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台山两侧环绕着都城,山上有不少道观、庙宇。
自百年来,百姓们每逢节日便会上山去供奉香火。
而甘华庵则坐落在清台上的山峰最高处,山上之路崎岖蜿蜒。虽然,之前多次修缮,但是每逢雨季,道路总还是泥泞不堪。
所幸,来甘华庵供奉的女香可众多,也不嫌此地山高路远。
传闻此地是,先祖为吊念结发亡妻所修缮的,先祖在此悼念亡妻数日,有一日雨夜里,有一女子撑伞而过,告诉先祖,应当忧心江山社稷,不可荒废了朝政。
先祖才重新振作了起来,而后将大业治理的井井有条。
“玉沁,我们这番到了甘华庵,也算是解脱了。”
华净宁撩开帘子看着远处的庙宇越来越靠近,空气中渐渐有了烟火味道。
林玉沁恭敬的说:“娘娘,说的是。”
“往后,也莫在叫我什么娘娘了。现在已是新朝,改号为勤了,我早已经是庶民了。直接叫我净宁吧。”
马车稳稳当当停在了甘华庵门口。
映入眼前的,是黄色牌匾上,三大打字,旁边还有一行落款:轩辕琅。
按照之前电视剧里面演的剧情,寺庙的姑子可不会让她们轻松。女主总是要收到些磨砺,心性才会发生大的转变。
踏入甘华庵后,令人意外的是,甘华庵主事的清白师太,竟然亲自来迎。
“娘娘,路上受苦。”
“我已经是戴罪之身,切莫再叫我娘娘。”她双手合十,行了礼。
林玉沁跟在后面,看着清白师太是剃度的,然后环顾了四周,竟然没有一人带发。
“娘娘,这剃度……”
说话间,就有人给清白师太递上了剃度所用的刀。
清白师太说:“我庵中虽从未有过带发修行的,可为您破一次例。”
所以这把剃刀,是给她们用的?
果然,女主待遇就是不一样。林玉沁只得咬牙感受着青丝落在自己的身边。
方净宁主仆的住处被安排在了甘华庵的最后侧,靠近着清华山的山顶。
此地条件比不上宫里,挑水烧饭什么的,也只能一步一个台阶的,挑着桶抗上来。
甘华庵虽然清白师太颇为客气,但是其他人却颇为冷漠。
这也难怪,毕竟天下早已易主,若是显得太过亲近,免不了被人猜忌。
轩辕清朗送过来的四个侍女分别是春杏、夏荷、秋菊、冬梅。
名字倒是好记。其中冬梅年龄最大,年龄最小是春杏。
林玉沁很快就跟其中年龄最小的春杏婚纱了,她脸蛋圆润,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话多。比起,那个年龄大,一天可以一句话可以不说的冬梅实在是天壤之辈。
虽然是五个人侍奉着,但是真正贴身照顾也就只有玉沁了。
柴火在屋内烧的噼里啪啦的,林玉沁将被子用几根木根子支起一个简易的烘干衣架来。将被子这些烘干。
山上早晚气温差异大,空气又总是湿润,被子凉冰冰的。
“娘娘。”
话还未说就被华净宁打断,让她直接叫名字。
“这被子得烘干一会来。冬梅做了些吃食,我给你拿。”
“我的包袱里面还有之前在宫里酿的酒,你帮我拿了吧。”
山上的夜晚凉飕飕的,风刮的窗户呼呼作响,门仿佛是在被什么野兽撞击似的。
华净宁是锦衣玉食的出生,自然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她吃了些菜,然后倒了几杯酒,一口下了肚子。
眼泪悄然从眼角落了下来,她用手背去擦泪。
“好久没有这样快意的喝酒了。”蜡烛的灯光照耀着,她的半边脸被照的有些红润。
“净宁,我扶你去休息吧。”
“呵呵……呵呵……”
她笑了笑好看,一双眼眸如月亮般明亮又引入沉醉其中,说:“你别小看了我。我可是能当上太后的人。你以为,我是因为什么?因为华家?”
“倒也有一半吧。”她凑近了些,然后说:“当然,还有原因。”
林玉沁看着她一脸的神秘,问道:“净宁,你醉了。”
对方却没有理会,反而压低了声音继续说:“你一定以为我醉了,我重生了,我,华净宁重生了。”
重生!
林玉沁眼睛瞪大了,她以为这个世界有自己一个穿越者就很稀奇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重生者。
“你真的是重生了?”
