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连绵大雪之后,天空渐渐变得澄澈明净,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
洛阳城三十里开外,有一座隐于缥缈清幽之中的私人宅邸,名“霁月山庄”。
为了将至的元正日,霁月山庄内是一派波波碌碌的欢快景象。
窗外的熙攘声声入耳,裴清宁心中难以安定,干脆搁下手中的丝绢琴谱,起身推开直棂窗——清甜的草木香气迎面拂来,带着彻骨寒意。
霁月山庄依山而建,悠云阁处于最高位,可以俯瞰整个山庄。
裴清宁眺望远处,只见乳色的薄云缓缓飘动,远山薄雾叆叇,水汽氤氲,目之所及,是仙境般缥缈的景色。
视线收归,裴清宁往西轩望去,堂前雕花石屏后方的空地上,玄青、玄黎为首的几名师兄,正在练习傩戏。
玄青身姿矫健,动作干练,气势十足,与玄黎形成一个对角,两人均高高举起手中的木刀,手臂上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
“小娘子仔细着凉了!”
裴清宁正看得入神,一道软糯的惊诧之声传来,随后一件织锦帔子落在肩头。
裴清宁侧身,兴高采烈宛若见糖人的小儿,道:“茉儿,快来看,师兄们在练傩戏呢!”
茉儿见怪不怪地瞧了一眼,将直棂窗关上,开始絮絮叨叨:“玄青哥哥他们都快练一个月了,奴早看腻了!许是今日主人要检查,他们这才去了西轩,扰您清净了吧?哎,未入冬,您便断断续续病着,主人连讲学都散了,与大娘子那般仔细看顾……您的病气好不容易才散些,可不能再吹冷风了!”
茉儿生得高鼻深目,那双琥珀色的眼眸,神采奕奕。
她说着似乎想到什么,又开心道:“明日主人要在堂内制作仙木和春幡,这热闹您倒是可以去凑凑。”
裴清宁拢紧披子,围着火炉坐下,饶有趣味,道:“今年悠云阁的春幡,我可要亲自做,你们不许和我抢啊!”
茉儿明明比裴清宁小几个月,却装作一副大人模样,用哄小孩似的语气答:“这活儿也就您喜欢!都是您的,我们不抢!”
裴清宁烘烤着手,嘟囔道:“今日不下雪,倒是冷得紧。”
“奴制些热茶给您吃吧!”茉儿体贴,说着将早已备好的烹茶用具端过来。
裴清宁拾起琴谱,与茉儿有一搭没一搭闲聊:“还有十日就元正了,张五伯还没来回禀香铺上的事吗?”
茉儿正在碾茶,头也未抬,回:“张五伯早来了,此刻在西轩呢!他老人家交代,说骠国降真到了些样品,单独给您留了,奴一会儿去取来。张五伯把骠国的新料子夸得天花乱坠,嘱咐奴一定要小娘子品鉴品鉴。”
“骠国降真?”裴清宁的视线从琴谱移开,看向茉儿:“我们东植集香居的降真,不都是琼州来的料吗?”
东植集香居发迹于扬州,由裴清宁的外祖母薛月一手创办。
东植集香居售卖的香品质优良,抱诚守真,几年光景便凭借此口碑子啊扬州城站稳了脚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植集香居在薛月手里焕发新生,不仅稳稳扎根于扬州,分铺也已遍布洛阳,在整个大唐香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颇有经商才华的薛月积累银钱后,又涉及多项产业,如挂着“东植”招子的金银器铺,专门售卖些精巧的熏香器具与摆件,亦是声名远扬。
这些年,薛月为避免分身乏术,拔擢多人,分管多项产业,自己安稳坐镇于霁月山庄。
薛月将扬州老铺交给信得过的表兄家管理,多年来也算井然有序;洛阳香铺则由秦嬷嬷的夫君张五代管,只需每月来禀报铺上事宜,薛月落得轻松。
至于金银器铺子,薛月前年才交给秦家代为管理,一是因为秦大手艺精妙,为人正直,对上衷心;二是秦大膝下三名儿子或行事干练、或足智多谋,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只是,外人再贴心,薛月心中还是属意于自家外孙女。
她戏称,自家孙女对什么都感兴趣,是“杂学家”,将来要好好培养,接管东植。
裴清宁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对各类香如数家珍。
她印象中,琼州降真香上品,清凉飘逸,如兰似麝,香气纯真,在洛阳等地香友之间交口称誉。
好好地,为何要引进骠国产的料子呢?
