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令诚几句话报了私仇达到目的走了,跟着一起走的还有两个老将不屈不甘不悔的英魂。可以想到,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一去,潼关二十万守军已然成了没有大人看护的孩子,只能在风雪中孤零零地守着唐朝京畿安定的最后一道门户。

    唐玄宗事后想明白了、有所察觉了、后悔了,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启用已有六十岁高龄的哥舒翰,命令他领潼关守军做大唐的最后一道防线。

    冷天峰生前和哥舒翰是至交,冷月年幼时还被哥舒翰抱在怀里几回,心中自然对哥舒翰也颇有好感。虽然朝廷先前所为足以寒了将士们的心,但还有老话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至少当前的局面,还没有糟糕到让人甘愿彻底放弃为这块长情的土地奋力一搏的地步。故而听到哥舒翰要来的消息之后,冷月就打定主意要率领残部投奔到哥舒翰麾下。

    交情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眼下虎啸营只剩下二百余人,羽煞营和天枪营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人,将官不超三名——他们成不了独立的编制,只能傍他人门户了。既然左右都要如此,不如找一个靠谱的。

    冷月是晚辈,哥舒翰到来之时由她亲率精骑出关迎接。

    她满心期待,如同身在悬崖之人看到了从上面垂下来的绳索,很容易就能燃起人们心中的求生欲。然而真正见到哥舒翰,她才恍然明白,这不过是皇帝的又一次补墙之举,哥舒翰这根年久的绳子,已经磨损得快要断掉了。

    朝中人皆知,哥舒翰这几年不怎么被朝廷重视,大概也是怀才不遇,空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不甘之心,再加上平日里总喜欢酗酒,以至于现在的他,一只手经常性不听使唤地乱抖。

    冷月顿时大失所望,她刹那间觉得自己成了深海上的一叶孤舟,几经沉浮后终于折断了桨,湮没在了茫茫大海中……

    叛军并没有同唐军想的那样气势汹汹地杀来,安禄山不知怎么就相对消停下来,在洛阳称帝了。

    这个直接撼动李唐江山的举动对于唐玄宗来说挺突然的,但是冷月似乎早就猜到了这一点,见怪不怪。

    毕竟,满打满算一月之间,带领二三十万之众攻城拔寨,虽足以说明安禄山的军队战斗力非同凡响,同样也会为他进攻的后期留下一系列的问题——安禄山的战线,拉得太长了。

    定都称帝,不过是他为了缩短战线的必要之举,如果玄宗能看透这一点,平叛诸事或许还能再顺利一些。

    ……

    “李流芳,你说,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个人,一样吗?”

    当夜从哥舒翰那边回来,冷月一边擦着她那杆枪,一边不知想到什么开口问李流芳,可是又不等他回答,就自语道:“李林甫在的时候,忠臣孝子没下场,自是少不了齐天的冤枉;可杨国忠在相位一天,老百姓就不会有一天安稳日子,久了,大唐就完了。”

    “所以……将军您……是什么意思?”

    “……没有。”冷月沉默片刻,撂下两个字,长叹一口气后又不说话了。李流芳还想追问,可就在她偏头的一瞬间,在烛火轻晃的残影里,看到她眼角一片晶莹,届时再仔细想一想她刚才的话,含义竟豁然明朗了……

    “将军——探子来报,叛军领兵来犯,现距潼关不到百里。”

    “什么?怎么这么快啊!”

    第二天,冷月一大早就被李流芳紧急又慌乱的声音喊醒。虽然她早有预感,安禄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潼关、是长安,不仅一段时间以来都睡意浅显,而且衣不解甲马不下鞍,即便是这样,安禄山的动作之快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料,甚至连发兵都没有人知道。

    “谁领兵?”

    “是安庆绪!”

    “安庆绪?”

