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说罢,又射了一箭。
林梧咬咬牙,在逞强和服软间摇摆不定。
孟沐颖狠了狠心,假借换箭筒的时间,声音极低地说下去:“随心,瞻前顾后做什么。”
可林梧却决定韬光养晦,她的箭法,可太容易露馅了。
冷风吹动袍袖,更显林梧身上袍子宽大。
穆青催促道:“小姑娘,快些说,会不会射箭啊?磨蹭什么呢?”
林梧脸上神色木然,只慢吞吞道:“抱歉,不会。”
元莨听罢,抽箭拉开弓弦。
铮然一声,箭羽直冲箭靶红心而去。
穆青讥笑一声,“切~你们汉人真没意思。”
次曰天色阴沉,又似落雪的架势。
昨日从郊外回来,元莨实打实训了林梧两个时辰,缘由不详,总之他就是嘴痒。
最近军中异动,守都军中分出一股,着手管理赴京流民,六部各拨人拨钱,在京南空地上渐渐起了一座难民营。
而元莨多在营中练兵,京中守军鲜少见识战场险恶,元莨只得侧面告知契国如何凶险,以及上次敌军进攻之时边城如何危在旦夕,是以传达此时危殆,鞭策手下勤谨,加力训练。
剑棋在校场中看了一圈,哼着曲子上阶来。
赵靖在这种时候总算还有几分正经,披着重甲看下头练兵,长眉微沉,剑气凛凛。
车骑校尉宫崎可就没那么多讲究,他吹了声轻佻口哨,“王爷,你袖中藏的是什么?”
元莨袖中的东西好好揣着,谁知这帮兔崽子实在眼尖,他嗤道:“滚一边去。”
宫崎哈哈一笑,在他和赵靖中间坐下,喘了口气,转头见小桌上一壶满满的茶水早已放得冰凉,奇道:“嚯,你们俩竟然一口水都没喝?”
军中不比家里,侍卫伺候得粗心,小桌上茶壶只凭桌放着,也没备上泥炉,这种天候,茶一会便凉了。
宫崎喝着凉茶弯腰低声道:“王爷,我自打从军之后就没见过这么差的兵,训他们,不会砸了咱谢家军的招牌吧?”
元莨道:“赶紧滚。”
宫崎本也嫌这风口吹的冷,于是从善如流,立刻滚了。
赵靖倒不觉得突兀,宫崎本就话多,有他科打诨显得热闹。
只是,清早他在宁乐王府见到林梧,刚要上前攀谈两句,抬头便见林梧冲着王府大门踢上一脚,样子虽说有些滑稽,可转眼又像是满腔郁愤无处发泄。
他与宫崎不同,早就想问二人关系,奈何脸皮薄,憋了大半天。
好不容易等到黄昏曰落,军士们一散,元莨部署良久,像是多日不能来似的。
“本王要去趟江南。”没头没脑的,元莨突然说这么一句。
“江南?”赵靖疑问。
“军营你多费心,快则十日,慢则一月,本王就回来。”
这些年来,元莨从未放弃寻找云归。
近来,江南有一批香云纱入市,有人给元莨送来一块,那质地,那纹路,与他当年在岭南获赠的如出一辙。
他便等不及了,太多话想当面问她。
林梧刚从户部出来,迎面便碰上了元莨。
“唉……”林梧认命。
这么多年了,元莨的执拗不足以为外人道。
他背着手走,不必回头也知道林梧在后面,因为斜陽将身影拖得细长如线,在青石上游曳,两条影子,长一些的是他,短一些的是林梧。
京中面馆迥异江南,咸重于甜。
林梧不喜。
小店没有包厢,大堂也已坐满了,只剩门口的一个小方桌,勉强坐得下两位,林梧也只得在他身边坐下。
那股空山沁雪的香气似乎沁入骨髓,从身旁缓慢地飘上来,扰得人胃口全无。
元莨照旧一句话都不说,碰着个面碗,心不在焉的吃着。
林梧更没什么胃口,扭头去听隔壁桌八卦,被元莨一筷子打回来,“吃饭。”
林梧白他一眼,只敢生闷气。
过了一会儿,元莨回头一看,身边的面碗只受轻伤,林梧人已离开,不知她填饱肚子没有。
他吃完一碗面,又胡乱包些吃食遛回去。
林梧不知去哪了,元莨四处寻,也并没有寻到人影。
北风渐起,竟然又要下雪。
元莨来到户部,找了一圈,衙门空荡荡,哪都空荡荡,林梧不知往何处去了。
元莨脚下转了个弯,“小林大人去哪了?”
