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流华
所有人的目光顷刻间投向施颜清,这让他有些不习惯,瞬间红了脸。
贺遂川率先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施颜清清了清嗓,“我记得我听我爷之前提起过,他有个老朋友的女儿,结婚之后一直生不出孩子,就在村子里领了一个没人要的女娃养着,可这孩子养了不长时间,就忽然怀上了,一家人对那女娃的态度就变了。”
亲生的两个孩子尚且一碗水端不平,又遑论是领来的。
“那家人就是姓高,连时间也对得上,我刚刚就在想这事。”
其余人听得呆滞,沈照只想过高家父母是重男轻女,哪里想过还有这一层。
施颜清顿了顿,继续说:“没几年他们都搬到了城里,只有我爷爷的老朋友还留在乡下,后来爷爷也搬走了,他们就好久没联系了。”
这么说,施爷爷的老朋友说不定就是高若祯的姥姥。
隔天便迎来了二中那不算长的暑假,高若祯的退学申请暂且搁置,不过她应该已经被带到了流华,月升小区的高家人去楼空,奇怪的是,东家走得干净,沈照和贺遂川住的房子竟然没被善后,但凡是个正常人也不会把房子这么大个事给忘了,别的不说,以后这房租给谁去?
只是沈照暂时没空理这堆一团疑云,她实在担心高若祯。
谁都以为高若祯最好脾气,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可沈照实在清楚她心中的傲气和底线,她不可能甘心放弃学业,被困在笼子里当金丝雀。
施颜清从校门出来,就搭乘大巴回了老家,他实在归心似箭,恨不能瞬移回去,一来是为了探望爷爷,二来便是打探高家的消息。
而沈照只能在这边等消息,她和贺遂川成日里轮流守着电话,好在没过多久,施颜清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施颜清仔仔细细地问了施爷爷,确定那家人领来的女娃就是高若祯,他又让爷爷试着与老朋友联系,得知高若祯的姥姥本姓甄,而今人就在流华。
施颜清在电话那边说:“甄姥姥现如今身体不大好了,最近正在医院里。爷爷跟她通电话的时候,那边声音很小,断断续续的,甄姥姥那边想说什么说不清,爷爷这边又听不清,打了快半小时,除了问清楚医院在哪,别的都没说明白。”
“爷爷还挺担心的,他是在下乡做知青的时候认识的甄姥姥还有奶奶,是大半辈子的老朋友了,我记得奶奶生前时常说,跟甄姥姥的关系比爷爷还要好。”
人上了年纪,饶是担心,也是天各一方,难得一见,只有等到人老了才知道,重逢都是见一面少一面。
沈照听出言下之意,脑子也不过一下就脱口而出,“不如我去流华一趟,找甄姥姥当面说说高若祯的事,也替爷爷看望一下老朋友。”
施颜清那边传来了阵阵杂音,又像是风声,接着又是少年人略显明快的声音,“我刚刚问了爷爷,他说麻烦你带句话过去。”
随后,沈照跟徐徽通了电话,徐徽立即说要买机票跟沈照一起去流华。
沈照现在已经在外面住了,但要出趟远门,她决定还是去跟程郡说一声,表面是商量,实则通知一声,毕竟她的机票都已经先斩后奏地买完了。
经过沈照的软磨硬泡,以及高若祯这个好学生当挡箭牌,程郡终于也答应了。
而沈照预备把这事跟贺遂川说的时候,他正在陪海胆玩。
听后自然地点点头,“嗯,你们去吧,我留在这照顾海胆。”
这就没了?
