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卫鞅的第三次觐见,甘璃是极为重视的。

    “卫鞅兄,这回你切莫再说些无用的话了。”这几天来,这是她重复最多的话。为了能让卫鞅留在秦国,甘璃——夸张点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恩威并施”,又是“连恐带吓”,又是“好言相劝”。卫鞅也只是笑着听甘璃在他耳旁絮絮叨叨,直到临了准备面见君上时,才向眉目间满是担忧的少女一拱手:“甘璃小妹还请放心。”

    甘璃因为对卫鞅还有些担心,生怕他再说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惹君上生气,便生了进去旁听的心思,可思来想去终觉不妥,于是乎拉着景监悄悄守在殿外旁听。

    .....

    “甘姑娘,这个卫鞅这回可没再说什么无用的话了吧?”景监与甘璃在殿外守着听了半天,见殿内谈笑声朗朗,身旁的女孩脸上也是一片欣喜之色,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卫鞅兄在谈依法治国,富国强兵之道,这回可正中君上下怀!”甘璃小声夸赞的声音里藏不住的高兴。

    “景监公公,这回我们可要做好等待他们长谈的准备了。”

    只是二人都未想到,君上与卫鞅的谈话竟持续了三天三夜。

    “哎呦甘璃姑娘。”这是景监不知道多少次拿着一口未动的饭菜从内殿出来了。“这一天了,君上都未进半点食,这可怎么办才好。”此刻已是寅时,几天都没睡好觉的甘璃已是瞌睡连连,她强撑着睁开惺忪的睡眼,望向同样疲惫的景监。“劳烦公公再将这饭菜热一热,我亲自与他们送去。”

    甘璃带着温好的饭菜进去时,殿里二人正聊在兴头上,皆是红光满面,未见丝毫疲惫之色,连屋里有他人入内也恍然未觉。“二位!”甘璃虽并不想打断二人的好兴致,但也心知他们不能在不吃不喝谈下去,只好无奈出声打断:“光进行一味的谈话可不好,总得有些佐料加以润色不是?”

    她移开案几杂乱的卷宗替之以可口的饭菜,用恳切的眼神看向嬴渠梁:“还请君上原谅甘璃的冒犯,可民以食为天,多少您也得吃点。”“已是寅时了么?”嬴渠梁看上去心情极佳:“小妹陪我二人也辛苦了,就在此用些罢。”

    “小妹啊。”嬴渠梁笑吟吟的唤着甘璃:“你没说错,这卫鞅的确是个宝贝,而且是我秦国的至宝!”“大哥有所不知。”看到嬴渠梁如此欣喜,甘璃也一扫疲惫:“此前在魏国时,我便是被他一番在酒肆的高谈阔论所吸引,那时我就动了带他回秦国的心思。”

    她看向卫鞅:“只可惜他当时还在公叔丞相门下,但我实在欣赏他的才华,便与之结为至交,这才能在君上求贤之时将他带来。”“既然如此,那小妹也有大功一件啊。”“大功甘璃恕不敢当。只要能有助于君上有助于秦国,我便心满意足。

    嬴渠梁看甘璃的目光愈发欣赏,再想到幼时像尾巴般黏在他身后的妹妹成长的如此之快,感慨万分:“还记得幼时你才那般大。”他抬手比了比身高:“那时你还是一个只会跟在我身后唤渠梁哥哥的孩子。如今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满腹经纶了。”

    嬴渠梁倾身拍拍卫鞅的胳臂,随后又对着他指了指甘璃:“卫鞅兄,你看,我封她个‘秦国第一才女’可好?”“再合适不过了!”二人皆爽朗大笑起来,余下甘璃羞的满面通红:“折煞甘璃了!君上快别取笑我了。”

    “哎,哪里。”嬴渠梁正色:“小妹切莫谦虚,小妹之素日品行,渠梁也极为敬佩。”

    觥筹交错间,欢快的气氛笼罩在上空,久久不愿散去,饭毕,甘璃与景监收拾了残羹便退于殿外,继续留以二人以畅谈空间。

    时间过的是极快的,甘璃与景监在外挨着打盹,一觉醒来日上三竿,殿内的二人竟还在交谈。“一天一夜了,姑娘要不进去,莫让卫鞅谈了罢。”甘璃只是听着二人谈话,沉思半响摇头:“卫鞅所谈皆是治国大计,既然君上不觉疲累,便由他们继续谈下去。景监。”她叫景监附耳过来:“你我做好后勤即可,莫要随意打扰。”

    殿外摆放的刻漏簌簌的流着,不觉已到第三日卯时,卫鞅强秦第九论终于到了尾声。“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此等秦国之情形,我强秦九论必改之!”殿里二人言辞激动,殿外的甘璃亦是热泪盈眶;

    “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有此五者,必为强国!”闻此,甘璃与景监终于相视一笑。他们深知秦国这位年轻君主为强秦作出的努力,他用担当与志气默默抗下一切,却一直找不到能与自己一起趟出一条的血路的同行者,而卫鞅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有了莫大的希望,秦公终于不再是孤独的破浪人,在这条让秦国强大的路上,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与他一起承担。

    “公如青山,鞅为松柏!”

章节目录

我见青山朗明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鱼棋棋鱼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棋棋鱼鱼并收藏我见青山朗明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