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清风阁。
“母亲,怎么办,绝不能让那个贱人活着出来。”
“前些日子那贱人欺负我,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床榻上,苏妙低声啜泣,病容上滚下串串热泪来。
冬日里湖水寒凉无比,她惯来身子娇弱,落水后染了风寒,至今也没有好。
尤氏看着心疼,轻抚着她的背,语气也软了下来,“妙妙,你放心,我已经同你表姐打过招呼了,定下了一箭双雕的妙计,谋害皇嗣这样的罪名,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尤氏向来与侄女兰妃来往密切,可前日书信中传来芸妃有孕的消息,使二人顿时不安。须知圣上子嗣凋零,若芸妃成功诞下长子,那么兰妃的地位便岌岌可危,尤家也将遭受仇家打压,从此一蹶不振。
又因苏妙落水一事,姑侄俩便定了一条毒计,先设计芸妃滑胎,其后嫁祸给苏娮。
苏妙听了母亲的话,渐渐止了哭声,“母亲,你一定要让表姐好好收拾苏娮那个小贱人。”
尤氏边替女儿梳理头发,一边说道:“母亲一定让欺负你的人付出代价。”
提起苏娮,苏妙越想越气,不由问道:“母亲,你当初为什么要同意那个贱人入宫?”
尤氏看着她叹了口气,“你以为我能阻止得了吗?”
“你父亲也不知道最近中了什么魔怔,竟想起姜氏的好来,纵使我不同意,你父亲也一定会让那个贱人的女儿入宫……”
“母亲……”苏妙又啼哭起来。
尤氏只能安慰她道:“妙妙,你放心,母亲一定会为你做主。”
“等你好了,在你父亲跟前一定不要莽撞,将往日的性子收敛些,不要惹你父亲反感。至于苏娮,既然她要挡我们母女的路,那就留不得了……”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一个心腹丫鬟挑了帘子进来,朝尤氏问安:“夫人,宫里头来信了。”
尤氏还以为来了好消息,急着将信拆开,可待她看完,面色竟然一滞,似乎不大高兴。
苏妙疑惑低接过信,看完后情绪绷不住了,“什么,苏娮被放出来了!”
“母亲,这怎么会……”
尤氏也见过许多场面,很快就镇定下来,“你表姐说,有人保着苏娮,硬是从中查出了线索,娘娘为了避免查到自己身上,逼迫那宫女自杀了。”
这时候,苏妙并不关心旁人死活,她只在意苏娮死了没有。苏娮那个贱人,不仅害她落水,还抢了她伴读的位置,那原本应该是属于她的……
她一定不会放过她。
……
下午些时候,齐瑶过来接苏娮。
“娮娮,你可以出去了。”
好不容易催促狱卒将牢门打开,齐瑶便冲进去拉着苏娮,带她离开这个晦气的地方。
苏娮倒是一点儿情绪波动也没有,一则芸妃小产之事本就与她无关,二则她相信周知斐。
可是她找了半天,却并没有发现周知斐的身影。
“周大人呢?”苏娮问。
齐瑶笑着答道:“周大人许是有公务在身。”
“娮娮,我带你去找谢先生。”
“找他做什么?”
