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木屋里,少女正跪在冰冷坚硬的石板地上细细地打磨木件。
她手中拿着砂石,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直到手下这处完全恢复了平滑,再看不出修整过的痕迹,才马不停蹄地打磨起下一处来。
有时还要拿出凿刀,将被破坏的细节重新勾勒出来,太深的地方,则会换成反口凿,将刀口伸进镂雕深处翘刮。
直到日落西山,她看着眼前即将恢复原貌的木雕,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一切远远没有结束。她起身点燃蜡烛,拿出了生漆桶,回忆着比例,将土漆同白灰调制在了一起,然后用毛刷细细地给木件补上了漆,不满意的地方,还会用手去涂抹几下。白净的手指逐渐变得发红发痒,但她已经无心处理了。
从前,父亲总会将上漆的工作包揽,如今却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不知不觉间,她开始看不清刻纹了,这才发现蜡烛已快燃尽。她将最后一块漆上好,又去寻了新的火源,但这次不是蜡烛,而是直接在门外生起了柴火,然后还搬来了木板,为木作遮挡住了光亮。
她又去院子里抱来了一摞草,围着木作铺好,然后捧来了一盆水,将水均匀地洒到了草上。她站着想了想,似是觉得不够,又加了一盆水。
就这样,她一边烤火,一边洒水,待水洒光了,又去端新的水来,一刻也不停歇,努力地保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
她时不时地凑到近前仔细观察,在心里默念:“菩萨保佑,快些干,快些干……”
见院中花草渐渐起了露,约莫快到四更天了,她心中越发着急,小心翼翼地去触摸漆膜,见已经有了硬度,便施加了一点点力气,然后连忙将手移开,去观察痕迹。
这样一遍遍地试探过之后,她缓缓纾了口气,又在换了背面上漆的地方重试了一遍,这才彻底放下了心。
她连忙将院子里的木车拉了过来,然后用棉花给木雕轻薄的镂空处细细地填充好,这才用麻布将木雕缠好了,牢牢地绑在了拉车上。
官人们的住处应当在镇里,想要过去还有些距离,需得早早出发才行。
她把灯挂在了拉杆一侧,匆匆出了门。
在她身后,一个绿色的身影在月光下显现了出来,他注视着车上被五花大绑的东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遥遥地跟了上去。
他看着这女娃娃左歪右斜地将车拉在林间小路上,像极了搬动食物的蚂蚁。
可惜她还不如蚂蚁有力气,连拉动跟自己一般大的木头都费劲。
“噔——”
木灵的眼角跳了跳,这女娃娃不过是下个坡就被绊倒了,害得那拉车往旁边翻倒,连他的根也跟着倾斜了过去。
他上前了一步,却见对方用肩膀顶住了木杆,止住了拉车的颓势。
……
还算机灵。
只是自这之后,女娃娃便将车拉得更费力了,手上时不时地脱力,木灵仔细瞧了瞧,发现她手下的木杆颜色有些发深,仿佛还有一股铁锈味儿。
哦,这是破皮了。
又不是伤筋动骨,怎么这般没用……
万左梨花若是知道自己身后有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木灵,可能会气得松掉自己吊着的那一口气。
她倒不是因为把肩膀和手摔疼了才屡屡松劲儿,而是因为瘙痒难耐……
肿起的手指和手心都痒得发麻,因此有些不受控制。
再一次脱手,她喘息了几下,然后撕下了一块麻布,叼在唇间,缠在了木杆和手上,再继续拉着车前进。
雕刻之时总是察觉不到光阴飞逝,可拉车的每一步、每一瞬都十分漫长。
手中钻心的痒,带着火辣辣的疼,肩膀从钝痛变为针扎般的抽痛,她留意着灯下的每一寸土地,若是湿地就会深一脚,若是干地就会浅一脚,她绝不想因为一个不留神,就葬送掉这三年以来的唯一妄想……
如今,这更是父亲的救命稻草了。
汗水从下颌滴落到泥里,连包着辫子的头巾好像都湿了,她细数着踏出的每一步,直到脚下土地越发的清晰,直到头顶迎来了破晓的第一缕晨光。
金色的阳光终于爬过了山川,施舍地洒进了这片盆地。万左梨花抬起头,眼中映进了两个大字——沙溪。
大门缓缓打开,迎进了清晨的曦阳,郊外的风光,和一个风尘仆仆的民家少女。
“......阿哥,请问东来挑选木作的官人们现下住在何处?”
