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女子不可为商,黎梨的生意算是彻底黄了,可她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不做买卖,做跑堂,打杂的或许还有机会,无论如何她都必须要去试一试。
拖着拖车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上午,下午的黎梨便整装待发的去各家酒馆茶楼毛遂自荐。
无一例外,这些酒楼茶馆...只要能去的地方全部拒绝了昨日刚被官府抓走的黎梨,嫌她晦气,又嫌她看着病殃殃的什么都做不了。
最终,她来到了最后一家尚未拒绝过她的茶楼:千春楼。
这茶楼虽不位于主干道,但所处位置很不错,每日客流量也很客观。
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黎梨直接上门自荐,但恰逢东家不在,而茶楼里另一名管事儿的直接就拒绝了她。
可黎梨却不肯就此放弃,她偏要等到掌柜的来,偏要最后搏一把。
黎梨直接坐在了靠进茶楼大门的地方,路过的人打眼一看就能看见她。
这“千春楼”是悯州城内最大的茶馆,也是来往客人最多的茶馆,几乎是日日座无虚席,甚至一座难求。
可今日倒好了,这黎梨往门口一坐,客流量明显就比往日里少了不少。
茶楼里的小侍女眼瞅着生意不好,门口这人还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气的端起一盆屋内的废水直接冲着大门泼了出去,泼完拿着一个大扫帚就往外面扫灰。
这是摆明了不待见黎梨,要把她扫地出门。
黎梨面不改色的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和衣衫上所沾染的废水,就算小侍女再过分,她也固执地坐在这里。
小侍女气急了眼,从茶馆走出来,叉着腰就骂她。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人!非要赖在千春楼的门口干什么!因为你千春楼的生意都不好了。”
骂的动静不小,可这泼皮无赖根本骂不走。
而这千春楼内的宾客都在看黎梨的笑话,聊着聊着话题渐渐偏锋,绕到了黎梨从未听过的一件事儿上。
“听说这女子科考又开了?”
“嗯,新帝登基,怕是要效仿先帝女子科考的先例,皇榜已经贴到了官府外头,你一去就能看见。”
“啧,二十多年前那档子荒唐还没够?现在又要重启这段律法,这晖朝是彻底的乱了。”
“也没开的那么广泛,但唯有揭皇榜者才有这科考的资格,不过这陛下的皇榜上至我们悯州,下至穷乡僻壤的小村子里,到处都是。”
茶馆里的来客对着这女子科考的新律法都议论不休,他们嘴里尽是对女子科考的嘲讽,唯有黎梨听进去了。
女子科考...
黎梨坐在门口攥紧了手,她承认她动心了,她更承认她不甘心耽于现状。
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黎府破败至此,哪儿有多余的银两让她科考。
她走着神,千春楼小侍女受不了了拿着一盆洗了菜叶子的泥水就走了过来,然后直接浇在了黎梨的头上。
土腥味儿,菜叶子味瞬间充斥在黎梨身上和鼻腔里,泥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单薄的衣衫。
“滚不滚!”
千春楼里本就在看戏的宾客瞬间哄堂大笑。
水一滴一滴的从黎梨破旧的衣衫上淌了下来,砸在石板路上化成一条一条泥泞的痕迹。
或许..在这种羞辱之下的黎梨应该暴怒,可她没有,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静和坚定。
世人羞辱她,不容她活下去,不愿意给她一条生路,可她偏要往上爬,偏要努力的坚强的活下去。
偏要...抓住女子科考这最后一条路。
几乎是不带任何犹豫,只有满腔热血和抱负,黎梨转身朝着贴了皇榜的官府跑去。
所有人都说黎梨疯了,这一路上的疾风也吹打在她身上,几乎是想要将她撕碎,可黎梨却感受到鲜血在血管中涌动,感受到她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
贴皇榜的地方在官府外,对于这官府黎梨还是熟门熟路的,毕竟也被关过一次了。
她不顾一切的跑了过来,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了皇榜前。
皇榜是当今圣上亲笔所书,上面也盖了皇帝的玉玺,是做不得假的。
旁边的围观人群一看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姑娘挤了进来,看着她这欲图揭下皇榜的样子都笑了出来。
“哪儿来的小姑娘,怎么,你还打算科考?字认全了吗?”
