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辽新八年,元月十五。
绍靖都城。蛛网般的细密紫雷一遍遍炸开,照亮天际。
北方宫殿西面。
殿内是女子痛苦的申吟声,殿外则肃穆地守着一行人,为首者,正是绍靖国国主单翰。
现下是六年才有一回的天祭最后一刻,但同样是少年挚爱临盆的时辰,他选择了后者。
而天祭有大巫主持,完毕后会命人立刻将天谕送过来,也不会有所耽误。
算算时辰,那边已经结束。
不过片刻,有三只巨大飞鹰俯身而来,扇动翅膀在殿前空地稳稳停落。
一名金甲将军从鹰背翻身而下,踩着雨水快步来到单翰面前,向他恭敬奉上一副黑羊皮卷轴。
“大王,天谕就在其中。”
一行人目光全部落在这能牵动国运的卷轴上,单瀚抬手接过,展开在旁人看来只是空白的卷轴内页——
「若贤妃此次诞下王太子,则为当世第一纯良,若是王姬,则为第一灾星。」
单瀚微微蹙眉。
就在这时,殿内躁动,随着一声惊叫响起,殿宇从里打开,婢子跪身通报:“恭贺大王得王姬!”
单瀚闻言喜上眉梢,心道天谕就是无稽之谈。
方即合上卷轴,跨步进殿,忽视女婢们惊异的神色和婴儿啼哭,他直直看向床榻。
苍白和憔悴无法遮挡女人的美貌,更是添了几分娇软。
她冲他淡淡一笑。
单瀚稍松了一口气,正要回以微笑,却见女人五官突然狰狞,产婆恐惧的声音响起:“不好!是出血了!”
四周婢女回过神,开始手忙脚乱地遵照产婆的指令去打水、清理。
望着女人痛苦之色,单瀚浑身僵直,遂被人请到外间的贵妃榻去等候。
帷幔慢慢垂落闭合,又有人搬来屏风隔绝视线,只能看着进进出出的婢女忙碌不停。
但不到半炷香,木盆落地,发出沉闷的碰撞声,水溅撒了一地。
所有人停下了手中动作,齐齐地跪下身,这一刻,竟连襁褓中的女婴都停止了本能的哭泣。
殿内骤然寂静,单瀚沉痛地闭上双眼。
忽地,一串清冽稚嫩的咯咯笑声从旁侧传来,落进耳中。
让他不自觉捏紧了膝头的卷轴。
--
辽新九年秋,绍靖国主亲领两万骑兵南下,对抗南冥十三万蛮荒族,最终凯旋,在北冥之地第二次声名鹊起,第一次则是同年春天,王姬赐封东宫位,为绍靖下一任国主,女子继位,从未有过,是为开创先例。
单翰不仅御敌有术,更重商旅,又过两年,敛财无数,绍靖从北冥小国一跃跻身强国,此后与其他四国并驾齐驱,更有隐隐超过的势头。
然而王姬六岁那年,单翰再次南下平定蛮荒,却在归程犯疾,下身瘫痪,患上失语症,从此性情大燥,没过多久,当年卷轴的内容被新宠妃传递出去。
大约是碍于流言,国主取消了王姬的东宫位,命她搬回母妃宫殿,并以年幼之因让她非必要不得出殿。
诏书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明目张胆的软禁。
此后又过五年,元月十四。
“当年在宫里,说是最繁华之地也不为过,”两名太监并行,年长的那位感慨道,“可惜了,贤妃不在,便也失去了支柱。”
刚入宫不久的竺庚抬袖掩面,对前辈的话半信半疑。
两人眼前的殿宇,不仅荒凉,还尤其肮脏。
枯枝烂叶混着泥土堆积在门口,午后日头一晒便冒出阵阵腐烂味道,场面十分像西南的垃圾场大门。
竺庚跟在前辈身后,绕到偏门进去。
原本空旷的殿前同样脏乱,审视一圈,他注意到高墙下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座破碎土台,兴许是哪个婢子为了打牙祭搭建的。
他们此行是来确认国主寿诞,这方送的礼,其余各殿都已主动上报,只有这里没有动静。
进门时,恰好耳房走出一名睡眼惺忪的婢女,看见他们顿时笑脸迎上来。
不过三人交谈几句后,婢女就以今时不同往日的借口将他们打发送走。
等到日暮,竺庚忙完一堆难事,仍然觉得不妥,国主何等身份,怎能因为落魄了就不送寿辰礼。再者,王姬到底也是血脉,或许送到国主的心坎,说不准就恢复往日荣光。
竺庚决定独自再去一趟。
从侧门进去,午后看见的土台里此刻燃起了火,上面则放着一小盆米汤。
竺庚心道成何体统,紧跟着一抹纤细身影抱着小捆断枝走入他的视野。
婢女裙装穿在身上略显宽大,露出的小臂瘦骨如柴,即便这样也显头小。
似乎察觉到他的视线,对方回望过来,睫毛细密且长,而那双杏瞳也出奇灵气。
他的脑内有一刻的空白。
内廷中年纪小的奴才不少,都是被惩处的贪官污吏的家眷,所以长得好看也正常。
竺庚忽然生出一种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他如今也是戴罪从身,在内廷的日子并不好过。
怪责她私建土灶的话默默咽回肚里。
还未张口,对方先怯生生道:“公公找谁?”
