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寄锦书来
眼下已是深秋,朔方气候干旱,少了许多秋天独有的韵味,不禁让人怀念起秋雨绵绵的多情来。不少士兵走到半路,竟然小声哼起了家乡的曲调,为单调的征程铺就了一丝半缕的梦幻色彩。
冷月瞌眼听着,走在她前面的一名士兵正在哼一曲《点芙蕖》,那嗓音清澈而灵动,那旋律熟悉而亲切,仿若夏夜流萤绕过身侧般轻柔,又似春雨润过肌肤般潮润。
冷月越听越觉得熟悉,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面庞就已经被泪水湮没——那是故乡的曲子,是孙芳洲最爱听、爱唱的曲子!
冷月打马上前,询问才得知,那士兵本是洛阳人士,曾供职于封常清麾下,后来在潼关之战中受伤,退居后方侥幸免于一死,被郭子仪收留后又加入朔方军。
潼关。
又是潼关!
这是冷月最害怕听到的两个字:她的胸口至今还似有受伤后留下的隐痛,只要听到这两个字,她就仿佛看到了那条被唐军尸体铺满的壕沟,听到那些士兵垂死前绝望的呼救……
“将军……将军?”
“你怎么了?”苏文远见那个士兵喊了她两声她都没有动静,不由得担忧道。他引马走向前,在冷月的肩头不痛不痒地拍了一下,她却被吓到一般一个激灵。
冷月抬起头来,看着紧蹙双眉的苏文远和不知所措的士兵,始觉自己失态。然未及她解释,就听前面传话来说原地安营扎寨。
天,已暮了……
“我们行至何处了?”
方才的走神,让冷月对行程都心中没了数,她一边下马扎营一边问道。
苏文远知道冷月想做什么,也不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随口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连夜赶去丹山屯,等明天队伍到了,再会合一起走。”
他本是无心一说,谁知冷月却当了真,她登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回头看着苏文远,两只眸子里几乎可以闪出光来,仿佛在对苏文远说,还是你聪明。
她从来都是一个果敢的人,想到这里,自然也就不再犹豫,当下就要去找仆固怀恩请命。
苏文远看着她,没有说什么,只等她到仆固怀恩那里请了命再回来——在没有接到李俶之前,这个队伍里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仆固怀恩自然不会计较什么,况且冷月还给他看了那封没有开封的信。
“我和你一起去。”
“不行!”
苏文远似乎早就猜到冷月会这般一样,他也不多与她争辩,只上前一步拽住踏雪的缰绳道:“我出的主意。”
“……行吧……”冷月不得不承认,她总拿苏文远没办法。
去丹山屯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本就是越走越荒凉,又被只有几颗疏星点缀的夜烘托得更加阴森可怖。但冷月早已习惯,倒是苏文远一时有些神经兮兮的。
“你怕了?”冷月问他。谁知他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回问道:“你说,仆固将军还真放心让咱们来,他就不怕咱们是卧底,趁机给敌人送信?”