华净宁的脸已经翻出了明显的红晕来,她用筷子在碗上敲了下,说:“当然,上一世本后死在轩辕琅登基那天。你知道嘛,轩辕琅竟然想要用我去和亲,娶我嫡女。我上一世钟情于他,竟然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棋子。”
“我被盗匪逼迫,迫不得已摔下山崖。一觉醒来后,竟然回到了十六岁,选女子入宫那年。”
仿佛是觉得杯中的酒不够辣,她将旁边的酒壶倒了干净,仰头喝下。
酒在喉咙,辣的她咳嗽了起来。
“在迷迷糊糊中,有人告诉我,说我是什么重生文的女主。可笑,什么重生文,我根本没听过。我只知道,我又活了,定是上天怜我。”
她又咳嗽了几声,继续说:“那年,我代替她去了七月七的灯会,遇到了轩辕琅。可惜呀,我以为我算对,没想到还是输了。所幸,我本就不爱他。很快,由于华家势力就让我一步一步到了太后的位置。”
听到这里林玉沁忽然有了一个疑惑,平日里华净宁对轩辕玄远可算不上热情,但是两人眉眼中却有些相似之处。
难道,轩辕玄远是轩辕琅和华净宁嫡姐的孩子。
按照她读小说经验来说,华净宁绝对是重生大女主文的标配。
“娘娘,你放心,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您往后路肯定是所向披靡。有以下几种可能性,您开始经商,富甲一方;你开始征战,成为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想到这里,她就开始无限畅想未来的充满奋斗的美好生活。而她林玉沁,也将在这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知道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是不是也是重生的?”
华净宁疑惑问道。
“娘娘为何这样问?”
华净宁认真的说:“在上一世,你可不是现在这副模样。我重生后,其他人都没有变化,只有你,行为非常奇怪。无论是性格还是在事情上,都脱离我的掌控。”
“你也重生了吧?”
林玉沁心想这该怎么说,压低了声音,说:“娘娘,我不是重生,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可以理解为我,我来自很多很多年后。”
很多很多年后,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华净宁看到旁边睡着还轻微打呼的林玉沁叹了口气,昨夜所说半真半假,就看她当了几分真了。
虽然夜晚多凉意,但是所幸白天的阳光没有什么遮挡,直直照耀着这三、四间小屋。
早上,净白师太一早就过来了,说是今日中午时分要民间施粥。
林玉沁看自己的光光的脑袋,还颇为不习惯。总觉得自己像的是早晨最爱吃的茶叶蛋似的。
浅灰色的素衣穿在身上,她看着谁都长得像,暗自嘟嘟囔囔:“这不得脸盲。”
甘华庵的姑子都是走下山的,大约要走个两个多时辰。庵中没有男子,所以这种体力活都是分摊来干。
真正到了山脚下的时候,她和华净宁两个人已经是累的不行了。
按照原计划,她们要各自分开施粥,他们几个人一组。静白师太一再叮嘱,千万不要只留一两个人。
很快,他们就知道原因了。
粥还未放稳,就有好几十号人挤了起来,将她们团团围住。
这些大多是衣衫褴褛,手臂是极细木棍似的,嘴角皲裂的厉害。华净宁自幼锦衣玉食,自然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的。
林玉沁叉着腰,在一旁大声喝道:“都排好队,要是不排好队,我们这粥就不发了。”
“快,有米,有米……”
人们熙熙攘攘挤过来,林玉沁在过往的书籍上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但是今日一见,仍然觉得心中一震。
这些人很多人都一边拿着碗,一边抱紧自己的包裹。他们大多是逃难过来的人。
冬梅皱紧了眉头说:“这些人很久没有食物吃了,施粥的时候,极有可能一哄而上,容易出事情。”
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被后面的人推搡人,摔在地上哭泣,她的母亲在旁边惊呼道。
“别踩我儿子。”
“啪!”
林玉沁将木桶大声改在木桶上,然后指着人群当中的人,大喝道:“就你俩人,给我排到最后去。没看到前面还有娃娃嘛?”