裴清宁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正欲起身去寻张五伯带来的香时,被茉儿开口拦住:“小娘子,库房东西乱,你不知放哪儿了,且坐吧!一会儿晴蓝姐姐来,让她去取!”
闻言,裴清宁抬眸环顾一圈,问道:“晴蓝呢?”
作为柳公已故独女柳柔儿留下的唯一血脉,裴清宁是全庄上下捧在掌心的小娘子,奴仆们无不小心敬重。
因目睹过生母惨死的可怖形状,年幼时的裴清宁曾在长安裴府昏迷过半月有余。自那以后,裴清宁便落下旧疾。
远在洛阳的外祖父与外祖母自然不舍,排除万难,其中艰辛暂时不表,总之,二老成功将年幼的裴清宁被接回了霁月山庄。
从那以后,裴清宁暗中跟随阿婆习武,以强身健体,
只是一入冬,裴清宁还需静养,所以悠云阁内,除了告假回乡的苏奶娘外,常年只留茉儿、云水两名侍女贴身侍候着。
茉儿年岁虽小,但性子爽直,与裴清宁最是贴心,故说话做事与旁人不同些,是悠云阁最得脸的侍女。
云水则比裴清宁大五岁,心灵手巧、事事周全,最得器重,是悠云阁掌事。去岁,云水由主人做主,从霁月山庄风光出嫁,做了洛阳林家三郎的新妇。
如此一来,裴清宁的贴身侍女只剩茉儿一人,许多事难以周全。
数月前,薛月将培养多年的侍女晴蓝指派去了悠云阁,替代云水的差事。
只见一名身着明蓝翡翠襦裙的侍女推门而入。
这名侍女看着正值二八年华,出落得婷婷袅袅,走动时,身上散发出幽深的香气。
她手上捧着一叠奶团酥山,脸上洋溢着笑容,神采飞扬。
她就是悠云阁的新晋掌事侍女,晴蓝。
晴蓝见裴清宁正看着自己,便收敛了神色,恭敬上前:“小娘子,您早起就吃了几个鸡汤馄饨,奴特意为您制了酥山,一会儿正好配着茶吃。”
“先放着吧。”裴清宁朝晴蓝一笑,“劳烦姐姐把张五伯带来的降真取来,我现在想要试试。”
“是。”晴蓝答了一声,立即去取。
短短时日,晴蓝将悠云阁内的琐事梳理得井井有条,对裴清宁的照顾也始终体贴入微。只是她始终对裴清宁毕恭毕敬,不似茉儿那般亲近。
晴蓝再来时,手中多了一只木制托盘,上面有打香篆的工具、几只釉色葱翠的小青瓷瓶。
裴清宁接了过来,打开其中一只小瓷瓶,一股张扬的甜香喷出后,萦绕着丝丝甜凉。
骠国产的料子香气似乎更丰富,且与琼州产的香路不同。
她倒了一些香粉在掌心,骠国降真呈现出紫红色,比琼州降真的棕红显得更神秘,更油润。
裴清宁审视片刻,动手打起香篆。
……
与此同时,西轩正堂左侧暖阁,张五同样用骠国降真打了一个祥云香篆。
香烟袅袅扬起,复合花香与凉甜蜜香盈盈满屋。
张五满眼期待地望向盘坐于软榻前的主人柳乘风与大娘子薛月。
柳乘风一贯偏爱沉香,不喜降真甜腻。今日一品骠国的新料子,眼前一亮,难得开口给出评价:“这香若再醇化些日子,错不了。”
薛月用铜制香勺拨弄着依次排列的小香盒。
她挑选了其中两盒,推到张五面前,沉吟片刻,眼角纹路一深,笑着满意点头:“骠国的料子,难寻上品。既然寻得新进路子,那就安排下去,年后运送大料子去扬州。”
张五点头应和着,看向那两盒香粉,询问道:“主人娘子,只要特等上品和一等品吗?”
