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慢地眨了两下眼睛,忽然想起来之前云郗和她说的。
那时候云少天师说,他心慕一位高门贵女,看来恐怕正是他身边那位女郎了——否则以少天师对静圆女冠的脾性来看,怎会与人并肩而立。
明锦说不上来心中什么滋味,不过这般一站,倒从方才的惊慌之中抽身出来。着实是她关心则乱了,便是遣两个腿脚快的仆从去问,也比她这样的身板子强撑着去追要来得快。
再说了,若是云少天师在见心上人,自己过去算个什么事,没得打搅了人。
冷风叫她清醒了许多,知道自己这样跑出来若是叫鸣翎知道了,少不得一顿骂,于是赶紧往回去。
鸣翎果然已然知晓了她一个人跑出来的壮举,恨不得在她头上狠狠敲一下,连忙将她给逮回去沐浴喝药了。
倒是远处那二人慢慢停下了步子,高个儿的女郎瞥一眼云郗的神色,见他有意无意往那边看过去,倒有几分奇怪:“你在看什么?”
“与你无关。”到明锦的身影已消失不见了,云郗才自己往自己云房而去,眉心却微微蹙着。
他没想到,明锦竟会追出来。
如此风寒大雪……
但他旋即又想到今日在厢房外听到的,心想大抵自己也没甚资格再管了。
那女郎见他神情,短促地怪笑一声:“千里迢迢叫得我出来,也不管管我这一趟出来付了多大代价,到了就这般待我?”
她面孔英气,说这话的时候挑高了眉,做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云郗懒怠管她作色,转身就走了。
那女郎却好似习惯了他这般,也不见生气样子,扯了扯自己高束的立领,又将裙摆一卷,大步追了上去。
*
等明锦沐浴更衣,正在鸣翎要杀人的目光下捧着姜汤喝的时候,外头的人就来了,说是少天师处送了新的药液过来。
这药液是给她浸金珠的,她每日睡前都要含一会儿,药液也得每日换。凑巧明镌亦从外头回来,好奇打开闻了闻,笑着说道:“我闻着,怎么像风寒药的味道。”
明锦没将这话放在心上,看到阿兄便想起来云郗送来的信中所言,只关切地问起他今日针灸的情况如何。
明镌答了,见妹妹面有倦色,便没再烦她,叮嘱她吃了药早些休息。
明锦今日也着实乏了,早早地取了金珠压在口中,躺在床榻上慢慢地想今日诸事。
这药液的味道和昨日的确实有些不同,明锦想到阿兄随口说的那句话来,又觉得想这些没甚意思。
鸣翎见她没有睡意,又正巧明镌这一趟过来带了不少东西来给她,她还没来得及收拾,便捧了几个匣子过来,问她哪些要留下用着,哪些先收到箱笼里去。
她打开匣子,里头多是些金玉之器,应是给她赏玩的。明锦对这些没甚太喜欢的,就摆摆手,示意鸣翎先都收起来。
但在鸣翎欲起身去收拾的时候,明锦忽然瞧见匣子里头似有一块很有些眼熟的东西,出声叫住了她,将那一块东西拿出来一看。
那是一块玉珏,成色极好。但明锦总觉得似乎在哪儿见过相似的,细细一想,想起来前些时日云郗随手赠给她的那一块。
那枚玉珏确实好看,明锦先前叫鸣翎挂了起来做压襟,如今正在她梳妆台上放着。
她把两块玉珏放在一起,一看,发现这两块玉珏竟当真是一样的规制。云郗所赠那块所刻蟠螭纹,兄长赠她的那一块磕着蟠虺纹,瞧着应当是出自同一位雕刻师之手,而两块玉珏上翠种的走向甚至都能拼在一处,想着连料子都极有可能是同一块。
鸣翎见她感兴趣,将匣子里头收着的名录拿了出来,明锦扫了一眼上头,发现这一块所录的是“潘老遗作蟠虺纹珏”。
