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星稀,草丛中不时传来一两声虫鸣。
一座破庙坐落在这人迹罕至的城郊,破庙不远处是一座座凄凉耸立在月光下的坟包,衬着惨白夜色,看起来着实瘆人。
一位头上别着一段弯曲枯藤的老者急匆匆地在墓地中走着,脚步快得像是有鬼在后头追赶似的。
老者来到破庙虚掩着的门前,握拳咳了两声,看四周无人后才推门进去。
布满蛛网、灰尘的庙中,一位黑衣女子背对着门立在窗边,正抬头痴望着窗外高悬的月亮。女子全身黑衣,气息飘渺,立在这荒凉野庙中,仿佛自阴间逃出来的一缕游魂。
听见动静,黑衣女子从回忆中惊醒,转过身,朝老者轻轻点点头,道:“师叔。”
灵枢子不满地抱怨道:“怎么约在这种鬼地方?方才一路走来全是坟头,你一个人在这等,不怕吗?”
女子幽幽道:“都是些战死将士的坟墓,他们为保卫东梁牺牲性命,有何可怕?您呢,出来时可有人阻拦?”
“没有。我藏在太医院运药材的马车里,守卫查得不严。”灵枢子看女子虽在破庙藏身,却连个火堆、热汤都没有,只好拢了拢女子身边不远处的草垛,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拿出身上的葫芦药酒瓶,悠然喝了两口。
“这段时日,委屈师叔了。”
灵枢子摆了摆手,“我师兄后事多亏有你料理,才不致曝尸荒野,我替你走一遭,也是应该还你的。”
黑衣女子还有事想问,不待她开口,灵枢子就继续道:“你放心,母子平安。本来生产时大出血,我给她服了一颗还魂丹,及时止住了血,日后生育也是无碍的。”
黑衣女子此时才微微松了口气。
灵枢子虽从前就没得到答案,可还是忍不住又问一遍:“你和那皇后是什么关系?我师兄医术尽传与你,你为何不自己入宫为她安胎?”
黑衣女子闭唇沉默。片刻后才问道:“她……过得好吗?”
灵枢子晃了晃酒瓶听着响,把瓶盖盖上。“应该是挺好的。我瞧那皇帝倒是挺紧张她的性命,生下的一双儿女连瞧都没瞧,就径直入了产房,吓得太医院一帮怂货连下针都不敢。还有那侍从仆婢,也都对她毕恭毕敬。一国之母,理应过得不错。”
黑衣女子笑了笑,点点头,道:“那就好。”
灵枢子瞧了那女子一眼,忍不住问道:“那些人还在追捕,你今后有何打算?”
黑衣女子低了低头:“先完成师父的心愿要紧。”
灵枢子想起师兄毕生遗憾,心下怅惘,暗自叹了口气:“我那对师兄姊……唉!就是苦了你了。”
黑衣女子轻轻摇了摇头,问道:“师叔,你呢?”
灵枢子把葫芦瓶系在腰间,道:“我在宫中时听闻南方有瘟疫,打算去南方看看。”
黑衣女子想到要分别,胸中涌出一丝不舍:“师叔医者仁心,心怀天下,非我等小辈所能及。此去之后,或许再无再见之日,请师叔务必珍重。”
灵枢子虽潇洒惯了,自觉世间无甚束缚、来去自由,但想到师门不幸,便对眼前清冷瘦弱的黑衣女子多了一层怜惜。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给女子,“这是我耗费多年心血写成的《疑病内经》,你要是无事,便拿去研习吧。待我死后,有你传承,也算让我这身医术本领不致埋没世间。”
黑衣女子想到自己也时日无多,推辞道:“灵枢子的医术世人苦求不得,价值千金。这书太过贵重,师叔还是不要轻易与我了。”
灵枢子忆起往事,怅然道:“我师父医术、毒术天下第一,平生只收了我和我师兄姊三位徒弟,我师兄姊两人痴迷毒术,也算得上当世无双。唯有我,承袭了师父的医术,喜爱攻克世间疑难杂症,此书更是凝聚了我毕生的心血和经验。师父去世后,我三人遵她遗命,尽都隐姓埋名,师兄姊更是避世不出,除我师兄有你这个徒弟外,我和师姐皆未收徒。你既能习得师兄的一身本领,那这本书除你之外,也无合适的人可给了。”想了想,灵枢子又叹息一声:“要是你不收,怕是再过不久,我这一脉就算是断了。”
黑衣女子只好先接过书,“弟子先收下,待日后见到花师叔,再将书给她。”
灵枢子摇摇头,不愿再争执,起身朝门外走去,女子随之跟上。到了门外,灵枢子道:“此一别,怕是无缘再见。你身世凄苦,命运坎坷,自己多保重吧。”
