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无所踪
至德二载。凤翔,唐廷。
“父皇,儿臣斗胆进言。近观权宦李辅国与张良娣颇有附会,欲谋害广平王兄,恳请父皇彻查,严惩奸人!”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发兵两京着手准备的当口,朝中却悄然涌起了一股暗流,刮起了一阵邪风,而这暗流和邪风的源头,便是肃宗身边的这位权宦——李辅国。
李俶自被拜为天下兵马元帅后多在军营,虽然军务繁重几乎不管朝堂琐事,却一直不赞成肃宗与宦官走得太近。因此,李辅国多次遭到李俶的上书弹劾。
对此,李辅国心甚不满。想到日后李俶最有可能揽下东宫登上大宝,届时肯定要拿自己开刀,莫说权力与地位,怕是性命都断然不保。于是,他便开始勾结肃宗宠妾张良娣,妄图寻机废掉李俶。
未料此事才有苗头,很快就被敏锐的皇子李倓发觉。他与李俶感情颇深,定不能容忍李辅国此举,但他又很聪明,并未在人前言表,只趁孤身陪驾之时,借机参了李辅国一本。
“会有此事?”
“确有此事!”
肃宗叹了一口气,慢慢放下手中朱笔,抬头看着李倓。他的表情看不出分毫情绪,可只这一眼,就令熟知他脾气的李倓突然有些后悔。他觉得自己唐突了,一句话毕竟直接撼动了肃宗身边最近的三个人:李辅国、张良娣,还有李俶。
可不知为何,肃宗竟然如此沉得住气,他并未表态,而是起身倚靠在座位上发问:“倓儿,你觉得你广平王兄其人何如?”
“儿臣不敢妄断。王兄为平叛之事少顾京师,其心天地可鉴,故儿臣斗胆,李辅国日后所动,恳请父皇明鉴。”此问何意,李倓不知,可他还是恭敬答道。
等了片刻,肃宗并未再言,李倓只得偷偷抬眼,欲看肃宗是何态度,却见他陷入了深思。良久,他才挥了挥手,示意李倓退下,亦不知心中复作何想。
且说冷月整顿兵马回营复命,才进营门已觉气氛肃穆得有些不正常,好似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大事——而且,是足以撼动军心的那种。她欲寻马璘不到,只好先将苏文远安顿好,又吩咐军医携伤兵到下面休养。再回来时,才见有士兵传令命她前往郭子仪处。
冷月怎敢怠慢,不及解下甲胄便立时纵身前往,她前脚才踏入营帐,就与一张张铁青的脸打了个照面。冷月的心头瞬间被不安填满,重重压力令她震悚,以至于迅速将几日来发生的所有事情重新捋了一遍。诸将阴晴难测的态度差点让冷月信了,莫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违逆之事。
“你来了。”见她进帐,郭子仪的目光顷刻间似刀剑横射过来,冷月当即觉得心上一阵发毛,再定睛细看,坐在军帐正中央的李俶同样寒着一张脸。
“是!”冷月不敢多做言语,拱手给二人行了军礼,颇为知趣地退至一侧,与马璘并排而立。此时,她那种如芒在背之感居然还不能消减分毫。
其实,无论李俶还是郭子仪,绝大多数将领已知晓冷月灭了阿史那从礼,是以对她迟来之事并不介怀。只是冷月不知事件始末,营中所生之事又太过棘手,任何人都无法在一时之间展眉,如此一来,再将郭子仪方才没头没尾的一问联结去想,倒是像极了兴师问罪。
冷月有些无可奈何,她一边听郭子仪说着此番军事会议的开场白,一边偷眼去看马璘,企图从他身上看到点什么信息。结果这一眼扫过去,他居然面如死灰,脑门上的汗珠子密密麻麻,不多时还要滚落一两颗。冷月这才于恍然间隐约明白,问题出在了谁身上。
“大战在即,数千石军粮不翼而飞,诸将可知后果?”
“……军粮?数千石!”冷月以为是马璘手下又有人叛变,方为他捏了一把汗——毕竟,若真是他手下将军叛变,他也是要跟着受罚的。然不济郭子仪语出,她才发觉,这可比将领叛变要严重得多——数千石,至少是一个军团大半个月的口粮。
冷月哪里会往这方面想,此时才闻缘由,唯觉身后被人用弓箭瞄准一般汗毛倒竖。况且朝廷才下召征粮征兵,几天内就丢失数千石乃至近万石,岂不让捐粮者凉薄了心——为了这次反攻粮草的囤积,不知有多少百姓又要忍饥挨饿整整数年。
“马将军,此……”
“末将知罪!”
