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相府
等到外面开始放过年必备窜天猴的时候,沈照被那尖锐的声音惊醒,她感觉精神了不少,全身上下不再那么乏力,只是还想在床上赖一会,她翻了个身,忽然看见昨晚拼榫卯的桌子下面还剩下一个木块似的东西,隐在桌角投下的阴影里有些看不真切。
沈照心里大惊,回想一下又觉得不对,她分明都拼好了,怎么可能还剩下一块,她翻身下床,鞋也来不及穿就钻到了桌底。
屋里没开灯,沈照手里摸到了什么硬质物,刚要起身,后脑勺就撞到了桌底,当即两眼一抹黑。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注)
沈照莫名闻到一阵幽香,不像是香水的味道,而是寺庙里燃着的檀香味,耳畔是清缓的读书声,让人不由得沉下心来。
声音似乎尚在远处,柔和又明朗,沈照睁开双眼,面前竟已不是昏暗的房间,四周是奢靡而繁华的中式庭院,朗朗天光映照在潺潺流水之中。
沈照站起身来,见白红相间的鱼儿在水里游的欢快,自己竟身处在沿水的长廊上。
沈照循着檀香,沿着长廊,也不知要通往何处,只是入目的景致奢华而又莫名熟悉,直到她看见长廊尽头,那攒尖顶建筑匾额上的字:圣祈殿。
她心头一震,贺遂川的那个榫卯积木,中央有一个祭坛,就叫这个名字。
最有特点的就是那汉白玉做的三层须弥座,四周浅刻着云纹,每层有不同的动物浮雕作为装饰,以鹿和狮为主,沈照在拼接时便由衷感叹这雕刻的技艺精湛,如今亲眼见到了便更加叹为观止。
她转过头,被掩映在红梅深处的楼阁便是流琬阁,比邻而居的院落是梳琰院,那朗朗书声便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刚刚走过的是三十六廊,还有坐落在廊上的霜晓榭,她都能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因为在昨晚,她还在为它们安放匾额。
沈照脑子里一片混乱,她觉得自己一定在做梦,这样真实的梦,这样离奇的梦。
“众里寻他千百度…”(注)
读书声还在继续,这时她才注意到府上还有来来往往,不知忙碌着什么的人群,她连忙拉住一个好似婢女打扮的人,不小心打翻了人家手里的东西也顾不上道歉,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这是哪?”
不知是沈照哪里说的不对,小婢女愣了一下便大哭了起来。
沈照心里更加慌乱,正不知道怎么安抚,眼见着一根手指头指到了自己鼻子上,凌厉的呵斥声疾风一般灌了过来。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打碎建盏,那可是当今圣上赐给贺相的,你有几条命敢毁坏御赐之物!”
沈照仍在状况之外,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人拉着跪下,一跪便跪在了刚刚打碎的建盏碎片上面,钻心的疼痛顷刻袭来,雪花一样的鹧鸪纹被染上了鲜血。
这不是梦,梦里不会这么疼。
“拉出去!乱棍打死!”
什么?!
沈照心里擂鼓阵阵,想道:姑奶奶还来不及说上一句话,小命就要赔给一个破碗了?!
“慢着!”刚才的读书声停了下来,梳琰院里走出来一位少年,长阶玉立,峨冠博带,好像画里的谪仙人,如墨的长发半梳半绾,大约是还未及束发的年纪。
“少爷。”
刚才扬言要把沈照乱棍打死的掌事婢女恭恭敬敬地站到跟前,把少年的容貌挡个彻底,沈照只觉得这声音倒像是位许久未见的故人。
只闻那少爷又道:“为了一个建盏便要取人性命,这便是父亲平日教你们的宽厚仁德?!”
“奴婢不敢。”
沈照也跟着把头低下,只看得到面前出现了一双漆黑的长靴,她不禁循着长靴往上看,月白色的长袍,腰上带着白玉禁步,就在此人容颜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沈照心尖倏地一颤:“贺…贺遂川?”