黑衣女子神情凄然,待灵枢子的背影消失不见,又仰头望起天上如霜的圆月。
言聿坐在马车里,咳了两声,拢了拢身上的白袍,手中的书再无力拿住,只能放下,闭目休养。
旁边的长寿伸出双手,“王爷,属下再给手炉加点炭火吧。”
言聿点点头,把不太温热了的手炉递过去。
正是盛夏时分,长寿穿得单薄清凉,他取出座椅下放着的方盒,边添碳边抱怨道:“您的身子近日本就不大爽利,为何还要千里迢迢自请出使东梁?您这般为武将军,却只能远远看她一眼,属下真是为您不值。”
言聿摇摇头,又把手放在嘴边咳了咳,“她如今儿女双全,我已无憾。”
长寿不满:“可您的身体受不住这样奔波啊。”递去手炉后又遗憾道:“来都来了,王爷您就应该留下喝杯满月酒,说不定能见到武将军一面,还能说上几句话呢。”
言聿无力地靠在马车上,淡淡摇头道:“既然是将死之人,知道她平安我便已心满意足,就不再惹出其他麻烦了,免得伤人伤己。”
长寿为王爷一往情深却得不到好结果痛心,又怕说下去王爷会更伤心,只好无奈安慰:“有池长老在,王爷的病一定能治好的。”
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言聿不愿再说,闭目养起神来。
山崖顶,一名身形修长瘦弱的黑衣女子牵着匹黑马慢慢走着。
女子的面庞被黑色纱巾围住,打扮低调素朴,浑身的黑色比千年轩墨更加深邃,就连手上都戴着双黑如玄墨的真丝手套。
已是日落十分,清风徐来,女子放下马缰,任马儿吃着崖边的嫩草,自己则立在崖顶吹风休息。
片刻后,马车停下,言聿睁开眼,长寿正听着外面的侍卫报告情况。
“王爷,已经中午了,车队打算歇息片刻,待吃完中饭再出发。”
言聿点点头,起身出马车。“坐了许久,我下去走走。”
坐了半日憋闷的马车,言聿深深呼吸着山顶凉爽的空气,病恹恹的脸上也有了些许精神。
山路两旁一些零散行人慢吞吞地走着,傍晚暑气刚散,路人们也都有点惫懒,因此言聿并未在意崖边的黑衣女子,只是如她一样静静吹着风。
山顶空气清新,女子解下头顶纱巾围在颈间,闭上眼任柔和的山风吹去一整日的憋闷。
夕阳西下,云彩染了层层金色,商陆独立崖顶,望着眼前自然美景,想起了从前她也曾与修文日日赏日落。
那时她与修文两人,就在思琴崖顶相对而坐,抚琴奏曲,岁月安然。如今家破人亡,物是人非,徒留她一人在这世间无著无落地游荡。
晚霞实在太美,同她记忆中的一样。
她被这震撼的自然景色迷住,脚一步一步、不自觉地朝天边走去,似乎故人、故景都藏于那一大片金色晚霞中,只要进去了,就能回到过去。
一阵山风吹来,她颈间的披巾被风吹得将落未落,可她却浑然不知,兀自看着夕阳,沉醉其中。又一阵风,吹扬起她长长的黑发,披巾也随风吹走,如一片黑云般往后飘去。
商陆已经走到了崖边,再两三步她就会踩空,可她却什么都没注意到,只是痴痴盯着远方夕阳,继续往前走着。
眼看就要踏落悬崖,粉身碎骨,一只手闪电般抓住商陆的手腕,用力一扯。商陆被扯得转过身来,眼角边的一滴泪水被风吹走,打到了眼前人的脸颊之上。
颊上的温热,与女子红红的眼圈,令言聿突然愣住。
忽然,指尖传来一阵剧痛,言聿忍不住轻呼出声。
低头一看,女子腕间一个黑影一闪而过,尚未看清便钻入了女子的衣袖中。而言聿方才抓住女子手腕的食指指尖,一点殷红鲜血触目惊心。
转瞬间,那鲜血便变得乌黑。
一座破庙坐落在这人迹罕至的城郊,破庙不远处是一座座凄凉耸立在月光下的坟包,衬着惨白夜色,看起来着实瘆人。
一位头上别着一段弯曲枯藤的老者急匆匆地在墓地中走着,脚步快得像是有鬼在后头追赶似的。
老者来到破庙虚掩着的门前,握拳咳了两声,看四周无人后才推门进去。
布满蛛网、灰尘的庙中,一位黑衣女子背对着门立在窗边,正抬头痴望着窗外高悬的月亮。女子全身黑衣,气息飘渺,立在这荒凉野庙中,仿佛自阴间逃出来的一缕游魂。
听见动静,黑衣女子从回忆中惊醒,转过身,朝老者轻轻点点头,道:“师叔。”
灵枢子不满地抱怨道:“怎么约在这种鬼地方?方才一路走来全是坟头,你一个人在这等,不怕吗?”
