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渠早在鸡鸣之际醒来,她发现顾凛尚无醒的预兆,而且顾凛的睡姿与自己大不相同,他的手随意地搭在被子上,被子也乱成一团。
按照礼数,她和顾凛要去前厅敬茶才对,她推了推顾凛。顾凛朦胧地睁开眼,迷迷糊糊地看着李青渠,慢慢地想起来,自己已经成亲,“哦,该起床了。”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整理衣着。门外沉思早就等候在门外,听见窸窸窣窣的动静,开口询问:“小姐,少将军,你们起了吗?”
李青渠对顾凛的行为很是迷惑,她不知该不该叫沉思进来。很快,顾凛就整理好自己,让沉思进来。
待二人都收拾妥当,他们就去前厅敬茶。路上,顾凛和李青渠说:“待会敬茶,只要接红包就好了,其他都不用做,除了叫一声叔叔婶婶,不用再说什么?懂?”
李青渠感觉顾凛是纨绔,还很欠,什么时候轮到他教她做事,她表面风轻云淡,温温顺顺地回了句:“妾身知道的。”
顾凛看着眼前唯唯诺诺的女子,心中感到可悲,这就是京城人人称赞的大家之女,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木偶,这就是这个时代,太可怕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没有这个能力改变什么,最多是成为一个大将军,远离京城。
很快就到前厅,顾夫人在过去三年的煎熬总算得到了一点安慰,自己是知道永安侯府嫡女的,万分出色,在她看来,纵是太子妃也做得。她乐呵呵地接过李青渠奉上的茶,让丫鬟将一盒珍贵的首饰打开,里面有皇上的赏赐、宫中淑妃娘娘的赏赐。顾家二房、三房看着嫉妒极了。
李青渠也很满意,这就相当于在顾府众人面前给足了她脸面,对她以后管事很有帮助。顾凛看着也没说啥。
接着,顾凛将顾府的其他人一一介绍给李青渠,李青渠得体地一一行礼,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二房、三房嫉妒得要死,但送出的礼不能太廉价,新少夫人是侯府嫡女,身份尊贵,太廉价拿不出手。
二婶就想找茬,看着李青渠的做派,浑身不适,心想,一个庶女都成了太子侧妃,只要太子登基,说不定还会是妃位,李青渠一个堂堂嫡女竟被庶女压下去,可见没什么手段。她扬起嘴角,故意说:“青渠,嫁来我们这,你也是受委屈了,连你的妹妹也是太子的人。”
“不对,二婶,我与夫君天定良缘,圣上亲赐,怎能有受委屈一说。虽说昨日之前,我未曾见过夫君,但是如今坦诚相见,金石为开,夫君相貌俊朗,性格体贴,实为良配。”李青渠道。此话一落,众人一听到圣上二字,再也不敢言语什么,顾凛侧目相看,内心只觉李青渠情商很高。
顾凛立刻附和李青渠:“母亲,各位叔叔婶婶,我与青渠知心相许,此生此世,不离不弃。”
顾凛的二婶脸色极差,她哥哥的女儿媚儿也看上了顾凛的皮囊,之前碍于二公主,不敢动作,如今永安侯府嫡女嫁过来,媚儿还是有机会成为贵妾,她刚想试探这个新夫人,传言温婉贤淑,自己料想应该是个好拿捏的,谁知还有点硬气,知道不能顶撞长辈,直接用圣上的名号。好的事就是现下看来两夫妻还很生疏,再挑拨离间一下,还是有机会的。
见过长辈,顾凛也不想带李青渠去见那些堂兄妹了,拉着她就去自己的书房。
李青渠不能让人拿住她的把柄,让司茶去准备合乎礼数的见面礼送去其他嫂嫂妹妹那里,司茶曾经是家道中落的小姐,有着出众的气质,不会让其他人看轻。
来到书房,李青渠不敢乱看,静静地表演自己温婉贤良的人格,顾凛拉着李青渠坐下,拿起自己所写的策论递给她,直言道:“大小姐应该识字吧,你能不能给我看看我这篇策论如何。”
李青渠还真认真看起来,整体来看,字遒劲,笔画流畅,极具美感,这在李青渠心里加分不少,细看内容,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可用,对当下朝廷热事进行分析,提出举措,要是呈上朝廷,必得嘉奖。
她转头对顾凛说:“极好!这出自于你的手?”
顾凛得到肯定,开心一笑,欢快地说:“是我写的,我真厉害,这三年废寝忘食还是有效果的。”
李青渠好久没见到这样肆意轻快的笑了,身体也跟着放松,语气更添加了几份慵懒,她的手撑在书桌上,歪着头看着自己新嫁的夫君,好奇的询问:“顾少将军,你十六岁一战成名,可京城人都知道你上战场之前,可是纨绔,那你应该是厌文的,为何又想起从文了?”
