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正值暑夏,忽降大雪。

    于西市,遍布百姓们的喧嚣吵闹,以及大理寺卿那未来得及掩藏的怜悯和惋惜。

    鹅毛般的雪花,就这么轻飘飘地落在人们的身上。无视它的凉意,激起了更加强烈的谩骂声。

    而令他们愤慨不已的对象,正是那即将斩首示众的骠骑大将军赵怀真与其嫡子赵煜初的亲女儿、亲妹妹…

    ——赵清浔,那个从襁褓中就被人刻意换走的的真千金!

    此时的她,正穿着一身宽大的灰色狱衣,上面写着大大的“囚”字,显然是刚从牢狱里出来,就被身边略微垂下腰的小太监带到这里。

    墨发披肩,凌乱的碎发紧贴在鬓角两侧,灰突突的小脸难掩倾城之姿,尤其是那少有的墨绿色瞳孔,更是为其添了一抹孤冷倔强的味道。

    赵清浔神色平静,丝毫不惧旁人的指责,只冷冷扫过跪在地上等着被斩首的父兄,心里突涌出来的复杂,在想到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种种事情后,又很快转为漠然。

    三人目光交错,彼此的情绪都看得格外清楚。

    赵怀真和赵煜初眼睛里翻涌出来的是愤怒、失望、恐惧,以及最后的释然苦笑,却唯独没有那专属于赵清浔的痛心疾首。

    是了,正因为两人不在意赵清浔,所以对她的情感,只是一个有着血脉的陌生人,比不得他们娇宠十六年的假千金赵清菡。

    从赵清浔被接回将军府的那日起,就见证了全家对赵清菡是如何的宠溺,满怀期待亲情的她,一点点被迫斩断那本就是奢望的感情,做回了只为自己而活的人!

    尘世之大,爱自己者,方能幸福。

    幼年时,无意间听到的话,竟被赵清浔记了十余年。

    她错开视线,将目光投向人群中,耳边传来了各种不堪的声音。

    “我听人说,暑热之际若是下雪,那必定是有冤情。赵大将军保家卫国二十载,一身清廉正直,最恶非周国之人,怎会与敌军通敌叛国?”

    “要我说啊,这定是妖后出的主意,而那赵家千金八成是为她做事。自从妖后掌权,天下大旱,饥荒横行,这是老天爷对咱们周国的警告呀!”

    “女主当政,势必会扰乱纲纪。可怜的陛下和赵大将军,竟然被一群女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当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赵清浔秀眉一蹙,当即喊道:“肃静!”

    百姓们见此,不禁没有噤声,反而嗓音越来越大。若不是有侍卫拦着,恐怕她第一个就要受到众人围攻。

    赵清浔眸色一沉,动作极快,行云流水般抽出一旁侍卫的佩刀,朝着人群中刺去。

    一时间百姓们连连后退,面露惊恐之色。

    登时,被抹了脖子的人就有三个,他们无一不是双眼瞪大,似是要凸出来般,一只手捂着流血的脖子,一只手指着赵清浔的方向,嘴唇翕动了几下后,就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人群中见状,“啊”了一声便四处逃窜。

    大理寺卿面色微变,像是没有料到她会这么果断,还未等自己整肃现场,就听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

    “试图利用舆论,乱百姓之心者,还望大人彻查此事,万不能让奸人得逞,有丝毫瓦解周国之象。”

    提起此事,大理寺卿暂时放下对赵清浔的成见,板着脸凝重道:“本官绝不会纵容这种事情发生。来人,将这三人的尸体带走,细细询问尔等家人。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是。”

    待人们行动后,她拿出了一份素笺,打开后淡墨轻扫,念着上面的内容,极其轻柔,时不时夹杂着些许寒意,尤其说到落尾处,快而轻,令人不可小觑的同时,又下意识觉得脖子一凉。

    “太后懿旨:

    骠骑大将军赵怀真与其子煜初通敌谋私,证据确凿,即可斩首示众。因斯事体大,凡年满十五者,皆流放定州,其余人没入宫中为奴,以示皇恩,钦此!

