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翌日清晨,赵清浔换上新裁制的官服,来到尚功局的办公区域。
在周国,六局一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盘,并以一个局或者司为单一个体的存在。各局不相邻,需要需要徒步走数十步才可到达,但总体还是在一方区域,而各局的正堂就是女官们谈事接客的地方。
尚功局一共有四个司,分别为司制司、司珍司、司彩司、司计司。此局掌管宫女女红制作事务,兼管宫内金玉珠宝、算账统计等一些事情。
随着崔尚功落座,众人根据品秩依次站好。
赵清浔的品秩为七品,故而在末位,又因常年吃不饱穿不暖,使得她身形有些娇小,与其他高挑丰腴的人站在一起,倒有种孩童穿着大人衣服的违和感。
议事片刻,崔尚功忽然一问:“陛下刚从幽州回来,眼下登基大典在即,司制司需为陛下裁制龙袍,尔等谁愿意前往?”
一时间鸦雀无声,无人敢冒这个风险。
当今圣上是太后幼子,素来聪颖正直、淡泊名利,实乃京中佳婿的第一人选。可元丰帝无病仙逝,与他关系甚好的圣上一夜之间性情大变,冲动易怒,一言不合便要杀人,闹得前朝内廷人心惶惶,生怕被圣上揪到错处,脑袋就掉了。
尤其在元丰帝的发妻赵氏也随之殉情后,圣上的脾性开始愈发古怪。昨夜,一个太监因进来时先迈了左脚,就被他视为大不敬,拔剑削去头颅,身体剁成肉泥,死状十分可怖。
缓了半晌,仍然无人应答,崔尚功略微皱眉,刚想再说起此事,就瞧见赵清浔往站出来回话。
“回尚功,下官愿意前往紫宸殿。”
众人因她的话,而从死寂的气氛开始活络起来。
崔尚功见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欣然点头:“好,待会儿你留下,本官要多嘱咐你几句,免得冲撞了陛下。”
赵清浔颔首回到原处,感受着其余人有意无意的打量,恍若未闻,一直保持着面无表情的状态,直到她们盯了许久,不由得心生无聊,便也收回了视线,继续听崔尚功讲话。
从尚功局出来,赵清浔身后跟着一个清秀的宫女,名唤锦瑟。两人一路来到紫宸殿,甫一进去,就看见麟乾宫的掌事太监觉哉守在殿外,他身后的站着几名太监,手里端着食厢。
“这位公公,陛下忙否?我是尚功局司制司的七品掌制,特奉尚功之命,来为陛下量身,做登基时所穿的龙袍。”
赵清浔见此,客气恭敬的口吻,让觉哉不禁多看她两眼,察觉她并未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紧皱的眉头舒缓了不少,于是语气温和道。
“这里面的情况,我也不清楚。自从昨晚陛下处置完那个小太监后,就一直待在里面,谁也不让进去伺候。”觉哉无奈地叹了声气,眼珠微转,对赵清浔的态度顺势亲热起来,“你瞧,陛下从昨儿到现在都没用过膳,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如你我进去劝说陛下,免得有伤龙体啊!”
她垂下眼眸,不用多想,就知道觉哉这个建议透露出几分古怪。虽然不清楚陛下现在的脾气是否良好,但这份差事是自己主动应下的,自然不能有丁点后悔害怕的情绪,稍作寻思一瞬,微笑说:“就听公公所言。”
两人谈笑间,将这件事情谈妥。觉哉的声音略微放大,提醒着里面的圣上,“陛下,奴才给您送早膳来了,还请您一切以龙体为先啊!”说罢,他不如赵清浔那般淡定,口水吞咽一声后,壮着胆子推门而入。
一进来,赵清浔便闻到一股很刺鼻的香味,定睛一瞧,发现了放在地上的香炉正萦绕着丝丝缕缕的烟雾,朦胧似幻影,又如薄纱扑面而来,隐有窒息感涌上心头。
下意识产生的危机感,让她目光一冷,刻意将呼吸放慢,又悄然远离香炉,双手交叉死死掐住,用来保持清醒。此举动作极小,又是觉哉行礼的时候,所以并不会有人注意到。
“奴才给陛下请安,您已经有多个时辰未用膳,奴才实在是担心。于奴才而言,陛下就是天,奴才不能不管啊!”
