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过后,张三牵动面部皮肤笑了一下:“我哪里会认识,莫非是个挖玉的,我都认识?”

    “不是,就是问问。”李经纶简单回答,而从刚刚那个对视里,他其实已经无比确定,张三一定认识黄玉达。

    他在此之前已经与苏向晴讨论过张三各种可能的反应,其中一种反应就是“装不懂”,而且是那种拙劣地装不懂。这意味着黄玉达这个人在张三心中有一定的份量,但以他们目前的关系,张三不至于把这种份量合盘托出。

    他们俩更倾向于张三的这种反应,就凭张三对一个只见过几次的挖玉人解山念念不忘,连他口里的诗都记得。

    所以,他们并不觉得张三是对帝王玉有执着的那一类人,而是对解山最终没有走出昆仑耿耿于怀的人。

    “那是什么?”李经纶指着远处一点绿色的荧光问。

    那点绿色的荧光像萤火虫的尾火,在空中上上下下浮动,但那种明艳的程度要比尾火亮很多,在布满繁星的夜色下,那点荧光也是极其夺目的存在,让人觉得奇特。

    张三摇摇头:“可能是萤火虫吧?”

    这属于说胡话,因为不可能是萤火虫。

    “你这个向导不合格啊?”李经纶调侃。

    “这东西我没遇到过,也没听别人说过,怎么,向导就什么都要知道吗?”张三不服。

    “那顾客想知道呢?”

    那点荧光越飞越远,更远的地方似乎有更多的荧光在等它集合,李经纶看了看方向,那是他们明天要出发的方向。

    “那是一种飞蛾,不是你们通常所了解到的飞蛾,而是雪山飞蛾,它们以雪山上的微生物为食……”张三站起身:“我有很多这种故事的。”

    李经纶突然一声笑了:“我得感谢你没有故意骗我?”

    张三也笑着点头:“跟那个李黛西说说,别总想着说我坏话,我这个人,很真诚的!”

    ……

    第二日,一队人行进不久,就看到了远处山峰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

    远处的山体坡面,被雕出了一尊佛像。

    佛像慈眉善目,是那种悲悯众生的细长且深邃的眉眼,头顶雕刻有发髻,宽阔的胸怀上雕刻有心经,整座像大约有五十米高,下方是一个莲花底座。经过多年风沙的侵蚀,佛像表面有些磨损,但其中的工笔仍然叫人称绝。

    整座像虽不及乐山大佛规模庞大,但在这人烟绝迹的昆仑山深处有这样一个地方,也足够称得上一个奇迹。

    杨子扬与李泰然他们都心情不错,认为路遇佛祖,一定会诸事顺利,为了表示诚意,他们还决定要去到那佛像底下进行参拜。

    苏向晴倒不是很信这个,尤其是对于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佛祖凭什么要保佑呢?

    李黛西问:“什么人会在这里建一座佛像?”

    对这些事,苏向晴倒是有些猜测。

    历史长河之中,各种文明都是在相互融合,西王母的部族有一部分人民去到了中原,自也可能有其他部落的人迁徙来这个昆仑山深处。

    不论那场经历多年的上古洪水以及往后几千年的岁月是如何将昆仑山变化成如今这个模样的,当年这里,应当真的是有绿地成茵的峡谷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的。

    相传,于阗国的建立者与印度王子有关,且正是在印度佛教最鼎盛的时代,这位王子由于父亲的迫害被逼逃离故土。

    印度半岛的人民如何来到和田?那肯定要翻越这个帕米尔高原,而在经历重重困难后,他们终于能够在和田安家,继续传播自己的教义,这大有涅槃重生的意境。

    故此,他们在这昆仑山深处建造大佛,以示尊崇与缅怀。

    苏向晴心中突然生起一种担忧,在往后数千年的岁月里,昆仑山中的西王母部落最终是否也与哪些文明融合?帝王玉到底还在不在这里?

    这恐怕只有部落首领或者祭司才知道。

    大多数人就地休息,李泰然带着少部分人前去膜拜。

    一路上,杨子扬聊到了他们这行的规矩:“玉在中国古代地位很高,也是祭祀各山山神的必备之品,我们要是进山寻玉,也得恭敬些,遇山拜山,遇河拜河。”

    张三走在李经纶身边,在山谷风声之中,李经纶仿佛听到身边人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

    到了大佛脚下,那大佛的巨大身体显得更加伟岸,众人只能仰视,就感觉无论信不信佛,最好都得拜拜。

    而在众人参拜的空档之间,解一丁在佛像的莲花底座上发现了一个洞口。

    这应当也是一个人工山洞,按这一行人的身份,也必然会进洞查探。

    他们几乎没有耽搁,跟着解一丁进了洞。

    洞内并不宽敞,不是那种山体里面本身有天然洞穴经加工而成的地方,而是依着原本的山形,一步一步开凿而成的空间。

    洞内有不少石刻佛龛,佛龛层层叠叠沿着山体向上,几乎有上千个。

    每个佛龛里的佛像都姿态不同,有的感觉温和些,还有的感觉暴戾些,有的似乎在笑,又有的似乎在哭,仿若世间万千众生相。

    中间的位置有一个人工打磨而成的圆形石盘,上面摆着一块奶油质地的椭圆形石头,剖面给人的感觉是一个55寸电视机那么大,其间有着丝丝纹路,像奶油深浅不一时的那种纹路,十分生动。

    解一丁站在石头面前呆住了。

    小黑和陈多多欣喜若狂地奔过去:“冰蚕玉!”