那张顶着贺遂川样貌的小少爷挑了挑眉,澄澈的眼眸里充满了疑惑,方才的领头婢女再次大声道:“放肆,相府少爷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
沈照整个人好像被冻住了半截,开不了口,半晌却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轻笑,那少爷朗声道:“无妨,临近年关,父亲终日忙碌。茵陈,休得再惹是生非。”
掌事婢女茵陈连忙应道:“是。”
接着,沈照听到他附到自己耳边道:“你错认了,我叫贺琅,家父还没有赐字。”
随后,贺琅直起身,居高临下地问:“你叫什么?”
沈照愣住了,还是茵陈道:“少爷,她叫茯苓,是府上新来的。”
“茯苓…”贺琅的目光似乎看向西南方的松柏,又好像看向更远的地方。
“以后叫你阿昭吧,昭者,日明也,总比至死蛰伏于树下好得多。”说完,贺琅转身便要回房:“茵陈,你带她们都散了吧,建盏的事我去和父亲说。”
沈照看着贺琅走进最中央的院子:毓珩居,想来那就一代名相的住处,而她清楚那里的每处梁枋。
贺琅到毓珩居给父亲请安,归来已是黄昏。
待到贺琅面色从容地回到梳琰院,一脚才踏进书房,便看见打碎了建盏的那位正恭候他多时。
沈照低眉顺目地往边上一站:“少爷。”
贺琅几不可查的皱了皱眉:“你怎么会在这?”
“少爷,您的书童告病了,我来服侍您研墨写字。”沈照恭敬地答道,在没人看见的地方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她的伎俩虽小,想要混到这位相府少爷的身边自然不算什么难事,她悄悄地上下打量贺琅,除了身材比贺遂川矮了不少,其他的外貌方面两人别无二致。
她方才记起,贺琅的声音就是贺遂川还没变声时,那股略有些奶声奶气的调子,怪不得她会觉得熟悉。
贺琅轻咳一声,故作老成道:“嗯…那,磨墨吧。”
沈照象征性地磨了一会儿,便打起撩拨相府少爷的念头,她瞄了一眼贺琅,像拉家常一样自然道:“少爷,你还记得我吧?”
贺琅没抬眼:“嗯。”
“少爷刚才是被老爷骂了?”
贺琅心中一惊,他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学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藏个七七八八,很少有人可以揣测他了。
他眉目一凛,若是寻常的仆人,见他这样子怕是早就跪着打哆嗦了,可沈照却只是象征性地低了低眉目:“奴婢多嘴了。”
贺琅的确刚被自己老子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冷嘲热讽一通,就为了那么一个不能拿它吃饭也不能拿它喝水,只能用来供着的破碗,他正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他也没有一股脑地都往别人身上撒。
尤其是面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婢女,他总觉得这人不像是个少女,更像是个把自己看得分外透彻的千年狐狸精,这样被看穿的感觉让他从头到脚都不舒服。
“你好像不怕我?”贺琅故意学着他父亲,装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只可惜沈照太了解他,这样的伪装毫无意义。
沈照意味深长地沉默,似乎在默认。
“我父亲在鸿源年间连中三元,一路被提拔至当今首辅,我师傅是前朝封疆大吏,统帅四方,是平定蛮夷的英雄,你为什么不怕我?”
贺琅扬着下巴,一副高不可攀的样子,他右手都是握笔练字养出来的细茧,左手都是扛枪拉弦磨出来的旧伤。
沈照看着他,不禁感叹:这人怎么总是这样大富大贵的命。
她一双眼眸灿若星辰,天真无邪地应道:“因为少爷赐了我新名字啊。”说完,她继续问道:“那少爷将来想当宰相还是将军?”
她深深地望着贺琅,仿佛在说,你都是在说别人,把别人的傲人之处当做漂亮的羽毛贴到自己身上,可这些不能助你翱翔九天,那你自己呢,你自己想做什么呢?