顾凛回想三年前自己穿过来时,被迫上战场,本应被砍死,可是那时运气是真的好,还活着,他积极学习军营中每个人对战争的看法,对兵法的论述,抓住机会就死死练习,穿过来的这具身体还很给力,肌肉结实,力气大,这是天然的优势。本来他可以依照自己理解实践独创出来的一套奇特兵法争取功名,一辈子活在上辈子未见过的自由豪放的边关。
他说:“结局是死,只想破局。圣上是不会容忍武将世袭的,我要想活,也只能另谋出路。你不也一样,据我所知,你之前可是太子妃观察者之一,为何也选择放弃,不也是想让自己和家人活着吗?”
李青渠听完,内心惊愕,她确实想过成为太子妃,但从未敢让旁人知晓,就这样被挑明了。
顾凛知道李青渠在想什么,他拿起收藏的医书放在李青渠眼前。
李青渠再次感到震撼,怎么这个婚越来越离谱了,为何自己喜欢医书都被知道了。自己深居内宅,看医书也是夜深人静之时。她再也忍不住了,带着怒气疑惑地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顾凛也不想隐瞒,直言:“我记忆力不错,在成亲那天,你拉着我的手,碰了我的脉搏,这是一个学医的人对陌生人应有的好奇,然后我猜的。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会对你怎么样,我的本意是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虽然暂时还可能需要隐藏。,然后呢,你也不要整日找我,我不想要被人整天盯着。”
李青渠听笑了,从椅子上站起来,拿起医书:“看来夫君对我还是颇为了解的,嫁到顾府,我始料未及,我们不过是阴差阳错,夫君不必担忧我是否介意花红柳绿,自小家母就教诲我出嫁从夫,夫君说什么就是什么。”李青渠越说越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众人口中的贤妻,就算自己学医被发现也有顾凛盯着,也算不错。
顾凛看着李青渠逆来顺受,心中有点烦躁,但是又有点心酸,穿过来之前幻想过自己的女朋友是青春洋溢,阳光向上的,落差有点大,穿过来的意义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本小说自己没看过,只知道主角是李青渠和太子宁尧,顾凛到底处于什么角色?他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自己只是李青渠成长的垫脚石,那凭什么,这个时代,空有其表的时代,邻国虎视眈眈,权贵一掷千金,兵权不再武将手中,文人掌兵权,下军令,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顾凛看着李青渠走在书架间的身影,怀疑这个女孩,她真的可以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吗?
,
,
按照礼数,她和顾凛要去前厅敬茶才对,她推了推顾凛。顾凛朦胧地睁开眼,迷迷糊糊地看着李青渠,慢慢地想起来,自己已经成亲,“哦,该起床了。”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整理衣着。门外沉思早就等候在门外,听见窸窸窣窣的动静,开口询问:“小姐,少将军,你们起了吗?”
李青渠对顾凛的行为很是迷惑,她不知该不该叫沉思进来。很快,顾凛就整理好自己,让沉思进来。
待二人都收拾妥当,他们就去前厅敬茶。路上,顾凛和李青渠说:“待会敬茶,只要接红包就好了,其他都不用做,除了叫一声叔叔婶婶,不用再说什么?懂?”
李青渠感觉顾凛是纨绔,还很欠,什么时候轮到他教她做事,她表面风轻云淡,温温顺顺地回了句:“妾身知道的。”
顾凛看着眼前唯唯诺诺的女子,心中感到可悲,这就是京城人人称赞的大家之女,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木偶,这就是这个时代,太可怕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没有这个能力改变什么,最多是成为一个大将军,远离京城。
很快就到前厅,顾夫人在过去三年的煎熬总算得到了一点安慰,自己是知道永安侯府嫡女的,万分出色,在她看来,纵是太子妃也做得。她乐呵呵地接过李青渠奉上的茶,让丫鬟将一盒珍贵的首饰打开,里面有皇上的赏赐、宫中淑妃娘娘的赏赐。顾家二房、三房看着嫉妒极了。
李青渠也很满意,这就相当于在顾府众人面前给足了她脸面,对她以后管事很有帮助。顾凛看着也没说啥。
接着,顾凛将顾府的其他人一一介绍给李青渠,李青渠得体地一一行礼,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二房、三房嫉妒得要死,但送出的礼不能太廉价,新少夫人是侯府嫡女,身份尊贵,太廉价拿不出手。
