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梨与明昌郡主的谈判并没有持续很久。
最终她用一张婚书换来了悯州城的一处宅子和五十两银子,这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结局了。
离开的时候,明昌郡主怕黎梨明晃晃的出现在沈府门口,又知道她身体一向不好,怕她回去的路上昏过去给沈府徒增非议,所以特地派了一辆沈府的马车送她回黎府。
马车摇摇晃晃的行驶在悯州城的主道上,黎梨的耳边不乏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她挑开帘子看向马车外。
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看到悯州城的民生景色。
晖朝的先帝昏庸,新帝暴戾,俨然一副江山将颓的模样。
但晖朝的百姓却能在乱世中安居乐业,街头甚至都难见流民乞丐。
可见晖朝还是被高位者治理的很好,这对她卖字画谋生也是有利无害的。
黎梨观察的差不多了刚打算放下帘子,沈府的马车就缓缓停了下来,一个小厮从后面追了上来,拉住了她要放下的帘子。
“黎姑娘。”
他显然是跑来的,停下来的时候还气喘吁吁,他一只手还撑在马车上大口大口的吸着气。
小厮面生,黎梨从未见过,但不用想也隐约能猜出来是沈府的人。
“何事?”
纵使明昌郡主反悔,她也不会妥协。
小厮从怀里小心的拿出了一张银票递给黎梨。
“这是我家大公子让我给黎姑娘的,大公子知道黎府被抄,黎大人被流放,黎府只剩姑娘,黎夫人,黎小公子,现在的日子怕是很难过,况且姑娘你的身子需要时常吃药,所以...”
这张银票是一千两的,沈文昭出手倒是比他的母亲大方不少。
黎梨未等小厮说完就直接下了马车,拿过小厮手中的银票反手丢到了人群中。
嗟来之食,她不要。
“该拿的我已经拿到了,不需要别人的怜悯。”
一千两的银票可不是小数目,黎梨还丢到了人群里。
小厮顾不上她,只能着急忙慌的挤进人群去捡银票,等他捡起来之后,眼前哪儿还有什么黎府大姑娘,就只剩下沈府的马车了。
……
丢了银票,黎梨却像是突然松了口气般的轻松,她带着怀里所换来的筹码步行回了黎府,等她回来的时候已是日落西山。
黎府的正门早已贴上官府的封条,她只能从侧门进去。
她刚推开小门,黎泊闻就跑了过来抱住了她的小腿。
“姐姐,你回来了!”
黎梨摸了摸他的脑袋,顺手把他抱了起来。
“母亲呢?”
她关好小门后走了进去。
黎泊闻乖乖的抱住了姐姐的脖子。
“母亲一直在屋里等你。”
黎梨点了头,她知道盛长宁是在等这张婚书带来的结果。
她抱着怀里的黎泊闻回到了盛长宁的屋里。
盛长宁一下午心不在焉的,眼眶泛红一看就是哭过了,她手中的绣品还保持着黎梨走之前的样子。
她一看黎梨回来了,就忙不迭的放下手中的针线,迎了上去。
“怎么样?”
黎梨没多说,只将地契和五十两银子放到了盛长宁的手里。
盛长宁懂了,她知道这沈府是不想认下这门亲事了。
可面对这种结局,她却意外的松了口气,刚止住没多久的眼泪直接落了下来。
“没认下也好,也好...黎府已经不能给阿梨做依靠了,我的阿梨嫁过去也是要受苦的。”
她只是想着或许嫁入沈府,黎梨就不用再受这么多苦了,可又怕她毫无底气的嫁进去,往后在郡主娘娘手下过得艰难。
既然这样,盛长宁就听天由命。
而老天告诉她,黎梨没有嫁进沈府的命。
黎梨深知这种矛盾,可当务之急是在被官府赶走之前,先搬到这个得来不易的安身之处。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收拾收拾东西,明日就搬家吧,这黎府也该还给官府了。”
“好。”
……
次日一早黎梨就带着母亲和弟弟,带着仅剩的一个包裹从黎府离开,一路步行一个半时辰来到了沈府给的宅子。
宅子很偏远,再偏远一点就要出城到郊外了,不过好在还在城里,也算方便。
推开院门,里面是三栋不大的小房子挨在一起,虽比起黎府的官宅差得远了,但也不是很破,只是多年未住人需要从里到外好好的打扫一遍。