沈照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隐隐一股失望涌上心头。
他怎么不多问两句,他难道一点也不担心我俩的安全问题吗?明明上次去个沂源镇都非要跟着一起,这次远赴流华竟然不吭声了。
程郡还提醒过沈照,她和徐徽都是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性格,出去危险系数很高,还提议把贺遂川捎上,让她果断拒绝了,可现在又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果然人就是贱皮子,沈照默默在心里抽了自己几个耳光,然后回到201里不再说话了。
看着那扇虚掩着的门后面,沈照翻来覆去烦躁的虚影,贺遂川不由得嘴角上扬,海胆在他身边绕来绕去,小爪子不停地在他身上开花,长长的猫尾巴扫来扫去。
海胆虽然名义上是沈照养的猫,什么猫粮猫砂都是沈照出的钱,贺遂川最多也就是隔三差五给它买点猫条猫罐头什么的,但它似乎还是跟贺遂川亲一点,总喜欢迈着长腿,优雅地走过来蹭他,他一伸手摸,就会舒服地呼噜噜。
有时候沈照心想,难道是因为海胆是只母猫才会这样的?可明明已经做过绝育了啊,呸呸呸,跟这有什么关系?
她心里一片乱糟糟,行李收拾的也颠三倒四,学校放假的第五天,沈照便和徐徽坐上飞机走了。
徐徽一路上心不在焉,没了往日的活力,像只打了霜的茄子,要么闭上眼睡觉,要么睁开眼发呆,连句话也没有。
飞机落地时耳畔响起一阵尖鸣,随后出了机场,迎面便有一股热浪卷过来,这便是流华了。
他们下飞机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仍旧马不停蹄地往医院赶。
深夜的医院格外肃穆,有种夏日的燥热也盖不住的森冷,沈照和徐徽都在心里有了预期,本以为推开病房,会有病入膏肓的酸腐味扑来,没想到竟是一阵花果香气冲散了走廊里刺鼻的消毒水味。
甄姥姥住的是私人病房,入目便是洁净的白,被暖色的灯光柔和过又没那么刺眼,显得屋内干净又明亮,窗边呈着几盏新鲜馥郁的佛手,还有一盆开败了的茉莉。
甄姥姥盯着那皱巴巴的花瓣许久,才呜呜地开口,仿佛有一层厚厚的陈年老痰凝在她的喉间,如何也咳不出,更咽不下,发出隆隆的风声。
正坐在床边的护工明白她的意思,走到窗边将那盆茉莉搬走,又换上新的。
沈照和徐徽一前一后走进去,先避重就轻地提到了施爷爷,甄姥姥浑浊的眼珠一眨不眨地在两人中间徘徊,听到故人的名字,她又轻轻的叹了口气,伴着喘声,护工拿来蜂蜜水,她抿下一小口,方才说得出话。
“我和明静打小就认识,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又一起下了乡,认识了施岩泽,我见他第一面就觉得他太老实,戴了个小眼镜,说话吞吞吐吐的,哪承想他和明静能走到一起,还过了这一辈子…”
甄姥姥猛咳几声,喉间又是呼啸一阵,喝了几口蜂蜜水,床板被护工调高,她半坐起来,呼吸才轻松了些,她看着两个年轻人,目光在沈照身上停得尤其长久。
“一辈子可真长啊…我都好久好久,没见过这样年轻的脸了…我有个外孙女…和你们一样大,生得乖巧懂事,养得和茉莉花一样好…”
甄姥姥的胸口起起伏伏,“你们是从柏舟来…还得是柏舟的茉莉开得好,重瓣的,又白又香,不像这里的,开得小,又娇气…”
徐徽忍不住上前一步,“甄姥姥,我们就是为了您外孙女的事来的。”
甄姥姥的眼睛瞪大了一圈,呼吸急促起来,似乎预料到什么,“你们…你们认识小祯?”
沈照本还想着慢慢说,可她根本拦不住徐徽。
徐徽那张嘴跟开了闸,泄了洪一般,把事情从头到尾全盘和出,只见甄姥姥的脸色由白转红,竟又憋得青紫,额角青筋暴突,像是竭力隐忍着什么。
护工忙上前安抚,将床底的痰盂呈上来,甄姥姥猛地吐了一口,脸色方才好些,嗓音像砂纸一般,“他们!他们真是混账…小祯是我领来的孩子,他们凭什么做主,连问都不问我一句…”
说罢,她抓住护工的手腕,“小杨,你打电话,让那两个崽子给我滚过来!”
