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疲困,倦翻书。少年倚在院中的竹椅上浅眠,脸上还盖着本发黄的书卷。
好似又梦回旧日,燕娘总爱缠着他玩,将母亲妆奁中的胭粉盒都偷出来,又在他的脸上涂满各色的胭脂。
池微伏在竹椅旁玩弄着他的指甲,容娘见状,便轻声劝阻:“小鸢儿,莫要去打扰哥哥。”
临江揭下脸上的书卷,微微睁眼,只见那小孩正用凤仙花给他染着指甲。手指轻颤,上面的花泥掉落,露出嫣红的蔻丹。
少年只是淡淡一笑:“无妨,让她玩吧。”
待到容娘一走,他又捏着池微的脸,怨道:“死小孩,怎么不都涂满?”
池微眉头微蹙:“我娘一走你就叫我死小孩。”
临江笑道:“谁叫小孩大抵都是惹人厌的?”
小孩却满脸认真地看着他,问:“那——等我长大了,你是不是就不讨厌我了?”
“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临江卷起书就朝她脑袋砸了一下,“毕竟——也不是所有大人都讨人喜欢。”
池微揉了揉脑袋,又扒着他的袖子问道:“那我能不能跟你学剑?”
“剑?可我用的是刀啊。”临江又伸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这小孩既不哭也不恼,还算扛揍。
池微眨着眼睛,妥协道:“刀......也行。”
“叫你读书识字你不学,成天想这些有的没的。”临江有些恨铁不成钢。
“只能读书,不能跟你学剑吗?”
“等你识字了,我就教你,如何?”
“当真?”
“不骗你。”
“可你前几日还说了,你要走的。”
“我有位友人在南方,我得去寻他。你不若劝劝你爹,也搬到南边去。”
池微使劲摇头,道:“地里刚刚播种,爹娘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的。”
临江叹了口气,他也只能说这些,无法泄露更多天机了。
“你拿着这个。”他解下腰间的木牌,递给池微。
“这个是做什么用的?”池微举起手中木牌,透过阳光好奇地打量,木牌边角都已磨损包浆,上面刻着她看不懂的符文。
临江说道:“若是你真到了南边,只需随身带着这个,我就能找到你了。”
“好。”说着,池微便将那块木牌收进了腰间荷包。
“在此之前,你先随我去个地方。”临江戴上斗笠,又拿起靠在墙角的刀,径自推开院门朝外走去。
池微不明所以,还是一路小跑跟在他身后。
二人绕过菜畦,走过蜿蜒的田垄,又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道。临江执刀走在前头,一路摧花折草替她开路。
行至开阔处,一棵高大的花树映入眼帘,簌簌落樱铺满前路。
“照临哥哥,那是什么?”池微指着树下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块,忍不住发问。那石块像极了一张哀伤的人面。
“是块神像碎片。”
池微停在废墟旁,略显伤感:“原来神也会被人遗弃吗?”
“这里曾有座相里先生祠。”临江又说,“但神祠并非神的居所,神依托人的信仰而存在。”
池微听后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合上双手,站在那个巨大的神树下虔诚参拜。
临江望着树上位白发仙人,他还没有神通广大到能改变旁人的命格,只能寄希望于某个心软的家伙。
“我的神祠早已被毁,如今无人祭祀。仅能赐予一缕神力,护佑你了。”仙人好似听到了女孩的祷告,自树上落下,走到她的身前,轻抚她的额发。只是池微看不见仙人,只察觉到一缕微风拂过。
“池微,你自己记得回去的路吗?”临江走到她的身侧,开口便是突如其来的道别。
池微睁开眼睛,抬头望向他,语气中有些失望:“你要走了吗?难怪,连刀都带上了。”
临江无奈笑道:“只能趁你爹娘不在的时候离开,不然——他们又该留我了。”
池微问:“去南边,哪里?”