院中还有一口打水的井,井边长着一棵长势喜人的海棠花树,随着风稀稀落落的飘下嫩粉色的花瓣。
这环境也算不错了,总比流落街头要强得多。
黎梨和盛长宁几乎用了一整天才将屋子收拾出来。
三栋小房子,盛长宁和黎泊闻住一间,黎梨单独住一间。
然后黎梨又趁刚入夜改装了院内的一个小推车,将自己要去街上摆摊卖字画的东西都备齐后,第二日辰时用过早膳就拖着推车一路走走停停的步行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了悯州城的中心街道。
盛长宁为了生计也不得已妥协。
母女俩一个在街头卖字画,一个缝补些绣品卖到绣坊换些钱。
黎梨拖着推车到的时候,周围已经有了不少小贩撑起摊子叫卖了起来。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都是过路人,街道旁都是为求生计不得已的小商贩。
她找了个较为空的地方,把推车停下,然后将推车上的桌子椅子,笔墨纸砚,架子......都拿了下来。
摊位摆好后,黎梨就站到了桌前研磨作画,已经有些呲了毛的狼嚎毛笔在她的手下丝毫不受影响,轻轻松松的就在空白扇面上勾勒出高山流水烟波浩渺。
扇面上的夕阳映衬着水波流转,江面上泛起的余晖好似把山峦间的雾气散开了些,别有一番磅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句诗题在一侧,黎梨落笔。
她上一辈子就在书画上很有天赋,后面又跟专门的大师仔细的学过,纵使手中毛笔粗糙,砚台劣质,可她所绘成的画作依旧吸引了不少懂行的妇人公子哥围了过来。
黎梨将扇面拿了起来,小心的挂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她没有停下,再一次提笔,这一次笔下绘出的是院中的那棵海棠树。
花瓣簇簇在扇面上轻巧的聚成海棠花,一朵又一朵,笔锋勾勒处绘出海棠树的枝干,黎梨的每一笔都落得恰到好处,错落有致。
这幅画做完,她在旁边落下了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画再一次被挂在了架子上。
上有泼墨山水淋漓尽致,下有海棠醉日跃然纸上。
黎梨陆陆续续的又画了四个出来,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却没有人有要买的意思。
甚至不少围观者都认出了她的身份,后面围上来的大多数人都是来看她的热闹,只有极少数是被她的真材实料吸引来的。
“这黎家的病秧子还真是豁得出去,为了生计都拖着推车抛头露面出来卖字画了。”
“我看她能闹出什么笑话来。”
“黎府好歹是书香世家,怎么教出来一个这么不知礼数的女儿出来,真是有辱家门。”
奚落声都不小,有些人甚至是故意大声说给她听的。
可黎梨既然选择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抛头露面的谋生计,就不畏人言,只为求财。
扇面上的字画已干,她将扇面都取了下来固定在扇子上,制成了六柄风格各异的团扇。
做完这一切,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口说道。
“今日,黎梨初次开张,刚刚所绘字画分文不取都送给各位,但求各位日后可以多多光顾一下我的生意。”
话音落下,可围观者也都是看看,没有人上来拿,只有奚落声更大了些。
黎梨想过她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卖字画会难,但却没想到会有这么难。
就算黎父已被流放,可圣上并未给她定下罪臣之女的名头。
而这些人与其说是不要,说成对罪臣之女避之不及才更为贴切。
她等了片刻后,就主动拿着扇面试图送给围在前面的几位贵妇人,但却被拒绝的很干脆,周围的人更是不要。
出师未捷身先死。
许是看她这么站着很可怜,也许是多少听说了黎府的事儿,有个还算好心的妇人点了她一下。
“半月前的新律法,悯州城女子不得为商,你不知吗?”