“哈哈哈哈哈,真是有趣,还真有不识趣的人对这皇榜感兴趣啊。”
黎梨回首看清了周围的人,这才发现围在女子科考皇榜前的竟然都是男人,就连随着夫君来的妇人都远远的躲在一旁,仿佛这皇榜是什么利器,靠近了会杀人一般。
“诶,你说话啊,你当真以为你个小姑娘有科考的本事?”
他们见她不说话,更是起了兴致的打趣她。
黎梨过耳不过心,她来这里就是为了这张可以改变命运的皇榜。
她不顾人言,不顾一切的踮起脚勉强抓住皇榜的最上端,随后一把将榜揭了下来。
干脆,利落,没有半点的犹豫。
皇榜被揭下来的声音落入周围人的耳朵里格外的刺耳。
他们笑她不自量力,笑她身为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笑她定然落榜沦为笑柄。
可她依旧不在乎,她只知道在这张皇榜落入手中的那一瞬,她久违的感受到了兴奋,激动,体内的鲜血好像都随着这一举动沸腾了起来,是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受。
她浑身湿透的抱着皇榜笑了出来,众人见状更是嘲讽她。
“疯子!”
“我说正常人怎么会有这个胆量,原来是个疯子啊。”
……
指责声越来越难听了,而黎梨却好像什么都听不见一样,在这些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男人堆里硬生生的挤出了一条路。
她抱紧了怀中的皇榜,跌跌撞撞的跑回了黎府,过路之人都知道这黎家的病秧子是疯了,而她也在回到黎家后终于扛不过去了,一头栽到了地上发了一高烧。
——
黎梨揭了皇榜的消息几乎是一夜间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世人说这小姑娘自不量力,邻居笑她们家出了个女疯子避之不及。
而在黎梨揭了皇榜的第二日,在所有人都怕招惹上这场晦气的时候,却有人敲响了黎府小宅子的大门。
黎梨过去开了门,门外站着的是一位她从未见过的中年男人。
男人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小随从,随从手里拿着书匣,看样子应该是个书童。
“这位先生是...?”
她斟酌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但是丝毫没有放人进来的意思,直到盛长宁看到了人才将宅门彻底打开。
“这是母亲请来的贵客,严先生,三让书院的老先生。”
“严先生好。”
黎梨行了一礼后就让开了路。
严先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了她一眼后留下了一句“跟我进来”,然后转身进了那间空着的屋子。
盛长宁催着黎梨去,黎梨虽然不明所以,不过还是跟了上去。
盛长宁一早就拿出了黎府被抄家后仅剩的一些茶叶,沏了一壶好茶,等他们进来的时候桌上的茶水还冒着热气。
黎梨一进来,书童直接关上了门。
严先生坐在主位上,他看向了眼前这个胆大包天揭了皇榜的少女,沉默了片刻后表明了来意。
“你的父亲于我有恩,当时黎府被抄时我无能为力,但现在你揭了皇榜要去参加科考,为了还你父亲的恩情,我会帮你,这里是八百两和通关文牒”
他话落,身边的书童就将书匣里的银票和通关文牒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如若你反悔了,我可以即刻送你们出城,保你们一生无忧,但若是你下定了要科考的决心,那我就算豁去了三让书院的清名不要,也会好好教你,你也会是我严启岚唯一一名女弟子。”
三让书院是晖朝名气最大的书院。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而这些“才人”大多数都出于这里。
黎梨也在盛长宁和他的言语之中认出了这位严启岚就是世人口中素有盛名的晖朝第一文人。
面对这递到眼前的机会,她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跪了下来,因高烧而泛红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坚决。
“黎梨本想在这太平盛世寻得一个安居乐业之所。”
可世人狭隘不允许她安居乐业,这个时代也不允许她安定。
黎梨的话顿了下来,严启岚却以为这小姑娘放弃了,他略显失望的摇了摇头,书童见状就将银票和通关文牒放到了她的身前。
“但我更想给千千万万的百姓寻得安居乐业之所,为此纵使粉身碎骨也万死不悔。”
她想给无数个同她一般的人一个安居乐业之所,想用尽所学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些。