“想请见大王姬。”
对方愣愣地歪头,像是在打量,但竺庚知道她只是好奇,和五官凌厉的绍靖国人不同,他更像个白面书生。
竺庚解释:“下月大王的寿诞,不知道这方要备什么礼?”
女童听后,看向殿内西北角。
殿内已经掌灯,隐约有人影端坐其间,想必就是大王姬。
竺庚抬脚便要过去,却听女童仿佛顶着巨大压力道:“公公,这里贵重的东西都是大王过往送的,没有再送回去的道理。”
竺庚回身,见女童将断枝伸进了火里,然后腼腆地用腰间抹布擦手。
“我叫竺庚,你叫什么名字?”
“范姚。”
范姚看着他。
“范姚,于大王而言,想要的都可以靠争来,”竺庚看了一眼殿内,教导她:“那些东西贵不贵重只是在我们看来,也许在大王看来,更看重的是心意。”
范姚闻言,从怀里摸出一块干掉面饼,天真问道:“那这个大王要吗?昨天刚做的,要的话你拿走吧。”
竺庚一时语塞。
“此事不可玩笑,这是王姬的一次机会,也是你的,必须好好决断。我去同大王姬说。”
范姚把饼揣回怀里,看回灶里的火,神色沮丧道:“谁人都知,只要有第一灾星之称,大王姬不仅难登大堂,私下还是受冷落的,尽管伺候再好,也不会有鸡犬升天的一日。”
这一次,竺庚没再理会,径直走到殿门前,恳请王姬开门细谈,但重复三声后,里面不为所动,身影依然定定坐着。
竺庚也坚持静侯门外。
天色晦暗不明,也没有人出声,这一方天地忽然静得可怕,只能听见树枝在火里,因为沾了水汽,劈里啪啦地响。
就在竺庚觉出一点古怪,殿内人淡道:“人呢?我饿了。”
看这天色,早就过了晚膳,竺庚去找范姚:“王姬还没用膳吗?你们殿内那位年长的婢子呢?也不曾看见。”
面对他的询问,范姚的声音颤颤:“她和隔壁殿的婢子一起出门去了,夜里不在。”
竺庚微微吃惊,竟这么随便。
范姚说完,赶忙打好一份米粥,绕开他端进殿内。
竺庚望见里面身影终于起身移步,心想等用完膳或许还有机会。
范姚送到后很快回来,就地盘腿坐下。
然后,竺庚就发觉她偷瞧了自己一眼,随即换成双腿并拢的坐姿。
格外小心翼翼。
内廷的公公对切肤之痛,确实很在意。
竺庚心神微微一动,还是冲她露出微笑,“没事,你和我相处,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他举手投足总带着温煦和谦让,是一种不论对方的身份,只是管好自己的姿态。和内廷里捧高踩低的下人不同。
范姚愣了愣,点点头,然后低头将锅里煮熟的米粥搅动两下,要装起来。
“咕噜。”
是竺庚腹部传出的声音。
范姚下意识去看竺庚,他却早已别过了头避开相视。
“你不像内廷里的人。”范姚喃喃。
竺庚因为肚鸣,脸色有些羞愧,“我刚来不到半月,原是乌赣国,诺里斯地人。”
想必这么一说她就知道了。
去年单翰南下平乱,沿路和乌赣国相斗,最终获胜争来富饶的诺里斯地,美事一桩,绍靖无人不知。
竺庚入宫后,刚得知他身世的人,无一不掩面偷笑,但听范姚没有太大的反应,只哦了一声。
竺庚把头转了回来,重新看向她,目光却撞上了一碗递到面门的米粥。
范姚的午膳拿去兑了米和面,现在饿得不轻,于是吃得神速,所以余光注意到身旁的竺庚搅动碗里米汤,一直没有动口,她也没有管他。
直到竺庚说:“王姬和你的年纪还小,不应该只吃这些,等我明天去找一些肉和蛋过来。”
范姚抬眼瞥他,半晌稚声道:“你自己都没东西......你快吃吧,天冷吃凉粥肚子要疼的。”
“我说到做到。”竺庚笑答,喝了一口热粥又道,“你是我在内廷交的第一个朋友。”
“朋友?”