“扬州。”
池微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在哪里。”
临江笑道:“总有一日,你会知道的。“
池微追问道:“总有一日是哪一日?你不说,我如何会懂?”
临江无法回答,只伸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她却总是呆愣愣的,不知道躲开。
少年叮嘱道:“记得我同你说过的话,给你的东西,一定要收好。”
池微捏了捏挂在腰间的荷包,点头道:“我记得。”
“回去吧。”他站在女孩身后,给她指着回家的方向。池微咬着唇,没再说话,只默默低着头往前走。
临江摩挲着袖口处缝补过的痕迹,似有些不舍。他大抵是个念旧情的人吧,总在悉心维持着每一段缘分。
直到女孩的身影被荒芜隐去,临江才又对身旁的仙人开口:“你怎么还没走?”
仙人答:“有些旧事,未了。”
临江问他:“你观那孩子资质如何?”
“有些迟钝,算不上聪慧。”仙人垂下眸,瞧不出什么心绪。
“嘁——”临江不屑道,“仙人眼光真高,这世间能有几个周恒?”
仙人只淡淡笑道:“周恒也不如何。”
仙人看到临江那几个被凤仙花染红的指甲,忍不住发笑:“你总是这般,与世间之人结下诸多纠葛,连你师父留下的宗门令牌都给她了?”
“非要同你们一样,与尘事断个干净才行吗?”临江嗤笑,“我承不了师父的衣钵,自有我要走的道。”
临江道:“我该启程南下了,那老道门下就我一个弟子,总不能无人祭奠。”
仙人宽慰道:“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宗之主了,倒也不算坏事。不过,若是你师父与师伯知道你将令牌随身给了个孩子,会不会被气活过来?”
临江白了他一眼:“我哪有闲心去管他们那摊子烂事?边地战事又起,要打仗了。”
仙人望着阴沉沉的天际,开口道:“今年是个灾年,北地物产不丰,总归是要南下掠夺的。”
临江问他:“你呢?何日动身?”
仙人只是摇头:“且再等等。”
“等什么?”
“一场血雨。”
好似又梦回旧日,燕娘总爱缠着他玩,将母亲妆奁中的胭粉盒都偷出来,又在他的脸上涂满各色的胭脂。
池微伏在竹椅旁玩弄着他的指甲,容娘见状,便轻声劝阻:“小鸢儿,莫要去打扰哥哥。”
临江揭下脸上的书卷,微微睁眼,只见那小孩正用凤仙花给他染着指甲。手指轻颤,上面的花泥掉落,露出嫣红的蔻丹。
少年只是淡淡一笑:“无妨,让她玩吧。”
待到容娘一走,他又捏着池微的脸,怨道:“死小孩,怎么不都涂满?”
池微眉头微蹙:“我娘一走你就叫我死小孩。”
临江笑道:“谁叫小孩大抵都是惹人厌的?”
小孩却满脸认真地看着他,问:“那——等我长大了,你是不是就不讨厌我了?”
“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临江卷起书就朝她脑袋砸了一下,“毕竟——也不是所有大人都讨人喜欢。”
池微揉了揉脑袋,又扒着他的袖子问道:“那我能不能跟你学剑?”
“剑?可我用的是刀啊。”临江又伸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这小孩既不哭也不恼,还算扛揍。
池微眨着眼睛,妥协道:“刀......也行。”
“叫你读书识字你不学,成天想这些有的没的。”临江有些恨铁不成钢。
“只能读书,不能跟你学剑吗?”
“等你识字了,我就教你,如何?”
“当真?”