明锦对玉器了解不深,但也听闻过这位潘老的名声,乃是江南一带极为有名的玉刻大师,三十年前名声大噪,更是被请入宫中,专为皇室贡品。
只不过他在入宫前也留下许多作品散佚民间,时至今日,明锦手中竟也得了两块,竟凑了这样一桩巧事。
明锦笑了一下,鸣翎便问:“殿下喜欢,可要将这一块也取出来做腰佩,正好凑一对。”
明锦唇边的笑微顿,片刻后却摇了摇头,竟叫鸣翎两块都一起收到箱笼里去了。
鸣翎心中奇怪,但也不曾多问,只依言去办事了。
*
而静圆女冠,此时已然安全下了山,被至滇南城中去了。
平阳真人腿伤未愈,她也没有立即动身离开的想法,便在滇南城中寻了个客栈先住下,等平阳真人养好伤再说。
滇南城中人来人往,还有许多番邦之人,是以民风混杂,在城南建起来一座巨大的胡人酒肆,静圆女冠所赁客栈,正在其中。
平阳真人好酒,她便奉师之名出门,先往酒肆里买酒去了。
道袍有些扎眼,她便换了寻常衣裳,将帷帽也戴上了,问店家雇了一匹小马,顺着官道往酒肆而去。
而她仍旧在想,明锦所赠的那豆荚究竟是何意思,没想到小马走了一会儿,竟一口啃在旁边路人鬓边簪着的牡丹上。
那是个娇娆的胡姬,被马儿啃了一口之后顿时花容失色,吓得猛退两步,一笼自己的细纱披肩。
她还不曾开口,倒是身边跟着的男伴先拧了双眉,打量了一番静圆女冠的模样,见她穿着素净又寡淡,看着衣着不怎么富贵,顿时大呼小叫起来:“颜颜头上这朵牡丹,乃是我花重金买来的,你的畜生将它给吃了,你要如何赔!”
静圆女冠这才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
人这样说,又确实是马儿先动的口,静圆女冠没甚好争辩的,看了两眼那牡丹的品相,虽已经遭了小马一嘴,但也确实可见楚楚可怜之貌,便先从马上下来,想将腰间钱袋解下,从其中取出些碎银赔偿。
那男子本是一嘴,没想到当真将她唬住了,见她一个弱女子,身形又窈窕,忍不住动了邪心,狮子大开口起来:“你这点银子就想赔,你可知道这牡丹值多少!冬日少花,没有十金我是绝对不依的。”
静圆女冠顿时怔住了,再是好脾气,也忍不了这般敲诈,顿时冷了声音:“什么花值十金!”
那男子听她口音不似本地人,便不依不饶的,非要她赔,说着说着,手便要去拉扯静圆女冠的衣袖,拉扯之中,又将她头上的帷帽碰掉了。
静圆女冠貌美,那男子顿时看得呆了,心中想法更是龌龊,甚至叫嚷出来,若是她肯陪他一宿,这账就一笔勾销。
她常在观中,入红尘前又是家中金贵养着的贵女,哪里见过下里巴人这等丑恶嘴脸,顿时涨红了脸。
人总是这样,爱看热闹,也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周遭分明留了一圈人看着,却没有一个上前去助她的。她又力弱,险些被人拖走。
便在这时,一个容长脸的妇人手提擀面杖,穿过人群,狠狠打在他身上,一把掼开了静圆女冠,又提着他的耳朵河东狮吼:“你他娘的,拿了老娘赚的钱就出来喝花酒,老娘今天不打断你的腿,老娘名字就倒过来写,你这不要脸的狗崽子!”
静圆女冠被她推得趔趄一下,腰间挂着的香囊好似被人扯了一下,正好掉落在地,其中装着的那一片豆荚也掉了出来。
那个胡姬本想跑的,但见静圆女冠摔得狼狈,还是将她扶了起来,又将豆荚和香囊都替她捡了起来,交到她手中。
静圆女冠道了声谢,就见那胡姬看了看豆荚,“诶”了一声,用着不甚标准的官话同她说:“你也是暹罗人?”
