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宁心下微微讶异,他想到席间听那些公子哥说的话:“王爷以为的烟花女子,是倚着门边拿着花手绢喊‘大爷快进来玩儿啊’。落雁山庄的女子会让你觉得,哇这个姑娘真好,真想好好跟她来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霓虹推着梅青在晏宁身边坐下,笑着说:“哎哟,孟公子真真要冤死我了,绿袖才到庄上一个月,忙着埋头苦学规矩呢,一般的客人尚不敢让她接待,何况孟公子这样身份贵重的?好在这孩子伶俐,这两日学得越发好了,莲姑说孟公子是自己人,孟公子的朋友必然也是一样的大度随和,就是略有差池,必不会见怪的,这才差使她来了。”
高帽子一戴,孟川这才不说什么了,一双眼睛仍如苍蝇见血一样,死死地黏在梅青身上。
晏宁不屑于男子之间为了红颜争风吃醋的事儿,可是他这么赤裸裸的盯着,实在令人不适。他待梅青坐定,微微偏头看了孟川一眼。
孟川瞥见他冷飕飕犹如利剑的眼神,立即缩头坐得端端正正,目不斜视。
梅青瞧见了两人之间的微妙互动,朝着晏宁盈盈一笑,随即伸手为他斟茶。纱袖下滑,白皙的手腕上显出一块殷红如血的痣,形状颇似一个小葫芦,玲珑可爱,煞是好看。
晏宁只觉得眼睛猛地刺痛,他失态之下他抓住了梅青的手腕,梅青不防猛一躲闪,茶水洒了一片。
晏宁反应过来歉意道:“对不住,方才突然有些眩晕,可有烫到你?”
孟川呆了一呆,好家伙,料到你会上钩,可没料到你会这么主动。人姑娘连个招呼还没打呢,你连手都牵上了。
他暗戳戳地生闷气,看看,人家王爷的脑袋就是好使,见到美色就眩晕。什么清心寡欲洁身自好,都是欺骗无知少女的外衣,北郢郡可是他的地盘儿,指不定私下养了多少佳人才练出这手绝招。
再转念一想,此来就是为试探虚实,既然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那就好办了。以姐姐的美貌与手腕,婚后拿捏寿王应该不成什么问题。欢喜冤家么,戏文上不是好多这样的先婚后爱的例子,感情反而更浓稠甜蜜。
他顿时放了心,嘴上仍是关心道:“姐夫没事吧?快,快去请个大夫来看看,给绿袖姑娘也上点药。”
梅青揉了揉手腕笑道:“无妨无妨,这算什么伤,不等大夫来就痊愈了。”
坐了一会儿,见晏宁并无多少兴致与孟川攀谈,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梅青便善解人意地说道:“公子是否有些累了,我扶你去后面休息一下吧。”
晏宁思忖片刻,点点头道:“也好。”
望着两人并肩而去的身影,孟川直竖大拇指:“高!高!实在是高!”
转而有些气闷,人家撩佳人时怎么就这么高雅、这么不动声色呢?
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丝丝入扣。
对比自己的急不可耐之态,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梅青携晏宁进入雅间,里面清光明亮,一派素净雅洁,地上摆着一顶铜兽,袅袅升腾起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丫鬟端来果子点心就退下了。
绕过凤栖梧桐的屏风,便看见一张紫檀木大床,上面悬挂着烟粉色的纱帐,透着一股旖旎暧昧的气息。
晏宁气定神闲地往塌上一歪,梅青见他这姿势,不由得一阵心慌,虽然整日在烟花地耳濡目染,对男女之事再明白不过,可了解和实践仍是两回事。
她强自镇定,斟了一杯水端给晏宁:“公子尝尝这水,点过茉莉花露,最是醒脾理气的。”
晏宁再次盯上她手腕上的红痣,入了魔一般,喃喃道:“小葫芦。”
梅青打小就不喜欢这块痣,虽然形状不错,这些年也没有随着她长大而扩散,可是横在白白嫩嫩的手腕上怪突兀的,寻了许多偏方正方也没能去掉,干脆就由它去了,没想到竟惹来这位寿王爷的兴趣。
梅青不自在地扯了扯衣袖,说道:“王爷喝点水休息一下吧。”
晏宁却一把捉住她的手,轻轻抚过小葫芦痣:“你这个痣是打小就有的,还是特意画上去的?”