马璘此番诚然慌了神,李俶才唤及他名姓,他就两腿一软跪倒在地先行谢罪,这一跪,连带着冷月也被跪吓出一身冷汗。
不过,冷月心中也很快想到,既然粮草全部是从马璘手中丢失的,自然要从马璘的人际关系入手。她不相信马璘会监守自盗,便只有可能是手下人出了问题;况且马璘在发现粮草丢失后不可能没有查过,既然查人查不出来,就要从特殊事件入手了。
“马将军也不必过于惊恐,当务之急是查出窃贼追回粮草,若能戴罪立功,本王便不做追究。”
李俶不愧是平叛的不二人选,面对如此情形,他居然还能慢条斯理镇定自若,看似安慰实则警告地对马璘说着这些话。不过在场人心中都清楚,戴罪立功可以不作追查,若追查不到,就不是这般好说话了。
马璘的下巴上早挂满了汗水,听得李俶此言,他赶忙惶恐顿首道:“多谢殿下,末将一定尽快追查此案!”
……
“回来了?”
冷月身体无虞,可双腿就是好似灌满了铅一般。她从李俶那边打马回到自己的帐门前,尚未进门之时,好像听到裴十一在同谁说着什么。就在她想着许是自己听错了,裴十一的声音在片刻沉默后,再一次从里面传了出来。冷月一边朝里走着,一边笑侃:“什么时候,你也能听足音辨人了?”
“姐姐,您那脚步声听着都快把地磨穿了,鬼听不出来。”裴十一背对着冷月,在苏文远床榻前狂笑着回她,身子却没有动,还将苏文远挡了个严实。若非冷月担忧上前来探视,都不知道苏文远已经醒了过来。
“你……回来了。”
苏文远缓缓咽下裴十一喂给他的一口水,转头对冷月说了这样一句。只不过,堂堂男儿,此时竟俨然如垂暮老人那般脆弱不堪。他面容苍白着,嘴唇干裂的有大大小小的口子,虽得到了最好的救治,却还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
冷月心头蓦地一酸,身子却已经靠了上去,她蹲在苏文远身边,问他:“你可还有哪里不舒服?饿不饿?还是……”
他听出她声音中的哽咽,还没说话心上先慌了。不等冷月说完,苏文远早已伸手抓住了冷月的手腕,轻笑着拼了命地摇头。
“你俩叙叙吧,我去火房一趟。”
“……”
“别这么看着我,”裴十一被冷月盯得发毛,“你不饿,你们家‘老苏’不饿吗?”
冷月这才了然。她给了裴十一一个感激的笑容,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夕阳里。
“父皇,儿臣斗胆进言。近观权宦李辅国与张良娣颇有附会,欲谋害广平王兄,恳请父皇彻查,严惩奸人!”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发兵两京着手准备的当口,朝中却悄然涌起了一股暗流,刮起了一阵邪风,而这暗流和邪风的源头,便是肃宗身边的这位权宦——李辅国。
李俶自被拜为天下兵马元帅后多在军营,虽然军务繁重几乎不管朝堂琐事,却一直不赞成肃宗与宦官走得太近。因此,李辅国多次遭到李俶的上书弹劾。
对此,李辅国心甚不满。想到日后李俶最有可能揽下东宫登上大宝,届时肯定要拿自己开刀,莫说权力与地位,怕是性命都断然不保。于是,他便开始勾结肃宗宠妾张良娣,妄图寻机废掉李俶。
未料此事才有苗头,很快就被敏锐的皇子李倓发觉。他与李俶感情颇深,定不能容忍李辅国此举,但他又很聪明,并未在人前言表,只趁孤身陪驾之时,借机参了李辅国一本。
“会有此事?”
“确有此事!”
肃宗叹了一口气,慢慢放下手中朱笔,抬头看着李倓。他的表情看不出分毫情绪,可只这一眼,就令熟知他脾气的李倓突然有些后悔。他觉得自己唐突了,一句话毕竟直接撼动了肃宗身边最近的三个人:李辅国、张良娣,还有李俶。
可不知为何,肃宗竟然如此沉得住气,他并未表态,而是起身倚靠在座位上发问:“倓儿,你觉得你广平王兄其人何如?”