静圆女冠不明所以,胡姬就指了指这豆荚,很是怀念地说道:“这是暹罗的国花所结的果子,像这里的牡丹一样,很受暹罗人的敬重。”
她大概也是看出静圆女冠并不是她的同乡,蔫蔫地走了,却是静圆女冠低头看了看,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今日闹了这样一出,静圆女冠也没了买酒的兴致,她立即打道回府,颇有些急切地寻到平阳真人,道:“殿下为我指了一条明路!”
她将豆荚拿了出来,放在平阳真人掌心,有些兴奋地说道:“暹罗与国朝乃是友邦,贸易互通,出关也便利。咱们担心的无非是太师搜捕,但若去暹罗,便无这等担忧了!太师的手再长,也不能伸到暹罗去。”
平阳真人一愣,却是从未想过这等可能。但细细想来,分明行之有效。但他还是不无忧心地问:“你的账籍还在京中,如何以文牒出关?殿下可肯帮忙?”
静圆女冠却摇头道:“事情虽难,也不是没有法子。殿下已经将法子告诉我们了,若是还要去求殿下帮忙,未免显得我太过贪心。更何况京中那些风言风语……又何必叫殿下为咱们出力,反惹得一身骚。”
静圆女冠心中盘桓多日的苦痛已解,哀愁的面上终于有了喜色,连忙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
等消息传到明锦手里的时候,静圆女冠已经设法弄来了通关文牒,南下暹罗去了。
见她不曾求助于已,明锦心中到底多了几分欣赏。
而送消息来的人,赫然就是那日冲进人群暴打男子的妇人,亦是明锦从母妃那调过来的女卫。
她双手奉上一封信笺,说是静圆女冠不知怎么找到了她,拖她将此物带来,以报殿下恩情。
那时候云少天师说,他心慕一位高门贵女,看来恐怕正是他身边那位女郎了——否则以少天师对静圆女冠的脾性来看,怎会与人并肩而立。
明锦说不上来心中什么滋味,不过这般一站,倒从方才的惊慌之中抽身出来。着实是她关心则乱了,便是遣两个腿脚快的仆从去问,也比她这样的身板子强撑着去追要来得快。
再说了,若是云少天师在见心上人,自己过去算个什么事,没得打搅了人。
冷风叫她清醒了许多,知道自己这样跑出来若是叫鸣翎知道了,少不得一顿骂,于是赶紧往回去。
鸣翎果然已然知晓了她一个人跑出来的壮举,恨不得在她头上狠狠敲一下,连忙将她给逮回去沐浴喝药了。
倒是远处那二人慢慢停下了步子,高个儿的女郎瞥一眼云郗的神色,见他有意无意往那边看过去,倒有几分奇怪:“你在看什么?”
“与你无关。”到明锦的身影已消失不见了,云郗才自己往自己云房而去,眉心却微微蹙着。
他没想到,明锦竟会追出来。
如此风寒大雪……
但他旋即又想到今日在厢房外听到的,心想大抵自己也没甚资格再管了。
那女郎见他神情,短促地怪笑一声:“千里迢迢叫得我出来,也不管管我这一趟出来付了多大代价,到了就这般待我?”