    安庆绪字仁执,是安禄山次子,据说他性格软弱得很,安禄山这个亲爹都不怎么喜欢他。冷月原以为安禄山这次定是下决心同自己拼个鱼死网破,结果竟是派安庆绪这个家伙领兵来攻打潼关,着实让人有点意外。

    他,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冷月思索一阵得不出答案,也就不再耽误,仍旧提枪上马,疾驰至哥舒翰军帐。

    哥舒翰已经开始部署军备,见冷月来便朝她招手示意并不客套。冷月会心一笑,哥舒翰人老心不老,手有不便却不影响他的果敢,如此一想,还是颇令人安心的。

    看着眼前的沙盘,哥舒翰很快就在三个可能的伏击点“嘭、嘭、嘭”插了三把小红旗,然后回头对冷月温和一笑,登时让冷月为自己先前的妄加揣测感到羞愧。

    安庆绪很快到了潼关城下,但是哥舒翰已经下令,无论敌人如何叫嚣挑衅,全军都要按兵不动、据守潼关不出,有违抗军令者定斩不赦。

    吃过一次亏的人已经见识了叛军的凶狠,每当听到关外的风吹草动,这些从地狱里走过一遭的人,依稀还能回想起铁蹄踏碎尸骨、长枪裂透铠甲的声音。许是因为这一点,哥舒翰无需特别强调,这个命令的效力就发挥到了最大。

    ……

    安庆绪每日派兵对关内喊话寻衅,这一日恰逢冷月在城头上。

    “潼关守将听着,限你们五日内快快打开关门投降,‘大燕’皇帝有令,降者不杀!……”

    这话听了,当真可笑,还“大燕”皇帝。冷月站在城头上向下俯视,要说皇帝,就是轮到她冷月来做也轮不到安禄山。关外叛军喊得疲累,守关将士却充耳不闻,冷月轻蔑地扬了下嘴角,转头打算回去,不再看这小丑般的闹剧,哪知城下突然传上来一句话,径直扼住了她的脚步。

    “潼关守将听着,限你们五日内快快打开关门,否则大军破城,城中百姓军士一律格杀,潼关就是下一个洛阳城!”

    “将军,别……”

    这话一出可不得了,李流芳话没说完,冷月已经回身折返了。

    什么叫“潼关就是下一个洛阳城”?

    所有人都听见了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听得头皮发麻。谁敢去想安禄山居然屠城有瘾,一座两座不够他杀的,连洛阳城也……谁也不是傻子,官话还能听不懂吗?冷月闻言探身于城头上,一双血红的眼睛死死瞪着城下不知情况还在叫嚣的叛军,银牙咬得咯咯直响。

    这句话成了压垮冷月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湮灭了半数人的希望。

    谁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等了半个多月,等来家破人亡的铁证!

    身后已经有人开始啜泣,虽然极力掩饰,仍然夹杂着呜咽的回风在潼关上空徘徊不散,也让冷月心痛如绞。孙芳洲到底没有出来,这句话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根针刺进她本就伤痕累累的心,又如同一把把钢刀,在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上动着凌迟之刑。

    李流芳泪眼蒙眬地看向冷月,她的双手近乎要扣进城砖里,眼泪早已在她的脸上淌成了一条小溪。

    “潼关守将听着,限你们五日内快快打开关门……”

    下面的人还在喊,冷月却再也忍不下去,她一把夺过李流芳手中的弓,从他的箭囊中连取三支箭一齐射发,城下叛军的脑袋当场被射开……

    冷月这一弓,拉开了潼关之战的序幕;同时,哥舒翰指挥潼关二十万大军,利用地形与叛军奋勇抵抗,致使安军主力被阻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表面看来,唐军似乎逐渐稳定了局面,但安禄山的小九九才刚刚开始。很快,他就命崔乾佑诈降唐朝,同时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以此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

    最重要的一点,他要做给唐朝皇帝看,就算哥舒翰老谋深算不上当,李隆基总有坐不住的一天,他要用李隆基逼哥舒翰出来。

章节目录

长安。长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只稳如老狗的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只稳如老狗的猫并收藏长安。长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