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运气守恒
在今天之前,夏舟还在和好友感叹,最近自己的运气真是好得出奇。
从住了两年的山里回到城市,她本以为自己需要很久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却正巧遇到市图书馆东馆建成,正大批量招人,她因大学专业对口,顺利地在图书馆入了职。
回到城里的这一个月,夏舟一直是挤在好友倪棠的出租屋里,淡季租房困难,夏舟本抱着要再蹭好友房子三个月的念头,但却偶然在豆瓣刷到房东直租的公寓,地理位置、价格都非常合适,便立刻加了房东的微信,约好周末去实地看房。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然而就在去看房的路上,路过公园那长长的斜坡时,意外发生了。
坐在地上等待救护车来的时候,夏舟还抽空给倪棠发了个消息:[你知道运气守恒定律吗?]
根据运气守恒定律,当好运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倒大霉了!
就像她现在一样。
救护车很快呼啸而来,将疑似小腿骨折的夏舟搬上了车。
随车医生例行询问:“怎么摔的?”
夏舟:“地上有积水,没站稳,从斜坡上滑下来了……”
医生停下记录:“就滑了一下?”
夏舟抹了下额头的汗,自己笑出了声:“运气不太好,摔下去的角度不对。”
医生看了看伤处已经肉眼可见的肿胀,“应该是骨折没跑了。”
夏舟点头,又抹抹汗,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医生,我们现在是去哪家医院啊?”
“最近的医院,榆大附一院。”
附一院?夏舟猛然瞪大了眼睛,连忙从包里翻出手机,熟练点开微信收藏里的一篇推送。
医生见她反应这么大,也好奇地凑近看了看。
推文标题写着“202x年骨科学术年会”,夏舟点开下滑,滑到一张图片时,她停下动作,点开了图片。
图片上是一个正在台上做汇报的人,那人看上去很年轻,穿着剪裁合身的西装,精神十足,背景的PPT封面右下角标明了汇报人的姓名和单位,医生眯眼一看,姓名祝叙,好像不认识,但这人的单位他很熟悉,写着“榆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这不就是我们医院吗,这祝医生是你认识的人?”医生问道。
“以前认识。”夏舟确认了医院名称,没多说什么,顿了顿,问道,“那个,医生,我们能换一家医院去吗?”
医生简直要跳起来:“附一院的骨科是全市最好的,而且是最近的,你的腿都骨折了,不去最近的医院,还想去哪里?”
夏舟讪讪:“我就随便问问。”
救护车很快停到了急诊室门口,快速交接后,夏舟被推去做了CT,没什么意外地被确诊胫腓骨骨折,又是一番交接,夏舟被推进了住院楼里的骨科病区。
下了电梯去病房,要经过医生办公室,夏舟躺在担架床上,转头朝里面看了看,没看到熟悉的面孔,她顿时放了心——
看来他今天休息,太好了,她还没做好见面的准备呢。
---
D5手术室灯还亮着,一场膝关节置换手术接近尾声,骨科主任黎正先下了台,脱了手术衣,仰头动了动有些僵硬的颈椎,道:“缝合就辛苦你了,小祝。”
祝叙说了句不辛苦,从器械护士手中接过持针器,打起精神做收尾工作。
这场手术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患者是位需要置换人工膝关节的73岁老太太,黎正亲自操刀,怕术中有突发状况,还特地叫上了从硕士起就跟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祝叙。
等祝叙下台,手术室灯灭时,已经是十五分钟之后了。他脱下有些汗湿的手术服,换上白大褂,一脸疲惫地回到病区。
刚坐下,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护士张铃兰就急匆匆走了进来:“祝医生,程医生,急诊来了个胫腓骨骨折的新患者,两分钟后就送到,你们两组现在都空一个床位是吧,你们看看是哪组收一下?”
“年纪多大?我们组有两个老年人了,再来个年纪大的患者,我可能要吃不消了。”程子林抓抓头发。
张玲兰递过手中的单子,道:“是年轻人,28岁,女性,单纯骨折,没有任何基础疾病。”
程子林看一眼累到说不出话的祝叙,主动道:“我收吧。”
“行,那我安排患者去7床。”
程子林点头,瞥了眼患者姓名,无意叹道:“这患者和我女朋友还是一个姓呢。”
“患者姓夏?”祝叙突然出声,“叫什么?”