“无关其他,私交甚好,乐于分享。”
范姚思考一瞬,拒绝道:“我不是你的朋友,我不舍得把好东西给你。”
竺庚看着她认真的模样,低头抿了抿唇,不怒反笑出了声,“哈哈......说的也是,你年纪小,我都已经十六了,这么吧,我当你兄长,你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就好,我也把好东西留给你。”
竺庚三口吃完米粥,扭头一看,殿内身影不见,而寝殿黑暗。
看来是睡下了。
他不能打扰,只好明日再来。
于是竺庚向范姚辞别。
从侧门离开前,还将披风留给她。
范姚抓着身上披风坐在灶边,脑中回想起竺庚承诺明天给她带肉和蛋的话。
明天……
范姚叹了口气,这时,一道刺耳女声响起:“谁准你又在殿内私搭土灶的!”
披风被一把夺过,抬头看来人,是她的婢女。
婢女此刻穿着范姚的一件华丽裙装,因为尺寸偏小,被勒得有些难受。
要不是王姬的俸禄多,又让用殿里所有东西,平日可以私藏一些,否则她早就走了。
刚才在里面挑选给管事大监的礼的时候,突然来了外人,吓得她心跳如雷,好在急中生智又把人冷落走了。
庆幸同时,婢女也越想越气,不像之前脚踢土灶,而是直接将手中的披风丢进锅里。
“啊!”
范姚小声惊呼,伸手去抓披风。
锅里剩的米汤仍在咕咚冒泡,这要是碰到肯定要烫毁手。
婢女眼疾手快打开她的手。
“真是晦气死了!”婢女骂道,“现在就我愿意伺候你,你连我都要害吗?果然是灾星,跟你走近的都没好果子。”
“抱歉。”
范姚低下眉眼,十分谦卑。
婢女得到了安抚,心情舒畅:“知道就赶紧把这里收拾起来,我要去洗了这双沾了晦气的手。”
婢女往回走了一段,想起什么似的,又扭头跟范姚道:“刚才你让我吃完去寝殿,我发现那里的床异常舒服的!传言是大王特意找人为贤妃打造的,是不是真的?”
范姚点头,稚嫩的面庞露出乖巧笑容:“姐姐愿意的话,从今以后可以睡在那里,入夜不会有人来打搅的。”
婢女正是这个意思,满心欢喜她的回答。
但当她进殿再次躺在床上,想起八年前,贤妃产女就是死在这张床上,忽然间起了冷意,不过紧了紧棉被,还是在柔软中进入梦乡。
看着寝殿内烛火熄灭,一派平静,范姚收敛了甜美的笑容,面无表情。
瞥眼去看热气升腾的米粥,她拿来一根断枝挑起锅里的披风,随后泼土灭了火,寒风簌簌中,挑着披风走向耳房。
即使今晚没有竺庚的出现,她也打算好让婢女睡在寝殿,自己去耳房,因为危险时刻又要来了。
也不知这一次会出现什么意外。
--
夜色如墨,子时将过。元月十五。
时隔六年,新的黑羊皮卷轴送往国主大殿,上书:
「王姬生死事关国主死生。」
铅云低垂,遮掩明月间,西方宫殿高墙霎时出现数十黑影,悄无声息地逼进殿内。
床榻之前,铁鹰卫长拔出腰间利剑。
整柄长剑猛地刺入睡被下的胸口位置,将人与床狠狠钉死。
……鲜血从被里渗透出来。
“大王说,他对不住王姬和贤妃。”铁鹰面罩下,转述者的神色和语气同样没有起伏,因为上位者就是如此。
等到床上血迹停止蔓延,包围床榻的数十道黑影转身离开寝殿。
关于这座宫殿的消息称,耳房还有一名贴身婢女,即便没有关于她的交代,但铁鹰卫行事,一向肃清。
绍靖都城。蛛网般的细密紫雷一遍遍炸开,照亮天际。
北方宫殿西面。
殿内是女子痛苦的申吟声,殿外则肃穆地守着一行人,为首者,正是绍靖国国主单翰。
现下是六年才有一回的天祭最后一刻,但同样是少年挚爱临盆的时辰,他选择了后者。
而天祭有大巫主持,完毕后会命人立刻将天谕送过来,也不会有所耽误。
算算时辰,那边已经结束。
不过片刻,有三只巨大飞鹰俯身而来,扇动翅膀在殿前空地稳稳停落。
一名金甲将军从鹰背翻身而下,踩着雨水快步来到单翰面前,向他恭敬奉上一副黑羊皮卷轴。
“大王,天谕就在其中。”
一行人目光全部落在这能牵动国运的卷轴上,单瀚抬手接过,展开在旁人看来只是空白的卷轴内页——
「若贤妃此次诞下王太子,则为当世第一纯良,若是王姬,则为第一灾星。」
单瀚微微蹙眉。
就在这时,殿内躁动,随着一声惊叫响起,殿宇从里打开,婢子跪身通报:“恭贺大王得王姬!”