小杨也很无奈,“甄老,您忘了,我昨天就打过了,没人接啊,您还说呢,他们可能是忙着…”
甄姥姥气极反笑,“好啊,他们还真当我死了是不是?”
“小杨,你马上回去一趟,只告诉他们,没有我的遗嘱,不管是钱还是房子,他们什么拿不到,我就是捐出去,也不会留给他们!”
甄姥姥喊破了嗓子,反倒将痰豁开了,最后几句话尤为清晰尖锐,却显然已是强弩之末,仿佛只说上这几句,就已是耗尽了全部心气,话音一落,她便颓进了绵软的枕头里,小杨看了眼床边立着的检测仪,有点不放心离开。
徐徽立即说:“不如让我去吧,地址给我就好。”
他实在想见高若祯一面,与其让他心急如焚地等在这,还不如直接去一趟。
甄姥姥看了徐徽一眼,她活了这么年,见过那么多人,总能摸透几分,她指稍稍顿了顿,便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小杨立即会意,直接把钥匙给了徐徽。
沈照留下来,抚着甄姥姥花白的头发,附身在她耳畔,沉声说:“姥姥,施爷爷还有话让我带给你。”
甄姥姥看着净白的天花板,眼前一阵模糊,好像又回到年轻的时候,她与明静还是梳着两个麻花辫,头发乌黑油亮,走在路上煞是惹眼。
那时候总有犁不完的地,干不完的活,可却有用不完的力气,只消躺到床上,便是一宿到天亮。
真好啊。
明静去的时候,她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后来她也没再回去过,说她铁石心肠也好,自欺欺人也罢,总之只要她不回去,不去看那墓碑上的黑白照,在她心里那群老朋友就都还活着。
她也明白,这辈子她也再见不到施岩泽,再回不去柏舟了。
“他说,柏舟的茉莉花开得依旧好,和你走的时候一样,你要保重啊。”
说完,沈照看见甄姥姥又合上了眼,她想起小时候听过的童谣,“姥姥,我哼给您听吧。”
“月儿明,风儿静——”
她哼过几句,甄姥姥便沉沉地睡了过去,像是累极了,鼾声震天。
贺遂川率先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施颜清清了清嗓,“我记得我听我爷之前提起过,他有个老朋友的女儿,结婚之后一直生不出孩子,就在村子里领了一个没人要的女娃养着,可这孩子养了不长时间,就忽然怀上了,一家人对那女娃的态度就变了。”
亲生的两个孩子尚且一碗水端不平,又遑论是领来的。
“那家人就是姓高,连时间也对得上,我刚刚就在想这事。”
其余人听得呆滞,沈照只想过高家父母是重男轻女,哪里想过还有这一层。
施颜清顿了顿,继续说:“没几年他们都搬到了城里,只有我爷爷的老朋友还留在乡下,后来爷爷也搬走了,他们就好久没联系了。”
这么说,施爷爷的老朋友说不定就是高若祯的姥姥。
隔天便迎来了二中那不算长的暑假,高若祯的退学申请暂且搁置,不过她应该已经被带到了流华,月升小区的高家人去楼空,奇怪的是,东家走得干净,沈照和贺遂川住的房子竟然没被善后,但凡是个正常人也不会把房子这么大个事给忘了,别的不说,以后这房租给谁去?