梅青如被火烫往后一退,他略带嘲讽弯起嘴角一笑:“这就是你埋头苦学的规矩?”
梅青心里直爆粗口,除了亲娘棠婉和师父褚侠冰,未婚夫裴韶也不曾有过这个待遇,这个两面三刀的臭男人竟还敢嫌弃她?
她整日忙于生意之事,若非牵扯到生意的政令,向来对朝政之事漠不关心,却亦从旁人的闲谈之中知道沈泰的赫赫威名。
当年皇上初初登基,权势未稳之时,北郢郡被淮安国攻陷,万分危急。
淮安国的猛将刀烈带着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抢地烧杀劫掠,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死伤无数,朝廷派去的十数名老将都折身于沙场,真个叫人闻风丧胆。
雪上加霜的是主产粮食的几个州郡蝗灾肆虐颗粒无收,大批灾民食不果腹四处逃荒,内外乱成了一锅粥。
朝野之间流言四起,说皇上乃先皇幼子,得位不正,故而惹来天灾人祸,殃及百姓。按下葫芦浮起瓢,哪头都不能不顾,哪头都顾不过来,年轻的景和帝是心力交瘁。
眼见刀烈的队伍一路杀过镇北关,直逼着京城而来,危难之际沈泰挺身而出,众人皆惊。
沈泰是沈府独子,才只二十五岁,与夫人鹿攸成亲几年尚未有子嗣,万一出点儿事,沈家的日子可就算是到头了。再者他是礼部侍郎,好好的文官不做,跑去征战沙场,这不是白白去送命的么?
皇上亦不许,直接驳了他的奏请。
可他意已决,再三叩求,不惜把额头磕肿,绝食三日以明决心,皇上无奈只得答应。
沈泰写下遗书休书,直言若无归期,请皇上对沈老夫人加以照拂,再为鹿夫人另择良人。他抱着死志离京,沈府老太太和鹿夫人直送出十里地,几乎哭瞎了眼睛。
所幸沈泰与众将士出征顺利,不仅保住了镇北关,一路将敌军逐出北郢郡,还直捣敌营,取下了淮安国最得力的战将刀烈的项上人头。
战况传回京城,一时大快人心,士气高涨,也震慑了周边其它蠢蠢欲动的小国,保得大越二十年来太平无事,民生得以繁盛发展。
后来,晏宁随着沈泰去了北郢郡,朝朝暮暮陪伴,感情十分深厚。二人亦师徒亦战友亦父子。及至晏宁长成可以独挑大梁的青年,就传出了沈泰谋反的如山铁证,天下人谁不怀疑。
以沈泰的能力与声望,若真要谋反,岂容皇子在身边平安无事从小狗长成恶狼?
就以现下看来,沈泰出事后,北郢郡依旧有条不紊地守护者大越的北门,军中并没有异动。
要知道,战场上一起厮杀出来的人,最是重义气讲情分,他们联合上书为沈泰伸冤,可是并不躁动,事事处处仍遵守寿王吩咐。仅从此处,可以断定沈泰并无私心,更不要说谋反。
这个道理,百姓能想明白,朝臣亦明白,皇上怎会不知道呢?
梅青想,唯一的解释,也许并不是那些一层一层码上来的、所谓无懈可击的证据,而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自古就是重臣的下场。
人们愤懑,却又无可奈何,皇上金口玉言钦定的谋反大罪,谁人敢辩解一个字?只是气忿不过,别人也就罢了,这寿王爷可忒不是个东西,别的皇室宗亲朝中重臣都曾为沈泰求情,唯独他这个最应该求情的人,始终一言不发。
回京之后他日日欢宴打猎,静等着娶妻,好不快活,谁不暗骂一声白眼狼。
这几日梅青将能用的关系全都打点到了,一丝阿娘的消息也没有。她心慌不已,这才迫不得已想要接近晏宁。
她对霓虹说有法子,其实她心里一点主意都没有,摸不透眼前男人的脾气和心思,只能是抓住一切机会见招拆招。
于是敛了性子,好声好气地赔礼道歉,解释道:“好教公子知道,那块痣是出生时就有的。”
又端着茶水凑上前去请他饮用,半晌不见动静,梅青端得手腕发酸,却听他慢悠悠问道:“你祖籍是西陵?”