她面孔英气,说这话的时候挑高了眉,做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云郗懒怠管她作色,转身就走了。
那女郎却好似习惯了他这般,也不见生气样子,扯了扯自己高束的立领,又将裙摆一卷,大步追了上去。
*
等明锦沐浴更衣,正在鸣翎要杀人的目光下捧着姜汤喝的时候,外头的人就来了,说是少天师处送了新的药液过来。
这药液是给她浸金珠的,她每日睡前都要含一会儿,药液也得每日换。凑巧明镌亦从外头回来,好奇打开闻了闻,笑着说道:“我闻着,怎么像风寒药的味道。”
明锦没将这话放在心上,看到阿兄便想起来云郗送来的信中所言,只关切地问起他今日针灸的情况如何。
明镌答了,见妹妹面有倦色,便没再烦她,叮嘱她吃了药早些休息。
明锦今日也着实乏了,早早地取了金珠压在口中,躺在床榻上慢慢地想今日诸事。
这药液的味道和昨日的确实有些不同,明锦想到阿兄随口说的那句话来,又觉得想这些没甚意思。
鸣翎见她没有睡意,又正巧明镌这一趟过来带了不少东西来给她,她还没来得及收拾,便捧了几个匣子过来,问她哪些要留下用着,哪些先收到箱笼里去。
她打开匣子,里头多是些金玉之器,应是给她赏玩的。明锦对这些没甚太喜欢的,就摆摆手,示意鸣翎先都收起来。
但在鸣翎欲起身去收拾的时候,明锦忽然瞧见匣子里头似有一块很有些眼熟的东西,出声叫住了她,将那一块东西拿出来一看。
那是一块玉珏,成色极好。但明锦总觉得似乎在哪儿见过相似的,细细一想,想起来前些时日云郗随手赠给她的那一块。
那枚玉珏确实好看,明锦先前叫鸣翎挂了起来做压襟,如今正在她梳妆台上放着。
她把两块玉珏放在一起,一看,发现这两块玉珏竟当真是一样的规制。云郗所赠那块所刻蟠螭纹,兄长赠她的那一块磕着蟠虺纹,瞧着应当是出自同一位雕刻师之手,而两块玉珏上翠种的走向甚至都能拼在一处,想着连料子都极有可能是同一块。
鸣翎见她感兴趣,将匣子里头收着的名录拿了出来,明锦扫了一眼上头,发现这一块所录的是“潘老遗作蟠虺纹珏”。
明锦对玉器了解不深,但也听闻过这位潘老的名声,乃是江南一带极为有名的玉刻大师,三十年前名声大噪,更是被请入宫中,专为皇室贡品。
只不过他在入宫前也留下许多作品散佚民间,时至今日,明锦手中竟也得了两块,竟凑了这样一桩巧事。
明锦笑了一下,鸣翎便问:“殿下喜欢,可要将这一块也取出来做腰佩,正好凑一对。”
明锦唇边的笑微顿,片刻后却摇了摇头,竟叫鸣翎两块都一起收到箱笼里去了。
鸣翎心中奇怪,但也不曾多问,只依言去办事了。
*
而静圆女冠,此时已然安全下了山,被至滇南城中去了。
平阳真人腿伤未愈,她也没有立即动身离开的想法,便在滇南城中寻了个客栈先住下,等平阳真人养好伤再说。
滇南城中人来人往,还有许多番邦之人,是以民风混杂,在城南建起来一座巨大的胡人酒肆,静圆女冠所赁客栈,正在其中。
平阳真人好酒,她便奉师之名出门,先往酒肆里买酒去了。
道袍有些扎眼,她便换了寻常衣裳,将帷帽也戴上了,问店家雇了一匹小马,顺着官道往酒肆而去。
而她仍旧在想,明锦所赠的那豆荚究竟是何意思,没想到小马走了一会儿,竟一口啃在旁边路人鬓边簪着的牡丹上。
那是个娇娆的胡姬,被马儿啃了一口之后顿时花容失色,吓得猛退两步,一笼自己的细纱披肩。
她还不曾开口,倒是身边跟着的男伴先拧了双眉,打量了一番静圆女冠的模样,见她穿着素净又寡淡,看着衣着不怎么富贵,顿时大呼小叫起来:“颜颜头上这朵牡丹,乃是我花重金买来的,你的畜生将它给吃了,你要如何赔!”