只是沈照暂时没空理这堆一团疑云,她实在担心高若祯。
谁都以为高若祯最好脾气,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可沈照实在清楚她心中的傲气和底线,她不可能甘心放弃学业,被困在笼子里当金丝雀。
施颜清从校门出来,就搭乘大巴回了老家,他实在归心似箭,恨不能瞬移回去,一来是为了探望爷爷,二来便是打探高家的消息。
而沈照只能在这边等消息,她和贺遂川成日里轮流守着电话,好在没过多久,施颜清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施颜清仔仔细细地问了施爷爷,确定那家人领来的女娃就是高若祯,他又让爷爷试着与老朋友联系,得知高若祯的姥姥本姓甄,而今人就在流华。
施颜清在电话那边说:“甄姥姥现如今身体不大好了,最近正在医院里。爷爷跟她通电话的时候,那边声音很小,断断续续的,甄姥姥那边想说什么说不清,爷爷这边又听不清,打了快半小时,除了问清楚医院在哪,别的都没说明白。”
“爷爷还挺担心的,他是在下乡做知青的时候认识的甄姥姥还有奶奶,是大半辈子的老朋友了,我记得奶奶生前时常说,跟甄姥姥的关系比爷爷还要好。”
人上了年纪,饶是担心,也是天各一方,难得一见,只有等到人老了才知道,重逢都是见一面少一面。
沈照听出言下之意,脑子也不过一下就脱口而出,“不如我去流华一趟,找甄姥姥当面说说高若祯的事,也替爷爷看望一下老朋友。”
施颜清那边传来了阵阵杂音,又像是风声,接着又是少年人略显明快的声音,“我刚刚问了爷爷,他说麻烦你带句话过去。”
随后,沈照跟徐徽通了电话,徐徽立即说要买机票跟沈照一起去流华。
沈照现在已经在外面住了,但要出趟远门,她决定还是去跟程郡说一声,表面是商量,实则通知一声,毕竟她的机票都已经先斩后奏地买完了。
经过沈照的软磨硬泡,以及高若祯这个好学生当挡箭牌,程郡终于也答应了。
而沈照预备把这事跟贺遂川说的时候,他正在陪海胆玩。
听后自然地点点头,“嗯,你们去吧,我留在这照顾海胆。”
这就没了?
沈照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隐隐一股失望涌上心头。
他怎么不多问两句,他难道一点也不担心我俩的安全问题吗?明明上次去个沂源镇都非要跟着一起,这次远赴流华竟然不吭声了。
程郡还提醒过沈照,她和徐徽都是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性格,出去危险系数很高,还提议把贺遂川捎上,让她果断拒绝了,可现在又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果然人就是贱皮子,沈照默默在心里抽了自己几个耳光,然后回到201里不再说话了。
看着那扇虚掩着的门后面,沈照翻来覆去烦躁的虚影,贺遂川不由得嘴角上扬,海胆在他身边绕来绕去,小爪子不停地在他身上开花,长长的猫尾巴扫来扫去。
海胆虽然名义上是沈照养的猫,什么猫粮猫砂都是沈照出的钱,贺遂川最多也就是隔三差五给它买点猫条猫罐头什么的,但它似乎还是跟贺遂川亲一点,总喜欢迈着长腿,优雅地走过来蹭他,他一伸手摸,就会舒服地呼噜噜。
有时候沈照心想,难道是因为海胆是只母猫才会这样的?可明明已经做过绝育了啊,呸呸呸,跟这有什么关系?
她心里一片乱糟糟,行李收拾的也颠三倒四,学校放假的第五天,沈照便和徐徽坐上飞机走了。
徐徽一路上心不在焉,没了往日的活力,像只打了霜的茄子,要么闭上眼睡觉,要么睁开眼发呆,连句话也没有。
飞机落地时耳畔响起一阵尖鸣,随后出了机场,迎面便有一股热浪卷过来,这便是流华了。
他们下飞机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仍旧马不停蹄地往医院赶。
深夜的医院格外肃穆,有种夏日的燥热也盖不住的森冷,沈照和徐徽都在心里有了预期,本以为推开病房,会有病入膏肓的酸腐味扑来,没想到竟是一阵花果香气冲散了走廊里刺鼻的消毒水味。