张五心想:特等与一等贵重,数量相对稀少。骠国路远,运送多少,都是大费周折,何不将各色等级都购来存储,慢慢替代了琼州的贵价料子。
薛月道:“一来,边远地方多动乱,万一有变故,岂不是不赀之损,得不偿失;二来,咋们第一次和骠国商户合作,还是得当心些。先看看品质是否稳定,再考虑长远。”
“娘子思虑周全。”张五点头,心悦诚服,随后又奉上今年的账本,供薛月查看。
柳乘风最不喜商贾之道,瞧见账本都头疼,干脆去外边指点徒儿们的傩戏。
洛阳城的肖州牧极为重视年节活动,按照惯例,元正日要在天街举行元正祭祀,紧接着是与民同乐的傩戏。
按照惯例,上元节的傩戏最盛大,参会人数最多。但今年不同。元正日的傩戏由城中才俊领衔,各家都可以自行组队,备受瞩目。
虽说柳乘风闲云野鹤惯了,但为了年华大好的徒儿们的前途,作为师父的他有责任筹划铺路。他打算借着傩戏会,让几名爱徒在洛阳城露个脸。运气不赖,可拔得头筹;运气不济,也可崭露头角。若能得到贵人拔擢,弟子们也不至于一辈子蒙尘于山庄。
青年们见柳乘风前来察看,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打算在师父面前一展风姿。
柳乘风兴致勃勃,直说要亲自掌节奏。
洛阳城三十里开外,有一座隐于缥缈清幽之中的私人宅邸,名“霁月山庄”。
为了将至的元正日,霁月山庄内是一派波波碌碌的欢快景象。
窗外的熙攘声声入耳,裴清宁心中难以安定,干脆搁下手中的丝绢琴谱,起身推开直棂窗——清甜的草木香气迎面拂来,带着彻骨寒意。
霁月山庄依山而建,悠云阁处于最高位,可以俯瞰整个山庄。
裴清宁眺望远处,只见乳色的薄云缓缓飘动,远山薄雾叆叇,水汽氤氲,目之所及,是仙境般缥缈的景色。
视线收归,裴清宁往西轩望去,堂前雕花石屏后方的空地上,玄青、玄黎为首的几名师兄,正在练习傩戏。
玄青身姿矫健,动作干练,气势十足,与玄黎形成一个对角,两人均高高举起手中的木刀,手臂上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
“小娘子仔细着凉了!”
裴清宁正看得入神,一道软糯的惊诧之声传来,随后一件织锦帔子落在肩头。
裴清宁侧身,兴高采烈宛若见糖人的小儿,道:“茉儿,快来看,师兄们在练傩戏呢!”
茉儿见怪不怪地瞧了一眼,将直棂窗关上,开始絮絮叨叨:“玄青哥哥他们都快练一个月了,奴早看腻了!许是今日主人要检查,他们这才去了西轩,扰您清净了吧?哎,未入冬,您便断断续续病着,主人连讲学都散了,与大娘子那般仔细看顾……您的病气好不容易才散些,可不能再吹冷风了!”
茉儿生得高鼻深目,那双琥珀色的眼眸,神采奕奕。
她说着似乎想到什么,又开心道:“明日主人要在堂内制作仙木和春幡,这热闹您倒是可以去凑凑。”
裴清宁拢紧披子,围着火炉坐下,饶有趣味,道:“今年悠云阁的春幡,我可要亲自做,你们不许和我抢啊!”