单瀚闻言喜上眉梢,心道天谕就是无稽之谈。
方即合上卷轴,跨步进殿,忽视女婢们惊异的神色和婴儿啼哭,他直直看向床榻。
苍白和憔悴无法遮挡女人的美貌,更是添了几分娇软。
她冲他淡淡一笑。
单瀚稍松了一口气,正要回以微笑,却见女人五官突然狰狞,产婆恐惧的声音响起:“不好!是出血了!”
四周婢女回过神,开始手忙脚乱地遵照产婆的指令去打水、清理。
望着女人痛苦之色,单瀚浑身僵直,遂被人请到外间的贵妃榻去等候。
帷幔慢慢垂落闭合,又有人搬来屏风隔绝视线,只能看着进进出出的婢女忙碌不停。
但不到半炷香,木盆落地,发出沉闷的碰撞声,水溅撒了一地。
所有人停下了手中动作,齐齐地跪下身,这一刻,竟连襁褓中的女婴都停止了本能的哭泣。
殿内骤然寂静,单瀚沉痛地闭上双眼。
忽地,一串清冽稚嫩的咯咯笑声从旁侧传来,落进耳中。
让他不自觉捏紧了膝头的卷轴。
--
辽新九年秋,绍靖国主亲领两万骑兵南下,对抗南冥十三万蛮荒族,最终凯旋,在北冥之地第二次声名鹊起,第一次则是同年春天,王姬赐封东宫位,为绍靖下一任国主,女子继位,从未有过,是为开创先例。
单翰不仅御敌有术,更重商旅,又过两年,敛财无数,绍靖从北冥小国一跃跻身强国,此后与其他四国并驾齐驱,更有隐隐超过的势头。
然而王姬六岁那年,单翰再次南下平定蛮荒,却在归程犯疾,下身瘫痪,患上失语症,从此性情大燥,没过多久,当年卷轴的内容被新宠妃传递出去。
大约是碍于流言,国主取消了王姬的东宫位,命她搬回母妃宫殿,并以年幼之因让她非必要不得出殿。
诏书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明目张胆的软禁。
此后又过五年,元月十四。
“当年在宫里,说是最繁华之地也不为过,”两名太监并行,年长的那位感慨道,“可惜了,贤妃不在,便也失去了支柱。”
刚入宫不久的竺庚抬袖掩面,对前辈的话半信半疑。
两人眼前的殿宇,不仅荒凉,还尤其肮脏。
枯枝烂叶混着泥土堆积在门口,午后日头一晒便冒出阵阵腐烂味道,场面十分像西南的垃圾场大门。
竺庚跟在前辈身后,绕到偏门进去。
原本空旷的殿前同样脏乱,审视一圈,他注意到高墙下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座破碎土台,兴许是哪个婢子为了打牙祭搭建的。
他们此行是来确认国主寿诞,这方送的礼,其余各殿都已主动上报,只有这里没有动静。
进门时,恰好耳房走出一名睡眼惺忪的婢女,看见他们顿时笑脸迎上来。
不过三人交谈几句后,婢女就以今时不同往日的借口将他们打发送走。
等到日暮,竺庚忙完一堆难事,仍然觉得不妥,国主何等身份,怎能因为落魄了就不送寿辰礼。再者,王姬到底也是血脉,或许送到国主的心坎,说不准就恢复往日荣光。
竺庚决定独自再去一趟。
从侧门进去,午后看见的土台里此刻燃起了火,上面则放着一小盆米汤。
竺庚心道成何体统,紧跟着一抹纤细身影抱着小捆断枝走入他的视野。
婢女裙装穿在身上略显宽大,露出的小臂瘦骨如柴,即便这样也显头小。
似乎察觉到他的视线,对方回望过来,睫毛细密且长,而那双杏瞳也出奇灵气。
他的脑内有一刻的空白。
内廷中年纪小的奴才不少,都是被惩处的贪官污吏的家眷,所以长得好看也正常。
竺庚忽然生出一种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他如今也是戴罪从身,在内廷的日子并不好过。
怪责她私建土灶的话默默咽回肚里。
还未张口,对方先怯生生道:“公公找谁?”