女子不得为商,黎梨确实不知。
半月前差不多是黎府刚被抄的时候,盛长宁带着黎泊闻只为保命又上哪儿知道这新律法去。
可律法在前,她知道今日这些字画是一副都卖不出去了。
“谢谢。”
妇人摆了摆手就转身离开了。
许是挑破了没乐子看了,在妇人走后不少围观人群也逐渐散开了。
人群散开后官府的人很快就拿着令牌围住了她的摊子。
“女子不得为商,来人,拿了她。”
黎梨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官府的人押了,摊位也被官府的人尽数看管了起来。
“跟我们走一趟吧。”
她犯了律法,被抓是必然的,可周遭的人围观了那么久,却只有最后的时候有个妇人肯来提醒她。
剩下的都是在看她的笑话,可见在如此位卑言轻的时候选择抛头露面的谋生是她错了。
位卑言轻本不是错,错就错在她曾“位高权重”过。
一下子跌下来,旁观者都幸灾乐祸的落井下石。
可她现在别无他法。
两个官兵押着黎梨,两个官兵收了她的摊子。
黎梨就这么被游街示众,一路带到了官府。
官府也是无情,直接丢了东西把她下了大狱,说是已经着人通知她母亲拿着罚金来赎人了。
可一百两银子,盛长宁怎么能拿得出来啊。
黎梨靠在大牢冰冷的墙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她的手边还放着监狱发的晚膳,一碗有些搜了的米粥。
就这也比前几日吃得好。
可她实在是吃不下,最后靠在墙上昏昏的睡了过去。
自穿到这里来之后,她太累了,累的从未好好休息过。
一朝下狱却讽刺的得了空。
也不知道具体昏了多久,久到监狱门上的锁被官兵打开,阳光透过监狱的大门透了进来,撒在了她的身上。
官兵们强制叫醒了她,她才悠悠醒来。
“醒醒,你可以出去了。”
不过一夜,黎梨被放了出去,就连被丢掉的推车和笔墨纸砚都安然无恙的还了回来,甚至昨日做的扇子还在匣子里好好地收着。
她走了出来,就有人在门口拦住了她。
“这位姑娘,是我家公子给你交了赎金,作为交换,你昨日画好的扇面要送给我家公子。”
小厮面带笑意恭恭敬敬的伸出了手,朝黎梨讨要扇面。
黎梨知道盛长宁定是交不起这一百两赎金,更知道救她的另有其人。
她透过小厮的肩膀看到了停在他身后没多远的马车。
马车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甚至格外的低调,就连帘子也是最朴素的素布,但通过马车前绑着的那匹难得一见的良驹,她也知道马车内的人非富即贵。
有人赏识她的画,愿意花一百两银子赎她出来是好事儿。
黎梨将匣子递给了小厮,目光却依旧落在那辆马车上。
风把帘子吹起,她依稀看见了一位紫袍金冠的少年郎,他半靠在马车里的抱枕上,纤长的玉指把玩着手中的金盏,极具少年感的眉眼微挑,独具风流。
她看不太清下意识想要再进一步,却被小厮拦了下来,而马车中的少年郎似有感应一般将吹起的帘子落了下来。
黎梨垂下眸没有再一探究竟,反而用单薄的身体再一次扛起了沉重的推车,可在阴凉的牢里待了一夜,她的身体难堪重负的往前栽了一下,最后被小厮稳稳的扶住了才没摔地上。
“代我向你家公子转告一句谢谢,来日若有可能黎梨必登门致谢。”
“姑娘珍重。”
最终她用一张婚书换来了悯州城的一处宅子和五十两银子,这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结局了。
离开的时候,明昌郡主怕黎梨明晃晃的出现在沈府门口,又知道她身体一向不好,怕她回去的路上昏过去给沈府徒增非议,所以特地派了一辆沈府的马车送她回黎府。
马车摇摇晃晃的行驶在悯州城的主道上,黎梨的耳边不乏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她挑开帘子看向马车外。
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看到悯州城的民生景色。
晖朝的先帝昏庸,新帝暴戾,俨然一副江山将颓的模样。
但晖朝的百姓却能在乱世中安居乐业,街头甚至都难见流民乞丐。
可见晖朝还是被高位者治理的很好,这对她卖字画谋生也是有利无害的。
黎梨观察的差不多了刚打算放下帘子,沈府的马车就缓缓停了下来,一个小厮从后面追了上来,拉住了她要放下的帘子。
“黎姑娘。”
他显然是跑来的,停下来的时候还气喘吁吁,他一只手还撑在马车上大口大口的吸着气。
小厮面生,黎梨从未见过,但不用想也隐约能猜出来是沈府的人。
“何事?”
纵使明昌郡主反悔,她也不会妥协。
小厮从怀里小心的拿出了一张银票递给黎梨。
“这是我家大公子让我给黎姑娘的,大公子知道黎府被抄,黎大人被流放,黎府只剩姑娘,黎夫人,黎小公子,现在的日子怕是很难过,况且姑娘你的身子需要时常吃药,所以...”
这张银票是一千两的,沈文昭出手倒是比他的母亲大方不少。
黎梨未等小厮说完就直接下了马车,拿过小厮手中的银票反手丢到了人群中。
嗟来之食,她不要。
“该拿的我已经拿到了,不需要别人的怜悯。”
一千两的银票可不是小数目,黎梨还丢到了人群里。
小厮顾不上她,只能着急忙慌的挤进人群去捡银票,等他捡起来之后,眼前哪儿还有什么黎府大姑娘,就只剩下沈府的马车了。
……
丢了银票,黎梨却像是突然松了口气般的轻松,她带着怀里所换来的筹码步行回了黎府,等她回来的时候已是日落西山。
黎府的正门早已贴上官府的封条,她只能从侧门进去。
她刚推开小门,黎泊闻就跑了过来抱住了她的小腿。
“姐姐,你回来了!”