女子幽幽道:“都是些战死将士的坟墓,他们为保卫东梁牺牲性命,有何可怕?您呢,出来时可有人阻拦?”
“没有。我藏在太医院运药材的马车里,守卫查得不严。”灵枢子看女子虽在破庙藏身,却连个火堆、热汤都没有,只好拢了拢女子身边不远处的草垛,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拿出身上的葫芦药酒瓶,悠然喝了两口。
“这段时日,委屈师叔了。”
灵枢子摆了摆手,“我师兄后事多亏有你料理,才不致曝尸荒野,我替你走一遭,也是应该还你的。”
黑衣女子还有事想问,不待她开口,灵枢子就继续道:“你放心,母子平安。本来生产时大出血,我给她服了一颗还魂丹,及时止住了血,日后生育也是无碍的。”
黑衣女子此时才微微松了口气。
灵枢子虽从前就没得到答案,可还是忍不住又问一遍:“你和那皇后是什么关系?我师兄医术尽传与你,你为何不自己入宫为她安胎?”
黑衣女子闭唇沉默。片刻后才问道:“她……过得好吗?”
灵枢子晃了晃酒瓶听着响,把瓶盖盖上。“应该是挺好的。我瞧那皇帝倒是挺紧张她的性命,生下的一双儿女连瞧都没瞧,就径直入了产房,吓得太医院一帮怂货连下针都不敢。还有那侍从仆婢,也都对她毕恭毕敬。一国之母,理应过得不错。”
黑衣女子笑了笑,点点头,道:“那就好。”
灵枢子瞧了那女子一眼,忍不住问道:“那些人还在追捕,你今后有何打算?”
黑衣女子低了低头:“先完成师父的心愿要紧。”
灵枢子想起师兄毕生遗憾,心下怅惘,暗自叹了口气:“我那对师兄姊……唉!就是苦了你了。”
黑衣女子轻轻摇了摇头,问道:“师叔,你呢?”
灵枢子把葫芦瓶系在腰间,道:“我在宫中时听闻南方有瘟疫,打算去南方看看。”
黑衣女子想到要分别,胸中涌出一丝不舍:“师叔医者仁心,心怀天下,非我等小辈所能及。此去之后,或许再无再见之日,请师叔务必珍重。”
灵枢子虽潇洒惯了,自觉世间无甚束缚、来去自由,但想到师门不幸,便对眼前清冷瘦弱的黑衣女子多了一层怜惜。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给女子,“这是我耗费多年心血写成的《疑病内经》,你要是无事,便拿去研习吧。待我死后,有你传承,也算让我这身医术本领不致埋没世间。”
黑衣女子想到自己也时日无多,推辞道:“灵枢子的医术世人苦求不得,价值千金。这书太过贵重,师叔还是不要轻易与我了。”
灵枢子忆起往事,怅然道:“我师父医术、毒术天下第一,平生只收了我和我师兄姊三位徒弟,我师兄姊两人痴迷毒术,也算得上当世无双。唯有我,承袭了师父的医术,喜爱攻克世间疑难杂症,此书更是凝聚了我毕生的心血和经验。师父去世后,我三人遵她遗命,尽都隐姓埋名,师兄姊更是避世不出,除我师兄有你这个徒弟外,我和师姐皆未收徒。你既能习得师兄的一身本领,那这本书除你之外,也无合适的人可给了。”想了想,灵枢子又叹息一声:“要是你不收,怕是再过不久,我这一脉就算是断了。”
黑衣女子只好先接过书,“弟子先收下,待日后见到花师叔,再将书给她。”
灵枢子摇摇头,不愿再争执,起身朝门外走去,女子随之跟上。到了门外,灵枢子道:“此一别,怕是无缘再见。你身世凄苦,命运坎坷,自己多保重吧。”
黑衣女子神情凄然,待灵枢子的背影消失不见,又仰头望起天上如霜的圆月。