茉儿明明比裴清宁小几个月,却装作一副大人模样,用哄小孩似的语气答:“这活儿也就您喜欢!都是您的,我们不抢!”
裴清宁烘烤着手,嘟囔道:“今日不下雪,倒是冷得紧。”
“奴制些热茶给您吃吧!”茉儿体贴,说着将早已备好的烹茶用具端过来。
裴清宁拾起琴谱,与茉儿有一搭没一搭闲聊:“还有十日就元正了,张五伯还没来回禀香铺上的事吗?”
茉儿正在碾茶,头也未抬,回:“张五伯早来了,此刻在西轩呢!他老人家交代,说骠国降真到了些样品,单独给您留了,奴一会儿去取来。张五伯把骠国的新料子夸得天花乱坠,嘱咐奴一定要小娘子品鉴品鉴。”
“骠国降真?”裴清宁的视线从琴谱移开,看向茉儿:“我们东植集香居的降真,不都是琼州来的料吗?”
东植集香居发迹于扬州,由裴清宁的外祖母薛月一手创办。
东植集香居售卖的香品质优良,抱诚守真,几年光景便凭借此口碑子啊扬州城站稳了脚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植集香居在薛月手里焕发新生,不仅稳稳扎根于扬州,分铺也已遍布洛阳,在整个大唐香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颇有经商才华的薛月积累银钱后,又涉及多项产业,如挂着“东植”招子的金银器铺,专门售卖些精巧的熏香器具与摆件,亦是声名远扬。
这些年,薛月为避免分身乏术,拔擢多人,分管多项产业,自己安稳坐镇于霁月山庄。
薛月将扬州老铺交给信得过的表兄家管理,多年来也算井然有序;洛阳香铺则由秦嬷嬷的夫君张五代管,只需每月来禀报铺上事宜,薛月落得轻松。
至于金银器铺子,薛月前年才交给秦家代为管理,一是因为秦大手艺精妙,为人正直,对上衷心;二是秦大膝下三名儿子或行事干练、或足智多谋,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只是,外人再贴心,薛月心中还是属意于自家外孙女。
她戏称,自家孙女对什么都感兴趣,是“杂学家”,将来要好好培养,接管东植。
裴清宁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对各类香如数家珍。
她印象中,琼州降真香上品,清凉飘逸,如兰似麝,香气纯真,在洛阳等地香友之间交口称誉。
好好地,为何要引进骠国产的料子呢?
裴清宁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正欲起身去寻张五伯带来的香时,被茉儿开口拦住:“小娘子,库房东西乱,你不知放哪儿了,且坐吧!一会儿晴蓝姐姐来,让她去取!”
闻言,裴清宁抬眸环顾一圈,问道:“晴蓝呢?”