在黎梨昨日揭下皇榜的时候,她就注定要在这条为官之路一条路走到黑了。
黎梨端起了旁边桌子上的茶举过头顶包扎的绉纱,然后恭恭敬敬的对着严启岚磕了三个头,行了这个拜师礼。
“弟子黎梨给师父敬茶。”
不做买卖,做跑堂,打杂的或许还有机会,无论如何她都必须要去试一试。
拖着拖车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上午,下午的黎梨便整装待发的去各家酒馆茶楼毛遂自荐。
无一例外,这些酒楼茶馆...只要能去的地方全部拒绝了昨日刚被官府抓走的黎梨,嫌她晦气,又嫌她看着病殃殃的什么都做不了。
最终,她来到了最后一家尚未拒绝过她的茶楼:千春楼。
这茶楼虽不位于主干道,但所处位置很不错,每日客流量也很客观。
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黎梨直接上门自荐,但恰逢东家不在,而茶楼里另一名管事儿的直接就拒绝了她。
可黎梨却不肯就此放弃,她偏要等到掌柜的来,偏要最后搏一把。
黎梨直接坐在了靠进茶楼大门的地方,路过的人打眼一看就能看见她。
这“千春楼”是悯州城内最大的茶馆,也是来往客人最多的茶馆,几乎是日日座无虚席,甚至一座难求。
可今日倒好了,这黎梨往门口一坐,客流量明显就比往日里少了不少。
茶楼里的小侍女眼瞅着生意不好,门口这人还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气的端起一盆屋内的废水直接冲着大门泼了出去,泼完拿着一个大扫帚就往外面扫灰。
这是摆明了不待见黎梨,要把她扫地出门。
黎梨面不改色的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和衣衫上所沾染的废水,就算小侍女再过分,她也固执地坐在这里。
小侍女气急了眼,从茶馆走出来,叉着腰就骂她。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人!非要赖在千春楼的门口干什么!因为你千春楼的生意都不好了。”
骂的动静不小,可这泼皮无赖根本骂不走。
而这千春楼内的宾客都在看黎梨的笑话,聊着聊着话题渐渐偏锋,绕到了黎梨从未听过的一件事儿上。
“听说这女子科考又开了?”
“嗯,新帝登基,怕是要效仿先帝女子科考的先例,皇榜已经贴到了官府外头,你一去就能看见。”
“啧,二十多年前那档子荒唐还没够?现在又要重启这段律法,这晖朝是彻底的乱了。”
“也没开的那么广泛,但唯有揭皇榜者才有这科考的资格,不过这陛下的皇榜上至我们悯州,下至穷乡僻壤的小村子里,到处都是。”
茶馆里的来客对着这女子科考的新律法都议论不休,他们嘴里尽是对女子科考的嘲讽,唯有黎梨听进去了。
女子科考...
黎梨坐在门口攥紧了手,她承认她动心了,她更承认她不甘心耽于现状。
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黎府破败至此,哪儿有多余的银两让她科考。
她走着神,千春楼小侍女受不了了拿着一盆洗了菜叶子的泥水就走了过来,然后直接浇在了黎梨的头上。
土腥味儿,菜叶子味瞬间充斥在黎梨身上和鼻腔里,泥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单薄的衣衫。
“滚不滚!”
千春楼里本就在看戏的宾客瞬间哄堂大笑。
水一滴一滴的从黎梨破旧的衣衫上淌了下来,砸在石板路上化成一条一条泥泞的痕迹。
或许..在这种羞辱之下的黎梨应该暴怒,可她没有,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静和坚定。
世人羞辱她,不容她活下去,不愿意给她一条生路,可她偏要往上爬,偏要努力的坚强的活下去。
偏要...抓住女子科考这最后一条路。
几乎是不带任何犹豫,只有满腔热血和抱负,黎梨转身朝着贴了皇榜的官府跑去。
所有人都说黎梨疯了,这一路上的疾风也吹打在她身上,几乎是想要将她撕碎,可黎梨却感受到鲜血在血管中涌动,感受到她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
贴皇榜的地方在官府外,对于这官府黎梨还是熟门熟路的,毕竟也被关过一次了。
她不顾一切的跑了过来,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了皇榜前。
皇榜是当今圣上亲笔所书,上面也盖了皇帝的玉玺,是做不得假的。
旁边的围观人群一看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姑娘挤了进来,看着她这欲图揭下皇榜的样子都笑了出来。
“哪儿来的小姑娘,怎么,你还打算科考?字认全了吗?”