这话一出口倒让冷月有些意外了。但她不是意外这件事,而是意外苏文远,居然连这都想得到。她想了一会儿,笑了笑,不置可否,待又往前走了几里,没了树林的遮挡,这才不惹人注意地微微侧头,看了看一直跟在身后非近非远的三个人……
他们当然不是敌人,正是仆固怀恩派来“监视”她和苏文远的——眼下非常时期,必行非常之事,人人自危的氛围下,他苏文远能想到,仆固怀恩又怎么会想不到。
不过,冷月并不打算告诉苏文远这件事。按着信上的地址,冷月顺利找到了李小犬的家。
迎着清晨的第一抹朝阳,冷月看到了李小犬口中年迈的老娘和新婚的媳妇儿——媳妇儿正陪着婆婆在院子里,饲喂仅有的那五只鸡。
婆媳居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中,两人脸上却看不出半点凄苦之色,仿佛那并没有多大的方寸土地,却有将痛苦和不幸全部阻挡在外的神力。这场面,冷月一生难忘。
冷月上前,说明了来意。把信交到她们手里的那一刻,娘俩儿的脸上都露出了藏不住的笑容——那笑容,好美!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冷月和苏文远红了眼眶。
她们将人请进屋,用开水冲泡了她们自己在春天挖掘的苦菜茶,可在这淡淡的苦味中,冷月分明尝出了甜的味道——李小犬是幸福的,这娘儿俩无疑是坚强的——只要不灭对生活的那一星火焰,一切都会好起来吧!冷月在心中祈求,只愿苍天垂怜。
交谈中,他们得知,李小犬是去年才当的兵。他总说,国家乱了,老百姓就要遭殃,既是男儿,就该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国稳了,家也就稳了,娘和媳妇儿也就好过了……
透过闪动的泪光,冷月第一次有了想要为眼前两个人跪下的冲动,但又担心会因此辱没了脚下门庭——她自知,今生怕是攀不上这高贵的灵魂了。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因李小犬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字,故而这封信是字与图画拼凑而成的。但是他的妻子却读懂了,还讲给冷月和苏文远听。
信中大意:训练虽辛苦,却成卓越功。士兵如手足,将帅似父兄。收复失地重,男儿志九州,龙乘还京日,归乡事娘妻……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苏文远亦是不知想到了什么,这一次,居然哭得像个孩子。
第二日,仆固怀恩率领军队如期而至,冷月和苏文远适才不得不与婆媳俩人告别。
临行时,李小犬的妻子同样用半文半图的方式回了一封信交给了冷月,希望她能将信带给在边关餐风饮露的丈夫;而冷月亦知,洋洋数张,终不过纸短情长。她对二人发誓:人在信在,人亡,信不亡!
就这样,在二人期盼的目光中,大军重新踏上征程。苏文远调笑冷月,短短时日,快成了专职信使,冷月却笑着问他:“如果有人把千金递到你手里,你接还是不接?”
他笑答:“自然是要接的,家书万金啊!”……
冷月瞌眼听着,走在她前面的一名士兵正在哼一曲《点芙蕖》,那嗓音清澈而灵动,那旋律熟悉而亲切,仿若夏夜流萤绕过身侧般轻柔,又似春雨润过肌肤般潮润。
冷月越听越觉得熟悉,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面庞就已经被泪水湮没——那是故乡的曲子,是孙芳洲最爱听、爱唱的曲子!
冷月打马上前,询问才得知,那士兵本是洛阳人士,曾供职于封常清麾下,后来在潼关之战中受伤,退居后方侥幸免于一死,被郭子仪收留后又加入朔方军。
潼关。
又是潼关!
这是冷月最害怕听到的两个字:她的胸口至今还似有受伤后留下的隐痛,只要听到这两个字,她就仿佛看到了那条被唐军尸体铺满的壕沟,听到那些士兵垂死前绝望的呼救……
“将军……将军?”
“你怎么了?”苏文远见那个士兵喊了她两声她都没有动静,不由得担忧道。他引马走向前,在冷月的肩头不痛不痒地拍了一下,她却被吓到一般一个激灵。
冷月抬起头来,看着紧蹙双眉的苏文远和不知所措的士兵,始觉自己失态。然未及她解释,就听前面传话来说原地安营扎寨。
天,已暮了……
“我们行至何处了?”
方才的走神,让冷月对行程都心中没了数,她一边下马扎营一边问道。
苏文远知道冷月想做什么,也不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随口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连夜赶去丹山屯,等明天队伍到了,再会合一起走。”
他本是无心一说,谁知冷月却当了真,她登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回头看着苏文远,两只眸子里几乎可以闪出光来,仿佛在对苏文远说,还是你聪明。
她从来都是一个果敢的人,想到这里,自然也就不再犹豫,当下就要去找仆固怀恩请命。
苏文远看着她,没有说什么,只等她到仆固怀恩那里请了命再回来——在没有接到李俶之前,这个队伍里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仆固怀恩自然不会计较什么,况且冷月还给他看了那封没有开封的信。
“我和你一起去。”
“不行!”