“想请见大王姬。”
对方愣愣地歪头,像是在打量,但竺庚知道她只是好奇,和五官凌厉的绍靖国人不同,他更像个白面书生。
竺庚解释:“下月大王的寿诞,不知道这方要备什么礼?”
女童听后,看向殿内西北角。
殿内已经掌灯,隐约有人影端坐其间,想必就是大王姬。
竺庚抬脚便要过去,却听女童仿佛顶着巨大压力道:“公公,这里贵重的东西都是大王过往送的,没有再送回去的道理。”
竺庚回身,见女童将断枝伸进了火里,然后腼腆地用腰间抹布擦手。
“我叫竺庚,你叫什么名字?”
“范姚。”
范姚看着他。
“范姚,于大王而言,想要的都可以靠争来,”竺庚看了一眼殿内,教导她:“那些东西贵不贵重只是在我们看来,也许在大王看来,更看重的是心意。”
范姚闻言,从怀里摸出一块干掉面饼,天真问道:“那这个大王要吗?昨天刚做的,要的话你拿走吧。”
竺庚一时语塞。
“此事不可玩笑,这是王姬的一次机会,也是你的,必须好好决断。我去同大王姬说。”
范姚把饼揣回怀里,看回灶里的火,神色沮丧道:“谁人都知,只要有第一灾星之称,大王姬不仅难登大堂,私下还是受冷落的,尽管伺候再好,也不会有鸡犬升天的一日。”
这一次,竺庚没再理会,径直走到殿门前,恳请王姬开门细谈,但重复三声后,里面不为所动,身影依然定定坐着。
竺庚也坚持静侯门外。
天色晦暗不明,也没有人出声,这一方天地忽然静得可怕,只能听见树枝在火里,因为沾了水汽,劈里啪啦地响。
就在竺庚觉出一点古怪,殿内人淡道:“人呢?我饿了。”
看这天色,早就过了晚膳,竺庚去找范姚:“王姬还没用膳吗?你们殿内那位年长的婢子呢?也不曾看见。”
面对他的询问,范姚的声音颤颤:“她和隔壁殿的婢子一起出门去了,夜里不在。”
竺庚微微吃惊,竟这么随便。
范姚说完,赶忙打好一份米粥,绕开他端进殿内。
竺庚望见里面身影终于起身移步,心想等用完膳或许还有机会。
范姚送到后很快回来,就地盘腿坐下。
然后,竺庚就发觉她偷瞧了自己一眼,随即换成双腿并拢的坐姿。
格外小心翼翼。
内廷的公公对切肤之痛,确实很在意。
竺庚心神微微一动,还是冲她露出微笑,“没事,你和我相处,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他举手投足总带着温煦和谦让,是一种不论对方的身份,只是管好自己的姿态。和内廷里捧高踩低的下人不同。
范姚愣了愣,点点头,然后低头将锅里煮熟的米粥搅动两下,要装起来。
“咕噜。”
是竺庚腹部传出的声音。
范姚下意识去看竺庚,他却早已别过了头避开相视。
“你不像内廷里的人。”范姚喃喃。
竺庚因为肚鸣,脸色有些羞愧,“我刚来不到半月,原是乌赣国,诺里斯地人。”
想必这么一说她就知道了。
去年单翰南下平乱,沿路和乌赣国相斗,最终获胜争来富饶的诺里斯地,美事一桩,绍靖无人不知。
竺庚入宫后,刚得知他身世的人,无一不掩面偷笑,但听范姚没有太大的反应,只哦了一声。
竺庚把头转了回来,重新看向她,目光却撞上了一碗递到面门的米粥。
范姚的午膳拿去兑了米和面,现在饿得不轻,于是吃得神速,所以余光注意到身旁的竺庚搅动碗里米汤,一直没有动口,她也没有管他。
直到竺庚说:“王姬和你的年纪还小,不应该只吃这些,等我明天去找一些肉和蛋过来。”
范姚抬眼瞥他,半晌稚声道:“你自己都没东西......你快吃吧,天冷吃凉粥肚子要疼的。”
“我说到做到。”竺庚笑答,喝了一口热粥又道,“你是我在内廷交的第一个朋友。”
“朋友?”