28岁,姓夏,女性,祝叙明知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有成千上万,可每次碰到,他却总是忍不住去确认一遍。
“叫夏舟。”程子林感叹道,“名字还挺好听。”
祝叙猛地转身,从程子林手中夺走单子,看了一眼,立刻叫住了正往外走的张铃兰,说道:“这个患者我收吧,张老师,麻烦你一会儿把患者推到我们组。”
程子林和张铃兰都没反应过来:“啊?”
祝叙似乎有些紧张,直接站了起来,顿了两秒才想起来应该和这两人解释一下,说道:“我们组实习生还没见过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正好带他们看一下完整的治疗过程。”
程子林:……
谁信啊!上一个小腿骨折的患者还在我们组的病床上躺着呢,那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积极?
外边铃声响起,是有患者要换水,张护士闻声走了出去,只剩下程子林往椅背后面一靠,用探究的眼光打量着有些反常的祝叙。
还没等他质问,祝叙先摸了下口袋,转头说道:“更衣室的钥匙我好像没带来,你的借我一下。”
“去更衣室做什么?”程子林将钥匙抛过去。
“拿东西。”祝叙看了下墙上的表,快步走出办公室。
五分钟后,祝叙空着手回来,程子林说道:“刚才急诊已经将患者送来了,在36床。”
祝叙“嗯”了声,接了杯水喝了,整了整领口,在程子林探究的视线下故作镇定地说:“我去看下新患者。”
程子林看着祝叙飞快的步伐,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他“嘶”了两声后,想了起来:
今天祝叙的白大褂里面穿的不是一件黑色圆领短袖吗,怎么去了趟更衣室回来,里面的衣服就成了白衬衫?
还说什么拿东西,祝叙明明是去更衣室换了件衣服。
要不是他知道祝叙这是要去病房看新患者,他还以为祝叙是要去相亲呢!
从住了两年的山里回到城市,她本以为自己需要很久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却正巧遇到市图书馆东馆建成,正大批量招人,她因大学专业对口,顺利地在图书馆入了职。
回到城里的这一个月,夏舟一直是挤在好友倪棠的出租屋里,淡季租房困难,夏舟本抱着要再蹭好友房子三个月的念头,但却偶然在豆瓣刷到房东直租的公寓,地理位置、价格都非常合适,便立刻加了房东的微信,约好周末去实地看房。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然而就在去看房的路上,路过公园那长长的斜坡时,意外发生了。
坐在地上等待救护车来的时候,夏舟还抽空给倪棠发了个消息:[你知道运气守恒定律吗?]
根据运气守恒定律,当好运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倒大霉了!
就像她现在一样。
救护车很快呼啸而来,将疑似小腿骨折的夏舟搬上了车。
随车医生例行询问:“怎么摔的?”
夏舟:“地上有积水,没站稳,从斜坡上滑下来了……”
医生停下记录:“就滑了一下?”
夏舟抹了下额头的汗,自己笑出了声:“运气不太好,摔下去的角度不对。”
医生看了看伤处已经肉眼可见的肿胀,“应该是骨折没跑了。”
夏舟点头,又抹抹汗,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医生,我们现在是去哪家医院啊?”
“最近的医院,榆大附一院。”
附一院?夏舟猛然瞪大了眼睛,连忙从包里翻出手机,熟练点开微信收藏里的一篇推送。
医生见她反应这么大,也好奇地凑近看了看。
推文标题写着“202x年骨科学术年会”,夏舟点开下滑,滑到一张图片时,她停下动作,点开了图片。
图片上是一个正在台上做汇报的人,那人看上去很年轻,穿着剪裁合身的西装,精神十足,背景的PPT封面右下角标明了汇报人的姓名和单位,医生眯眼一看,姓名祝叙,好像不认识,但这人的单位他很熟悉,写着“榆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这不就是我们医院吗,这祝医生是你认识的人?”医生问道。
“以前认识。”夏舟确认了医院名称,没多说什么,顿了顿,问道,“那个,医生,我们能换一家医院去吗?”