黎梨摸了摸他的脑袋,顺手把他抱了起来。
“母亲呢?”
她关好小门后走了进去。
黎泊闻乖乖的抱住了姐姐的脖子。
“母亲一直在屋里等你。”
黎梨点了头,她知道盛长宁是在等这张婚书带来的结果。
她抱着怀里的黎泊闻回到了盛长宁的屋里。
盛长宁一下午心不在焉的,眼眶泛红一看就是哭过了,她手中的绣品还保持着黎梨走之前的样子。
她一看黎梨回来了,就忙不迭的放下手中的针线,迎了上去。
“怎么样?”
黎梨没多说,只将地契和五十两银子放到了盛长宁的手里。
盛长宁懂了,她知道这沈府是不想认下这门亲事了。
可面对这种结局,她却意外的松了口气,刚止住没多久的眼泪直接落了下来。
“没认下也好,也好...黎府已经不能给阿梨做依靠了,我的阿梨嫁过去也是要受苦的。”
她只是想着或许嫁入沈府,黎梨就不用再受这么多苦了,可又怕她毫无底气的嫁进去,往后在郡主娘娘手下过得艰难。
既然这样,盛长宁就听天由命。
而老天告诉她,黎梨没有嫁进沈府的命。
黎梨深知这种矛盾,可当务之急是在被官府赶走之前,先搬到这个得来不易的安身之处。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收拾收拾东西,明日就搬家吧,这黎府也该还给官府了。”
“好。”
……
次日一早黎梨就带着母亲和弟弟,带着仅剩的一个包裹从黎府离开,一路步行一个半时辰来到了沈府给的宅子。
宅子很偏远,再偏远一点就要出城到郊外了,不过好在还在城里,也算方便。
推开院门,里面是三栋不大的小房子挨在一起,虽比起黎府的官宅差得远了,但也不是很破,只是多年未住人需要从里到外好好的打扫一遍。
院中还有一口打水的井,井边长着一棵长势喜人的海棠花树,随着风稀稀落落的飘下嫩粉色的花瓣。
这环境也算不错了,总比流落街头要强得多。
黎梨和盛长宁几乎用了一整天才将屋子收拾出来。
三栋小房子,盛长宁和黎泊闻住一间,黎梨单独住一间。
然后黎梨又趁刚入夜改装了院内的一个小推车,将自己要去街上摆摊卖字画的东西都备齐后,第二日辰时用过早膳就拖着推车一路走走停停的步行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了悯州城的中心街道。
盛长宁为了生计也不得已妥协。
母女俩一个在街头卖字画,一个缝补些绣品卖到绣坊换些钱。
黎梨拖着推车到的时候,周围已经有了不少小贩撑起摊子叫卖了起来。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都是过路人,街道旁都是为求生计不得已的小商贩。
她找了个较为空的地方,把推车停下,然后将推车上的桌子椅子,笔墨纸砚,架子......都拿了下来。
摊位摆好后,黎梨就站到了桌前研磨作画,已经有些呲了毛的狼嚎毛笔在她的手下丝毫不受影响,轻轻松松的就在空白扇面上勾勒出高山流水烟波浩渺。
扇面上的夕阳映衬着水波流转,江面上泛起的余晖好似把山峦间的雾气散开了些,别有一番磅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句诗题在一侧,黎梨落笔。
她上一辈子就在书画上很有天赋,后面又跟专门的大师仔细的学过,纵使手中毛笔粗糙,砚台劣质,可她所绘成的画作依旧吸引了不少懂行的妇人公子哥围了过来。
黎梨将扇面拿了起来,小心的挂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她没有停下,再一次提笔,这一次笔下绘出的是院中的那棵海棠树。
花瓣簇簇在扇面上轻巧的聚成海棠花,一朵又一朵,笔锋勾勒处绘出海棠树的枝干,黎梨的每一笔都落得恰到好处,错落有致。
这幅画做完,她在旁边落下了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画再一次被挂在了架子上。
上有泼墨山水淋漓尽致,下有海棠醉日跃然纸上。
黎梨陆陆续续的又画了四个出来,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却没有人有要买的意思。
甚至不少围观者都认出了她的身份,后面围上来的大多数人都是来看她的热闹,只有极少数是被她的真材实料吸引来的。
“这黎家的病秧子还真是豁得出去,为了生计都拖着推车抛头露面出来卖字画了。”
“我看她能闹出什么笑话来。”
“黎府好歹是书香世家,怎么教出来一个这么不知礼数的女儿出来,真是有辱家门。”
奚落声都不小,有些人甚至是故意大声说给她听的。
可黎梨既然选择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抛头露面的谋生计,就不畏人言,只为求财。
扇面上的字画已干,她将扇面都取了下来固定在扇子上,制成了六柄风格各异的团扇。
做完这一切,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口说道。
“今日,黎梨初次开张,刚刚所绘字画分文不取都送给各位,但求各位日后可以多多光顾一下我的生意。”
话音落下,可围观者也都是看看,没有人上来拿,只有奚落声更大了些。
黎梨想过她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卖字画会难,但却没想到会有这么难。
就算黎父已被流放,可圣上并未给她定下罪臣之女的名头。
而这些人与其说是不要,说成对罪臣之女避之不及才更为贴切。
她等了片刻后,就主动拿着扇面试图送给围在前面的几位贵妇人,但却被拒绝的很干脆,周围的人更是不要。
出师未捷身先死。
许是看她这么站着很可怜,也许是多少听说了黎府的事儿,有个还算好心的妇人点了她一下。
“半月前的新律法,悯州城女子不得为商,你不知吗?”