梅青摸不透他的用意,想到他既如此问,说不定有什么可以牵连上的,就赶紧回答说:“不是,我祖籍永安,不过我曾经在西陵居住过一段时日,公子在那里可有熟人?”
她看得清楚,晏宁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暗自思忖也许西陵有什么他牵挂的人,所以如此欣喜。
他慢慢地坐直了身子,方才脸上的玩世不恭消失不见,换了个人似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问道:“住在西陵时,你大概几岁?”
梅青努力地想了想:“八九岁?或许十来岁,我也记不很清楚,这些年四处飘荡,对很多事情都模糊了。”
“那你的娘亲呢?”
梅青叹了口气:“找不到,不知道我娘去哪儿了,我也在四处找她。”
讲到这儿,俨然是一个凄苦无依的孤女被迫入青楼的故事了。
晏宁点点头,他起身负手在室内走了一圈,转过脸来问她:“绿袖,你叫绿袖是吧?我可以为你赎身,你可愿意?”
赎身?
梅青差点笑出来,戏已经演到这个份上,总不好告诉他自己是庄主。她打起了小算盘,赎身的话,她就能够名正言顺地接近他,还可以收他一大笔赎金。
要多少合适呢?五百两?不不不,有点少了,一千两吧?反正狮子大张口总是对的。
哎等等,赎身要做什么呢?给他当小妾吗?这可不行。再说了,一入王府深似海,进着容易,到时候出不来怎么办?
梅青便结结巴巴说道:“其实我……我在这儿也挺好的。”
晏宁“嗯”了一声说道:“你在我府里会更好。”
梅青又道:“不知道公子赎我做什么呢?我手脚粗笨,若是要我做个洒扫庭除的丫鬟,那是没问题的,若是别的,可不行。”
“别的什么?”晏宁狡黠一笑,逼问她。
梅青脸色一红,连耳根子都烧起来,她摇摇头:“反正我只会干粗活,赎金还不低,公子得自个儿掂量掂量这笔交易才成。”
晏宁点点头,开了门招呼鹰隼过来:“去找他们管事儿的,给绿袖姑娘办理赎身之事。凤翎,你带绿袖姑娘回府,给她安排个喜欢的差事。”
梅青:……这,都不带问价的吗?
霓虹推着梅青在晏宁身边坐下,笑着说:“哎哟,孟公子真真要冤死我了,绿袖才到庄上一个月,忙着埋头苦学规矩呢,一般的客人尚不敢让她接待,何况孟公子这样身份贵重的?好在这孩子伶俐,这两日学得越发好了,莲姑说孟公子是自己人,孟公子的朋友必然也是一样的大度随和,就是略有差池,必不会见怪的,这才差使她来了。”
高帽子一戴,孟川这才不说什么了,一双眼睛仍如苍蝇见血一样,死死地黏在梅青身上。
晏宁不屑于男子之间为了红颜争风吃醋的事儿,可是他这么赤裸裸的盯着,实在令人不适。他待梅青坐定,微微偏头看了孟川一眼。
孟川瞥见他冷飕飕犹如利剑的眼神,立即缩头坐得端端正正,目不斜视。
梅青瞧见了两人之间的微妙互动,朝着晏宁盈盈一笑,随即伸手为他斟茶。纱袖下滑,白皙的手腕上显出一块殷红如血的痣,形状颇似一个小葫芦,玲珑可爱,煞是好看。
晏宁只觉得眼睛猛地刺痛,他失态之下他抓住了梅青的手腕,梅青不防猛一躲闪,茶水洒了一片。
晏宁反应过来歉意道:“对不住,方才突然有些眩晕,可有烫到你?”
