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三线小城,孟书刚留学回来那会在别人看来是新鲜出炉的面包,热乎乎香喷喷的,可日子一久,新鲜劲一过,大家关注的东西就变了。有没有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有没有男朋友,对方条件如何,是否到了谈婚论嫁那步成了亲朋好友之间交流的主要内容。在大家眼里,留学意味着烧钱和镀金,如果毕业文凭成不了敲门砖,便是中看不中用,真正有用的还是工作和婚姻,可是这两样孟书都没有,她后悔没在最艰难的时候去申请延期签证,这样就可以继续待在英国,也不会和叶行分手,然后用打工挣来的钱补贴生活,或许两年之内会在当地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只要能留下,一份普通的工作已是她最大的满足。然而现在一切都晚了,她错过了续签的时间,也错过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在这段毕业即失业,失业即失恋的日子里,孟书常把自己关在家里,她不愿出门看到情侣们成双入对,这会不断提醒她失恋的事实,让她想起和叶行相处的点滴;她也不愿上网,因为网络世界更大,她会无意间看到同学们开始意气风发地步入社会,未来可期的样子。当部分人知道孟书还在家里蹲的时候,就有了冷言冷语,甚至言辞中还透露出些许恶意。“你爸妈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攒钱给你买文凭”,“国外一年的硕士很水,这份工作收入是低,但给你一碗饭吃没问题”。孟书万万没想到自己拼尽全力得到并引以为傲的D大文凭竟如此不堪,她真想怒怼那些出言刻薄的人,不了解别人的人生没资格评价别人。这些打心眼里瞧不起你的人,他们何尝不是人生的失败者,才会在羡慕嫉妒别人的同时对别人进行居高临下的审判,好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平衡,和他们辩解再多也无意义,还不如花心思让自己变得强大。

    颓废过后,新年伊始,孟书决定必须面对当下的生活,爸妈给她分析了下,得出一个结论,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她又不可能在上海谋到一份好工作,不能拿青春赌明天,还是留在老家实际。这时A银行正在进行校园招聘,这家银行是A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运作灵活,待遇高,关系网也复杂。孟书的舅妈从工行内退,她和孟书爸妈说A行国际业务部的关总是她在工行的前同事,孟书留学回来,最适合做国际业务,她会向关总推荐孟书。舅妈说话滔滔不绝,自信得意,听起来挺像一回事,孟书一家便对此抱有一丝希望,有点关系总好过没有关系。

    孟书爸爸有一位多年好友周总,是A市知名外贸公司的负责人,正好有一千万存款打算存入A行,是A行大行长李伟的客户。作为对一千万的回报,李行长承诺有几个职工名额送给周总。孟书爸爸请周总帮忙解决孟书的工作问题,周总一口答应。这边,关总知道李行长有意让孟书来国际部,就和舅妈说这次招聘竞争激烈,孟书表现一般,她向李行长极力推荐孟书才争取到这个岗位。舅妈转告孟书爸妈时,又添油加醋一番,再着重说了一堆她和关总当年深厚的同事情,言下之意便是关总肯推荐孟书全是因为她俩的交情。一个名额被卖了好几份人情,真是划算,到底哪方起了决定作用,孟书一家心知肚明,可还是不停地感恩戴德,而且光嘴里说感谢显得诚意不够,舅妈的女儿快上大学了,孟书妈妈打算给侄女包个大红包。孟书爸爸则在周总女儿婚礼上拿出了五千元红包,周总震惊,说怎么给那么多,孟书爸爸拍拍周总肩膀,说自家兄弟当然要给这个数目。