“这次的事,先生也费了不少心的。”
苏娮实想不到谢泠会帮她,倒颇为意外。
二人这便到了偏殿。
彼时,谢泠正在弹琴,琴音淙淙如流水倾泻,其间又有风动竹林之声,悠扬宁静,旷古久远。
见她二人来了,谢泠十指覆在琴上,止了余音。
“这一回便是长个教训,以后行事莫要过于张扬。”
苏娮暗自捏着袖口,原本还想谢他来着,可这话顿时便说不出口,反倒有些气愤,只道:“学生知道了。”
听这语气,谢泠头也未抬,知道她不情愿,便道:“下去练字吧,尚能静静心气。”
苏娮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她倒是巴不得惹怒他,以后省得他一番说教,老是嚷嚷着练字,好生烦恼。
可一贯严厉的人,在她这里却莫名耐心起来,想来想去,苏娮觉着这姓谢的一定是吃错了药。
“先生若是无事,学生便退下了。”
谢泠这次并没有发话,苏娮见状行了礼,转身离开。
齐瑶觉着有些不妥,便解释道:“先生,娮娮许是经此一事,心情不好,你莫要见怪。”
“我替她谢过先生。”
谢泠如何会在意,“你回去吧。”话音一落,琴声再度响起,只是音调有些低沉。
齐瑶依言退下,为何她觉得先生好像并不是很高兴,也许是她多想了。
回到言奚斋,苏娮便关上了房门。
她从柜子里取出一副卷轴,打开看了几刻后便再度放回原处,这是她每日必做的事之一。
如今已是深冬,大燕的冬日更是严寒,不知道衍哥哥的身体如何。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她决定今日夜探谢府,听一听谢泠的墙角,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线索。
好不容易挨过数个时辰,天刚擦黑,苏娮便扮成一个小太监,光明正大出了宫。因她事先借了公主的宫牌,那些守门的侍卫不敢拦她。
这数月里,苏娮不是没有探过谢府,只不过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谢府离忠勤王府极近,只不过眼下的王府早已破败不堪,先前风光随着那场抄家灭门之祸毁之殆尽。苏娮实在不明白谢泠为什么会搬到这么冷僻的地方。
循着往日那条小道,苏娮很快就找到书房。
院落寂静,唯独雅月堂还掌着灯,昏黄的烛光下,隐隐可见一个黑色人影。
苏娮十分谨慎,只因谢泠身边有听竹和闻月两个高手,两个人加起来极其难缠。她暗中观察了半天,发现是听竹守夜后才放了心。
听竹这小年轻,勇猛是勇猛,可就是太过直率,她随便一忽悠就上了当。
今夜也是如此。
苏娮从地上捡起一枚石子,使劲朝另一侧的柱子击去,弄出了动静。那门前的听竹听到动静便寻过去,苏娮趁机闪身隐在窗下。
听竹一时半会回不来,苏娮便捅开一层窗户纸,观察屋内的情况。
屋内,谢泠照旧看着书,身上披着厚厚的黑色披风,整个人笼在光影里,竟丝毫不突兀。不了解他的人只当他是圣人君子,谁知道此人城府极深。
谢泠这些年一直与长公主的势力暗自较劲,为的是容笙那个已经死了的人,这也是她任务中关键的一点。可是,数月里她探了谢府数次,依旧没有关于容笙的一点消息。
狡猾如谢泠,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容笙安葬之地,她得另想办法才是。
既然守株待兔之计不行,那么就得接近他,想办法获取信任。
即便苏娮不情愿,可哥哥的命掌握在长公主手中,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苏娮等了一个时辰,奈何谢泠与闻月口风极严,她只好放弃,选择回宫。
……
接下来几天,谢泠就觉出了些与众不同的味道。
往日里,那闹腾的两个人最近却愈发乖觉起来。
课业按时完成,绝不弄虚作假;不与人打闹,不捉弄先生;自觉练字,也不抱怨。瞧着,倒比往日进益了许多。
傅容下得课堂来,也说苏娮向学之心正了些,即便是她的课上,也不带头玩闹小憩了。甚至其余先生也顺心了许多,几个老人家聚在一处,闲聊起来,无往日唉声叹气,怨声载道之状。