门房面面相觑,为一人犹疑道:“没见小林大人回来。”
刚刚吃面时,他明显将林梧当了替身,是瞧见她的不悦,可没在意。
这林梧胆肥了,换了便服,决心隐于市,不知又在玩什么把戏。
京中繁华,酒肆无数,找她犹如大海捞针。
林梧的确有心躲他,她瞧着他心不在焉,寻机开溜,没回府也没回衙门,而在一间叫近江的酒楼中叫了二两酒暖身。
近江楼的确近江,江水蜿蜒,景致甚好,眼下来客如织。一楼座无虚席,二楼的房间皆亮着灯,曲子宛转悠扬。
元莨迈进门前将将顿住脚,果然远远见二楼一桌的几个青年目光流转,显见得在凝神注意什么。
屏息去看,角落中另一桌人倒是眼熟,仿佛是林梧身边的随从。
元莨绕到临江楼后院,信手撩到一个伙计,抢了人家手里托盘,大摇大摆地端着食盘上了楼。
过了拐角,便有嘈杂人声,听来大约多是行色匆匆的商客,在京中兜售完货物后,便要离去。
再向里走,便是走廊尽头,里头却十分安静,并非无人,只是不似外头高谈阔论,是人们刻意压低声音说着话。
男人的声音年轻而锋芒,“少主行事当平稳才对,如此冒进,恐生祸患。”
这倒也像是商客语调,只不过对方的嗓音,他熟悉得过头。
元莨不忙,半身靠着墙,耳听林梧冷静道:“冒进?”
林梧声线清越,听在耳中犹如冰雪融化,奈何她从不肯多与他多谈。
那男子气道:“难道不是?”
林梧将酒盅磕了磕桌案,“程锦,我等不得了,今不同往,一心追求和气生财,活不下去。”
元莨无声地挑唇一笑,知道这大约是孟太傅的意思。
王家把控朝廷,户部数笔烂账,偏偏他们还忽悠着皇帝休养民生,对边境再起的摩擦主张和谈。
和谈什么?明眼人都清楚,战争一触即发,这份上了还有人在坚持退让。
可敌国军将明显不是这个想法,派了穆青等人不过打探消息,那边,应该是已经在培养将门势力了。
若非知晓朝中阻碍,元莨也不会抛下边境,回京周旋。
果然那男子沉默了一阵,林梧搁下酒盅道:“按我说的办,要快!”
元莨听得无聊,两指竟然夹起花生米来啖。
里头的男子道:“实不相瞒,自从……那事儿过后,大家蛰伏的厉害,不过……耕耘多年,也的确需要出口恶气。”
此前,林梧已跟元莨表态,她要将这桌子掀了,揪出户部一干贪官,连带着兵部人马重洗,元莨已然做好部署,准备再为自己添上一笔风光功绩。
元莨靠在墙上侧了侧头,便透过门缝看见林梧若有所思的脸。
她大约觉得包房憋闷,起身开窗,那男子跟过去,如此离得一远,话音掺杂风声,说了什么便听不大清了。
元莨将食盘小心放下,轻推开隔壁包厢小窗,探出头去打量一圈,倒有意外之喜。
他被发现了。
浅层白雪席卷的屋顶早有人戒备,他一探出头,便被武器锁定了。
林梧和那男人无一人惊慌,只让人将元莨迎了进来。
开诚布公。
元莨被‘请进’包厢。
林梧二人正谈的全神贯注,男人问道:“说到哪了?”
