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清昼近日事务繁忙,连舒灿歌呈上来的瓷器那也是经谭栋之手转交。

    他坐于案前,开启的锦盒内,一对天青釉紫斑莲子碗静静卧在红绸上。

    他伸手拿出,临着烛台的光慢慢欣赏。

    烛火跃动,瓷面便光华流转,斑斓如幻。再加之触手生温,光滑凝腻,几乎同玉石一般。

    她终于是烧制成功了。

    *

    沿海走私一案大有进展。

    根据周永昭吐露的消息,其父周禄每月会向明州城里有名的云来酒楼供货,近来的渔获多是鲳鱼、凤鲚等较贵重的海鱼。

    这个时节,以其为原料制作的鱼脍和清蒸鲳鱼恰为达官贵人所青睐。

    而那酒楼掌柜的便是走私产业中的掮客。不过,掌柜的也仅仅是被推到台前的人。

    北镇抚司做检校的自然见惯障眼法,寇清昼顺着往下查。经过一段时日的调查,这酒楼的幕后东家竟涵盖与江南织造局来往密切的富商岑家,以及浙江都司范家和前任明州知府毛忻。

    那知府毛忻在明州的任期是前年满的。他已是花甲之年,身体上又大小病痛缠身,便上了折子告老还乡,圣上也体恤恩准了。

    寇清昼带着一队锦衣卫查抄时,在其家宅中抄出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累计五十余箱,价值逾百万两,良田地契更是千亩,美姬乐伎百余人。

    锦衣卫办事向来雷厉风行,很快这一伙人都被抓捕下狱,囚在杭州府衙。

    一个月前,寇清昼便觉察此次事件规模不小,牵连可能超过预先估计,于是提前上了密函奏疏,加急呈送到御前。

    熹明帝知晓后,便特封安王为此次的江南巡抚使,前往杭州与寇清昼共同审办这起沿海走私案。

    岑家、范家以及毛家下狱时,安王的人马也刚好快马赶到。

    *

    审讯连夜在总督衙门展开。

    一同参与审案的除了代表天家的锦衣卫与安王,还有浙直总督乔洵,南河总督赵烨以及明州知府许怀远。

    论官位权责,许怀远是不必参加此次审讯的,但犯事的人里有前任明州知府,他这个现任便也被叫来旁观垂问。

    看着曾经的上峰及旧交,已是满头白发、垂垂老矣,却被锦衣卫押着,带到大堂之上戚惶地听候审讯,许怀远心中闪过稍纵即逝的叹息与脊背生寒的后怕。

    作为继任者,又与毛忻有交情,范家和岑家不是没有暗中拉拢过他。香车美人、珠宝良田也是信誓旦旦地许诺过。

    如今想来,是他一贯作壁上观的小心谨慎救了自己一命。他这性格在家中还常被夫人念叨,说是个瞻前顾后、成不了大事的主。

    他就不明白了,他都做到一州的知府老爷了,这娘们儿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下可见得,女人就是见识短浅,幸好他没听妇人之见,掺和到这趟浑水里头。否则,今日在堂下受审的,便又要再添上一人了。

    虽说寇清昼初来时打的旗号是因着天家遴选瓷器,护送修内司的两位公公南下,但当时许怀远便敏锐地觉察到了其背后身负的皇命不会如此简单。

    后来,寇清昼在金火圣母岛与倭寇死战受伤,他也提出让其在知府衙门或是在他的宅子中养伤。但寇清昼却拒绝了,还住进了舒宅,此后一个月以来深居简出。

    直到他快收网时,像是潮水终于退去,许怀远才把这网内的鱼虾蟹看得真切。

    如果说一个月前,许怀远还在观望——

    这天家特使虽是奉天子命,但山高皇帝远,江浙一带向来富庶,油水多、灰色地带自然也多。他不信对方能在这一滩浑水中激浊扬清,将沿海走私团伙连根拔起。

    但看着堂下垂头丧气、面如土色的几名官员,他如今才算信了。

    锦衣卫只负责查案、拿人、审问,卷宗整理好后送到主审安王手中。

    寇清昼与谭栋等人便立于大堂内不起眼的角落,垂眸不语。

    卷宗不算厚重,但安王浏览亦花了接近一刻钟。

    堂内气氛凝滞到极点,只听得大堂外林梢间鸣蝉不知疲倦地叫着。

    不光堂下听候审问的三人,连带堂上坐着的左右陪审也屏息凝神、面目凝重,鼻尖逐渐渗出细密汗珠。

    许久,安王才放下手中卷宗,眼风似轻似重地扫过堂下三人:

    “岑平、范时安、毛忻,你们三人知法犯法、罔顾海禁、通倭走私可知罪?!”