守门的士兵看向了这嗓音柔和、气息不稳的女娃,他挠了挠头:“我刚来换班呢,不知道什么官人。”
万左梨花抿了抿唇,提劲儿将木车拉了进来,打算进镇再从长计议。
“不过......若是有上面来的官人,应当是住在驿站里的。”
驿站!
对,是有这么回事......许是一夜没睡,脑子有些转不动了。
她浅浅地笑笑。
“多谢阿哥。”
然后便拉起车跑了进去,她不必问路,镇上从前是常来的,特别是镇中心的寺登......
越往里去,停在路边的车马便越多,她浑身都有些紧绷,只能维持着呼吸的平稳,深深地低下了头。她尽量避开这些事物,只看自己脚下的寸地。
“欸?”
这声音有几分熟悉,万左梨花抬头去瞧,竟是昨日那位年轻的官人!
她又快又稳地放下拉车,“噔噔噔”地跑了过去,对方见她如此,也有些慌乱。
“你要做什么?”
“嘘......”
她做了个手势,见左右没人,才掏出了袖子里的一袋东西,悄悄塞给了这官人。
对方愣愣地接住,袋子一入手,便知这是个什么了,突觉有些烫手。
见这官人迟疑,万左梨花连忙小声央求:“家中母亲去世了,小女与父亲相依为命。如今又遭了人祸。烦请官人可怜可怜,悄悄放我进去,小女寻机会让官人们验了这木件,放了父亲回来,官人们不也是少了一件麻烦事?”
闻言,年轻官人叹了口气,掂了掂钱袋,犹豫道:“那木件......如何了?”
万左梨花连忙说:“在拉车上呢,绝对是好的。”
官人昨日见了那番场景,现下多少有些怀疑。
“我去拉来给官人瞧瞧?”
见官人点了头,万左梨花便去拉上了木车,那官人也悄悄走进了旁边的巷子里。
万左梨花将车拉到了他身边,然后松了绳子,解开了麻布的一角。对方便抬手拉开了一个口子,将上身探了进去,没一会儿就丢出了一堆的小棉花球。
万左梨花站在一旁,轻手轻脚地接住了一些,又蹲下去捡回来了一些。
“嘶。”
那官人一边发出吸气声,一边从布下探出了身子。
她抬头,淡定地把棉花塞进了兜里。
“官人觉得如何?”
观其颜色,确实不像方才那般犹豫了。
对方古怪地瞧了她一眼:“算你命好......”
闻言,万左梨花的眼里升起了光亮。
官人俯身,朝她耳语了几句,然后便匆匆走了。
片刻后,有一位中年男子伸着懒腰从驿站里走了出来,他穿了件绿色的官服,上头还有块补子,绣的好像是鹌鹑。
他身后还跟着一些人,正在往门外走,靠前的那位,正是昨日到万家验品的年长官人。他看到了门口站着的少女和她身旁的物件,立马眼皮一跳。
“哗——”
随着少女的动作,白布被掀飞了出去,其下的物件也逐渐暴露在人前。
先是水绕三面的底座,再是群芳竞艳的川谷,最后是惊鸿一瞥的尾羽,终于显现出了全貌。
木件形若湖川,未被雕琢过的自然纹路隐隐有剑锋之势,与雕画中的山川融为一体。
雕面有高有低,重重叠叠十余层,厚处如石岩豪放粗狂,薄处如羽叶玲珑剔透。
其栩栩如生,如见祥云挂瑞彩,如闻百鸟唱枝头,如嗅鲜花生芬芳,更有孔雀腾空舞,欲开屏扇分春光。
“好!”
“好呀!”
只见那大官人“腾腾”两步就到了跟前,围着木件连连称赞。
“哎呦......鬼斧神工眩心目啊。”
他抚上那山峰,又划过了轻薄的枝叶。
“这可是好料呀,体量大就不说了,还又紧又密,光泽如玉如绸,颜色也比一般的云木醇厚浓郁,像是块老料......”
他凑近嗅了嗅,抬起手指了两下:“嗯!却好似还能闻到那股子清香气呢?颇有灵气!”
他身后的官人目光一动,连忙赔笑上前:“喏,这就是小人昨日提到的,未备好木作的那户人家,想来是得知使者驾临,连夜将木作献来了。”
大官人大吃一惊:“呀,那不是虫蛀了么?”
他又连连去看木件:“不像阿......”