那先前的徐严被谢泠罢免,顶替上来的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先生,倒也没有太多男女偏见。其余老先生便望风而倒,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帮子女学生。
看着学风渐渐正了,谢泠作为主事人,亦欣慰不少。
不过,对于苏娮,他却是有几分怀疑,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倒要看看,她的乖觉能撑到什么时候。
这天,二人照例来习字。
谢泠却当场提出要考教前日功课,二人顿时焦头烂额。
然,苏娮为了往日印象改观,前夜挑灯夜读下了不少功夫,对于谢泠所出题目,答虽答得偏了点,但好歹没交白卷。这一点,还得了谢泠几分认可。
“苏姑娘倒是进步不小。”
“那自然是先生教得好。”这一招马屁,苏娮拍的面不红心不跳。
谢泠淡淡的眸光看向眼前这个马屁精,心上忽地多了几许兴味,也不多说,只是静静看着她表现。
谢泠要泡茶,苏娮极为殷勤地收拾茶具,强行抢去了闻月的活,又是递茶,又是烧水。知晓谢泠最爱梅花雪水烹茶,苏娮便起了个大早去收集梅花雪水,足足收集了十多日才集满一壶。
一日,谢泠在偏殿批阅文书,苏娮留下来侍候笔墨。
谢泠喜静,一向聒噪的某人分外安静。
他埋头阅卷,她专心磨墨。
谢泠阅了大半卷宗,可笔砚内磨好的墨已然告罄,他唤了一声:“苏娮。”
可是,没什么动静。
谢泠无奈摇头,那丫头许是觉着无聊,出去了。他只好自个儿动手。
可视线一转,却发现一旁的桌子上趴着一个人。
女子合着双眸,因冷缩着身子,看着有些疲累。冬日里的天,纵使笼着暖炉还是有些寒凉,谢泠便取过自己的大氅,披在她的身上。
苏娮睡的迷迷糊糊,感受到身旁的温度,不自觉靠过去。
谁知,这一靠竟靠在了谢泠身上。
谢泠拢大氅的手一顿,整个人身子僵住。可又不能一下子退开,只好扶着她的身子小心翼翼回归原处。
谢泠继续批阅卷宗,可不知为什么,心绪需要他克制才能静下来。
等苏娮醒来,却发现谢泠已经离开,唯独剩下那件黑色大氅。
“母亲,怎么办,绝不能让那个贱人活着出来。”
“前些日子那贱人欺负我,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床榻上,苏妙低声啜泣,病容上滚下串串热泪来。
冬日里湖水寒凉无比,她惯来身子娇弱,落水后染了风寒,至今也没有好。
尤氏看着心疼,轻抚着她的背,语气也软了下来,“妙妙,你放心,我已经同你表姐打过招呼了,定下了一箭双雕的妙计,谋害皇嗣这样的罪名,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尤氏向来与侄女兰妃来往密切,可前日书信中传来芸妃有孕的消息,使二人顿时不安。须知圣上子嗣凋零,若芸妃成功诞下长子,那么兰妃的地位便岌岌可危,尤家也将遭受仇家打压,从此一蹶不振。
又因苏妙落水一事,姑侄俩便定了一条毒计,先设计芸妃滑胎,其后嫁祸给苏娮。
苏妙听了母亲的话,渐渐止了哭声,“母亲,你一定要让表姐好好收拾苏娮那个小贱人。”
尤氏边替女儿梳理头发,一边说道:“母亲一定让欺负你的人付出代价。”
提起苏娮,苏妙越想越气,不由问道:“母亲,你当初为什么要同意那个贱人入宫?”
尤氏看着她叹了口气,“你以为我能阻止得了吗?”
“你父亲也不知道最近中了什么魔怔,竟想起姜氏的好来,纵使我不同意,你父亲也一定会让那个贱人的女儿入宫……”
“母亲……”苏妙又啼哭起来。
尤氏只能安慰她道:“妙妙,你放心,母亲一定会为你做主。”
“等你好了,在你父亲跟前一定不要莽撞,将往日的性子收敛些,不要惹你父亲反感。至于苏娮,既然她要挡我们母女的路,那就留不得了……”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一个心腹丫鬟挑了帘子进来,朝尤氏问安:“夫人,宫里头来信了。”
尤氏还以为来了好消息,急着将信拆开,可待她看完,面色竟然一滞,似乎不大高兴。
苏妙疑惑低接过信,看完后情绪绷不住了,“什么,苏娮被放出来了!”