贺琅被她问得一怔,片刻才道:“没人这样问过我…”
沈照也愣住了,直到贺琅又开口道:“实际上…很少有人这样跟我说话。”
贺夫人很早就离世了,府上很久没有女主人,这里的活人,除了贺相,就是管家和仆人,要么是他畏惧的,要么就是畏惧他的,即便出府,也都是些觥筹交错的场面,人人都戴着一副假面皮,很没意思,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这样平等的沟通交流。
“我父亲总想让我早早入朝参政,做陛下的肱股之臣,让我不分寒暑地用功读书,勤勉练功,从来没问过我想要什么…”
外面的月亮已经高高地挂在天上了,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到底是十几岁尚未束发的少年人,还没有建起那么难以攻破的心墙,刚垒出一个矮墙就被那一句推了个彻底。
那晚,贺琅不知不觉中与沈照高谈阔论,是他不曾与旁人道过的胸襟。
沈照听见贺琅的声音好像落在玉石上的泉水,清清地敲击着她的心灵。
直到贺琅瞥见沈照偷偷打了个哈欠,才放她离开,看着她的背影,他呢喃道:“…已经很久没人愿意听我说这样多的话了。谢谢你。”
沈照其实对那些文绉绉的话没什么太大兴趣,可她是真心实意听贺琅说这些的,或许是因为他和贺遂川长得分明一模一样,搞不好还有点前世今生的意思,也或许是因为贺遂川从小也没找到这么个人说话,好不容易遇到她,交了心,她却还是在那时候离开了。
她第一次很想知道,那贺遂川那些年,肚子里攒的那么多话该同谁说呢,又有谁会明白呢?
沈照一脚刚踏出梳琰院的门槛,面前的景物便飞速的变换起来,原本张灯结彩,喜庆迎新的一切鲜红都换成了白色,好像在所有人心里下了一场大雪,把寂寥和悲凉铺满了整个繁华落尽的相府。
这是怎么了?!
沈照一低头,见自己原来的布衣麻衫也通通变成了白色,只见那圣祈殿内一位披麻戴孝的少年挺拔的跪在灵前,那单薄的背影像深秋的落叶被风吹的颤抖,沈照光是在身后看着他,鼻尖便莫名一阵酸涩。
一代名相,悄然陨落,功过皆成过眼云烟,盛势而衰,黄口小儿,难堪重任,戍边将军,鞭长莫及,这偌大家业,便如砧上鱼肉,任人宰割。
“阿昭!”
这名字明明是第一次听别人唤,却像听了一辈子一样。
沈照顷刻间转身,只见贺琅身着白衣,披着深色的麻布,本就清瘦的身形更加形销骨立,好像是白布包住了一块瘦骨嶙峋的石头,眼眸里透着坚韧和倔强。
沈照被他这样子咯得心疼,只是深深地望着他。
贺琅把他随身的白玉禁步塞到沈照手里:“这个你拿着,到外面当了,这辈子也能衣食无忧了。”
这是要我走?沈照转念一想:不,这是…想我活下去。
可她还是摇头,不肯收下那触手生凉的羊脂玉。
“阿昭,我与你说过,也知道你能明白,朝野上下都对我阿爹改革一事怀恨在心,早就备好了脏水要往我家门楣上泼了,如今我羽翼未丰,相府…是保不住了,我们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留在这儿的没一个活得下去,我是阿爹的独子,不可能弃家业于不顾,自己逃命,但我…可以让你活下去。”
沈照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不走!大不了和你们一起死!”
贺琅看着她,眸光流转着复杂的情绪:“阿昭,是你让我明白俞伯牙为什么摔琴,我不愿再对着笔墨纸砚独自吟诗了,我要让你替我活下去…”
说完,他背过身去,不再看她。
沈照还是不愿意走,她拉住贺琅的衣摆,看见自己的眼泪落在上面,一滴一滴,晕开一片,最后有人把自己拉开,越过相府一重一重的门墙,隔开一扇一扇的窗景,直到停着瑞鹤浮雕的照壁把他们格挡。
他还是没有回头。
沈照双手扒着相府的门环,不停地叩着,下一秒,金属门环忽然变得烫手,沈照下意识往后一躲,刹那间眼前大气磅礴的相府被熊熊烈火吞噬。
乌云带着雷电轰鸣着压向被烧得焦黑的相府,火舌舔舐着苍穹,断壁残垣没有等来大雨如注,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呜咽声被落锁的大门紧紧关在里面。
沈照看着这一切,想冲过去,却越跑越远,她看的见冲天的火光,她听得到憾地的哀嚎,可她却什么也做不了。
掌心的羊脂玉渐渐不再冰凉。
“姐,你怎么了?”
