪花上旋转,就像一条红鲤在拼命地寻找自己的龙门。
少年眼珠子都快滚出眼眶了,大声道:“这是神仙吗?”
他身后的家仆拉着他的手,道:“少爷,出门前老爷特意叮嘱过今日鬼王潮与佛王潮会来到茂林江,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少年固执地甩开他的手,朝着断桥的另一端走去,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绮怀手中那把照花伞缓缓撑开了,每一根伞骨的绸带上都系着小铃铛。
小铃铛本是纯白的,但在从红莲的花心中出来后,立刻就变为血红色的了。百里绮怀口中念道:“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鬼王潮与佛王潮交错出现,今日绮怀以谶语者之血入卦。”
她说完便咬破自己的手指,那一滴血珠很快便顺着伞骨朝上游去,数道赤红色的符文在空中出现,在潮水之上聚拢起来。
这些血红色的符文逐渐变成了一朵踯躅花的样子,原来还兴致满满的少年此时跌倒在被潮水冲垮的大桥上,道:“谶语者,这个人是谶语者里的人!”
他的紫金袍子浸到了泥水里,变得污浊不堪。
百里绮怀瞥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少年,什么也没说。无数的骷髅头朝着断桥上的紫衣少年和家扑咬去,瞬间就将他们撕得粉碎。
此时佛王潮也快要到了,她将伞收拢,站在一朵红莲上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待佛王潮的来临。
一阵雅乐之声响起,只见一排层层叠叠的浪从天边而来,每一排浪花上都列着诸天神佛的虚像,浪花上那些虚空的大光像都亮了起来,百里绮怀收起了照花伞。
她的身子就像是一个梭子一样在空中滴溜溜地转,越过那一排虚空的大光像之后,稳稳地落在了鬼王潮和佛王潮交错的那个中心。
代表神佛的大光像和红莲交错缠绕,将百里绮怀托向高天,那把朱红色的照花伞像是神女手中托着的红日,在高墙似的潮水上缓缓升起。
待照花伞吸收完了天地与二潮的精华,绮怀便踏着还未消失的鬼王潮,朝着岸边奔去了。
她上了岸,将自己盘在头上的辫子放了下来,靠在阑干上望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潮。
身后金铃之声响起,绮怀回头时,只见一架马车朝着岸边驶来,车前悬着的金铃叮咚作响。
马车停在她的身前,车中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打开了门前挂着的绣帘,朝着她所在的地方招了招手。四周的小娘子都用丝帕捂着脸,睁着黄鹂一样的眼睛,看着百里绮怀和那辆马车。
绮怀无奈,加之刚才两次打开照花伞,已经损耗了不少灵力。此时带着水汽的大浪吹在她的身上,不仅也感到有些寒冷。
那几个金铃的最下端都悬着一个镂空状的云纹——灵犀界剑器世家镜流的族徽。
镜流一族几乎以一己之力包揽了灵犀界所有法器的铸造事务,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族中人物出行必是美车华服,锦绣华裳,力求把排场做足了才好。
车中坐着的正是几年前因为和谶语者交往,被家主逐出门去的镜流家主独子江浸月。
江浸月在茂林江边已经开设了自己的剑庐,吃穿用度到也绝对不差,隐隐有要超过主家的苗头。
男子从车中走出,将手中的软袍披到百里绮怀的身上,轻声问道:“茂林江上这么大的潮水,你玩够了没有?”
百里绮怀吐了吐舌头,一个猛子扎进车里,裹着那件外袍打了个滚。
她头发上沾着的水不少落到了江浸月的脸上。
他叹了口气,随着绮怀一起进了马车。马车内的博山炉中冒出袅袅的青烟,江浸月举起小几上的杯盏,递给绮怀,道:“你在冷水里也泡久了。喝杯茶暖暖身子,别冻坏了。这鬼王潮和佛王潮比推测的时间早来了许多,我总觉得有些怪异。”
绮怀仿佛像没听到他的话一样,伸出双手,攀上他的脖子,在他耳边道:“我背后的踯躅花不想先前那么浓了,阿月你帮我补一补可好?”