林梧低声答道:“说到要快!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话音脱口,元莨猛然转抬头,满脸不可思议,“你……你是……”
于程锦身份被撞破,面色如常,非但不在乎,反倒嗤笑出声。
房中人皆是耳力极佳,立即察觉,抬头看来。
四目相对间,元莨似乎已知林梧秘密,立刻皱了皱眉。
林梧也皱起眉头,因为旁边的于程锦正好整以暇。
林梧打个呵欠,“就这么定了,咱们仗的,可是宁乐王的势呢。”
于程锦瞪她一眼,故意道:“你这样子,若少主还在,定赏你鞭子。”
这拙劣的掩盖手段,不知元莨肯信多少。
又是一阵详谈,他们并未避讳元莨。
末了,于程锦有事先行,林梧目送他的身影没入雪夜,方才放松下来,给自己又添了杯酒,不耐烦道:“王爷还愣什么?”
元莨盯着她倒酒的纤细手腕,若有所思,“林大人好本事,这么机密的证据你都拿到手了。”
林梧混迹官场这些年大概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当聋子,任他阴阳怪气。
见他不走,自己走便是。
春雪纷纷扬扬,落到肩头却是化作冰凉,街上行人寂寥,林梧被风吹得身形摇晃,四肢都几乎冻僵。
元莨赶着追出来。
路旁卖馄饨的老叟忙着收拾家伙事儿,谁都没先回到倒春寒势头来的这么猛。
盖馄饨车的油布被风雪掀翻,两条野狗被惊狂吠着躲开,老叟赶忙收拾摊子。
与林梧保暖大氅不同,元莨只穿着寻常夹袍,春雪之前街上空旷,但这样衣衫单薄的行人还是十分扎眼。
他追在林梧身后沉默不语,形色却是寒湿狼狈。
思绪万千,纷纷总总,左不过绕不开一个——云归。
元莨心中正在思索这雪下到何时才能停,冷不防颈上一沉,一件大氅披上肩头。
大氅及膝,雪白毡毛,滚着同色绒边,是女子样式。
城中难免有人认识他俩,宁乐王雪天单衣追着林梧总归不像话。
元莨如被滚水烫了一般,猛然顿住脚。
林梧不理会他眼中略带的惊慌,将那刚从自己车上拿来大氅在他颈前打了个结,“风太大,小心冻死!”而后又掀起大氅兜帽来盖在他头上。
动作行云流水,毫不扭捏。
于程锦已然走远,言书和剑棋也只远远跟着,元莨仍在原地站着不动,低头去看这大氅。
林梧“嘶”的一声,表达不满。
她是懒得跟他周旋,竖眉道:“回见!”
元莨离京那日,林梧并没来送。
契人已在朝中留了数日,末了,还见识了一场热闹。
户部暴雷,三州上报,往年朝堂拨冗资金多有出入,连带着黄河汛期受难,以及旱灾救济款实际收入都比上报都少了一半还多。
元莨在这个时候竟然去了南边,长安这边发生的事他似乎并不知情。
皇帝勃然大怒,欲派人彻查,可王国舅党却在初期径直给了皇帝一个下马威。
朝堂之上,无人敢彻查账目。
皇帝多少有些头痛,于是待到一曰早朝结束,着人找孟太傅及其门生林梧御书房觐见。
林梧和孟太傅知国舅党拂了皇帝的面子,连侍从们都小心翼翼,于是也不多作声,只在门外跪了。
皇帝在里头喝茶,倒是并未动怒,凝神看了她们半晌,大约始猜忌不浅,终究只说:“孟太傅可觉此事欠妥?”
桌是林梧掀的,却被皇帝记在了孟太傅头上。
“陛下!臣林梧,愿为陛下分忧!”
林梧不怕当这出头鸟,忙着自荐。
她为官甚浅,免不了被两个老油条当做愣头青,事毕,老宦官亲自送她到院外,见这位年少的小林大人面上神情淡薄,心里多少有些打鼓,不知此人究竟是何打算,赔着笑小心翼翼道:“陛下的意思,小林大人可明白?”
林梧陪笑:“明白!”
她径直打马回户部,查账手段雷霆,十分不留情面。
所牵官员无不咬牙切齿,“不过是一个眼皮子浅的愣头青,险种求富贵是吧?费尽心机~”
可任凭外头怎么搔动,林梧铁了心般,要将朝堂搅个天翻地覆。
皇帝骂无可骂,只冷眼瞧着,左不过最后推林梧出去挡枪,他自当稳坐钓鱼台。
元莨已离京整月。
车夫打了车帘,林梧坐进车中,车帘翻卷着落下,遮了外头的喧闹灯火,才敢筋疲力竭。
林梧咬咬牙,在逞强和服软间摇摆不定。
孟沐颖狠了狠心,假借换箭筒的时间,声音极低地说下去:“随心,瞻前顾后做什么。”
可林梧却决定韬光养晦,她的箭法,可太容易露馅了。
冷风吹动袍袖,更显林梧身上袍子宽大。
穆青催促道:“小姑娘,快些说,会不会射箭啊?磨蹭什么呢?”