“沈照?你醒醒!”
伴着杂七杂八的叫喊声,沈照猛地惊醒,原是大梦一场。
昏暗的房间被灯光照亮,外面灯火通明,鞭炮声此起彼伏,贺遂川关切地坐在她身边:“出这么多冷汗,做噩梦了?”
沈照不由分说地抓住他的手:“我梦见你死了。”
贺遂川:“……大过年的,不吉利,快呸呸呸。”
沈照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看了许久,终于笑了:“好,我呸,梦都是反的。”
后来,沈照与贺遂川一起上网课时,听到历史讲到某一段改革的时,昏昏欲睡的沈照莫名精神起来,把那段文字逐字逐句的读了起来。
贺忠公改革,为当朝最辉煌的几年,却遭旧派愤恨,在其中风猝然离世之际发难,将贺家上上下下二十几口人困在府中,用火活活烧死,更是把贺忠公的坟墓掘出鞭尸,其独子年幼,却志气不短,死前留下血书托外人送出自证清白,言辞悲愤,可歌可泣。
“予及府中上下数十人命,死不足惜,唯念先父经年孤焰,兢业半生,既无求于名,以无慕于恤,而今毁于一旦,付之东流,又逢小人趁人之危,苦苦相逼!至此,烈火焚之,万仞剐之,予无畏也,但求留予一目,得见大厦之倾颓矣!”
沈照盯着那几行小字,好像能看见它原本那血淋淋的样子,她将那一页撕下来贴在胸口,又走到那榫卯积木面前,一切仿佛历历在目,她见证了在那里的盛衰巨变,荣辱百态,她看了好久,一眨眼便落下一滴泪来。
她才知道,那真的不是梦。
沈照心里大惊,回想一下又觉得不对,她分明都拼好了,怎么可能还剩下一块,她翻身下床,鞋也来不及穿就钻到了桌底。
屋里没开灯,沈照手里摸到了什么硬质物,刚要起身,后脑勺就撞到了桌底,当即两眼一抹黑。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注)
沈照莫名闻到一阵幽香,不像是香水的味道,而是寺庙里燃着的檀香味,耳畔是清缓的读书声,让人不由得沉下心来。
声音似乎尚在远处,柔和又明朗,沈照睁开双眼,面前竟已不是昏暗的房间,四周是奢靡而繁华的中式庭院,朗朗天光映照在潺潺流水之中。
沈照站起身来,见白红相间的鱼儿在水里游的欢快,自己竟身处在沿水的长廊上。
沈照循着檀香,沿着长廊,也不知要通往何处,只是入目的景致奢华而又莫名熟悉,直到她看见长廊尽头,那攒尖顶建筑匾额上的字:圣祈殿。
她心头一震,贺遂川的那个榫卯积木,中央有一个祭坛,就叫这个名字。
最有特点的就是那汉白玉做的三层须弥座,四周浅刻着云纹,每层有不同的动物浮雕作为装饰,以鹿和狮为主,沈照在拼接时便由衷感叹这雕刻的技艺精湛,如今亲眼见到了便更加叹为观止。
她转过头,被掩映在红梅深处的楼阁便是流琬阁,比邻而居的院落是梳琰院,那朗朗书声便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刚刚走过的是三十六廊,还有坐落在廊上的霜晓榭,她都能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因为在昨晚,她还在为它们安放匾额。
沈照脑子里一片混乱,她觉得自己一定在做梦,这样真实的梦,这样离奇的梦。
“众里寻他千百度…”(注)
读书声还在继续,这时她才注意到府上还有来来往往,不知忙碌着什么的人群,她连忙拉住一个好似婢女打扮的人,不小心打翻了人家手里的东西也顾不上道歉,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这是哪?”