她贴得极近,身上的香气和海潮清冽的气味散在马车中,江浸月什么也没说,拿起了搁在几上的一管竹笔,蘸了一些朱红色的颜料,递给绮怀。
绮怀轻笑一声,博山炉中的青烟依旧袅袅地散在马车中,她接下自己的外袍,回头朝着江浸月微笑,一双凤眼中尽是说不出的风情。
有美女子,烟视媚行。不知道为什么,江浸月脑中闪过这句话。
他咬了咬唇,按住绮怀的肩膀,一笔一画地将那多有些黯淡的红踯躅花描得更浓一些。
绮怀伏在他的膝上,咬着自己的一络黑发,微笑道:“世人皆以这片红踯躅花纹为不祥之物,我偏要这朵花儿在我的肩上开得红一些,再红一些!我才不在乎什么谶语者的身份呢!”
她仰面躺在江浸月的膝盖上,用手指绕着他的一络头发,眯着自己的凤眼看着他,眼中是说不出的风情万种。
马车的轱辘一直在转,江浸月打开帘子,朝外望去,有些疑惑地说道:“往日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修士来半路截杀我们,今日倒如此安静。”
“阿月......”怀中的女子双手有些不规矩地乱动着。
绮怀微笑道:“你看我这潮,弄得好不好。”
马车外的水声还是震天响,江浸月用手梳理着她的一络黑发,轻轻地道:“绮怀,现在行事务必要小心些了”。
绮怀不以为意地笑了一下,坐起身来,道:“我行事偏要轰轰烈烈的才好,从小我的梦想就是活出灿烂的、很好的一生。”
江浸月叹了口气,道:“可是你看,茂林江上的大潮也是那么灿烂而热烈,但它们一年中只能出现一次呀。”
众多连绵的山脉都像是悬浮在水上,潮水势大,宏流渐壮,遇到山脉并不退缩,而是像暴雪一般,吞天沃日,朝着没有边际的地方奔腾而去。
大潮冲到一处青峰之下,峰头站立着的女子一身红裙都被扑面而来的水汽打湿了,她身后的几只海鸥在这时候冲过那一层激扬的浪花,朝着天空飞去。
女子举起双手,束着自己散落的头发,像一簇悬崖上的红玫瑰那样盛开着。
此人正是谶语者百里绮怀,流火的领导者。
镶着金玉的马车缓缓从两侧的堤岸上驶过去,马车中坐着的人无一不是身着轻裘宝带、美服华冠,从车上走下来的小娘子三寸金莲在坑坑洼洼的岸堤上站不稳,还要靠两个仆妇搀扶着才行。
百里绮怀“啧”了一声,将自己浓云般的黑发用一条红丝带绑了起来。她用牙齿咬着自己的袖子,将宽大的袖子也用布条绑了起来。
此刻站在山崖上的人,就如同威风凛凛的女战胜一般睥睨着山下奔流的无涯之水。
忽然听得山下传来了一阵叫好的声音,百里绮怀踏上一块岩石,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这一重重的浪花,便如一张张的画,远山近水都入画中来。
只见数十只独木舟破开千重波浪,朝着潮水最猛烈的地方奔涌而去。
茂林江的大潮,据说是战国时期伍子胥的怨气和豪气化成的,若是不小心被潮水击中,轻则筋折骨断,重则尸骨无存。
这些独木舟中坐着几个汉子,驾驶着小船溯涛而上,他们的手中都持着竹竿,竹竿上系着五色的小彩旗。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小彩旗,彩旗进入浪花之中,像是无数的游鱼在水中游动。
茂林江中向来有弄潮之事,但是若不是为了生计,谁会愿意拿着自己的性命去与大潮搏斗呢?