    抵抗和狡辩在充分的人证物证前都显得苍白滑稽。

    物证是云来酒楼掌柜藏在自家宗祠里、记录走私明细的账簿,以及已经暗中装运好的五十箱丝绸,八十箱瓷器和一百箱茶叶。

    人证除了酒楼掌柜,许怀远检举揭发从前浙江都司范时安对自己威逼利诱,也算得上半个人证;而还有一个人便是昨日才从海匪手中被救出的渔民周禄。

    周禄因水性极好,常年跑海路,对海上天气和航线的把控熟稔于心,再加之那海匪还是周禄小舅子。发妻早亡,周禄也未再娶亲,一门心思抚养儿子长大读书。

    而他的小舅子李二虎原本是昌丰县的农民,因洪水淹了收成,又赶上倭寇作乱,家中被洗劫一空,眼看赈灾的粮食又落不到口中,饥肠辘辘下把心一横,带着几个兄弟做起了海匪。

    靠海上抢劫,一伙人原本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但后来搭上了倭人的走私线,李二虎的海匪团伙逐渐衣食无忧,还能在人员上有所扩充,这时他便想到了自己的姐夫周禄。

    因家中困顿,周永昭的学费亦是所需不少,周禄也只得铤而走险。

    十年前,越州、明州、泉州、苏州等地外商货船来往不绝,其通商地有东瀛、高丽、满剌加国和暹罗国等地,有高丽人“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的盛况。

    但随着沿海倭乱频生,又发生了太仓港口“争贡事件”,门下省的给事中称:“倭祸起于市舶”,天子下令暂罢明州、越州等地的市舶司,直至今日,亦无重启的意思。

    朝廷闭关锁国,不再开立通商口岸,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玉石珠宝是外国行商最热衷收购的货物,一时间,这其中的利润涨了十倍不止。

    于是,沿海的走私产业便悄然而起。

    江南织造局的商人岑平和前任明州知府毛忻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者,安王虽还年轻,看着又瘦弱,但天潢贵胄饱含威压的发问亦非常人可抵御。

    两人禁不住两膝一软,跪倒在地,颤抖着身躯,白发耸动,连哀求的话也说不完整。

    范时安任都指挥使,是军官出身,且非世袭,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全靠豁出生死的沙场杀敌,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蛮横与莽劲在身上。

    他一张宽阔黑面,虬髯茂密,瞪着一双比铜铃还大的眼睛:“通倭?安王殿下,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下官承受不起。”

    浙江都司是地方大员,未定罪前可不必下跪受审,范时安人高马大,双目炯炯地站在那里,接着说:

    “我天朝上国,物产丰厚,外蕃夷商慕名已久,我是将盈余的丝绸、茶叶交给李二虎脱手于外商,但李二虎是杭州昌丰县人,虽以前在海面行过匪事,但并非倭人,我与他如何算得通倭?再者,我听闻朝廷即将与倭寇开战,很快会将李二虎这样的海匪收编,等倭寇一除,便会开放港口,解除海禁。”

    “我是犯了错,但也请殿下莫以这般莫须有的大罪往我身上扣。”

    安王并非当今天子所出,乃是先帝穆清帝唯一的儿子。

    当年穆清帝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竟不敌被俘,后续遗旨由护卫亲军的将领狼狈送回,其旨意便是令其胞弟继位,是为熹明帝。

    因穆清帝子嗣稀薄,唯一的儿子安王生下来便是残疾,且彼时还未及弱冠,让弟弟做皇帝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情理之中。

    范时安敢用这样的态度说话,一是不怎么把安王放眼里,二是,他是太子的人,其走私所获利润亦大半献给太子。

    就算按触犯海禁治罪,无非是流徙之刑。等海禁一开,太子一登基,他即使被流放到岭南,也能作为首功忠臣被召回到天子身边。

    安王笑了,他生着一张白净温和的脸,笑容却冰冷。

    他按着圈椅的扶手起身,似乎有些吃力,其身高较寻常男子瘦弱矮小不少,残疾的左腿更是让他行动缓慢。

    他缓步走下堂去,谭栋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扶一把,却被寇清昼一记冷冷的眼刀劝退。

    安王一步一步走到身材魁梧的范时安跟前,仰起头与之对视,半晌后,后者终于有些不安,移开了目光。

    “你的消息倒是很灵通。”安王缓缓开口,“不过,却有错漏。”

    “朝廷是要与倭寇开战,在荡平贼寇后的确要解除海禁,开放口岸,但却不会将那些落草为寇的海匪收编。”

    范时安一瞬间像被利剑穿心,呆立当场:“怎会这样……不可能,明明……!”

    他打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惊呼,面上是一片不可置信的惨白与灰败之色。

    安王接着说:“李二虎之流,自成为海匪的那一天起,自与倭寇浑水摸鱼,抢掠我朝沿海村庄、船只、渔民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我朝子民,他们的行迹与倭寇无异,其罪当诛。”

    范时安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他头晕脑胀,大颗汗珠顺着鬓角涌现,耳畔依稀传来周、岑二人被拖下堂去的惨呼,再一抬头,眼前,安王正冷冷地盯着自己。

    “现在,罪臣范时安,你该告诉我,你的这些消息从何得知,以及你多年来拢聚的赃款都花到哪里去了?!”

    这下,不用寇清昼的眼色,谭栋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大马金刀地快步上前,一把将那身高七尺的范都司按倒在地。

章节目录

瓷心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边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边玉并收藏瓷心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