“哈哈哈哈哈,真是有趣,还真有不识趣的人对这皇榜感兴趣啊。”
黎梨回首看清了周围的人,这才发现围在女子科考皇榜前的竟然都是男人,就连随着夫君来的妇人都远远的躲在一旁,仿佛这皇榜是什么利器,靠近了会杀人一般。
“诶,你说话啊,你当真以为你个小姑娘有科考的本事?”
他们见她不说话,更是起了兴致的打趣她。
黎梨过耳不过心,她来这里就是为了这张可以改变命运的皇榜。
她不顾人言,不顾一切的踮起脚勉强抓住皇榜的最上端,随后一把将榜揭了下来。
干脆,利落,没有半点的犹豫。
皇榜被揭下来的声音落入周围人的耳朵里格外的刺耳。
他们笑她不自量力,笑她身为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笑她定然落榜沦为笑柄。
可她依旧不在乎,她只知道在这张皇榜落入手中的那一瞬,她久违的感受到了兴奋,激动,体内的鲜血好像都随着这一举动沸腾了起来,是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受。
她浑身湿透的抱着皇榜笑了出来,众人见状更是嘲讽她。
“疯子!”
“我说正常人怎么会有这个胆量,原来是个疯子啊。”
……
指责声越来越难听了,而黎梨却好像什么都听不见一样,在这些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男人堆里硬生生的挤出了一条路。
她抱紧了怀中的皇榜,跌跌撞撞的跑回了黎府,过路之人都知道这黎家的病秧子是疯了,而她也在回到黎家后终于扛不过去了,一头栽到了地上发了一高烧。
——
黎梨揭了皇榜的消息几乎是一夜间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世人说这小姑娘自不量力,邻居笑她们家出了个女疯子避之不及。
而在黎梨揭了皇榜的第二日,在所有人都怕招惹上这场晦气的时候,却有人敲响了黎府小宅子的大门。
黎梨过去开了门,门外站着的是一位她从未见过的中年男人。
男人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小随从,随从手里拿着书匣,看样子应该是个书童。
“这位先生是...?”
她斟酌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但是丝毫没有放人进来的意思,直到盛长宁看到了人才将宅门彻底打开。
“这是母亲请来的贵客,严先生,三让书院的老先生。”
“严先生好。”
黎梨行了一礼后就让开了路。
严先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了她一眼后留下了一句“跟我进来”,然后转身进了那间空着的屋子。
盛长宁催着黎梨去,黎梨虽然不明所以,不过还是跟了上去。
盛长宁一早就拿出了黎府被抄家后仅剩的一些茶叶,沏了一壶好茶,等他们进来的时候桌上的茶水还冒着热气。
黎梨一进来,书童直接关上了门。
严先生坐在主位上,他看向了眼前这个胆大包天揭了皇榜的少女,沉默了片刻后表明了来意。
“你的父亲于我有恩,当时黎府被抄时我无能为力,但现在你揭了皇榜要去参加科考,为了还你父亲的恩情,我会帮你,这里是八百两和通关文牒”
他话落,身边的书童就将书匣里的银票和通关文牒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如若你反悔了,我可以即刻送你们出城,保你们一生无忧,但若是你下定了要科考的决心,那我就算豁去了三让书院的清名不要,也会好好教你,你也会是我严启岚唯一一名女弟子。”
三让书院是晖朝名气最大的书院。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而这些“才人”大多数都出于这里。
黎梨也在盛长宁和他的言语之中认出了这位严启岚就是世人口中素有盛名的晖朝第一文人。
面对这递到眼前的机会,她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跪了下来,因高烧而泛红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坚决。
“黎梨本想在这太平盛世寻得一个安居乐业之所。”
可世人狭隘不允许她安居乐业,这个时代也不允许她安定。
黎梨的话顿了下来,严启岚却以为这小姑娘放弃了,他略显失望的摇了摇头,书童见状就将银票和通关文牒放到了她的身前。
“但我更想给千千万万的百姓寻得安居乐业之所,为此纵使粉身碎骨也万死不悔。”
她想给无数个同她一般的人一个安居乐业之所,想用尽所学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些。
在黎梨昨日揭下皇榜的时候,她就注定要在这条为官之路一条路走到黑了。
黎梨端起了旁边桌子上的茶举过头顶包扎的绉纱,然后恭恭敬敬的对着严启岚磕了三个头,行了这个拜师礼。
“弟子黎梨给师父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