“尚功局掌制赵清浔拜见陛下,微臣奉尚功之命来为您量身。”
二人一前一后交代来意,话落的十余秒的时间,沈让尘并未回答,直到觉哉小跑过来查看情况,才注意到他的双目瞪圆,空洞且麻木,遂一道冰冷的视线落在觉哉的身上,使其头皮发麻,犹如厉鬼。
未等觉哉想要尖叫,彰显出自己的害怕时,沈让尘已经从塌上起来了,撩了下垂在胸膛前的几缕发丝,扶着他的手缓缓起身,举止极其优雅,如同是深宅中的贵妇人。
他墨发披肩,穿一袭红衣,穿梭在举目皆白的紫宸殿。特别是周遭无烛光,只有强烈的日光拼命要从窗子里钻出来的沉闷阴冷,以及从香炉里飘出来十分香靡的味道。
忽然,沈让尘微微侧头,一双漆黑的凤眸正朝着赵清浔的方向望去,唇起微扬,雌雄难辨。恍惚间,她才发觉那衣裳有些眼熟,像是是赵清棠的!
这个想法冒出后,紧接着就有个疑问,那就是这个圣上的状态很不好。暮气沉沉,仿如半个身子将要入土般,毫无生机。尤其是对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神时,赵清浔的心里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你是赵怀真的女儿?”
沈让尘突然靠近,凑到她的眼前,似是打量着,声线恰到好处的沙哑暧昧,没能让面前的这个人羞赧,反倒是表露出防备之意,这让他衔起淡淡的惊异。
赵清浔应道:“是。”
得到这个回答后,沈让尘不再说话,朝赵清浔递了个眼神后,张开双臂,等待她下一步的动作。
赵清浔从锦瑟手里接过木径尺,然后便为其测量尺寸。彼此靠近时,她还能嗅到浓厚的香味,不似寻常,却带着能让人心情愉悦的魅力,与方才的那股窒息感存在着天壤之别。
略微沉思一会儿,赵清浔手中的活儿并未因此缓慢,反而麻利迅速,目光紧跟着手移动,仿佛在她的眼里,沈让尘只是个普通人。
很快,赵清浔量好后,退居一旁,打算离开,不料声音再次响起,“皇兄病逝,朕这个做弟弟的,不能让他就这么寒酸的投胎。所以朕有件事情,要交给尚功局去办。”
尤为突兀尖锐,她还没接话,就看到了锦瑟的眼中的困惑,询问道:“还请陛下为微臣解惑,究竟是什么事情,要您亲口交代。”
沈让尘勾唇笑言:“朕想让皇兄体面的走,不如就让尚功局做一件衣服,上面绣满他生前所做的功绩录。”
当赵清浔将这些话转达给崔尚功等人时,她们面露难色,这是一件需要两方不得罪的差事,左右都要顾及着分寸。
其中朱典制说:“先帝四岁登基,二十岁亲政。这亲政的两年,与那位分庭杭礼,若这都成了功绩,只怕尚功局会成为众矢之的。”
房司制思虑道:“先帝不满太后专权多年,一直视她为心腹大患。如今新帝即将登基,此举何尝不是有意要向太后表明态度?”
除赵清浔和崔尚功外,其余人你一言我一句,具体要在上面绣什么,迟迟拿不出主意。
“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先帝的功绩究竟是什么?勤政爱民、节俭朴素、主张和平…既然不能事事都让人满意,那咱们就只求无功,但求无过。”
崔尚功的话,让所有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雾,哪怕她们的脑海里已经将元丰帝从小到大的经历都略过一遍,仍是找不出半点有用的东西。
赵清浔与其他人想得不同,她的脑海里的画面停留在赵清棠身上,不禁感叹一声。
若元丰帝逼太后退居内廷,命她从此以往,再无插手朝政的机会,那这件事绝对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笔,可惜还未前进,就卡在了山腰上。
忙完一天的琐事,赵清浔回到自己的院子,坐在凉亭里,遥望着弦月,思绪开始回溯更久以前。
圣上交代的事情,让尚功局有些不知该怎么做才好,这一天下来总是愁眉不展。要是大肆夸赞元丰帝,那太后势必不刻意,而圣上也不一定喜欢听虚伪的话语,但若实事求是,那也真的没什么好弄的。
正当赵清浔越来越深思时,耳边乍现出一道奇怪的声音,“轰隆隆”的雷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时,从天空中飞快翻滚着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朝着凉亭的位置就砸了下来。
眼瞧着,危险离自己越来越近,赵清浔当机立断选择闪到一旁,避免了立即死亡的局面。等到那块天降神物没有什么反应的时候,她抱着一点好奇去看了一眼。
眨眼间那块神物就亮了一下,并且顺着光影的方向,在空上出现了五个可以看见,却摸不到的…怪物!?