岸上的赤着上半身的汉子举着一个铜锣,朝着那些贵人公子小姐叫喊着:“各位老爷,兄弟们干的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看得开心的话赏个脸吧。”
他这低声下气地说着话,几个紫袍金带的锦衣少年于是从怀中拿出几个铜板,朝着那个铜锣上扔去,他们手劲强烈,铜板在铜锣上蹦了几下,不少都落进了湍急的江水中。
汉子哂笑着,弯下腰将手伸到那些紫袍少年的衣摆下,捡起那些铜板,微笑着说道:“多谢各位老爷。”
暴涨的潮水将那些少年脚下的泥土都打湿了,汉子的十指都变得乌黑,但他依然在地上摸着铜板,丝毫不顾自己已经脏污的双手。
少年身上的紫金纹是代表修士家族的纹印,百里绮怀在心中冷哼一声,拿起了自己搁在山石上的一把红伞,双腿悬空,坐在山崖上观潮。
大浪之中,独木舟颠簸摇晃,舟中站起来一个穿着小马褂的少年。
远望过去,少年竟然来到了大浪之中,百里绮怀站起身,眯了眯眼睛。
只见少年是站在两根被绑成“十字形”的竹竿上的,他张开双臂,操纵着手中的几个悬丝傀儡,向着岸上站着的世家子弟表演着木偶戏。
百里绮怀站在悬崖上观看着,时不时喝一个采,大声道:“这个好玩!就是不知道要练多久,一会儿我要抓了那个少年问问。”
这么大的浪花,她当真也没在怕的。
被称作“一线天”的大潮也向着岸边观看的锦衣少年们涌去了,家仆们纷纷打开手中的伞,为那些少年少女挡住扑面而来的水汽。
潮水像是一条锋利的银线,朝着那个十字形竹竿勒过去,将那个交叉的竹竿往上扬了一扬。
踏着十字形竹竿的少年一个站立不稳,栽到水里,他手中的悬丝木偶断了线,在裹挟着泥沙的浪花中翻涌。
独木舟上的汉子将身子候出船沿,伸着竹竿在大浪中无力的捕捉着什么。百里绮怀皱了皱眉,仿佛能听见雷霆般的潮水中夹杂着的哭喊声。
一个大潮过去,悬丝傀儡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两根十字形的竹竿上已经没有人了。
岸边的几个锦衣少年嗤笑道:“技艺不精,就别出来丢人现眼!”
其中一个少年伸手到汉子的铜锣中拿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铜板,将它们抛到海水中,笑道:“祭一祭海神也好,这上西天的路走得顺畅一点。”
汉子脸上怒容渐显,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只能双手托着铜锣慢慢退下。
百里绮怀冷哼一声,道:“热了还是冷了,就这么忍着,自己不会开口说吗?”
远处潮声阵阵,绮怀将一朵红玉制成的踯躅花抛向天空,踯躅花瓣在空中散开,她用手拨着空中的六瓣花叶,轻声道:“丙丁南方,鬼王潮到。壬癸北方,佛王之潮到。”
归墟之中的鬼门与佛门在同一时间打开,茂林江上向来有鬼王潮与佛王潮交错的胜景,绮怀也没想到它们这么快就出现了。
二潮交错之时,中正之气与邪恶之气交错在一起,最有利于谶语者修炼。
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几大修仙世家都在茂林江边埋下暗桩,准备将流火组织中的人一网打尽的时候。
天色骤然变暗,一线黑色的潮水从天边涌来,潮水上生着一朵朵的红莲,无数个骷髅头被大浪裹挟着,在不停地翻滚。
每一个骷髅头都在拼命地哭喊,叫声尖利无比,像婴儿的啼哭一般。
百里绮怀撕了两个布条塞进耳朵中,双手撑开自己的红伞,在悬崖上站定。
在这一线潮水逐渐变为水墙之时,她纵身跃下,踮着脚尖在那一朵朵的红莲花上跳跃。
岸上的世家子弟都看得呆了,紫衣少年更是不顾家仆的阻拦来到了没有阑干的桥上,瞪大了眼睛朝着水中的女子看去。
那一抹红影翩若惊鸿,皎若游龙,她手中的红伞在生着红莲的浪花上旋转,就像一条红鲤在拼命地寻找自己的龙门。
少年眼珠子都快滚出眼眶了,大声道:“这是神仙吗?”
他身后的家仆拉着他的手,道:“少爷,出门前老爷特意叮嘱过今日鬼王潮与佛王潮会来到茂林江,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少年固执地甩开他的手,朝着断桥的另一端走去,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绮怀手中那把照花伞缓缓撑开了,每一根伞骨的绸带上都系着小铃铛。
小铃铛本是纯白的,但在从红莲的花心中出来后,立刻就变为血红色的了。百里绮怀口中念道:“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鬼王潮与佛王潮交错出现,今日绮怀以谶语者之血入卦。”
她说完便咬破自己的手指,那一滴血珠很快便顺着伞骨朝上游去,数道赤红色的符文在空中出现,在潮水之上聚拢起来。
这些血红色的符文逐渐变成了一朵踯躅花的样子,原来还兴致满满的少年此时跌倒在被潮水冲垮的大桥上,道:“谶语者,这个人是谶语者里的人!”