林梧脸上神色木然,只慢吞吞道:“抱歉,不会。”
元莨听罢,抽箭拉开弓弦。
铮然一声,箭羽直冲箭靶红心而去。
穆青讥笑一声,“切~你们汉人真没意思。”
次曰天色阴沉,又似落雪的架势。
昨日从郊外回来,元莨实打实训了林梧两个时辰,缘由不详,总之他就是嘴痒。
最近军中异动,守都军中分出一股,着手管理赴京流民,六部各拨人拨钱,在京南空地上渐渐起了一座难民营。
而元莨多在营中练兵,京中守军鲜少见识战场险恶,元莨只得侧面告知契国如何凶险,以及上次敌军进攻之时边城如何危在旦夕,是以传达此时危殆,鞭策手下勤谨,加力训练。
剑棋在校场中看了一圈,哼着曲子上阶来。
赵靖在这种时候总算还有几分正经,披着重甲看下头练兵,长眉微沉,剑气凛凛。
车骑校尉宫崎可就没那么多讲究,他吹了声轻佻口哨,“王爷,你袖中藏的是什么?”
元莨袖中的东西好好揣着,谁知这帮兔崽子实在眼尖,他嗤道:“滚一边去。”
宫崎哈哈一笑,在他和赵靖中间坐下,喘了口气,转头见小桌上一壶满满的茶水早已放得冰凉,奇道:“嚯,你们俩竟然一口水都没喝?”
军中不比家里,侍卫伺候得粗心,小桌上茶壶只凭桌放着,也没备上泥炉,这种天候,茶一会便凉了。
宫崎喝着凉茶弯腰低声道:“王爷,我自打从军之后就没见过这么差的兵,训他们,不会砸了咱谢家军的招牌吧?”
元莨道:“赶紧滚。”
宫崎本也嫌这风口吹的冷,于是从善如流,立刻滚了。
赵靖倒不觉得突兀,宫崎本就话多,有他科打诨显得热闹。
只是,清早他在宁乐王府见到林梧,刚要上前攀谈两句,抬头便见林梧冲着王府大门踢上一脚,样子虽说有些滑稽,可转眼又像是满腔郁愤无处发泄。
他与宫崎不同,早就想问二人关系,奈何脸皮薄,憋了大半天。
好不容易等到黄昏曰落,军士们一散,元莨部署良久,像是多日不能来似的。
“本王要去趟江南。”没头没脑的,元莨突然说这么一句。
“江南?”赵靖疑问。
“军营你多费心,快则十日,慢则一月,本王就回来。”
这些年来,元莨从未放弃寻找云归。
近来,江南有一批香云纱入市,有人给元莨送来一块,那质地,那纹路,与他当年在岭南获赠的如出一辙。
他便等不及了,太多话想当面问她。
林梧刚从户部出来,迎面便碰上了元莨。
“唉……”林梧认命。
这么多年了,元莨的执拗不足以为外人道。
他背着手走,不必回头也知道林梧在后面,因为斜陽将身影拖得细长如线,在青石上游曳,两条影子,长一些的是他,短一些的是林梧。
京中面馆迥异江南,咸重于甜。
林梧不喜。
小店没有包厢,大堂也已坐满了,只剩门口的一个小方桌,勉强坐得下两位,林梧也只得在他身边坐下。
那股空山沁雪的香气似乎沁入骨髓,从身旁缓慢地飘上来,扰得人胃口全无。
元莨照旧一句话都不说,碰着个面碗,心不在焉的吃着。
林梧更没什么胃口,扭头去听隔壁桌八卦,被元莨一筷子打回来,“吃饭。”
林梧白他一眼,只敢生闷气。
过了一会儿,元莨回头一看,身边的面碗只受轻伤,林梧人已离开,不知她填饱肚子没有。
他吃完一碗面,又胡乱包些吃食遛回去。
林梧不知去哪了,元莨四处寻,也并没有寻到人影。
北风渐起,竟然又要下雪。
元莨来到户部,找了一圈,衙门空荡荡,哪都空荡荡,林梧不知往何处去了。
元莨脚下转了个弯,“小林大人去哪了?”