那个小男孩被她的母亲抱起,所幸受了些皮外伤。
“小尼姑,口气不小。”那两个人在人群闹了起来说:“我看你们就是假仁假义的,根本就是想要拿我们当猴耍。”
人群还在不断推搡拥挤着,有孩子的哭泣声传出来,还有女子的尖叫声。
“各位,听清楚了。”林玉沁可惜自己没有从现代带个喇叭,说:“大家如果继续这样,这粥我们不施了。”
然后,她使了眼色,让春杏和夏荷帮忙将木桶倾斜过来,说:“都给我排好队,不然,大家都别想吃。在饿极的人面前,说道理是没有用的。”
“排成两队。”冬梅在旁边指挥,将老幼儿妇孺单独拉出一列来。
“老子就要在这里。”
“好,那大家就都等着你,等你什么时候站到你的位置上。我们再试粥。”
“吴阿狗,要不我们站回去。我看她们不好说话。”
自百年来,百姓们每逢节日便会上山去供奉香火。
而甘华庵则坐落在清台上的山峰最高处,山上之路崎岖蜿蜒。虽然,之前多次修缮,但是每逢雨季,道路总还是泥泞不堪。
所幸,来甘华庵供奉的女香可众多,也不嫌此地山高路远。
传闻此地是,先祖为吊念结发亡妻所修缮的,先祖在此悼念亡妻数日,有一日雨夜里,有一女子撑伞而过,告诉先祖,应当忧心江山社稷,不可荒废了朝政。
先祖才重新振作了起来,而后将大业治理的井井有条。
“玉沁,我们这番到了甘华庵,也算是解脱了。”
华净宁撩开帘子看着远处的庙宇越来越靠近,空气中渐渐有了烟火味道。
林玉沁恭敬的说:“娘娘,说的是。”
“往后,也莫在叫我什么娘娘了。现在已是新朝,改号为勤了,我早已经是庶民了。直接叫我净宁吧。”
马车稳稳当当停在了甘华庵门口。
映入眼前的,是黄色牌匾上,三大打字,旁边还有一行落款:轩辕琅。
按照之前电视剧里面演的剧情,寺庙的姑子可不会让她们轻松。女主总是要收到些磨砺,心性才会发生大的转变。
踏入甘华庵后,令人意外的是,甘华庵主事的清白师太,竟然亲自来迎。
“娘娘,路上受苦。”
“我已经是戴罪之身,切莫再叫我娘娘。”她双手合十,行了礼。
林玉沁跟在后面,看着清白师太是剃度的,然后环顾了四周,竟然没有一人带发。
“娘娘,这剃度……”
说话间,就有人给清白师太递上了剃度所用的刀。
清白师太说:“我庵中虽从未有过带发修行的,可为您破一次例。”
所以这把剃刀,是给她们用的?
果然,女主待遇就是不一样。林玉沁只得咬牙感受着青丝落在自己的身边。
方净宁主仆的住处被安排在了甘华庵的最后侧,靠近着清华山的山顶。
此地条件比不上宫里,挑水烧饭什么的,也只能一步一个台阶的,挑着桶抗上来。
甘华庵虽然清白师太颇为客气,但是其他人却颇为冷漠。
这也难怪,毕竟天下早已易主,若是显得太过亲近,免不了被人猜忌。
轩辕清朗送过来的四个侍女分别是春杏、夏荷、秋菊、冬梅。
名字倒是好记。其中冬梅年龄最大,年龄最小是春杏。
林玉沁很快就跟其中年龄最小的春杏婚纱了,她脸蛋圆润,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话多。比起,那个年龄大,一天可以一句话可以不说的冬梅实在是天壤之辈。
虽然是五个人侍奉着,但是真正贴身照顾也就只有玉沁了。
柴火在屋内烧的噼里啪啦的,林玉沁将被子用几根木根子支起一个简易的烘干衣架来。将被子这些烘干。
山上早晚气温差异大,空气又总是湿润,被子凉冰冰的。
“娘娘。”
话还未说就被华净宁打断,让她直接叫名字。
“这被子得烘干一会来。冬梅做了些吃食,我给你拿。”
“我的包袱里面还有之前在宫里酿的酒,你帮我拿了吧。”
山上的夜晚凉飕飕的,风刮的窗户呼呼作响,门仿佛是在被什么野兽撞击似的。
华净宁是锦衣玉食的出生,自然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她吃了些菜,然后倒了几杯酒,一口下了肚子。
眼泪悄然从眼角落了下来,她用手背去擦泪。
“好久没有这样快意的喝酒了。”蜡烛的灯光照耀着,她的半边脸被照的有些红润。
“净宁,我扶你去休息吧。”
“呵呵……呵呵……”
她笑了笑好看,一双眼眸如月亮般明亮又引入沉醉其中,说:“你别小看了我。我可是能当上太后的人。你以为,我是因为什么?因为华家?”
“倒也有一半吧。”她凑近了些,然后说:“当然,还有原因。”
林玉沁看着她一脸的神秘,问道:“净宁,你醉了。”
对方却没有理会,反而压低了声音继续说:“你一定以为我醉了,我重生了,我,华净宁重生了。”
重生!
林玉沁眼睛瞪大了,她以为这个世界有自己一个穿越者就很稀奇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重生者。
“你真的是重生了?”