在周国,六局一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盘,并以一个局或者司为单一个体的存在。各局不相邻,需要需要徒步走数十步才可到达,但总体还是在一方区域,而各局的正堂就是女官们谈事接客的地方。
尚功局一共有四个司,分别为司制司、司珍司、司彩司、司计司。此局掌管宫女女红制作事务,兼管宫内金玉珠宝、算账统计等一些事情。
随着崔尚功落座,众人根据品秩依次站好。
赵清浔的品秩为七品,故而在末位,又因常年吃不饱穿不暖,使得她身形有些娇小,与其他高挑丰腴的人站在一起,倒有种孩童穿着大人衣服的违和感。
议事片刻,崔尚功忽然一问:“陛下刚从幽州回来,眼下登基大典在即,司制司需为陛下裁制龙袍,尔等谁愿意前往?”
一时间鸦雀无声,无人敢冒这个风险。
当今圣上是太后幼子,素来聪颖正直、淡泊名利,实乃京中佳婿的第一人选。可元丰帝无病仙逝,与他关系甚好的圣上一夜之间性情大变,冲动易怒,一言不合便要杀人,闹得前朝内廷人心惶惶,生怕被圣上揪到错处,脑袋就掉了。
尤其在元丰帝的发妻赵氏也随之殉情后,圣上的脾性开始愈发古怪。昨夜,一个太监因进来时先迈了左脚,就被他视为大不敬,拔剑削去头颅,身体剁成肉泥,死状十分可怖。
缓了半晌,仍然无人应答,崔尚功略微皱眉,刚想再说起此事,就瞧见赵清浔往站出来回话。
“回尚功,下官愿意前往紫宸殿。”
众人因她的话,而从死寂的气氛开始活络起来。
崔尚功见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欣然点头:“好,待会儿你留下,本官要多嘱咐你几句,免得冲撞了陛下。”
赵清浔颔首回到原处,感受着其余人有意无意的打量,恍若未闻,一直保持着面无表情的状态,直到她们盯了许久,不由得心生无聊,便也收回了视线,继续听崔尚功讲话。
从尚功局出来,赵清浔身后跟着一个清秀的宫女,名唤锦瑟。两人一路来到紫宸殿,甫一进去,就看见麟乾宫的掌事太监觉哉守在殿外,他身后的站着几名太监,手里端着食厢。
“这位公公,陛下忙否?我是尚功局司制司的七品掌制,特奉尚功之命,来为陛下量身,做登基时所穿的龙袍。”
赵清浔见此,客气恭敬的口吻,让觉哉不禁多看她两眼,察觉她并未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紧皱的眉头舒缓了不少,于是语气温和道。
“这里面的情况,我也不清楚。自从昨晚陛下处置完那个小太监后,就一直待在里面,谁也不让进去伺候。”觉哉无奈地叹了声气,眼珠微转,对赵清浔的态度顺势亲热起来,“你瞧,陛下从昨儿到现在都没用过膳,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如你我进去劝说陛下,免得有伤龙体啊!”
她垂下眼眸,不用多想,就知道觉哉这个建议透露出几分古怪。虽然不清楚陛下现在的脾气是否良好,但这份差事是自己主动应下的,自然不能有丁点后悔害怕的情绪,稍作寻思一瞬,微笑说:“就听公公所言。”
两人谈笑间,将这件事情谈妥。觉哉的声音略微放大,提醒着里面的圣上,“陛下,奴才给您送早膳来了,还请您一切以龙体为先啊!”说罢,他不如赵清浔那般淡定,口水吞咽一声后,壮着胆子推门而入。
一进来,赵清浔便闻到一股很刺鼻的香味,定睛一瞧,发现了放在地上的香炉正萦绕着丝丝缕缕的烟雾,朦胧似幻影,又如薄纱扑面而来,隐有窒息感涌上心头。
下意识产生的危机感,让她目光一冷,刻意将呼吸放慢,又悄然远离香炉,双手交叉死死掐住,用来保持清醒。此举动作极小,又是觉哉行礼的时候,所以并不会有人注意到。
“奴才给陛下请安,您已经有多个时辰未用膳,奴才实在是担心。于奴才而言,陛下就是天,奴才不能不管啊!”