门房面面相觑,为一人犹疑道:“没见小林大人回来。”
刚刚吃面时,他明显将林梧当了替身,是瞧见她的不悦,可没在意。
这林梧胆肥了,换了便服,决心隐于市,不知又在玩什么把戏。
京中繁华,酒肆无数,找她犹如大海捞针。
林梧的确有心躲他,她瞧着他心不在焉,寻机开溜,没回府也没回衙门,而在一间叫近江的酒楼中叫了二两酒暖身。
近江楼的确近江,江水蜿蜒,景致甚好,眼下来客如织。一楼座无虚席,二楼的房间皆亮着灯,曲子宛转悠扬。
元莨迈进门前将将顿住脚,果然远远见二楼一桌的几个青年目光流转,显见得在凝神注意什么。
屏息去看,角落中另一桌人倒是眼熟,仿佛是林梧身边的随从。
元莨绕到临江楼后院,信手撩到一个伙计,抢了人家手里托盘,大摇大摆地端着食盘上了楼。
过了拐角,便有嘈杂人声,听来大约多是行色匆匆的商客,在京中兜售完货物后,便要离去。
再向里走,便是走廊尽头,里头却十分安静,并非无人,只是不似外头高谈阔论,是人们刻意压低声音说着话。
男人的声音年轻而锋芒,“少主行事当平稳才对,如此冒进,恐生祸患。”
这倒也像是商客语调,只不过对方的嗓音,他熟悉得过头。
元莨不忙,半身靠着墙,耳听林梧冷静道:“冒进?”
林梧声线清越,听在耳中犹如冰雪融化,奈何她从不肯多与他多谈。
那男子气道:“难道不是?”
林梧将酒盅磕了磕桌案,“程锦,我等不得了,今不同往,一心追求和气生财,活不下去。”
元莨无声地挑唇一笑,知道这大约是孟太傅的意思。
王家把控朝廷,户部数笔烂账,偏偏他们还忽悠着皇帝休养民生,对边境再起的摩擦主张和谈。
和谈什么?明眼人都清楚,战争一触即发,这份上了还有人在坚持退让。
可敌国军将明显不是这个想法,派了穆青等人不过打探消息,那边,应该是已经在培养将门势力了。
若非知晓朝中阻碍,元莨也不会抛下边境,回京周旋。
果然那男子沉默了一阵,林梧搁下酒盅道:“按我说的办,要快!”
元莨听得无聊,两指竟然夹起花生米来啖。
里头的男子道:“实不相瞒,自从……那事儿过后,大家蛰伏的厉害,不过……耕耘多年,也的确需要出口恶气。”
此前,林梧已跟元莨表态,她要将这桌子掀了,揪出户部一干贪官,连带着兵部人马重洗,元莨已然做好部署,准备再为自己添上一笔风光功绩。
元莨靠在墙上侧了侧头,便透过门缝看见林梧若有所思的脸。
她大约觉得包房憋闷,起身开窗,那男子跟过去,如此离得一远,话音掺杂风声,说了什么便听不大清了。
元莨将食盘小心放下,轻推开隔壁包厢小窗,探出头去打量一圈,倒有意外之喜。
他被发现了。
浅层白雪席卷的屋顶早有人戒备,他一探出头,便被武器锁定了。
林梧和那男人无一人惊慌,只让人将元莨迎了进来。
开诚布公。
元莨被‘请进’包厢。
林梧二人正谈的全神贯注,男人问道:“说到哪了?”