孟川呆了一呆,好家伙,料到你会上钩,可没料到你会这么主动。人姑娘连个招呼还没打呢,你连手都牵上了。
他暗戳戳地生闷气,看看,人家王爷的脑袋就是好使,见到美色就眩晕。什么清心寡欲洁身自好,都是欺骗无知少女的外衣,北郢郡可是他的地盘儿,指不定私下养了多少佳人才练出这手绝招。
再转念一想,此来就是为试探虚实,既然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那就好办了。以姐姐的美貌与手腕,婚后拿捏寿王应该不成什么问题。欢喜冤家么,戏文上不是好多这样的先婚后爱的例子,感情反而更浓稠甜蜜。
他顿时放了心,嘴上仍是关心道:“姐夫没事吧?快,快去请个大夫来看看,给绿袖姑娘也上点药。”
梅青揉了揉手腕笑道:“无妨无妨,这算什么伤,不等大夫来就痊愈了。”
坐了一会儿,见晏宁并无多少兴致与孟川攀谈,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梅青便善解人意地说道:“公子是否有些累了,我扶你去后面休息一下吧。”
晏宁思忖片刻,点点头道:“也好。”
望着两人并肩而去的身影,孟川直竖大拇指:“高!高!实在是高!”
转而有些气闷,人家撩佳人时怎么就这么高雅、这么不动声色呢?
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丝丝入扣。
对比自己的急不可耐之态,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梅青携晏宁进入雅间,里面清光明亮,一派素净雅洁,地上摆着一顶铜兽,袅袅升腾起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丫鬟端来果子点心就退下了。
绕过凤栖梧桐的屏风,便看见一张紫檀木大床,上面悬挂着烟粉色的纱帐,透着一股旖旎暧昧的气息。
晏宁气定神闲地往塌上一歪,梅青见他这姿势,不由得一阵心慌,虽然整日在烟花地耳濡目染,对男女之事再明白不过,可了解和实践仍是两回事。
她强自镇定,斟了一杯水端给晏宁:“公子尝尝这水,点过茉莉花露,最是醒脾理气的。”
晏宁再次盯上她手腕上的红痣,入了魔一般,喃喃道:“小葫芦。”
梅青打小就不喜欢这块痣,虽然形状不错,这些年也没有随着她长大而扩散,可是横在白白嫩嫩的手腕上怪突兀的,寻了许多偏方正方也没能去掉,干脆就由它去了,没想到竟惹来这位寿王爷的兴趣。
梅青不自在地扯了扯衣袖,说道:“王爷喝点水休息一下吧。”
晏宁却一把捉住她的手,轻轻抚过小葫芦痣:“你这个痣是打小就有的,还是特意画上去的?”
梅青如被火烫往后一退,他略带嘲讽弯起嘴角一笑:“这就是你埋头苦学的规矩?”
梅青心里直爆粗口,除了亲娘棠婉和师父褚侠冰,未婚夫裴韶也不曾有过这个待遇,这个两面三刀的臭男人竟还敢嫌弃她?
她整日忙于生意之事,若非牵扯到生意的政令,向来对朝政之事漠不关心,却亦从旁人的闲谈之中知道沈泰的赫赫威名。
当年皇上初初登基,权势未稳之时,北郢郡被淮安国攻陷,万分危急。
淮安国的猛将刀烈带着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抢地烧杀劫掠,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死伤无数,朝廷派去的十数名老将都折身于沙场,真个叫人闻风丧胆。
雪上加霜的是主产粮食的几个州郡蝗灾肆虐颗粒无收,大批灾民食不果腹四处逃荒,内外乱成了一锅粥。
朝野之间流言四起,说皇上乃先皇幼子,得位不正,故而惹来天灾人祸,殃及百姓。按下葫芦浮起瓢,哪头都不能不顾,哪头都顾不过来,年轻的景和帝是心力交瘁。
眼见刀烈的队伍一路杀过镇北关,直逼着京城而来,危难之际沈泰挺身而出,众人皆惊。
沈泰是沈府独子,才只二十五岁,与夫人鹿攸成亲几年尚未有子嗣,万一出点儿事,沈家的日子可就算是到头了。再者他是礼部侍郎,好好的文官不做,跑去征战沙场,这不是白白去送命的么?
皇上亦不许,直接驳了他的奏请。
可他意已决,再三叩求,不惜把额头磕肿,绝食三日以明决心,皇上无奈只得答应。
沈泰写下遗书休书,直言若无归期,请皇上对沈老夫人加以照拂,再为鹿夫人另择良人。他抱着死志离京,沈府老太太和鹿夫人直送出十里地,几乎哭瞎了眼睛。
所幸沈泰与众将士出征顺利,不仅保住了镇北关,一路将敌军逐出北郢郡,还直捣敌营,取下了淮安国最得力的战将刀烈的项上人头。
战况传回京城,一时大快人心,士气高涨,也震慑了周边其它蠢蠢欲动的小国,保得大越二十年来太平无事,民生得以繁盛发展。
后来,晏宁随着沈泰去了北郢郡,朝朝暮暮陪伴,感情十分深厚。二人亦师徒亦战友亦父子。及至晏宁长成可以独挑大梁的青年,就传出了沈泰谋反的如山铁证,天下人谁不怀疑。
以沈泰的能力与声望,若真要谋反,岂容皇子在身边平安无事从小狗长成恶狼?