苏文远似乎早就猜到冷月会这般一样,他也不多与她争辩,只上前一步拽住踏雪的缰绳道:“我出的主意。”
“……行吧……”冷月不得不承认,她总拿苏文远没办法。
去丹山屯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本就是越走越荒凉,又被只有几颗疏星点缀的夜烘托得更加阴森可怖。但冷月早已习惯,倒是苏文远一时有些神经兮兮的。
“你怕了?”冷月问他。谁知他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回问道:“你说,仆固将军还真放心让咱们来,他就不怕咱们是卧底,趁机给敌人送信?”
这话一出口倒让冷月有些意外了。但她不是意外这件事,而是意外苏文远,居然连这都想得到。她想了一会儿,笑了笑,不置可否,待又往前走了几里,没了树林的遮挡,这才不惹人注意地微微侧头,看了看一直跟在身后非近非远的三个人……
他们当然不是敌人,正是仆固怀恩派来“监视”她和苏文远的——眼下非常时期,必行非常之事,人人自危的氛围下,他苏文远能想到,仆固怀恩又怎么会想不到。
不过,冷月并不打算告诉苏文远这件事。按着信上的地址,冷月顺利找到了李小犬的家。
迎着清晨的第一抹朝阳,冷月看到了李小犬口中年迈的老娘和新婚的媳妇儿——媳妇儿正陪着婆婆在院子里,饲喂仅有的那五只鸡。
婆媳居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中,两人脸上却看不出半点凄苦之色,仿佛那并没有多大的方寸土地,却有将痛苦和不幸全部阻挡在外的神力。这场面,冷月一生难忘。
冷月上前,说明了来意。把信交到她们手里的那一刻,娘俩儿的脸上都露出了藏不住的笑容——那笑容,好美!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冷月和苏文远红了眼眶。
她们将人请进屋,用开水冲泡了她们自己在春天挖掘的苦菜茶,可在这淡淡的苦味中,冷月分明尝出了甜的味道——李小犬是幸福的,这娘儿俩无疑是坚强的——只要不灭对生活的那一星火焰,一切都会好起来吧!冷月在心中祈求,只愿苍天垂怜。
交谈中,他们得知,李小犬是去年才当的兵。他总说,国家乱了,老百姓就要遭殃,既是男儿,就该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国稳了,家也就稳了,娘和媳妇儿也就好过了……
透过闪动的泪光,冷月第一次有了想要为眼前两个人跪下的冲动,但又担心会因此辱没了脚下门庭——她自知,今生怕是攀不上这高贵的灵魂了。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因李小犬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字,故而这封信是字与图画拼凑而成的。但是他的妻子却读懂了,还讲给冷月和苏文远听。
信中大意:训练虽辛苦,却成卓越功。士兵如手足,将帅似父兄。收复失地重,男儿志九州,龙乘还京日,归乡事娘妻……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苏文远亦是不知想到了什么,这一次,居然哭得像个孩子。
第二日,仆固怀恩率领军队如期而至,冷月和苏文远适才不得不与婆媳俩人告别。
临行时,李小犬的妻子同样用半文半图的方式回了一封信交给了冷月,希望她能将信带给在边关餐风饮露的丈夫;而冷月亦知,洋洋数张,终不过纸短情长。她对二人发誓:人在信在,人亡,信不亡!
就这样,在二人期盼的目光中,大军重新踏上征程。苏文远调笑冷月,短短时日,快成了专职信使,冷月却笑着问他:“如果有人把千金递到你手里,你接还是不接?”
他笑答:“自然是要接的,家书万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