作为柳公已故独女柳柔儿留下的唯一血脉,裴清宁是全庄上下捧在掌心的小娘子,奴仆们无不小心敬重。
因目睹过生母惨死的可怖形状,年幼时的裴清宁曾在长安裴府昏迷过半月有余。自那以后,裴清宁便落下旧疾。
远在洛阳的外祖父与外祖母自然不舍,排除万难,其中艰辛暂时不表,总之,二老成功将年幼的裴清宁被接回了霁月山庄。
从那以后,裴清宁暗中跟随阿婆习武,以强身健体,
只是一入冬,裴清宁还需静养,所以悠云阁内,除了告假回乡的苏奶娘外,常年只留茉儿、云水两名侍女贴身侍候着。
茉儿年岁虽小,但性子爽直,与裴清宁最是贴心,故说话做事与旁人不同些,是悠云阁最得脸的侍女。
云水则比裴清宁大五岁,心灵手巧、事事周全,最得器重,是悠云阁掌事。去岁,云水由主人做主,从霁月山庄风光出嫁,做了洛阳林家三郎的新妇。
如此一来,裴清宁的贴身侍女只剩茉儿一人,许多事难以周全。
数月前,薛月将培养多年的侍女晴蓝指派去了悠云阁,替代云水的差事。
只见一名身着明蓝翡翠襦裙的侍女推门而入。
这名侍女看着正值二八年华,出落得婷婷袅袅,走动时,身上散发出幽深的香气。
她手上捧着一叠奶团酥山,脸上洋溢着笑容,神采飞扬。
她就是悠云阁的新晋掌事侍女,晴蓝。
晴蓝见裴清宁正看着自己,便收敛了神色,恭敬上前:“小娘子,您早起就吃了几个鸡汤馄饨,奴特意为您制了酥山,一会儿正好配着茶吃。”
“先放着吧。”裴清宁朝晴蓝一笑,“劳烦姐姐把张五伯带来的降真取来,我现在想要试试。”
“是。”晴蓝答了一声,立即去取。
短短时日,晴蓝将悠云阁内的琐事梳理得井井有条,对裴清宁的照顾也始终体贴入微。只是她始终对裴清宁毕恭毕敬,不似茉儿那般亲近。
晴蓝再来时,手中多了一只木制托盘,上面有打香篆的工具、几只釉色葱翠的小青瓷瓶。
裴清宁接了过来,打开其中一只小瓷瓶,一股张扬的甜香喷出后,萦绕着丝丝甜凉。
骠国产的料子香气似乎更丰富,且与琼州产的香路不同。
她倒了一些香粉在掌心,骠国降真呈现出紫红色,比琼州降真的棕红显得更神秘,更油润。
裴清宁审视片刻,动手打起香篆。
……
与此同时,西轩正堂左侧暖阁,张五同样用骠国降真打了一个祥云香篆。
香烟袅袅扬起,复合花香与凉甜蜜香盈盈满屋。
张五满眼期待地望向盘坐于软榻前的主人柳乘风与大娘子薛月。
柳乘风一贯偏爱沉香,不喜降真甜腻。今日一品骠国的新料子,眼前一亮,难得开口给出评价:“这香若再醇化些日子,错不了。”
薛月用铜制香勺拨弄着依次排列的小香盒。
她挑选了其中两盒,推到张五面前,沉吟片刻,眼角纹路一深,笑着满意点头:“骠国的料子,难寻上品。既然寻得新进路子,那就安排下去,年后运送大料子去扬州。”
张五点头应和着,看向那两盒香粉,询问道:“主人娘子,只要特等上品和一等品吗?”
张五心想:特等与一等贵重,数量相对稀少。骠国路远,运送多少,都是大费周折,何不将各色等级都购来存储,慢慢替代了琼州的贵价料子。
薛月道:“一来,边远地方多动乱,万一有变故,岂不是不赀之损,得不偿失;二来,咋们第一次和骠国商户合作,还是得当心些。先看看品质是否稳定,再考虑长远。”
“娘子思虑周全。”张五点头,心悦诚服,随后又奉上今年的账本,供薛月查看。
柳乘风最不喜商贾之道,瞧见账本都头疼,干脆去外边指点徒儿们的傩戏。
洛阳城的肖州牧极为重视年节活动,按照惯例,元正日要在天街举行元正祭祀,紧接着是与民同乐的傩戏。
按照惯例,上元节的傩戏最盛大,参会人数最多。但今年不同。元正日的傩戏由城中才俊领衔,各家都可以自行组队,备受瞩目。
虽说柳乘风闲云野鹤惯了,但为了年华大好的徒儿们的前途,作为师父的他有责任筹划铺路。他打算借着傩戏会,让几名爱徒在洛阳城露个脸。运气不赖,可拔得头筹;运气不济,也可崭露头角。若能得到贵人拔擢,弟子们也不至于一辈子蒙尘于山庄。
青年们见柳乘风前来察看,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打算在师父面前一展风姿。
柳乘风兴致勃勃,直说要亲自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