万左梨花镇定地重复了昨日的说辞:“是民女搬错了木件,这件原在山中坊间放着,取吸收山脉灵气之意。”
“阿......”
大官人摸着胡子沉吟了片刻,直起了身。
“你这小女子,做事当真是不留神,不知给我等添了多少麻烦,那个,王如意......”
后面有个体宽的男子连忙凑上前:“在呢,草民王吉祥。”
万左梨花这才注意到他,这王吉祥原是村里的木匠,家中人丁兴旺,作坊也大,听闻有人资助了王家,王家便举家搬到了镇上。同是一个行当的,万左梨花自然认识他,两家也算是故交。
既然他在此处,那便说明昨日是他家的木件当选了,如今还带着行李,应当是要跟着使者东上去的......
万左梨花抿了抿唇,剑川州十来个乡镇,按理来说,一地只能匀到一个入选名额,她今日来“踢馆”,熟人间多少有些尴尬。
大官人看了那王吉祥一眼,指了指木雕:“瞧瞧,这孔雀吸收了灵气,可有凤仪?”
“阿......”
王吉祥先是搭了个声,随后笑道:“大人,这孔雀羽翼丰盈,灵动非常,但......终归只是飞禽,如何能与凤凰争鸣呢?”
大官人哈哈一笑,又摩挲起了木料。
“瞧瞧,啧,若不是今日得见,我倒真不知,这木头也能化作美玉呢。”
王吉祥脸色沉了下去,暗暗思索了一番,又面露忧愁:“只是,这万家的木作来得太晚,错过了选品。”
万左梨花柔声反驳道:“使者千里迢迢来到剑川,是为襟怀宽阔,有爱才之心,只因剑川非沙溪一镇一乡,故而验选得勤了些,民女既然赶上了使者的机缘,何来‘错过’一说呢?”
见大官人对这话十分受用,王吉祥连声道:“大人若是喜欢,不如草民将这木件买下,再贴些金属装饰,献于大人,大人......您看如何呀?”
万左梨花听懂了,王家这是要行贿。
她心中有些慌乱,不知这使者会如何做,偏偏她又没钱,怕挡了人家财路,万一害阿爹被迁怒……
她看向那大官人,只见他捻着胡须,若有所思,然后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手中拿着砂石,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直到手下这处完全恢复了平滑,再看不出修整过的痕迹,才马不停蹄地打磨起下一处来。
有时还要拿出凿刀,将被破坏的细节重新勾勒出来,太深的地方,则会换成反口凿,将刀口伸进镂雕深处翘刮。
直到日落西山,她看着眼前即将恢复原貌的木雕,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一切远远没有结束。她起身点燃蜡烛,拿出了生漆桶,回忆着比例,将土漆同白灰调制在了一起,然后用毛刷细细地给木件补上了漆,不满意的地方,还会用手去涂抹几下。白净的手指逐渐变得发红发痒,但她已经无心处理了。
从前,父亲总会将上漆的工作包揽,如今却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不知不觉间,她开始看不清刻纹了,这才发现蜡烛已快燃尽。她将最后一块漆上好,又去寻了新的火源,但这次不是蜡烛,而是直接在门外生起了柴火,然后还搬来了木板,为木作遮挡住了光亮。
她又去院子里抱来了一摞草,围着木作铺好,然后捧来了一盆水,将水均匀地洒到了草上。她站着想了想,似是觉得不够,又加了一盆水。
就这样,她一边烤火,一边洒水,待水洒光了,又去端新的水来,一刻也不停歇,努力地保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
她时不时地凑到近前仔细观察,在心里默念:“菩萨保佑,快些干,快些干……”
见院中花草渐渐起了露,约莫快到四更天了,她心中越发着急,小心翼翼地去触摸漆膜,见已经有了硬度,便施加了一点点力气,然后连忙将手移开,去观察痕迹。
这样一遍遍地试探过之后,她缓缓纾了口气,又在换了背面上漆的地方重试了一遍,这才彻底放下了心。
她连忙将院子里的木车拉了过来,然后用棉花给木雕轻薄的镂空处细细地填充好,这才用麻布将木雕缠好了,牢牢地绑在了拉车上。