二婶就想找茬,看着李青渠的做派,浑身不适,心想,一个庶女都成了太子侧妃,只要太子登基,说不定还会是妃位,李青渠一个堂堂嫡女竟被庶女压下去,可见没什么手段。她扬起嘴角,故意说:“青渠,嫁来我们这,你也是受委屈了,连你的妹妹也是太子的人。”
“不对,二婶,我与夫君天定良缘,圣上亲赐,怎能有受委屈一说。虽说昨日之前,我未曾见过夫君,但是如今坦诚相见,金石为开,夫君相貌俊朗,性格体贴,实为良配。”李青渠道。此话一落,众人一听到圣上二字,再也不敢言语什么,顾凛侧目相看,内心只觉李青渠情商很高。
顾凛立刻附和李青渠:“母亲,各位叔叔婶婶,我与青渠知心相许,此生此世,不离不弃。”
顾凛的二婶脸色极差,她哥哥的女儿媚儿也看上了顾凛的皮囊,之前碍于二公主,不敢动作,如今永安侯府嫡女嫁过来,媚儿还是有机会成为贵妾,她刚想试探这个新夫人,传言温婉贤淑,自己料想应该是个好拿捏的,谁知还有点硬气,知道不能顶撞长辈,直接用圣上的名号。好的事就是现下看来两夫妻还很生疏,再挑拨离间一下,还是有机会的。
见过长辈,顾凛也不想带李青渠去见那些堂兄妹了,拉着她就去自己的书房。
李青渠不能让人拿住她的把柄,让司茶去准备合乎礼数的见面礼送去其他嫂嫂妹妹那里,司茶曾经是家道中落的小姐,有着出众的气质,不会让其他人看轻。
来到书房,李青渠不敢乱看,静静地表演自己温婉贤良的人格,顾凛拉着李青渠坐下,拿起自己所写的策论递给她,直言道:“大小姐应该识字吧,你能不能给我看看我这篇策论如何。”
李青渠还真认真看起来,整体来看,字遒劲,笔画流畅,极具美感,这在李青渠心里加分不少,细看内容,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可用,对当下朝廷热事进行分析,提出举措,要是呈上朝廷,必得嘉奖。
她转头对顾凛说:“极好!这出自于你的手?”
顾凛得到肯定,开心一笑,欢快地说:“是我写的,我真厉害,这三年废寝忘食还是有效果的。”
李青渠好久没见到这样肆意轻快的笑了,身体也跟着放松,语气更添加了几份慵懒,她的手撑在书桌上,歪着头看着自己新嫁的夫君,好奇的询问:“顾少将军,你十六岁一战成名,可京城人都知道你上战场之前,可是纨绔,那你应该是厌文的,为何又想起从文了?”
顾凛回想三年前自己穿过来时,被迫上战场,本应被砍死,可是那时运气是真的好,还活着,他积极学习军营中每个人对战争的看法,对兵法的论述,抓住机会就死死练习,穿过来的这具身体还很给力,肌肉结实,力气大,这是天然的优势。本来他可以依照自己理解实践独创出来的一套奇特兵法争取功名,一辈子活在上辈子未见过的自由豪放的边关。
他说:“结局是死,只想破局。圣上是不会容忍武将世袭的,我要想活,也只能另谋出路。你不也一样,据我所知,你之前可是太子妃观察者之一,为何也选择放弃,不也是想让自己和家人活着吗?”
李青渠听完,内心惊愕,她确实想过成为太子妃,但从未敢让旁人知晓,就这样被挑明了。
顾凛知道李青渠在想什么,他拿起收藏的医书放在李青渠眼前。
李青渠再次感到震撼,怎么这个婚越来越离谱了,为何自己喜欢医书都被知道了。自己深居内宅,看医书也是夜深人静之时。她再也忍不住了,带着怒气疑惑地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顾凛也不想隐瞒,直言:“我记忆力不错,在成亲那天,你拉着我的手,碰了我的脉搏,这是一个学医的人对陌生人应有的好奇,然后我猜的。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会对你怎么样,我的本意是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虽然暂时还可能需要隐藏。,然后呢,你也不要整日找我,我不想要被人整天盯着。”
李青渠听笑了,从椅子上站起来,拿起医书:“看来夫君对我还是颇为了解的,嫁到顾府,我始料未及,我们不过是阴差阳错,夫君不必担忧我是否介意花红柳绿,自小家母就教诲我出嫁从夫,夫君说什么就是什么。”李青渠越说越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众人口中的贤妻,就算自己学医被发现也有顾凛盯着,也算不错。
顾凛看着李青渠逆来顺受,心中有点烦躁,但是又有点心酸,穿过来之前幻想过自己的女朋友是青春洋溢,阳光向上的,落差有点大,穿过来的意义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本小说自己没看过,只知道主角是李青渠和太子宁尧,顾凛到底处于什么角色?他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自己只是李青渠成长的垫脚石,那凭什么,这个时代,空有其表的时代,邻国虎视眈眈,权贵一掷千金,兵权不再武将手中,文人掌兵权,下军令,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顾凛看着李青渠走在书架间的身影,怀疑这个女孩,她真的可以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