“不骗你。”
“可你前几日还说了,你要走的。”
“我有位友人在南方,我得去寻他。你不若劝劝你爹,也搬到南边去。”
池微使劲摇头,道:“地里刚刚播种,爹娘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的。”
临江叹了口气,他也只能说这些,无法泄露更多天机了。
“你拿着这个。”他解下腰间的木牌,递给池微。
“这个是做什么用的?”池微举起手中木牌,透过阳光好奇地打量,木牌边角都已磨损包浆,上面刻着她看不懂的符文。
临江说道:“若是你真到了南边,只需随身带着这个,我就能找到你了。”
“好。”说着,池微便将那块木牌收进了腰间荷包。
“在此之前,你先随我去个地方。”临江戴上斗笠,又拿起靠在墙角的刀,径自推开院门朝外走去。
池微不明所以,还是一路小跑跟在他身后。
二人绕过菜畦,走过蜿蜒的田垄,又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道。临江执刀走在前头,一路摧花折草替她开路。
行至开阔处,一棵高大的花树映入眼帘,簌簌落樱铺满前路。
“照临哥哥,那是什么?”池微指着树下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块,忍不住发问。那石块像极了一张哀伤的人面。
“是块神像碎片。”
池微停在废墟旁,略显伤感:“原来神也会被人遗弃吗?”
“这里曾有座相里先生祠。”临江又说,“但神祠并非神的居所,神依托人的信仰而存在。”
池微听后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合上双手,站在那个巨大的神树下虔诚参拜。
临江望着树上位白发仙人,他还没有神通广大到能改变旁人的命格,只能寄希望于某个心软的家伙。
“我的神祠早已被毁,如今无人祭祀。仅能赐予一缕神力,护佑你了。”仙人好似听到了女孩的祷告,自树上落下,走到她的身前,轻抚她的额发。只是池微看不见仙人,只察觉到一缕微风拂过。
“池微,你自己记得回去的路吗?”临江走到她的身侧,开口便是突如其来的道别。
池微睁开眼睛,抬头望向他,语气中有些失望:“你要走了吗?难怪,连刀都带上了。”
临江无奈笑道:“只能趁你爹娘不在的时候离开,不然——他们又该留我了。”
池微问:“去南边,哪里?”
“扬州。”
池微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在哪里。”
临江笑道:“总有一日,你会知道的。“
池微追问道:“总有一日是哪一日?你不说,我如何会懂?”
临江无法回答,只伸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她却总是呆愣愣的,不知道躲开。
少年叮嘱道:“记得我同你说过的话,给你的东西,一定要收好。”
池微捏了捏挂在腰间的荷包,点头道:“我记得。”
“回去吧。”他站在女孩身后,给她指着回家的方向。池微咬着唇,没再说话,只默默低着头往前走。
临江摩挲着袖口处缝补过的痕迹,似有些不舍。他大抵是个念旧情的人吧,总在悉心维持着每一段缘分。
直到女孩的身影被荒芜隐去,临江才又对身旁的仙人开口:“你怎么还没走?”
仙人答:“有些旧事,未了。”
临江问他:“你观那孩子资质如何?”
“有些迟钝,算不上聪慧。”仙人垂下眸,瞧不出什么心绪。
“嘁——”临江不屑道,“仙人眼光真高,这世间能有几个周恒?”
仙人只淡淡笑道:“周恒也不如何。”
仙人看到临江那几个被凤仙花染红的指甲,忍不住发笑:“你总是这般,与世间之人结下诸多纠葛,连你师父留下的宗门令牌都给她了?”
“非要同你们一样,与尘事断个干净才行吗?”临江嗤笑,“我承不了师父的衣钵,自有我要走的道。”
临江道:“我该启程南下了,那老道门下就我一个弟子,总不能无人祭奠。”
仙人宽慰道:“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宗之主了,倒也不算坏事。不过,若是你师父与师伯知道你将令牌随身给了个孩子,会不会被气活过来?”
临江白了他一眼:“我哪有闲心去管他们那摊子烂事?边地战事又起,要打仗了。”
仙人望着阴沉沉的天际,开口道:“今年是个灾年,北地物产不丰,总归是要南下掠夺的。”
临江问他:“你呢?何日动身?”
仙人只是摇头:“且再等等。”
“等什么?”
“一场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