静圆女冠这才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
人这样说,又确实是马儿先动的口,静圆女冠没甚好争辩的,看了两眼那牡丹的品相,虽已经遭了小马一嘴,但也确实可见楚楚可怜之貌,便先从马上下来,想将腰间钱袋解下,从其中取出些碎银赔偿。
那男子本是一嘴,没想到当真将她唬住了,见她一个弱女子,身形又窈窕,忍不住动了邪心,狮子大开口起来:“你这点银子就想赔,你可知道这牡丹值多少!冬日少花,没有十金我是绝对不依的。”
静圆女冠顿时怔住了,再是好脾气,也忍不了这般敲诈,顿时冷了声音:“什么花值十金!”
那男子听她口音不似本地人,便不依不饶的,非要她赔,说着说着,手便要去拉扯静圆女冠的衣袖,拉扯之中,又将她头上的帷帽碰掉了。
静圆女冠貌美,那男子顿时看得呆了,心中想法更是龌龊,甚至叫嚷出来,若是她肯陪他一宿,这账就一笔勾销。
她常在观中,入红尘前又是家中金贵养着的贵女,哪里见过下里巴人这等丑恶嘴脸,顿时涨红了脸。
人总是这样,爱看热闹,也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周遭分明留了一圈人看着,却没有一个上前去助她的。她又力弱,险些被人拖走。
便在这时,一个容长脸的妇人手提擀面杖,穿过人群,狠狠打在他身上,一把掼开了静圆女冠,又提着他的耳朵河东狮吼:“你他娘的,拿了老娘赚的钱就出来喝花酒,老娘今天不打断你的腿,老娘名字就倒过来写,你这不要脸的狗崽子!”
静圆女冠被她推得趔趄一下,腰间挂着的香囊好似被人扯了一下,正好掉落在地,其中装着的那一片豆荚也掉了出来。
那个胡姬本想跑的,但见静圆女冠摔得狼狈,还是将她扶了起来,又将豆荚和香囊都替她捡了起来,交到她手中。
静圆女冠道了声谢,就见那胡姬看了看豆荚,“诶”了一声,用着不甚标准的官话同她说:“你也是暹罗人?”
静圆女冠不明所以,胡姬就指了指这豆荚,很是怀念地说道:“这是暹罗的国花所结的果子,像这里的牡丹一样,很受暹罗人的敬重。”
她大概也是看出静圆女冠并不是她的同乡,蔫蔫地走了,却是静圆女冠低头看了看,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今日闹了这样一出,静圆女冠也没了买酒的兴致,她立即打道回府,颇有些急切地寻到平阳真人,道:“殿下为我指了一条明路!”
她将豆荚拿了出来,放在平阳真人掌心,有些兴奋地说道:“暹罗与国朝乃是友邦,贸易互通,出关也便利。咱们担心的无非是太师搜捕,但若去暹罗,便无这等担忧了!太师的手再长,也不能伸到暹罗去。”
平阳真人一愣,却是从未想过这等可能。但细细想来,分明行之有效。但他还是不无忧心地问:“你的账籍还在京中,如何以文牒出关?殿下可肯帮忙?”
静圆女冠却摇头道:“事情虽难,也不是没有法子。殿下已经将法子告诉我们了,若是还要去求殿下帮忙,未免显得我太过贪心。更何况京中那些风言风语……又何必叫殿下为咱们出力,反惹得一身骚。”
静圆女冠心中盘桓多日的苦痛已解,哀愁的面上终于有了喜色,连忙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
等消息传到明锦手里的时候,静圆女冠已经设法弄来了通关文牒,南下暹罗去了。
见她不曾求助于已,明锦心中到底多了几分欣赏。
而送消息来的人,赫然就是那日冲进人群暴打男子的妇人,亦是明锦从母妃那调过来的女卫。
她双手奉上一封信笺,说是静圆女冠不知怎么找到了她,拖她将此物带来,以报殿下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