女子不得为商,黎梨确实不知。
半月前差不多是黎府刚被抄的时候,盛长宁带着黎泊闻只为保命又上哪儿知道这新律法去。
可律法在前,她知道今日这些字画是一副都卖不出去了。
“谢谢。”
妇人摆了摆手就转身离开了。
许是挑破了没乐子看了,在妇人走后不少围观人群也逐渐散开了。
人群散开后官府的人很快就拿着令牌围住了她的摊子。
“女子不得为商,来人,拿了她。”
黎梨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官府的人押了,摊位也被官府的人尽数看管了起来。
“跟我们走一趟吧。”
她犯了律法,被抓是必然的,可周遭的人围观了那么久,却只有最后的时候有个妇人肯来提醒她。
剩下的都是在看她的笑话,可见在如此位卑言轻的时候选择抛头露面的谋生是她错了。
位卑言轻本不是错,错就错在她曾“位高权重”过。
一下子跌下来,旁观者都幸灾乐祸的落井下石。
可她现在别无他法。
两个官兵押着黎梨,两个官兵收了她的摊子。
黎梨就这么被游街示众,一路带到了官府。
官府也是无情,直接丢了东西把她下了大狱,说是已经着人通知她母亲拿着罚金来赎人了。
可一百两银子,盛长宁怎么能拿得出来啊。
黎梨靠在大牢冰冷的墙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她的手边还放着监狱发的晚膳,一碗有些搜了的米粥。
就这也比前几日吃得好。
可她实在是吃不下,最后靠在墙上昏昏的睡了过去。
自穿到这里来之后,她太累了,累的从未好好休息过。
一朝下狱却讽刺的得了空。
也不知道具体昏了多久,久到监狱门上的锁被官兵打开,阳光透过监狱的大门透了进来,撒在了她的身上。
官兵们强制叫醒了她,她才悠悠醒来。
“醒醒,你可以出去了。”
不过一夜,黎梨被放了出去,就连被丢掉的推车和笔墨纸砚都安然无恙的还了回来,甚至昨日做的扇子还在匣子里好好地收着。
她走了出来,就有人在门口拦住了她。
“这位姑娘,是我家公子给你交了赎金,作为交换,你昨日画好的扇面要送给我家公子。”
小厮面带笑意恭恭敬敬的伸出了手,朝黎梨讨要扇面。
黎梨知道盛长宁定是交不起这一百两赎金,更知道救她的另有其人。
她透过小厮的肩膀看到了停在他身后没多远的马车。
马车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甚至格外的低调,就连帘子也是最朴素的素布,但通过马车前绑着的那匹难得一见的良驹,她也知道马车内的人非富即贵。
有人赏识她的画,愿意花一百两银子赎她出来是好事儿。
黎梨将匣子递给了小厮,目光却依旧落在那辆马车上。
风把帘子吹起,她依稀看见了一位紫袍金冠的少年郎,他半靠在马车里的抱枕上,纤长的玉指把玩着手中的金盏,极具少年感的眉眼微挑,独具风流。
她看不太清下意识想要再进一步,却被小厮拦了下来,而马车中的少年郎似有感应一般将吹起的帘子落了下来。
黎梨垂下眸没有再一探究竟,反而用单薄的身体再一次扛起了沉重的推车,可在阴凉的牢里待了一夜,她的身体难堪重负的往前栽了一下,最后被小厮稳稳的扶住了才没摔地上。
“代我向你家公子转告一句谢谢,来日若有可能黎梨必登门致谢。”
“姑娘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