言聿坐在马车里,咳了两声,拢了拢身上的白袍,手中的书再无力拿住,只能放下,闭目休养。
旁边的长寿伸出双手,“王爷,属下再给手炉加点炭火吧。”
言聿点点头,把不太温热了的手炉递过去。
正是盛夏时分,长寿穿得单薄清凉,他取出座椅下放着的方盒,边添碳边抱怨道:“您的身子近日本就不大爽利,为何还要千里迢迢自请出使东梁?您这般为武将军,却只能远远看她一眼,属下真是为您不值。”
言聿摇摇头,又把手放在嘴边咳了咳,“她如今儿女双全,我已无憾。”
长寿不满:“可您的身体受不住这样奔波啊。”递去手炉后又遗憾道:“来都来了,王爷您就应该留下喝杯满月酒,说不定能见到武将军一面,还能说上几句话呢。”
言聿无力地靠在马车上,淡淡摇头道:“既然是将死之人,知道她平安我便已心满意足,就不再惹出其他麻烦了,免得伤人伤己。”
长寿为王爷一往情深却得不到好结果痛心,又怕说下去王爷会更伤心,只好无奈安慰:“有池长老在,王爷的病一定能治好的。”
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言聿不愿再说,闭目养起神来。
山崖顶,一名身形修长瘦弱的黑衣女子牵着匹黑马慢慢走着。
女子的面庞被黑色纱巾围住,打扮低调素朴,浑身的黑色比千年轩墨更加深邃,就连手上都戴着双黑如玄墨的真丝手套。
已是日落十分,清风徐来,女子放下马缰,任马儿吃着崖边的嫩草,自己则立在崖顶吹风休息。
片刻后,马车停下,言聿睁开眼,长寿正听着外面的侍卫报告情况。
“王爷,已经中午了,车队打算歇息片刻,待吃完中饭再出发。”
言聿点点头,起身出马车。“坐了许久,我下去走走。”
坐了半日憋闷的马车,言聿深深呼吸着山顶凉爽的空气,病恹恹的脸上也有了些许精神。
山路两旁一些零散行人慢吞吞地走着,傍晚暑气刚散,路人们也都有点惫懒,因此言聿并未在意崖边的黑衣女子,只是如她一样静静吹着风。
山顶空气清新,女子解下头顶纱巾围在颈间,闭上眼任柔和的山风吹去一整日的憋闷。
夕阳西下,云彩染了层层金色,商陆独立崖顶,望着眼前自然美景,想起了从前她也曾与修文日日赏日落。
那时她与修文两人,就在思琴崖顶相对而坐,抚琴奏曲,岁月安然。如今家破人亡,物是人非,徒留她一人在这世间无著无落地游荡。
晚霞实在太美,同她记忆中的一样。
她被这震撼的自然景色迷住,脚一步一步、不自觉地朝天边走去,似乎故人、故景都藏于那一大片金色晚霞中,只要进去了,就能回到过去。
一阵山风吹来,她颈间的披巾被风吹得将落未落,可她却浑然不知,兀自看着夕阳,沉醉其中。又一阵风,吹扬起她长长的黑发,披巾也随风吹走,如一片黑云般往后飘去。
商陆已经走到了崖边,再两三步她就会踩空,可她却什么都没注意到,只是痴痴盯着远方夕阳,继续往前走着。
眼看就要踏落悬崖,粉身碎骨,一只手闪电般抓住商陆的手腕,用力一扯。商陆被扯得转过身来,眼角边的一滴泪水被风吹走,打到了眼前人的脸颊之上。
颊上的温热,与女子红红的眼圈,令言聿突然愣住。
忽然,指尖传来一阵剧痛,言聿忍不住轻呼出声。
低头一看,女子腕间一个黑影一闪而过,尚未看清便钻入了女子的衣袖中。而言聿方才抓住女子手腕的食指指尖,一点殷红鲜血触目惊心。
转瞬间,那鲜血便变得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