    到了来年春天,A行对这届新员工做了一场耗时一个月的入职前培训。这是一次封闭式培训,所有人都像大学时那样学习和生活,不能中途回家。授课老师大多是A行的中层干部,也有从高校请来的老师,专门为新员工讲解各类银行业务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在培训中,孟书发现和她一样以管培生身份入行的有七八人,研究生学历,或者是985大学本科,有着正式编制,培训后根据情况先去基层锻炼一段时间,再被分配到总行部室工作,接触核心业务。这些管培生在领导面前出镜率高,更容易让领导记住,赢在起跑线,而其他新员工没有正式编制,和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培训后要被分配到不同的支行做柜员或客户经理。孟书隐约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羡慕和热情,这种优越感让孟书遗憾的心情得到些许安慰,自己还不算委屈,这是目前形势下最好的结果了。她给自己规划了一条很好的职业发展道路,边在银行业积累实战经验,边骑驴找马,继续进军外资行。同时,她还特别关注了那位来自国际部的老师陶阳凤,这是她以后工作上的直接上司。陶阳凤身形肥大魁梧,嗓门响亮,普通话里夹杂着A市北部县城人的口音。她讲课枯燥,面无表情地读了一遍PPT上的内容,完全没和新员工形成互动。那张冷漠的脸像极了孟书学生时代考试时冰冷的课桌。课堂氛围一片死气沉沉,新员工既不想听,又不能像大学时那样散漫,毕竟这些人不是真正的老师,可以包容学生的任性,他们是领导,现在还给大家上课,过会马上就和自己产生利害关系,所以大家都装出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陶阳凤上了几节课后,就被新员工私下称之为“灭绝师太”。听到这个称号,孟书心里咯噔了下,她绝不是个好相处的领导。

    培训期间,孟书认识了所有管培生,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贾身健和汤墨。贾身健是个男生,肥头大耳,总是眯缝着小眼睛,见人都笑呵呵的,说话油嘴滑舌,但也幽默风趣,他把自己形容成土肥圆,还说自己的小眼睛是水汪汪的大眼睛,用这种自嘲的方式逗的旁人开怀大笑;为人更是左右逢源,和谁都能说上几句,打成一片。汤墨是女生,为人大大咧咧,说话语速很快,噼里啪啦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豪爽耿直,有点男孩子气。她和贾身健很投缘,俩人经常毫无顾忌地互相调侃取乐。汤墨也会把自己的私事说给大家听,她有个好脾气事事都顺着她的男朋友,在B银行做客户经理。周末的时候,这几个管培生还会聚在一起下馆子吃饭,了解彼此的过去,一同展望未来,培养革命感情。孟书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很微妙,既有同窗之情,又夹杂着同事间的竞争,反而和基层岗位的同事更容易发展成同事以上,好友以下的感情,比如张聪惠。张聪惠和孟书被分配到同一间寝室,她俩性格有些不同,张聪惠阳光开朗,很会照顾身边人,说话很甜,情商在线,相处起来特别舒服。孟书相对内向安静,为人诚实,不善言辞,仅限于和聊得来的人玩在一块。

    孟书和张聪惠的相处模式像极了大学时代的生活。她们会去附近的肯德基吃上一顿垃圾油炸食品过过嘴瘾,会在晚上睡觉前低声卧谈,课间会相互切磋银行业务知识。张聪惠是个很普通的女孩,颜值、学历和家庭背景,没有一项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她是大专生,毕业于银行学校,从填高考志愿那刻起,就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了以后的工作方向。现在如愿进了A行,她感到十分满意。孟书每次看到张聪惠用娴熟的手法数练功券的样子,就会莫名地羡慕她,心想能够心无杂念地做一件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再看她甜甜的笑容,偶尔能治愈自己暂时在A行工作的委屈。有时,张聪惠会表露出对孟书的羡慕,说:“做管培生真好呀,不用拉存款,我以后做柜员,还得想着拉存款这件事呢。”听到这,孟书选择默不作声,她明白张聪惠是永远无法体会她的失落,她们不是一个世界的。或者孟书会问:“你家里人会帮你一下吧。”张聪惠无奈地说:“我爸妈都是普通工人,这件事走一步算一步吧,好歹找到工作了,现在工作太难找了。我们柜员和客户经理,面试时银行开门见山直接问能给行里新增多少存款呢,生猛吧。”孟书既惊讶又暗喜自己那张D大的研究生学历还是有用处的,至少这时候省了拉存款的烦恼。

章节目录

离梦很远的地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nancy474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nancy4749并收藏离梦很远的地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