不知是沈照哪里说的不对,小婢女愣了一下便大哭了起来。
沈照心里更加慌乱,正不知道怎么安抚,眼见着一根手指头指到了自己鼻子上,凌厉的呵斥声疾风一般灌了过来。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打碎建盏,那可是当今圣上赐给贺相的,你有几条命敢毁坏御赐之物!”
沈照仍在状况之外,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人拉着跪下,一跪便跪在了刚刚打碎的建盏碎片上面,钻心的疼痛顷刻袭来,雪花一样的鹧鸪纹被染上了鲜血。
这不是梦,梦里不会这么疼。
“拉出去!乱棍打死!”
什么?!
沈照心里擂鼓阵阵,想道:姑奶奶还来不及说上一句话,小命就要赔给一个破碗了?!
“慢着!”刚才的读书声停了下来,梳琰院里走出来一位少年,长阶玉立,峨冠博带,好像画里的谪仙人,如墨的长发半梳半绾,大约是还未及束发的年纪。
“少爷。”
刚才扬言要把沈照乱棍打死的掌事婢女恭恭敬敬地站到跟前,把少年的容貌挡个彻底,沈照只觉得这声音倒像是位许久未见的故人。
只闻那少爷又道:“为了一个建盏便要取人性命,这便是父亲平日教你们的宽厚仁德?!”
“奴婢不敢。”
沈照也跟着把头低下,只看得到面前出现了一双漆黑的长靴,她不禁循着长靴往上看,月白色的长袍,腰上带着白玉禁步,就在此人容颜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沈照心尖倏地一颤:“贺…贺遂川?”
那张顶着贺遂川样貌的小少爷挑了挑眉,澄澈的眼眸里充满了疑惑,方才的领头婢女再次大声道:“放肆,相府少爷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
沈照整个人好像被冻住了半截,开不了口,半晌却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轻笑,那少爷朗声道:“无妨,临近年关,父亲终日忙碌。茵陈,休得再惹是生非。”
掌事婢女茵陈连忙应道:“是。”
接着,沈照听到他附到自己耳边道:“你错认了,我叫贺琅,家父还没有赐字。”
随后,贺琅直起身,居高临下地问:“你叫什么?”
沈照愣住了,还是茵陈道:“少爷,她叫茯苓,是府上新来的。”
“茯苓…”贺琅的目光似乎看向西南方的松柏,又好像看向更远的地方。
“以后叫你阿昭吧,昭者,日明也,总比至死蛰伏于树下好得多。”说完,贺琅转身便要回房:“茵陈,你带她们都散了吧,建盏的事我去和父亲说。”
沈照看着贺琅走进最中央的院子:毓珩居,想来那就一代名相的住处,而她清楚那里的每处梁枋。
贺琅到毓珩居给父亲请安,归来已是黄昏。
待到贺琅面色从容地回到梳琰院,一脚才踏进书房,便看见打碎了建盏的那位正恭候他多时。
沈照低眉顺目地往边上一站:“少爷。”
贺琅几不可查的皱了皱眉:“你怎么会在这?”
“少爷,您的书童告病了,我来服侍您研墨写字。”沈照恭敬地答道,在没人看见的地方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她的伎俩虽小,想要混到这位相府少爷的身边自然不算什么难事,她悄悄地上下打量贺琅,除了身材比贺遂川矮了不少,其他的外貌方面两人别无二致。
她方才记起,贺琅的声音就是贺遂川还没变声时,那股略有些奶声奶气的调子,怪不得她会觉得熟悉。
贺琅轻咳一声,故作老成道:“嗯…那,磨墨吧。”
沈照象征性地磨了一会儿,便打起撩拨相府少爷的念头,她瞄了一眼贺琅,像拉家常一样自然道:“少爷,你还记得我吧?”
贺琅没抬眼:“嗯。”
“少爷刚才是被老爷骂了?”