“尚功局掌制赵清浔拜见陛下,微臣奉尚功之命来为您量身。”
二人一前一后交代来意,话落的十余秒的时间,沈让尘并未回答,直到觉哉小跑过来查看情况,才注意到他的双目瞪圆,空洞且麻木,遂一道冰冷的视线落在觉哉的身上,使其头皮发麻,犹如厉鬼。
未等觉哉想要尖叫,彰显出自己的害怕时,沈让尘已经从塌上起来了,撩了下垂在胸膛前的几缕发丝,扶着他的手缓缓起身,举止极其优雅,如同是深宅中的贵妇人。
他墨发披肩,穿一袭红衣,穿梭在举目皆白的紫宸殿。特别是周遭无烛光,只有强烈的日光拼命要从窗子里钻出来的沉闷阴冷,以及从香炉里飘出来十分香靡的味道。
忽然,沈让尘微微侧头,一双漆黑的凤眸正朝着赵清浔的方向望去,唇起微扬,雌雄难辨。恍惚间,她才发觉那衣裳有些眼熟,像是是赵清棠的!
这个想法冒出后,紧接着就有个疑问,那就是这个圣上的状态很不好。暮气沉沉,仿如半个身子将要入土般,毫无生机。尤其是对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神时,赵清浔的心里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你是赵怀真的女儿?”
沈让尘突然靠近,凑到她的眼前,似是打量着,声线恰到好处的沙哑暧昧,没能让面前的这个人羞赧,反倒是表露出防备之意,这让他衔起淡淡的惊异。
赵清浔应道:“是。”
得到这个回答后,沈让尘不再说话,朝赵清浔递了个眼神后,张开双臂,等待她下一步的动作。
赵清浔从锦瑟手里接过木径尺,然后便为其测量尺寸。彼此靠近时,她还能嗅到浓厚的香味,不似寻常,却带着能让人心情愉悦的魅力,与方才的那股窒息感存在着天壤之别。
略微沉思一会儿,赵清浔手中的活儿并未因此缓慢,反而麻利迅速,目光紧跟着手移动,仿佛在她的眼里,沈让尘只是个普通人。
很快,赵清浔量好后,退居一旁,打算离开,不料声音再次响起,“皇兄病逝,朕这个做弟弟的,不能让他就这么寒酸的投胎。所以朕有件事情,要交给尚功局去办。”
尤为突兀尖锐,她还没接话,就看到了锦瑟的眼中的困惑,询问道:“还请陛下为微臣解惑,究竟是什么事情,要您亲口交代。”
沈让尘勾唇笑言:“朕想让皇兄体面的走,不如就让尚功局做一件衣服,上面绣满他生前所做的功绩录。”
当赵清浔将这些话转达给崔尚功等人时,她们面露难色,这是一件需要两方不得罪的差事,左右都要顾及着分寸。
其中朱典制说:“先帝四岁登基,二十岁亲政。这亲政的两年,与那位分庭杭礼,若这都成了功绩,只怕尚功局会成为众矢之的。”
房司制思虑道:“先帝不满太后专权多年,一直视她为心腹大患。如今新帝即将登基,此举何尝不是有意要向太后表明态度?”
除赵清浔和崔尚功外,其余人你一言我一句,具体要在上面绣什么,迟迟拿不出主意。
“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先帝的功绩究竟是什么?勤政爱民、节俭朴素、主张和平…既然不能事事都让人满意,那咱们就只求无功,但求无过。”
崔尚功的话,让所有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雾,哪怕她们的脑海里已经将元丰帝从小到大的经历都略过一遍,仍是找不出半点有用的东西。
赵清浔与其他人想得不同,她的脑海里的画面停留在赵清棠身上,不禁感叹一声。
若元丰帝逼太后退居内廷,命她从此以往,再无插手朝政的机会,那这件事绝对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笔,可惜还未前进,就卡在了山腰上。
忙完一天的琐事,赵清浔回到自己的院子,坐在凉亭里,遥望着弦月,思绪开始回溯更久以前。
圣上交代的事情,让尚功局有些不知该怎么做才好,这一天下来总是愁眉不展。要是大肆夸赞元丰帝,那太后势必不刻意,而圣上也不一定喜欢听虚伪的话语,但若实事求是,那也真的没什么好弄的。
正当赵清浔越来越深思时,耳边乍现出一道奇怪的声音,“轰隆隆”的雷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时,从天空中飞快翻滚着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朝着凉亭的位置就砸了下来。
眼瞧着,危险离自己越来越近,赵清浔当机立断选择闪到一旁,避免了立即死亡的局面。等到那块天降神物没有什么反应的时候,她抱着一点好奇去看了一眼。
眨眼间那块神物就亮了一下,并且顺着光影的方向,在空上出现了五个可以看见,却摸不到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