他的紫金袍子浸到了泥水里,变得污浊不堪。
百里绮怀瞥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少年,什么也没说。无数的骷髅头朝着断桥上的紫衣少年和家扑咬去,瞬间就将他们撕得粉碎。
此时佛王潮也快要到了,她将伞收拢,站在一朵红莲上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待佛王潮的来临。
一阵雅乐之声响起,只见一排层层叠叠的浪从天边而来,每一排浪花上都列着诸天神佛的虚像,浪花上那些虚空的大光像都亮了起来,百里绮怀收起了照花伞。
她的身子就像是一个梭子一样在空中滴溜溜地转,越过那一排虚空的大光像之后,稳稳地落在了鬼王潮和佛王潮交错的那个中心。
代表神佛的大光像和红莲交错缠绕,将百里绮怀托向高天,那把朱红色的照花伞像是神女手中托着的红日,在高墙似的潮水上缓缓升起。
待照花伞吸收完了天地与二潮的精华,绮怀便踏着还未消失的鬼王潮,朝着岸边奔去了。
她上了岸,将自己盘在头上的辫子放了下来,靠在阑干上望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潮。
身后金铃之声响起,绮怀回头时,只见一架马车朝着岸边驶来,车前悬着的金铃叮咚作响。
马车停在她的身前,车中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打开了门前挂着的绣帘,朝着她所在的地方招了招手。四周的小娘子都用丝帕捂着脸,睁着黄鹂一样的眼睛,看着百里绮怀和那辆马车。
绮怀无奈,加之刚才两次打开照花伞,已经损耗了不少灵力。此时带着水汽的大浪吹在她的身上,不仅也感到有些寒冷。
那几个金铃的最下端都悬着一个镂空状的云纹——灵犀界剑器世家镜流的族徽。
镜流一族几乎以一己之力包揽了灵犀界所有法器的铸造事务,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族中人物出行必是美车华服,锦绣华裳,力求把排场做足了才好。
车中坐着的正是几年前因为和谶语者交往,被家主逐出门去的镜流家主独子江浸月。
江浸月在茂林江边已经开设了自己的剑庐,吃穿用度到也绝对不差,隐隐有要超过主家的苗头。
男子从车中走出,将手中的软袍披到百里绮怀的身上,轻声问道:“茂林江上这么大的潮水,你玩够了没有?”
百里绮怀吐了吐舌头,一个猛子扎进车里,裹着那件外袍打了个滚。
她头发上沾着的水不少落到了江浸月的脸上。
他叹了口气,随着绮怀一起进了马车。马车内的博山炉中冒出袅袅的青烟,江浸月举起小几上的杯盏,递给绮怀,道:“你在冷水里也泡久了。喝杯茶暖暖身子,别冻坏了。这鬼王潮和佛王潮比推测的时间早来了许多,我总觉得有些怪异。”
绮怀仿佛像没听到他的话一样,伸出双手,攀上他的脖子,在他耳边道:“我背后的踯躅花不想先前那么浓了,阿月你帮我补一补可好?”
她贴得极近,身上的香气和海潮清冽的气味散在马车中,江浸月什么也没说,拿起了搁在几上的一管竹笔,蘸了一些朱红色的颜料,递给绮怀。
绮怀轻笑一声,博山炉中的青烟依旧袅袅地散在马车中,她接下自己的外袍,回头朝着江浸月微笑,一双凤眼中尽是说不出的风情。
有美女子,烟视媚行。不知道为什么,江浸月脑中闪过这句话。
他咬了咬唇,按住绮怀的肩膀,一笔一画地将那多有些黯淡的红踯躅花描得更浓一些。
绮怀伏在他的膝上,咬着自己的一络黑发,微笑道:“世人皆以这片红踯躅花纹为不祥之物,我偏要这朵花儿在我的肩上开得红一些,再红一些!我才不在乎什么谶语者的身份呢!”
她仰面躺在江浸月的膝盖上,用手指绕着他的一络头发,眯着自己的凤眼看着他,眼中是说不出的风情万种。
马车的轱辘一直在转,江浸月打开帘子,朝外望去,有些疑惑地说道:“往日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修士来半路截杀我们,今日倒如此安静。”
“阿月......”怀中的女子双手有些不规矩地乱动着。
绮怀微笑道:“你看我这潮,弄得好不好。”
马车外的水声还是震天响,江浸月用手梳理着她的一络黑发,轻轻地道:“绮怀,现在行事务必要小心些了”。
绮怀不以为意地笑了一下,坐起身来,道:“我行事偏要轰轰烈烈的才好,从小我的梦想就是活出灿烂的、很好的一生。”
江浸月叹了口气,道:“可是你看,茂林江上的大潮也是那么灿烂而热烈,但它们一年中只能出现一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