    太后娘娘的旨意,我已带到。今日之事,还望大理寺卿尽快处理,也要时刻注意您头顶上戴的乌纱帽,千万别让它掉了,成为一个随时上刑场的枷项。”

    收起素笺,赵清浔双眉轻挑,自己加的这后半句的意思是想告诉大理寺卿:赶紧行动,别磨叽。

    听懂她的言外之意,大理寺卿看了眼赵氏父子,瞧他们已然做好赴死的准备,便也不拖沓,朝着两人的方向扔了个写着“死刑”的牌子后,肃然道:“时间已到,立即行刑!”

    此话一出,赵清浔的睫毛轻微颤抖,双手藏在身后死死握住,喘上来的呼吸缓慢而又沉重,脑海里闪过从记事起的所有回忆,千丝万缕的情感终是汇成了赵家人常常她的说那句…

    “清菡年纪小,又被我们娇宠坏了。你这个做姐姐的,素来乖巧懂事,多让一让她,切莫让人看了咱们将军府的笑话。”

    是了,赵清菡要的是全家人的喜爱,而赵清浔要的也恰恰是这个。

    他们不是不知道,但这颗注定已经偏了的心,像一只脱了僵的野马,在急速奔跑着,通往那深不见底的悬崖,落了个尸骨无存的结局。

    手起刀落,飞迸的鲜血刚好溅到赵清浔的脸上,让那本就沾满尘土的面颊多了一抹血色,显得愈发令人寒战。

    收回多余的想法,她扬起唇角,视线飞快从赵氏父子的头颅划过,看到那可怖的一幕,好似积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一时消散了许多。

    “既然这份差事已了,那我等就先行告辞。”

    说罢,与身边的小太监转身离开,并未留意到众人在他们走后,一股脑地冲上去,手里拿着碗,想要得到新鲜血液的场面,与方才痛骂赵清浔的时候,态度又截然相反。

    一路来至皇宫,步伐没有停歇,直接去了太后所在的延福宫含章殿。

    含章殿外,正对着一棵极高的香樟树,枝干粗壮,树叶茂密,犹如一朵高空下的云彩,笼罩着整座殿宇,神圣庄重,不由得产生心悦诚服之意,不过如今又多了些萧瑟凄凉,冲淡了这份感觉。

    “我爹对周国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出了这档子的事情,你连问都不过问一句,就判了他的死刑。你这样做,有违圣意,何曾将陛下放在眼里!?我敢问太后,爹爹他犯了何错,难道就因为他非你党之人,就要赶尽杀绝吗!?”

    脚步刚迈过台阶,就听到里面的哭闹声,句句质问,尤为动容。

    这声音极其耳熟,赵清浔知道,待在里面的人是自己的亲姐姐,将军府嫡女,元丰帝发妻赵清棠。

    瞬间反应过来,便急忙推门而入,生怕赵清棠彻底惹怒了太后,让她去陪已经被太后秘密杀死的元丰帝。

    甫一进去,就看到赵清棠想要行刺,快步闪到身后,抱住袅袅细腰,不给她任何反抗的机会。

    却不料赵清棠性情刚烈,又是在悲怒之时,旋即一个转身,用着手中的匕首狠狠捅向赵清浔。

    胸口处的血液直流,一点点浸满周遭的地方,恰似曼陀罗华在恨意里滋生,虚无的绝望犹然升起。

    赵清浔蓦然想起,那个被自己刻意遗忘的事实,也是不愿承认现状的伤怀。

    在将军府里,唯一对她不错的人,便是赵清棠,可现下也要因为赵家,而变成陌路人。

    “啪!”

    赵清棠似是不解气,给了她一巴掌。

    被打的赵清浔感受到脸颊上的痛意,舔了舔唇角,眼眸闪过一丝委屈。

    她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凡是对自己不好的人,都应该下地狱才是!