医生简直要跳起来:“附一院的骨科是全市最好的,而且是最近的,你的腿都骨折了,不去最近的医院,还想去哪里?”
夏舟讪讪:“我就随便问问。”
救护车很快停到了急诊室门口,快速交接后,夏舟被推去做了CT,没什么意外地被确诊胫腓骨骨折,又是一番交接,夏舟被推进了住院楼里的骨科病区。
下了电梯去病房,要经过医生办公室,夏舟躺在担架床上,转头朝里面看了看,没看到熟悉的面孔,她顿时放了心——
看来他今天休息,太好了,她还没做好见面的准备呢。
---
D5手术室灯还亮着,一场膝关节置换手术接近尾声,骨科主任黎正先下了台,脱了手术衣,仰头动了动有些僵硬的颈椎,道:“缝合就辛苦你了,小祝。”
祝叙说了句不辛苦,从器械护士手中接过持针器,打起精神做收尾工作。
这场手术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患者是位需要置换人工膝关节的73岁老太太,黎正亲自操刀,怕术中有突发状况,还特地叫上了从硕士起就跟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祝叙。
等祝叙下台,手术室灯灭时,已经是十五分钟之后了。他脱下有些汗湿的手术服,换上白大褂,一脸疲惫地回到病区。
刚坐下,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护士张铃兰就急匆匆走了进来:“祝医生,程医生,急诊来了个胫腓骨骨折的新患者,两分钟后就送到,你们两组现在都空一个床位是吧,你们看看是哪组收一下?”
“年纪多大?我们组有两个老年人了,再来个年纪大的患者,我可能要吃不消了。”程子林抓抓头发。
张玲兰递过手中的单子,道:“是年轻人,28岁,女性,单纯骨折,没有任何基础疾病。”
程子林看一眼累到说不出话的祝叙,主动道:“我收吧。”
“行,那我安排患者去7床。”
程子林点头,瞥了眼患者姓名,无意叹道:“这患者和我女朋友还是一个姓呢。”
“患者姓夏?”祝叙突然出声,“叫什么?”
28岁,姓夏,女性,祝叙明知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有成千上万,可每次碰到,他却总是忍不住去确认一遍。
“叫夏舟。”程子林感叹道,“名字还挺好听。”
祝叙猛地转身,从程子林手中夺走单子,看了一眼,立刻叫住了正往外走的张铃兰,说道:“这个患者我收吧,张老师,麻烦你一会儿把患者推到我们组。”
程子林和张铃兰都没反应过来:“啊?”
祝叙似乎有些紧张,直接站了起来,顿了两秒才想起来应该和这两人解释一下,说道:“我们组实习生还没见过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正好带他们看一下完整的治疗过程。”
程子林:……
谁信啊!上一个小腿骨折的患者还在我们组的病床上躺着呢,那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积极?
外边铃声响起,是有患者要换水,张护士闻声走了出去,只剩下程子林往椅背后面一靠,用探究的眼光打量着有些反常的祝叙。
还没等他质问,祝叙先摸了下口袋,转头说道:“更衣室的钥匙我好像没带来,你的借我一下。”
“去更衣室做什么?”程子林将钥匙抛过去。
“拿东西。”祝叙看了下墙上的表,快步走出办公室。
五分钟后,祝叙空着手回来,程子林说道:“刚才急诊已经将患者送来了,在36床。”
祝叙“嗯”了声,接了杯水喝了,整了整领口,在程子林探究的视线下故作镇定地说:“我去看下新患者。”
程子林看着祝叙飞快的步伐,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他“嘶”了两声后,想了起来:
今天祝叙的白大褂里面穿的不是一件黑色圆领短袖吗,怎么去了趟更衣室回来,里面的衣服就成了白衬衫?
还说什么拿东西,祝叙明明是去更衣室换了件衣服。
要不是他知道祝叙这是要去病房看新患者,他还以为祝叙是要去相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