    李泰然他们几个也眼里放光,看这架势,饶是自己不懂,苏向晴也知道这冰蚕玉称得上是绝世宝玉。

    二话不说,小黑和陈多多再叫上了跟来的三个兄弟虎子、光头刚和小铁准备把这玉石搬走。

    哪知五个男人搬这玉还有点费劲,陈多多只好又去叫解一丁和钱运,解一丁还有点愣愣的,钱运一推,他才反应过来搭把手。

    接着,范潮和李经纶还有张三也加入了搬运的行列。

    杨子扬在苏向晴身边耳语:“这冰蚕玉千百年难得一见都被我们遇上,真是菩萨保佑。”

    苏向晴便问:“什么是冰蚕玉?”

    “冰蚕玉是和田玉籽料中的一种,其触感如冰,久捂不热,玉身天然带有深浅不一的白色纹路,整个视觉效果仿佛是休眠的蚕,故名冰蚕。”

    十个男人勉强搬动了这块冰蚕玉。

    李泰然皱了皱眉,这样下去可不行,他们不仅带不走这块玉,更会影响去找帝王玉的进程。

    “老板。”小黑与李泰然心有灵犀,问道:“要不定位给外面的人,让他们带工具来运?”

    李泰然点了点头道:“也好。”

    小黑几人便又将玉挪回原位,这高原地区,几人稍一使劲已经气喘吁吁了。

    陈多多眼前一个虚影,仿佛看见那冰蚕玉动了一下,惊呼:“你们看!”

    洞口的佛像上应当是留着隐蔽的透光通气的口子,阳光从那些地方散射进来,这洞内并不是完全黑暗的。听陈多多一言,小黑便也将肩上的探照灯照在冰蚕玉上,光线充足,动静没发现,倒是看见那玉身上的深浅纹路栩栩如生,仿佛是活的。

    “这块玉绝对是冰蚕玉中的极品,市面上还没出现过勒!”他语气更加激动。

    解一丁却冷不丁来了句:“这块不是冰蚕玉,或者说,还不是真正的冰蚕玉。”

    来不及质问他的意思,那冰蚕玉的体内纹路竟然活动起来,椭圆的形状也开始变化,似乎马上就要裂开。

    就是有一种幼虫蜕壳的感受,仿佛里面的什么东西,正要破壳而出。

    几人忙退后了几步,范潮抬头一看,最先出声:“那又是什么东西?”

    顺着他的声音,众人只见点点绿色荧光从佛龛中飘出,直接在这山洞之中形成了一片荧光波浪,起伏环绕。

    李经纶心头一紧,这不就是昨晚他与张三看见的那“雪山飞蛾”吗?

    成群的雪山飞蛾在洞壁上方集聚成一条绿色的发光带,然后在电光火石之间,突然冲向一脸懵逼的众人。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进攻,是个人都会下意识地躲开,所有人当即四散而逃,可人腿自然跑不过这些飞蛾,何况这还是在人家的主场—这个山洞之中。

    而这飞蛾似乎另有所图,它们从几个人的身边掠过,然后聚集在洞口处,只用了瞬间就把本就狭窄的洞口完全密封,形成了一道荧光门。

    原本一片祥和的山洞突然间徒生变数,气氛骤然紧张。

    断我退路?李泰然皱眉,当即下令要破开这道荧光门冲出去。

    八爷从包里掏出一把金刚伞,他动作麻利,迅速伸长了伞柄并打开了伞面,一把就朝那面荧光屏障抡过去。

    飞蛾惊慌之中扑腾着翅膀四散开去,苏向晴定睛一看,见那飞蛾实际上身形如同春蝉,荧光下整个身体如溜了一层黑金般光亮,羽翼轻薄,振动频率极快,尾部的绿色荧光正闪动着,熠熠生辉。

    在它们散开的这一瞬间,八爷感受到自己的金刚伞遭受到了这些飞蛾的攻击,它们的身体似乎分泌出了什么液体落在他的伞面上,这让他心里生出了些不详的感受。

    而在他准备再次攻击之前,飞蛾也已经回到原位,继续死守着洞口,刚才那攻击算是白打了。

章节目录

神州潜龙[探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杨小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小依并收藏神州潜龙[探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