甄姥姥住的是私人病房,入目便是洁净的白,被暖色的灯光柔和过又没那么刺眼,显得屋内干净又明亮,窗边呈着几盏新鲜馥郁的佛手,还有一盆开败了的茉莉。
甄姥姥盯着那皱巴巴的花瓣许久,才呜呜地开口,仿佛有一层厚厚的陈年老痰凝在她的喉间,如何也咳不出,更咽不下,发出隆隆的风声。
正坐在床边的护工明白她的意思,走到窗边将那盆茉莉搬走,又换上新的。
沈照和徐徽一前一后走进去,先避重就轻地提到了施爷爷,甄姥姥浑浊的眼珠一眨不眨地在两人中间徘徊,听到故人的名字,她又轻轻的叹了口气,伴着喘声,护工拿来蜂蜜水,她抿下一小口,方才说得出话。
“我和明静打小就认识,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又一起下了乡,认识了施岩泽,我见他第一面就觉得他太老实,戴了个小眼镜,说话吞吞吐吐的,哪承想他和明静能走到一起,还过了这一辈子…”
甄姥姥猛咳几声,喉间又是呼啸一阵,喝了几口蜂蜜水,床板被护工调高,她半坐起来,呼吸才轻松了些,她看着两个年轻人,目光在沈照身上停得尤其长久。
“一辈子可真长啊…我都好久好久,没见过这样年轻的脸了…我有个外孙女…和你们一样大,生得乖巧懂事,养得和茉莉花一样好…”
甄姥姥的胸口起起伏伏,“你们是从柏舟来…还得是柏舟的茉莉开得好,重瓣的,又白又香,不像这里的,开得小,又娇气…”
徐徽忍不住上前一步,“甄姥姥,我们就是为了您外孙女的事来的。”
甄姥姥的眼睛瞪大了一圈,呼吸急促起来,似乎预料到什么,“你们…你们认识小祯?”
沈照本还想着慢慢说,可她根本拦不住徐徽。
徐徽那张嘴跟开了闸,泄了洪一般,把事情从头到尾全盘和出,只见甄姥姥的脸色由白转红,竟又憋得青紫,额角青筋暴突,像是竭力隐忍着什么。
护工忙上前安抚,将床底的痰盂呈上来,甄姥姥猛地吐了一口,脸色方才好些,嗓音像砂纸一般,“他们!他们真是混账…小祯是我领来的孩子,他们凭什么做主,连问都不问我一句…”
说罢,她抓住护工的手腕,“小杨,你打电话,让那两个崽子给我滚过来!”
小杨也很无奈,“甄老,您忘了,我昨天就打过了,没人接啊,您还说呢,他们可能是忙着…”
甄姥姥气极反笑,“好啊,他们还真当我死了是不是?”
“小杨,你马上回去一趟,只告诉他们,没有我的遗嘱,不管是钱还是房子,他们什么拿不到,我就是捐出去,也不会留给他们!”
甄姥姥喊破了嗓子,反倒将痰豁开了,最后几句话尤为清晰尖锐,却显然已是强弩之末,仿佛只说上这几句,就已是耗尽了全部心气,话音一落,她便颓进了绵软的枕头里,小杨看了眼床边立着的检测仪,有点不放心离开。
徐徽立即说:“不如让我去吧,地址给我就好。”
他实在想见高若祯一面,与其让他心急如焚地等在这,还不如直接去一趟。
甄姥姥看了徐徽一眼,她活了这么年,见过那么多人,总能摸透几分,她指稍稍顿了顿,便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小杨立即会意,直接把钥匙给了徐徽。
沈照留下来,抚着甄姥姥花白的头发,附身在她耳畔,沉声说:“姥姥,施爷爷还有话让我带给你。”
甄姥姥看着净白的天花板,眼前一阵模糊,好像又回到年轻的时候,她与明静还是梳着两个麻花辫,头发乌黑油亮,走在路上煞是惹眼。
那时候总有犁不完的地,干不完的活,可却有用不完的力气,只消躺到床上,便是一宿到天亮。
真好啊。
明静去的时候,她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后来她也没再回去过,说她铁石心肠也好,自欺欺人也罢,总之只要她不回去,不去看那墓碑上的黑白照,在她心里那群老朋友就都还活着。
她也明白,这辈子她也再见不到施岩泽,再回不去柏舟了。
“他说,柏舟的茉莉花开得依旧好,和你走的时候一样,你要保重啊。”
说完,沈照看见甄姥姥又合上了眼,她想起小时候听过的童谣,“姥姥,我哼给您听吧。”
“月儿明,风儿静——”
她哼过几句,甄姥姥便沉沉地睡了过去,像是累极了,鼾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