官人们的住处应当在镇里,想要过去还有些距离,需得早早出发才行。
她把灯挂在了拉杆一侧,匆匆出了门。
在她身后,一个绿色的身影在月光下显现了出来,他注视着车上被五花大绑的东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遥遥地跟了上去。
他看着这女娃娃左歪右斜地将车拉在林间小路上,像极了搬动食物的蚂蚁。
可惜她还不如蚂蚁有力气,连拉动跟自己一般大的木头都费劲。
“噔——”
木灵的眼角跳了跳,这女娃娃不过是下个坡就被绊倒了,害得那拉车往旁边翻倒,连他的根也跟着倾斜了过去。
他上前了一步,却见对方用肩膀顶住了木杆,止住了拉车的颓势。
……
还算机灵。
只是自这之后,女娃娃便将车拉得更费力了,手上时不时地脱力,木灵仔细瞧了瞧,发现她手下的木杆颜色有些发深,仿佛还有一股铁锈味儿。
哦,这是破皮了。
又不是伤筋动骨,怎么这般没用……
万左梨花若是知道自己身后有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木灵,可能会气得松掉自己吊着的那一口气。
她倒不是因为把肩膀和手摔疼了才屡屡松劲儿,而是因为瘙痒难耐……
肿起的手指和手心都痒得发麻,因此有些不受控制。
再一次脱手,她喘息了几下,然后撕下了一块麻布,叼在唇间,缠在了木杆和手上,再继续拉着车前进。
雕刻之时总是察觉不到光阴飞逝,可拉车的每一步、每一瞬都十分漫长。
手中钻心的痒,带着火辣辣的疼,肩膀从钝痛变为针扎般的抽痛,她留意着灯下的每一寸土地,若是湿地就会深一脚,若是干地就会浅一脚,她绝不想因为一个不留神,就葬送掉这三年以来的唯一妄想……
如今,这更是父亲的救命稻草了。
汗水从下颌滴落到泥里,连包着辫子的头巾好像都湿了,她细数着踏出的每一步,直到脚下土地越发的清晰,直到头顶迎来了破晓的第一缕晨光。
金色的阳光终于爬过了山川,施舍地洒进了这片盆地。万左梨花抬起头,眼中映进了两个大字——沙溪。
大门缓缓打开,迎进了清晨的曦阳,郊外的风光,和一个风尘仆仆的民家少女。
“......阿哥,请问东来挑选木作的官人们现下住在何处?”
守门的士兵看向了这嗓音柔和、气息不稳的女娃,他挠了挠头:“我刚来换班呢,不知道什么官人。”
万左梨花抿了抿唇,提劲儿将木车拉了进来,打算进镇再从长计议。
“不过......若是有上面来的官人,应当是住在驿站里的。”
驿站!
对,是有这么回事......许是一夜没睡,脑子有些转不动了。
她浅浅地笑笑。
“多谢阿哥。”
然后便拉起车跑了进去,她不必问路,镇上从前是常来的,特别是镇中心的寺登......
越往里去,停在路边的车马便越多,她浑身都有些紧绷,只能维持着呼吸的平稳,深深地低下了头。她尽量避开这些事物,只看自己脚下的寸地。
“欸?”
这声音有几分熟悉,万左梨花抬头去瞧,竟是昨日那位年轻的官人!
她又快又稳地放下拉车,“噔噔噔”地跑了过去,对方见她如此,也有些慌乱。
“你要做什么?”
“嘘......”
她做了个手势,见左右没人,才掏出了袖子里的一袋东西,悄悄塞给了这官人。
对方愣愣地接住,袋子一入手,便知这是个什么了,突觉有些烫手。
见这官人迟疑,万左梨花连忙小声央求:“家中母亲去世了,小女与父亲相依为命。如今又遭了人祸。烦请官人可怜可怜,悄悄放我进去,小女寻机会让官人们验了这木件,放了父亲回来,官人们不也是少了一件麻烦事?”
闻言,年轻官人叹了口气,掂了掂钱袋,犹豫道:“那木件......如何了?”
万左梨花连忙说:“在拉车上呢,绝对是好的。”
官人昨日见了那番场景,现下多少有些怀疑。
“我去拉来给官人瞧瞧?”
见官人点了头,万左梨花便去拉上了木车,那官人也悄悄走进了旁边的巷子里。
万左梨花将车拉到了他身边,然后松了绳子,解开了麻布的一角。对方便抬手拉开了一个口子,将上身探了进去,没一会儿就丢出了一堆的小棉花球。
万左梨花站在一旁,轻手轻脚地接住了一些,又蹲下去捡回来了一些。
“嘶。”
那官人一边发出吸气声,一边从布下探出了身子。
她抬头,淡定地把棉花塞进了兜里。
“官人觉得如何?”