华净宁的脸已经翻出了明显的红晕来,她用筷子在碗上敲了下,说:“当然,上一世本后死在轩辕琅登基那天。你知道嘛,轩辕琅竟然想要用我去和亲,娶我嫡女。我上一世钟情于他,竟然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棋子。”
“我被盗匪逼迫,迫不得已摔下山崖。一觉醒来后,竟然回到了十六岁,选女子入宫那年。”
仿佛是觉得杯中的酒不够辣,她将旁边的酒壶倒了干净,仰头喝下。
酒在喉咙,辣的她咳嗽了起来。
“在迷迷糊糊中,有人告诉我,说我是什么重生文的女主。可笑,什么重生文,我根本没听过。我只知道,我又活了,定是上天怜我。”
她又咳嗽了几声,继续说:“那年,我代替她去了七月七的灯会,遇到了轩辕琅。可惜呀,我以为我算对,没想到还是输了。所幸,我本就不爱他。很快,由于华家势力就让我一步一步到了太后的位置。”
听到这里林玉沁忽然有了一个疑惑,平日里华净宁对轩辕玄远可算不上热情,但是两人眉眼中却有些相似之处。
难道,轩辕玄远是轩辕琅和华净宁嫡姐的孩子。
按照她读小说经验来说,华净宁绝对是重生大女主文的标配。
“娘娘,你放心,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您往后路肯定是所向披靡。有以下几种可能性,您开始经商,富甲一方;你开始征战,成为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想到这里,她就开始无限畅想未来的充满奋斗的美好生活。而她林玉沁,也将在这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知道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是不是也是重生的?”
华净宁疑惑问道。
“娘娘为何这样问?”
华净宁认真的说:“在上一世,你可不是现在这副模样。我重生后,其他人都没有变化,只有你,行为非常奇怪。无论是性格还是在事情上,都脱离我的掌控。”
“你也重生了吧?”
林玉沁心想这该怎么说,压低了声音,说:“娘娘,我不是重生,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可以理解为我,我来自很多很多年后。”
很多很多年后,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华净宁看到旁边睡着还轻微打呼的林玉沁叹了口气,昨夜所说半真半假,就看她当了几分真了。
虽然夜晚多凉意,但是所幸白天的阳光没有什么遮挡,直直照耀着这三、四间小屋。
早上,净白师太一早就过来了,说是今日中午时分要民间施粥。
林玉沁看自己的光光的脑袋,还颇为不习惯。总觉得自己像的是早晨最爱吃的茶叶蛋似的。
浅灰色的素衣穿在身上,她看着谁都长得像,暗自嘟嘟囔囔:“这不得脸盲。”
甘华庵的姑子都是走下山的,大约要走个两个多时辰。庵中没有男子,所以这种体力活都是分摊来干。
真正到了山脚下的时候,她和华净宁两个人已经是累的不行了。
按照原计划,她们要各自分开施粥,他们几个人一组。静白师太一再叮嘱,千万不要只留一两个人。
很快,他们就知道原因了。
粥还未放稳,就有好几十号人挤了起来,将她们团团围住。
这些大多是衣衫褴褛,手臂是极细木棍似的,嘴角皲裂的厉害。华净宁自幼锦衣玉食,自然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的。
林玉沁叉着腰,在一旁大声喝道:“都排好队,要是不排好队,我们这粥就不发了。”
“快,有米,有米……”
人们熙熙攘攘挤过来,林玉沁在过往的书籍上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但是今日一见,仍然觉得心中一震。
这些人很多人都一边拿着碗,一边抱紧自己的包裹。他们大多是逃难过来的人。
冬梅皱紧了眉头说:“这些人很久没有食物吃了,施粥的时候,极有可能一哄而上,容易出事情。”
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被后面的人推搡人,摔在地上哭泣,她的母亲在旁边惊呼道。
“别踩我儿子。”
“啪!”
林玉沁将木桶大声改在木桶上,然后指着人群当中的人,大喝道:“就你俩人,给我排到最后去。没看到前面还有娃娃嘛?”
那个小男孩被她的母亲抱起,所幸受了些皮外伤。
“小尼姑,口气不小。”那两个人在人群闹了起来说:“我看你们就是假仁假义的,根本就是想要拿我们当猴耍。”
人群还在不断推搡拥挤着,有孩子的哭泣声传出来,还有女子的尖叫声。
“各位,听清楚了。”林玉沁可惜自己没有从现代带个喇叭,说:“大家如果继续这样,这粥我们不施了。”
然后,她使了眼色,让春杏和夏荷帮忙将木桶倾斜过来,说:“都给我排好队,不然,大家都别想吃。在饿极的人面前,说道理是没有用的。”
“排成两队。”冬梅在旁边指挥,将老幼儿妇孺单独拉出一列来。
“老子就要在这里。”
“好,那大家就都等着你,等你什么时候站到你的位置上。我们再试粥。”
“吴阿狗,要不我们站回去。我看她们不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