    于是,赵清浔没有忍耐,而是选择握紧拳头,朝着赵清棠的手臂、腹部劈去,并呵斥道。

    “你睁大眼睛看清楚,这里是太后娘娘的寝宫,不是你的椒房殿。你要是发疯就回椒房殿去,没人敢拦着你,皇后娘娘!”

    那句“皇后娘娘”里,含着微不可察的提醒,可惜赵清棠与她不同,脾性直爽率真,没有心机,更是不懂其中的意思。

    “咣当”一声,匕首落地。

    她捂住隐隐作痛的腹部,不免气急,诘问道:“你这个白眼狼!难道你要帮助太后对付我吗?你忘了,启儿才七岁,就没入宫中成为太监!你知不知道那是兄长唯一的血脉!”

    赵清浔默然,顶着太后投来的目光,微眯了眯眼眸,遮住了想要外露的情绪,口中吐出的话语直戳赵清棠的心窝子。

    “叛国者,人人得而诛之。是爹爹和兄长自己选错了路,怨不得旁人。至于启儿…确实可惜了。律法森严,经此一事,人人都会引以为戒,何乐而不为?”

    赵清棠似是颓败,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人,不明白赵清浔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狼心狗肺、薄情寡义,自私虚伪,与记忆中的模样相差甚远。

    “赵清浔,他们是你的爹爹和兄长!所有人都可以说他们,唯有你我不行!莫不成你真在外面待惯了,心野了,想要回到只有乞讨才能活下去的日子吗?”

    眼见她所说的话,让赵清浔本就苍白的脸顿时失去全部血色,额间的冷汗更是涔涔流下,眸色暗几分,太后那稍显细纹的眼角噙着若隐若现的笑意,似乎是很满意姐妹反目成仇的戏码。

    “行了,在朕的寝宫里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赵将军一案,朕心里都清楚,无需多言。既然皇后你来了,朕也不让人去喊你来了。今儿朕给你两个选择,让你看看今后的路。

    第一个,你因赵将军一案,愧对列祖列宗,遂上吊而亡。第二个,让清浔送你一程,饮下鸩酒,毒发身亡。皇后,你选择哪个?”

    朕,我也。

    在诸国中,太后、皇帝、皇后皆可用。

    没有特殊的含义,例如“孤”、“吾”、“寡人”都适用。

    而在太后耐人寻味的视线下,两人面色骤变。不等赵清棠有所言语,赵清浔率先开口。

    “太后娘娘,如今陛下刚刚驾崩,赵将军等人斩首示众,实在不宜再多杀戮,这于新帝登基恐有…”

    “清浔啊,朕是太骄纵你了吗?让你忘了什么是尊卑?难道你真想如皇后所说得那样,回到那个街巷吗?还是说,你也想与赵怀真一样,人头落地,任人瓜分其血肉吗?”

    太后突然打断她的话,眼神落在一脸憎恨的赵清棠身上,异常嫌恶。

    这句话让赵清浔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

    见状,太后颇为满意:“皇后,你该选择一样了!”

    “你独揽朝政,不怪陛下想要除掉你,你就是一个毒妇、妖后!”赵清棠狰狞地看向太后,眼里冒出一团火焰,仿若想要将她剥皮抽筋。

    闻此言,太后没有很愤怒,反倒是心情不错。她指着缄默不语的赵清浔,宽和笑笑:“将军府里的姑娘就是这个教养吗?既然皇后将朕的耐心耗空,不如就让你去送她上路吧。”

    说完,就对外面的人喊道:“来人,将皇后带到偏殿,让她们俩好好说一说话,免得没了诀别的机会。”

    赵清浔看着两个力气很大的嬷嬷将赵清棠拖拽到偏殿,心里止不住的无力感,终是淹没了她。

章节目录

奸臣虽误国,但开局狼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祝七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祝七月并收藏奸臣虽误国,但开局狼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