观其颜色,确实不像方才那般犹豫了。
对方古怪地瞧了她一眼:“算你命好......”
闻言,万左梨花的眼里升起了光亮。
官人俯身,朝她耳语了几句,然后便匆匆走了。
片刻后,有一位中年男子伸着懒腰从驿站里走了出来,他穿了件绿色的官服,上头还有块补子,绣的好像是鹌鹑。
他身后还跟着一些人,正在往门外走,靠前的那位,正是昨日到万家验品的年长官人。他看到了门口站着的少女和她身旁的物件,立马眼皮一跳。
“哗——”
随着少女的动作,白布被掀飞了出去,其下的物件也逐渐暴露在人前。
先是水绕三面的底座,再是群芳竞艳的川谷,最后是惊鸿一瞥的尾羽,终于显现出了全貌。
木件形若湖川,未被雕琢过的自然纹路隐隐有剑锋之势,与雕画中的山川融为一体。
雕面有高有低,重重叠叠十余层,厚处如石岩豪放粗狂,薄处如羽叶玲珑剔透。
其栩栩如生,如见祥云挂瑞彩,如闻百鸟唱枝头,如嗅鲜花生芬芳,更有孔雀腾空舞,欲开屏扇分春光。
“好!”
“好呀!”
只见那大官人“腾腾”两步就到了跟前,围着木件连连称赞。
“哎呦......鬼斧神工眩心目啊。”
他抚上那山峰,又划过了轻薄的枝叶。
“这可是好料呀,体量大就不说了,还又紧又密,光泽如玉如绸,颜色也比一般的云木醇厚浓郁,像是块老料......”
他凑近嗅了嗅,抬起手指了两下:“嗯!却好似还能闻到那股子清香气呢?颇有灵气!”
他身后的官人目光一动,连忙赔笑上前:“喏,这就是小人昨日提到的,未备好木作的那户人家,想来是得知使者驾临,连夜将木作献来了。”
大官人大吃一惊:“呀,那不是虫蛀了么?”
他又连连去看木件:“不像阿......”
万左梨花镇定地重复了昨日的说辞:“是民女搬错了木件,这件原在山中坊间放着,取吸收山脉灵气之意。”
“阿......”
大官人摸着胡子沉吟了片刻,直起了身。
“你这小女子,做事当真是不留神,不知给我等添了多少麻烦,那个,王如意......”
后面有个体宽的男子连忙凑上前:“在呢,草民王吉祥。”
万左梨花这才注意到他,这王吉祥原是村里的木匠,家中人丁兴旺,作坊也大,听闻有人资助了王家,王家便举家搬到了镇上。同是一个行当的,万左梨花自然认识他,两家也算是故交。
既然他在此处,那便说明昨日是他家的木件当选了,如今还带着行李,应当是要跟着使者东上去的......
万左梨花抿了抿唇,剑川州十来个乡镇,按理来说,一地只能匀到一个入选名额,她今日来“踢馆”,熟人间多少有些尴尬。
大官人看了那王吉祥一眼,指了指木雕:“瞧瞧,这孔雀吸收了灵气,可有凤仪?”
“阿......”
王吉祥先是搭了个声,随后笑道:“大人,这孔雀羽翼丰盈,灵动非常,但......终归只是飞禽,如何能与凤凰争鸣呢?”
大官人哈哈一笑,又摩挲起了木料。
“瞧瞧,啧,若不是今日得见,我倒真不知,这木头也能化作美玉呢。”
王吉祥脸色沉了下去,暗暗思索了一番,又面露忧愁:“只是,这万家的木作来得太晚,错过了选品。”
万左梨花柔声反驳道:“使者千里迢迢来到剑川,是为襟怀宽阔,有爱才之心,只因剑川非沙溪一镇一乡,故而验选得勤了些,民女既然赶上了使者的机缘,何来‘错过’一说呢?”
见大官人对这话十分受用,王吉祥连声道:“大人若是喜欢,不如草民将这木件买下,再贴些金属装饰,献于大人,大人......您看如何呀?”
万左梨花听懂了,王家这是要行贿。
她心中有些慌乱,不知这使者会如何做,偏偏她又没钱,怕挡了人家财路,万一害阿爹被迁怒……
她看向那大官人,只见他捻着胡须,若有所思,然后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