林梧低声答道:“说到要快!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话音脱口,元莨猛然转抬头,满脸不可思议,“你……你是……”
于程锦身份被撞破,面色如常,非但不在乎,反倒嗤笑出声。
房中人皆是耳力极佳,立即察觉,抬头看来。
四目相对间,元莨似乎已知林梧秘密,立刻皱了皱眉。
林梧也皱起眉头,因为旁边的于程锦正好整以暇。
林梧打个呵欠,“就这么定了,咱们仗的,可是宁乐王的势呢。”
于程锦瞪她一眼,故意道:“你这样子,若少主还在,定赏你鞭子。”
这拙劣的掩盖手段,不知元莨肯信多少。
又是一阵详谈,他们并未避讳元莨。
末了,于程锦有事先行,林梧目送他的身影没入雪夜,方才放松下来,给自己又添了杯酒,不耐烦道:“王爷还愣什么?”
元莨盯着她倒酒的纤细手腕,若有所思,“林大人好本事,这么机密的证据你都拿到手了。”
林梧混迹官场这些年大概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当聋子,任他阴阳怪气。
见他不走,自己走便是。
春雪纷纷扬扬,落到肩头却是化作冰凉,街上行人寂寥,林梧被风吹得身形摇晃,四肢都几乎冻僵。
元莨赶着追出来。
路旁卖馄饨的老叟忙着收拾家伙事儿,谁都没先回到倒春寒势头来的这么猛。
盖馄饨车的油布被风雪掀翻,两条野狗被惊狂吠着躲开,老叟赶忙收拾摊子。
与林梧保暖大氅不同,元莨只穿着寻常夹袍,春雪之前街上空旷,但这样衣衫单薄的行人还是十分扎眼。
他追在林梧身后沉默不语,形色却是寒湿狼狈。
思绪万千,纷纷总总,左不过绕不开一个——云归。
元莨心中正在思索这雪下到何时才能停,冷不防颈上一沉,一件大氅披上肩头。
大氅及膝,雪白毡毛,滚着同色绒边,是女子样式。
城中难免有人认识他俩,宁乐王雪天单衣追着林梧总归不像话。
元莨如被滚水烫了一般,猛然顿住脚。
林梧不理会他眼中略带的惊慌,将那刚从自己车上拿来大氅在他颈前打了个结,“风太大,小心冻死!”而后又掀起大氅兜帽来盖在他头上。
动作行云流水,毫不扭捏。
于程锦已然走远,言书和剑棋也只远远跟着,元莨仍在原地站着不动,低头去看这大氅。
林梧“嘶”的一声,表达不满。
她是懒得跟他周旋,竖眉道:“回见!”
元莨离京那日,林梧并没来送。
契人已在朝中留了数日,末了,还见识了一场热闹。
户部暴雷,三州上报,往年朝堂拨冗资金多有出入,连带着黄河汛期受难,以及旱灾救济款实际收入都比上报都少了一半还多。
元莨在这个时候竟然去了南边,长安这边发生的事他似乎并不知情。
皇帝勃然大怒,欲派人彻查,可王国舅党却在初期径直给了皇帝一个下马威。
朝堂之上,无人敢彻查账目。
皇帝多少有些头痛,于是待到一曰早朝结束,着人找孟太傅及其门生林梧御书房觐见。
林梧和孟太傅知国舅党拂了皇帝的面子,连侍从们都小心翼翼,于是也不多作声,只在门外跪了。
皇帝在里头喝茶,倒是并未动怒,凝神看了她们半晌,大约始猜忌不浅,终究只说:“孟太傅可觉此事欠妥?”
桌是林梧掀的,却被皇帝记在了孟太傅头上。
“陛下!臣林梧,愿为陛下分忧!”
林梧不怕当这出头鸟,忙着自荐。
她为官甚浅,免不了被两个老油条当做愣头青,事毕,老宦官亲自送她到院外,见这位年少的小林大人面上神情淡薄,心里多少有些打鼓,不知此人究竟是何打算,赔着笑小心翼翼道:“陛下的意思,小林大人可明白?”
林梧陪笑:“明白!”
她径直打马回户部,查账手段雷霆,十分不留情面。
所牵官员无不咬牙切齿,“不过是一个眼皮子浅的愣头青,险种求富贵是吧?费尽心机~”
可任凭外头怎么搔动,林梧铁了心般,要将朝堂搅个天翻地覆。
皇帝骂无可骂,只冷眼瞧着,左不过最后推林梧出去挡枪,他自当稳坐钓鱼台。
元莨已离京整月。
车夫打了车帘,林梧坐进车中,车帘翻卷着落下,遮了外头的喧闹灯火,才敢筋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