“母亲,这怎么会……”
尤氏也见过许多场面,很快就镇定下来,“你表姐说,有人保着苏娮,硬是从中查出了线索,娘娘为了避免查到自己身上,逼迫那宫女自杀了。”
这时候,苏妙并不关心旁人死活,她只在意苏娮死了没有。苏娮那个贱人,不仅害她落水,还抢了她伴读的位置,那原本应该是属于她的……
她一定不会放过她。
……
下午些时候,齐瑶过来接苏娮。
“娮娮,你可以出去了。”
好不容易催促狱卒将牢门打开,齐瑶便冲进去拉着苏娮,带她离开这个晦气的地方。
苏娮倒是一点儿情绪波动也没有,一则芸妃小产之事本就与她无关,二则她相信周知斐。
可是她找了半天,却并没有发现周知斐的身影。
“周大人呢?”苏娮问。
齐瑶笑着答道:“周大人许是有公务在身。”
“娮娮,我带你去找谢先生。”
“找他做什么?”
“这次的事,先生也费了不少心的。”
苏娮实想不到谢泠会帮她,倒颇为意外。
二人这便到了偏殿。
彼时,谢泠正在弹琴,琴音淙淙如流水倾泻,其间又有风动竹林之声,悠扬宁静,旷古久远。
见她二人来了,谢泠十指覆在琴上,止了余音。
“这一回便是长个教训,以后行事莫要过于张扬。”
苏娮暗自捏着袖口,原本还想谢他来着,可这话顿时便说不出口,反倒有些气愤,只道:“学生知道了。”
听这语气,谢泠头也未抬,知道她不情愿,便道:“下去练字吧,尚能静静心气。”
苏娮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她倒是巴不得惹怒他,以后省得他一番说教,老是嚷嚷着练字,好生烦恼。
可一贯严厉的人,在她这里却莫名耐心起来,想来想去,苏娮觉着这姓谢的一定是吃错了药。
“先生若是无事,学生便退下了。”
谢泠这次并没有发话,苏娮见状行了礼,转身离开。
齐瑶觉着有些不妥,便解释道:“先生,娮娮许是经此一事,心情不好,你莫要见怪。”
“我替她谢过先生。”
谢泠如何会在意,“你回去吧。”话音一落,琴声再度响起,只是音调有些低沉。
齐瑶依言退下,为何她觉得先生好像并不是很高兴,也许是她多想了。
回到言奚斋,苏娮便关上了房门。
她从柜子里取出一副卷轴,打开看了几刻后便再度放回原处,这是她每日必做的事之一。
如今已是深冬,大燕的冬日更是严寒,不知道衍哥哥的身体如何。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她决定今日夜探谢府,听一听谢泠的墙角,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线索。
好不容易挨过数个时辰,天刚擦黑,苏娮便扮成一个小太监,光明正大出了宫。因她事先借了公主的宫牌,那些守门的侍卫不敢拦她。
这数月里,苏娮不是没有探过谢府,只不过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谢府离忠勤王府极近,只不过眼下的王府早已破败不堪,先前风光随着那场抄家灭门之祸毁之殆尽。苏娮实在不明白谢泠为什么会搬到这么冷僻的地方。
循着往日那条小道,苏娮很快就找到书房。
院落寂静,唯独雅月堂还掌着灯,昏黄的烛光下,隐隐可见一个黑色人影。
苏娮十分谨慎,只因谢泠身边有听竹和闻月两个高手,两个人加起来极其难缠。她暗中观察了半天,发现是听竹守夜后才放了心。
听竹这小年轻,勇猛是勇猛,可就是太过直率,她随便一忽悠就上了当。
今夜也是如此。
苏娮从地上捡起一枚石子,使劲朝另一侧的柱子击去,弄出了动静。那门前的听竹听到动静便寻过去,苏娮趁机闪身隐在窗下。
听竹一时半会回不来,苏娮便捅开一层窗户纸,观察屋内的情况。