贺琅心中一惊,他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学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藏个七七八八,很少有人可以揣测他了。
他眉目一凛,若是寻常的仆人,见他这样子怕是早就跪着打哆嗦了,可沈照却只是象征性地低了低眉目:“奴婢多嘴了。”
贺琅的确刚被自己老子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冷嘲热讽一通,就为了那么一个不能拿它吃饭也不能拿它喝水,只能用来供着的破碗,他正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他也没有一股脑地都往别人身上撒。
尤其是面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婢女,他总觉得这人不像是个少女,更像是个把自己看得分外透彻的千年狐狸精,这样被看穿的感觉让他从头到脚都不舒服。
“你好像不怕我?”贺琅故意学着他父亲,装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只可惜沈照太了解他,这样的伪装毫无意义。
沈照意味深长地沉默,似乎在默认。
“我父亲在鸿源年间连中三元,一路被提拔至当今首辅,我师傅是前朝封疆大吏,统帅四方,是平定蛮夷的英雄,你为什么不怕我?”
贺琅扬着下巴,一副高不可攀的样子,他右手都是握笔练字养出来的细茧,左手都是扛枪拉弦磨出来的旧伤。
沈照看着他,不禁感叹:这人怎么总是这样大富大贵的命。
她一双眼眸灿若星辰,天真无邪地应道:“因为少爷赐了我新名字啊。”说完,她继续问道:“那少爷将来想当宰相还是将军?”
她深深地望着贺琅,仿佛在说,你都是在说别人,把别人的傲人之处当做漂亮的羽毛贴到自己身上,可这些不能助你翱翔九天,那你自己呢,你自己想做什么呢?
贺琅被她问得一怔,片刻才道:“没人这样问过我…”
沈照也愣住了,直到贺琅又开口道:“实际上…很少有人这样跟我说话。”
贺夫人很早就离世了,府上很久没有女主人,这里的活人,除了贺相,就是管家和仆人,要么是他畏惧的,要么就是畏惧他的,即便出府,也都是些觥筹交错的场面,人人都戴着一副假面皮,很没意思,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这样平等的沟通交流。
“我父亲总想让我早早入朝参政,做陛下的肱股之臣,让我不分寒暑地用功读书,勤勉练功,从来没问过我想要什么…”
外面的月亮已经高高地挂在天上了,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到底是十几岁尚未束发的少年人,还没有建起那么难以攻破的心墙,刚垒出一个矮墙就被那一句推了个彻底。
那晚,贺琅不知不觉中与沈照高谈阔论,是他不曾与旁人道过的胸襟。
沈照听见贺琅的声音好像落在玉石上的泉水,清清地敲击着她的心灵。
直到贺琅瞥见沈照偷偷打了个哈欠,才放她离开,看着她的背影,他呢喃道:“…已经很久没人愿意听我说这样多的话了。谢谢你。”
沈照其实对那些文绉绉的话没什么太大兴趣,可她是真心实意听贺琅说这些的,或许是因为他和贺遂川长得分明一模一样,搞不好还有点前世今生的意思,也或许是因为贺遂川从小也没找到这么个人说话,好不容易遇到她,交了心,她却还是在那时候离开了。
她第一次很想知道,那贺遂川那些年,肚子里攒的那么多话该同谁说呢,又有谁会明白呢?
沈照一脚刚踏出梳琰院的门槛,面前的景物便飞速的变换起来,原本张灯结彩,喜庆迎新的一切鲜红都换成了白色,好像在所有人心里下了一场大雪,把寂寥和悲凉铺满了整个繁华落尽的相府。
这是怎么了?!
沈照一低头,见自己原来的布衣麻衫也通通变成了白色,只见那圣祈殿内一位披麻戴孝的少年挺拔的跪在灵前,那单薄的背影像深秋的落叶被风吹的颤抖,沈照光是在身后看着他,鼻尖便莫名一阵酸涩。
一代名相,悄然陨落,功过皆成过眼云烟,盛势而衰,黄口小儿,难堪重任,戍边将军,鞭长莫及,这偌大家业,便如砧上鱼肉,任人宰割。
“阿昭!”