“儿臣不敢妄断。王兄为平叛之事少顾京师,其心天地可鉴,故儿臣斗胆,李辅国日后所动,恳请父皇明鉴。”此问何意,李倓不知,可他还是恭敬答道。
等了片刻,肃宗并未再言,李倓只得偷偷抬眼,欲看肃宗是何态度,却见他陷入了深思。良久,他才挥了挥手,示意李倓退下,亦不知心中复作何想。
且说冷月整顿兵马回营复命,才进营门已觉气氛肃穆得有些不正常,好似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大事——而且,是足以撼动军心的那种。她欲寻马璘不到,只好先将苏文远安顿好,又吩咐军医携伤兵到下面休养。再回来时,才见有士兵传令命她前往郭子仪处。
冷月怎敢怠慢,不及解下甲胄便立时纵身前往,她前脚才踏入营帐,就与一张张铁青的脸打了个照面。冷月的心头瞬间被不安填满,重重压力令她震悚,以至于迅速将几日来发生的所有事情重新捋了一遍。诸将阴晴难测的态度差点让冷月信了,莫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违逆之事。
“你来了。”见她进帐,郭子仪的目光顷刻间似刀剑横射过来,冷月当即觉得心上一阵发毛,再定睛细看,坐在军帐正中央的李俶同样寒着一张脸。
“是!”冷月不敢多做言语,拱手给二人行了军礼,颇为知趣地退至一侧,与马璘并排而立。此时,她那种如芒在背之感居然还不能消减分毫。
其实,无论李俶还是郭子仪,绝大多数将领已知晓冷月灭了阿史那从礼,是以对她迟来之事并不介怀。只是冷月不知事件始末,营中所生之事又太过棘手,任何人都无法在一时之间展眉,如此一来,再将郭子仪方才没头没尾的一问联结去想,倒是像极了兴师问罪。
冷月有些无可奈何,她一边听郭子仪说着此番军事会议的开场白,一边偷眼去看马璘,企图从他身上看到点什么信息。结果这一眼扫过去,他居然面如死灰,脑门上的汗珠子密密麻麻,不多时还要滚落一两颗。冷月这才于恍然间隐约明白,问题出在了谁身上。
“大战在即,数千石军粮不翼而飞,诸将可知后果?”
“……军粮?数千石!”冷月以为是马璘手下又有人叛变,方为他捏了一把汗——毕竟,若真是他手下将军叛变,他也是要跟着受罚的。然不济郭子仪语出,她才发觉,这可比将领叛变要严重得多——数千石,至少是一个军团大半个月的口粮。
冷月哪里会往这方面想,此时才闻缘由,唯觉身后被人用弓箭瞄准一般汗毛倒竖。况且朝廷才下召征粮征兵,几天内就丢失数千石乃至近万石,岂不让捐粮者凉薄了心——为了这次反攻粮草的囤积,不知有多少百姓又要忍饥挨饿整整数年。
“马将军,此……”
“末将知罪!”
马璘此番诚然慌了神,李俶才唤及他名姓,他就两腿一软跪倒在地先行谢罪,这一跪,连带着冷月也被跪吓出一身冷汗。
不过,冷月心中也很快想到,既然粮草全部是从马璘手中丢失的,自然要从马璘的人际关系入手。她不相信马璘会监守自盗,便只有可能是手下人出了问题;况且马璘在发现粮草丢失后不可能没有查过,既然查人查不出来,就要从特殊事件入手了。
“马将军也不必过于惊恐,当务之急是查出窃贼追回粮草,若能戴罪立功,本王便不做追究。”
李俶不愧是平叛的不二人选,面对如此情形,他居然还能慢条斯理镇定自若,看似安慰实则警告地对马璘说着这些话。不过在场人心中都清楚,戴罪立功可以不作追查,若追查不到,就不是这般好说话了。
马璘的下巴上早挂满了汗水,听得李俶此言,他赶忙惶恐顿首道:“多谢殿下,末将一定尽快追查此案!”
……
“回来了?”
冷月身体无虞,可双腿就是好似灌满了铅一般。她从李俶那边打马回到自己的帐门前,尚未进门之时,好像听到裴十一在同谁说着什么。就在她想着许是自己听错了,裴十一的声音在片刻沉默后,再一次从里面传了出来。冷月一边朝里走着,一边笑侃:“什么时候,你也能听足音辨人了?”
“姐姐,您那脚步声听着都快把地磨穿了,鬼听不出来。”裴十一背对着冷月,在苏文远床榻前狂笑着回她,身子却没有动,还将苏文远挡了个严实。若非冷月担忧上前来探视,都不知道苏文远已经醒了过来。
“你……回来了。”
苏文远缓缓咽下裴十一喂给他的一口水,转头对冷月说了这样一句。只不过,堂堂男儿,此时竟俨然如垂暮老人那般脆弱不堪。他面容苍白着,嘴唇干裂的有大大小小的口子,虽得到了最好的救治,却还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
冷月心头蓦地一酸,身子却已经靠了上去,她蹲在苏文远身边,问他:“你可还有哪里不舒服?饿不饿?还是……”
他听出她声音中的哽咽,还没说话心上先慌了。不等冷月说完,苏文远早已伸手抓住了冷月的手腕,轻笑着拼了命地摇头。
“你俩叙叙吧,我去火房一趟。”
“……”
“别这么看着我,”裴十一被冷月盯得发毛,“你不饿,你们家‘老苏’不饿吗?”
冷月这才了然。她给了裴十一一个感激的笑容,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夕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