就以现下看来,沈泰出事后,北郢郡依旧有条不紊地守护者大越的北门,军中并没有异动。
要知道,战场上一起厮杀出来的人,最是重义气讲情分,他们联合上书为沈泰伸冤,可是并不躁动,事事处处仍遵守寿王吩咐。仅从此处,可以断定沈泰并无私心,更不要说谋反。
这个道理,百姓能想明白,朝臣亦明白,皇上怎会不知道呢?
梅青想,唯一的解释,也许并不是那些一层一层码上来的、所谓无懈可击的证据,而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自古就是重臣的下场。
人们愤懑,却又无可奈何,皇上金口玉言钦定的谋反大罪,谁人敢辩解一个字?只是气忿不过,别人也就罢了,这寿王爷可忒不是个东西,别的皇室宗亲朝中重臣都曾为沈泰求情,唯独他这个最应该求情的人,始终一言不发。
回京之后他日日欢宴打猎,静等着娶妻,好不快活,谁不暗骂一声白眼狼。
这几日梅青将能用的关系全都打点到了,一丝阿娘的消息也没有。她心慌不已,这才迫不得已想要接近晏宁。
她对霓虹说有法子,其实她心里一点主意都没有,摸不透眼前男人的脾气和心思,只能是抓住一切机会见招拆招。
于是敛了性子,好声好气地赔礼道歉,解释道:“好教公子知道,那块痣是出生时就有的。”
又端着茶水凑上前去请他饮用,半晌不见动静,梅青端得手腕发酸,却听他慢悠悠问道:“你祖籍是西陵?”
梅青摸不透他的用意,想到他既如此问,说不定有什么可以牵连上的,就赶紧回答说:“不是,我祖籍永安,不过我曾经在西陵居住过一段时日,公子在那里可有熟人?”
她看得清楚,晏宁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暗自思忖也许西陵有什么他牵挂的人,所以如此欣喜。
他慢慢地坐直了身子,方才脸上的玩世不恭消失不见,换了个人似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问道:“住在西陵时,你大概几岁?”
梅青努力地想了想:“八九岁?或许十来岁,我也记不很清楚,这些年四处飘荡,对很多事情都模糊了。”
“那你的娘亲呢?”
梅青叹了口气:“找不到,不知道我娘去哪儿了,我也在四处找她。”
讲到这儿,俨然是一个凄苦无依的孤女被迫入青楼的故事了。
晏宁点点头,他起身负手在室内走了一圈,转过脸来问她:“绿袖,你叫绿袖是吧?我可以为你赎身,你可愿意?”
赎身?
梅青差点笑出来,戏已经演到这个份上,总不好告诉他自己是庄主。她打起了小算盘,赎身的话,她就能够名正言顺地接近他,还可以收他一大笔赎金。
要多少合适呢?五百两?不不不,有点少了,一千两吧?反正狮子大张口总是对的。
哎等等,赎身要做什么呢?给他当小妾吗?这可不行。再说了,一入王府深似海,进着容易,到时候出不来怎么办?
梅青便结结巴巴说道:“其实我……我在这儿也挺好的。”
晏宁“嗯”了一声说道:“你在我府里会更好。”
梅青又道:“不知道公子赎我做什么呢?我手脚粗笨,若是要我做个洒扫庭除的丫鬟,那是没问题的,若是别的,可不行。”
“别的什么?”晏宁狡黠一笑,逼问她。
梅青脸色一红,连耳根子都烧起来,她摇摇头:“反正我只会干粗活,赎金还不低,公子得自个儿掂量掂量这笔交易才成。”
晏宁点点头,开了门招呼鹰隼过来:“去找他们管事儿的,给绿袖姑娘办理赎身之事。凤翎,你带绿袖姑娘回府,给她安排个喜欢的差事。”
梅青:……这,都不带问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