屋内,谢泠照旧看着书,身上披着厚厚的黑色披风,整个人笼在光影里,竟丝毫不突兀。不了解他的人只当他是圣人君子,谁知道此人城府极深。
谢泠这些年一直与长公主的势力暗自较劲,为的是容笙那个已经死了的人,这也是她任务中关键的一点。可是,数月里她探了谢府数次,依旧没有关于容笙的一点消息。
狡猾如谢泠,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容笙安葬之地,她得另想办法才是。
既然守株待兔之计不行,那么就得接近他,想办法获取信任。
即便苏娮不情愿,可哥哥的命掌握在长公主手中,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苏娮等了一个时辰,奈何谢泠与闻月口风极严,她只好放弃,选择回宫。
……
接下来几天,谢泠就觉出了些与众不同的味道。
往日里,那闹腾的两个人最近却愈发乖觉起来。
课业按时完成,绝不弄虚作假;不与人打闹,不捉弄先生;自觉练字,也不抱怨。瞧着,倒比往日进益了许多。
傅容下得课堂来,也说苏娮向学之心正了些,即便是她的课上,也不带头玩闹小憩了。甚至其余先生也顺心了许多,几个老人家聚在一处,闲聊起来,无往日唉声叹气,怨声载道之状。
那先前的徐严被谢泠罢免,顶替上来的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先生,倒也没有太多男女偏见。其余老先生便望风而倒,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帮子女学生。
看着学风渐渐正了,谢泠作为主事人,亦欣慰不少。
不过,对于苏娮,他却是有几分怀疑,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倒要看看,她的乖觉能撑到什么时候。
这天,二人照例来习字。
谢泠却当场提出要考教前日功课,二人顿时焦头烂额。
然,苏娮为了往日印象改观,前夜挑灯夜读下了不少功夫,对于谢泠所出题目,答虽答得偏了点,但好歹没交白卷。这一点,还得了谢泠几分认可。
“苏姑娘倒是进步不小。”
“那自然是先生教得好。”这一招马屁,苏娮拍的面不红心不跳。
谢泠淡淡的眸光看向眼前这个马屁精,心上忽地多了几许兴味,也不多说,只是静静看着她表现。
谢泠要泡茶,苏娮极为殷勤地收拾茶具,强行抢去了闻月的活,又是递茶,又是烧水。知晓谢泠最爱梅花雪水烹茶,苏娮便起了个大早去收集梅花雪水,足足收集了十多日才集满一壶。
一日,谢泠在偏殿批阅文书,苏娮留下来侍候笔墨。
谢泠喜静,一向聒噪的某人分外安静。
他埋头阅卷,她专心磨墨。
谢泠阅了大半卷宗,可笔砚内磨好的墨已然告罄,他唤了一声:“苏娮。”
可是,没什么动静。
谢泠无奈摇头,那丫头许是觉着无聊,出去了。他只好自个儿动手。
可视线一转,却发现一旁的桌子上趴着一个人。
女子合着双眸,因冷缩着身子,看着有些疲累。冬日里的天,纵使笼着暖炉还是有些寒凉,谢泠便取过自己的大氅,披在她的身上。
苏娮睡的迷迷糊糊,感受到身旁的温度,不自觉靠过去。
谁知,这一靠竟靠在了谢泠身上。
谢泠拢大氅的手一顿,整个人身子僵住。可又不能一下子退开,只好扶着她的身子小心翼翼回归原处。
谢泠继续批阅卷宗,可不知为什么,心绪需要他克制才能静下来。
等苏娮醒来,却发现谢泠已经离开,唯独剩下那件黑色大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