这名字明明是第一次听别人唤,却像听了一辈子一样。
沈照顷刻间转身,只见贺琅身着白衣,披着深色的麻布,本就清瘦的身形更加形销骨立,好像是白布包住了一块瘦骨嶙峋的石头,眼眸里透着坚韧和倔强。
沈照被他这样子咯得心疼,只是深深地望着他。
贺琅把他随身的白玉禁步塞到沈照手里:“这个你拿着,到外面当了,这辈子也能衣食无忧了。”
这是要我走?沈照转念一想:不,这是…想我活下去。
可她还是摇头,不肯收下那触手生凉的羊脂玉。
“阿昭,我与你说过,也知道你能明白,朝野上下都对我阿爹改革一事怀恨在心,早就备好了脏水要往我家门楣上泼了,如今我羽翼未丰,相府…是保不住了,我们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留在这儿的没一个活得下去,我是阿爹的独子,不可能弃家业于不顾,自己逃命,但我…可以让你活下去。”
沈照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不走!大不了和你们一起死!”
贺琅看着她,眸光流转着复杂的情绪:“阿昭,是你让我明白俞伯牙为什么摔琴,我不愿再对着笔墨纸砚独自吟诗了,我要让你替我活下去…”
说完,他背过身去,不再看她。
沈照还是不愿意走,她拉住贺琅的衣摆,看见自己的眼泪落在上面,一滴一滴,晕开一片,最后有人把自己拉开,越过相府一重一重的门墙,隔开一扇一扇的窗景,直到停着瑞鹤浮雕的照壁把他们格挡。
他还是没有回头。
沈照双手扒着相府的门环,不停地叩着,下一秒,金属门环忽然变得烫手,沈照下意识往后一躲,刹那间眼前大气磅礴的相府被熊熊烈火吞噬。
乌云带着雷电轰鸣着压向被烧得焦黑的相府,火舌舔舐着苍穹,断壁残垣没有等来大雨如注,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呜咽声被落锁的大门紧紧关在里面。
沈照看着这一切,想冲过去,却越跑越远,她看的见冲天的火光,她听得到憾地的哀嚎,可她却什么也做不了。
掌心的羊脂玉渐渐不再冰凉。
“姐,你怎么了?”
“沈照?你醒醒!”
伴着杂七杂八的叫喊声,沈照猛地惊醒,原是大梦一场。
昏暗的房间被灯光照亮,外面灯火通明,鞭炮声此起彼伏,贺遂川关切地坐在她身边:“出这么多冷汗,做噩梦了?”
沈照不由分说地抓住他的手:“我梦见你死了。”
贺遂川:“……大过年的,不吉利,快呸呸呸。”
沈照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看了许久,终于笑了:“好,我呸,梦都是反的。”
后来,沈照与贺遂川一起上网课时,听到历史讲到某一段改革的时,昏昏欲睡的沈照莫名精神起来,把那段文字逐字逐句的读了起来。
贺忠公改革,为当朝最辉煌的几年,却遭旧派愤恨,在其中风猝然离世之际发难,将贺家上上下下二十几口人困在府中,用火活活烧死,更是把贺忠公的坟墓掘出鞭尸,其独子年幼,却志气不短,死前留下血书托外人送出自证清白,言辞悲愤,可歌可泣。
“予及府中上下数十人命,死不足惜,唯念先父经年孤焰,兢业半生,既无求于名,以无慕于恤,而今毁于一旦,付之东流,又逢小人趁人之危,苦苦相逼!至此,烈火焚之,万仞剐之,予无畏也,但求留予一目,得见大厦之倾颓矣!”
沈照盯着那几行小字,好像能看见它原本那血淋淋的样子,她将那一页撕下来贴在胸口,又走到那榫卯积木面前,一切仿佛历历在目,她见证了在那里的盛衰巨变,荣辱百态,她看了好久,一眨眼便落下一滴泪来。
她才知道,那真的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