“无关其他,私交甚好,乐于分享。”
范姚思考一瞬,拒绝道:“我不是你的朋友,我不舍得把好东西给你。”
竺庚看着她认真的模样,低头抿了抿唇,不怒反笑出了声,“哈哈......说的也是,你年纪小,我都已经十六了,这么吧,我当你兄长,你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就好,我也把好东西留给你。”
竺庚三口吃完米粥,扭头一看,殿内身影不见,而寝殿黑暗。
看来是睡下了。
他不能打扰,只好明日再来。
于是竺庚向范姚辞别。
从侧门离开前,还将披风留给她。
范姚抓着身上披风坐在灶边,脑中回想起竺庚承诺明天给她带肉和蛋的话。
明天……
范姚叹了口气,这时,一道刺耳女声响起:“谁准你又在殿内私搭土灶的!”
披风被一把夺过,抬头看来人,是她的婢女。
婢女此刻穿着范姚的一件华丽裙装,因为尺寸偏小,被勒得有些难受。
要不是王姬的俸禄多,又让用殿里所有东西,平日可以私藏一些,否则她早就走了。
刚才在里面挑选给管事大监的礼的时候,突然来了外人,吓得她心跳如雷,好在急中生智又把人冷落走了。
庆幸同时,婢女也越想越气,不像之前脚踢土灶,而是直接将手中的披风丢进锅里。
“啊!”
范姚小声惊呼,伸手去抓披风。
锅里剩的米汤仍在咕咚冒泡,这要是碰到肯定要烫毁手。
婢女眼疾手快打开她的手。
“真是晦气死了!”婢女骂道,“现在就我愿意伺候你,你连我都要害吗?果然是灾星,跟你走近的都没好果子。”
“抱歉。”
范姚低下眉眼,十分谦卑。
婢女得到了安抚,心情舒畅:“知道就赶紧把这里收拾起来,我要去洗了这双沾了晦气的手。”
婢女往回走了一段,想起什么似的,又扭头跟范姚道:“刚才你让我吃完去寝殿,我发现那里的床异常舒服的!传言是大王特意找人为贤妃打造的,是不是真的?”
范姚点头,稚嫩的面庞露出乖巧笑容:“姐姐愿意的话,从今以后可以睡在那里,入夜不会有人来打搅的。”
婢女正是这个意思,满心欢喜她的回答。
但当她进殿再次躺在床上,想起八年前,贤妃产女就是死在这张床上,忽然间起了冷意,不过紧了紧棉被,还是在柔软中进入梦乡。
看着寝殿内烛火熄灭,一派平静,范姚收敛了甜美的笑容,面无表情。
瞥眼去看热气升腾的米粥,她拿来一根断枝挑起锅里的披风,随后泼土灭了火,寒风簌簌中,挑着披风走向耳房。
即使今晚没有竺庚的出现,她也打算好让婢女睡在寝殿,自己去耳房,因为危险时刻又要来了。
也不知这一次会出现什么意外。
--
夜色如墨,子时将过。元月十五。
时隔六年,新的黑羊皮卷轴送往国主大殿,上书:
「王姬生死事关国主死生。」
铅云低垂,遮掩明月间,西方宫殿高墙霎时出现数十黑影,悄无声息地逼进殿内。
床榻之前,铁鹰卫长拔出腰间利剑。
整柄长剑猛地刺入睡被下的胸口位置,将人与床狠狠钉死。
……鲜血从被里渗透出来。
“大王说,他对不住王姬和贤妃。”铁鹰面罩下,转述者的神色和语气同样没有起伏,因为上位者就是如此。
等到床上血迹停止蔓延,包围床榻的数十道黑影转身离开寝殿。
关于这座宫殿的消息称,耳房还有一名贴身婢女,即便没有关于她的交代,但铁鹰卫行事,一向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