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同往年一般,老太太率先带着若琂回了仁善堂,刚过子时,江文竹与李氏也支撑不住回了屋,余下江远同远道而来的江连二人面对面坐着。

    见四下无人,江连眨了眨眼,问江远道:“四弟可要喝些酒提提神?”

    虽说分了家,可江连还是习惯按三房所有的子孙一道排行来算,江远正行四,横竖不论如何算他都是大哥。

    江远笑道:“晚间席上大哥还未喝够吗?”

    江连摆手道:“那都是些素酒,寡淡得很,你可想尝尝烈酒?”

    江远闻言狐疑问道:“大哥哪来的烈酒?”

    江连凑近他,放低了声音道:“我屋里藏了一壶,外头酒楼买的,说是他家最好的酒,一杯即倒,我还不曾尝过呢。”

    江远有些犹豫道:“明日许还有事,怎可喝得烂醉。”

    江连不由分说拉他起身,边走边劝道:“四弟你又不曾吃醉过,怎知自己酒量如何?何况你我同根,我酒量不差,你定然也没那么容易吃醉。”

    江远无奈摇头,见他兴致正浓,不想拂他的意,只好跟着他往外院走去。

    江连的屋子陈设同江远的差不多,没有过多的摆件,大多是些书籍,间隔放了几盆绿植增添意味。

    只见江连自床榻之下掏出一小坛子密封酒的来,泥封被揭开时,顿时酒香四溢,香气确实比素酒果酒要浓郁得多,想来味道也是如此。

    江连拿了桌上摆放着的茶杯,递给江远一个,道:“此时没有大碗,只得先凑合,横竖重要的是酒,酒具倒是其次。”

    江远不由笑道:“怎的还要大碗,大哥哪里学来的江湖习气。”

    江连道:“来京路途中遇到了几位大方爽气的朋友,该如何鉴酒也是同他们学的。”

    江远道:“怕是酒越烈便是越好吧?”

    江连瞪眼问道:“你怎知道?”

    江远无奈笑道:“大哥认得的怕都是些粗人,哪里懂得品酒,只酒味越足便是越好了。”

    江连亦笑道:“粗人也好、细人也罢,我与他们投缘,也认可他们所言。”

    江远微微挑眉道:“既如此,我便尝尝大哥珍藏的好酒。”

    江连忙给他满上一杯,江远如平日里喝酒一般抿了一口,还没等品出味道来,江连便抬手推了他的手肘一下,顿时一整杯酒尽数下肚。

    江远只觉得喉咙似有火烧,嘴里也辣得厉害,他含糊不清道:“果然是烈酒,大哥你可要喝慢些。”

    江连看到他的窘样,哈哈大笑道:“四弟果然不是常饮酒之人。”

    江远又灌了一杯冷茶进去,这才好受一些,委屈道:“大哥捉弄我不够,还要取笑我。”

    江连连忙赔礼道:“是大哥的错,弟弟大度,原谅则个。”

    江远自然不会与他计较,只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在江连确实没有灌醉江远的意思,自己倒是一杯接一杯的喝得欢快,江远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也跟着又喝了几杯。

    一坛子酒尽数喝尽的时候,江连早就趴在桌子人事不省,江远无奈摇头,大哥心中着实没有成算,连他这样的新手都喝不过,竟还敢说自己酒量好。

    好在并未醉的撒酒疯,江远让长林永林二人将人挪到床上,自己回屋胡乱洗漱了一番睡下。

    大年初一,李氏惯例要到城外普宁寺上香,往常只她一人约着几个江文竹的同僚太太一道去,今年因着江若玲与江连两个人在,她便去问了老太太的意见。

    老太太想了想道:“不如让远哥儿和连哥儿都同你一道去吧,连哥儿今年是关键时候,是该去拜拜的。”

    李氏自然没什么不愿的,一旁的若瑜听了,当即叫嚷着也要去,李氏拗不过她,只得答应,只是如此一来,便不能轻车从简了。

    此时江连同江远两人过来请安,一听此事,连忙应好,江连昨夜宿醉,现在脑袋还晕乎乎的,能出去走走自然是好的。

    江连顺势对老太太道:“不如祖母也一同去吧,您常在家礼佛,今日这样的大日子到寺里拜一遭,更显得诚心不是?”

    王妈妈正愁不知如何让老太太多动弹动弹呢,听了这话,忙应和道:“大少爷说得有理,老太太您该去一趟的。”

    老太太还有些犹豫,她一向认为佛在心中,心诚即可,如何参拜倒是次要,因而只在自家院里设了小佛堂,却极少到那些寺庙里头去。

    王妈妈正想再劝,便见被老太太抱在怀里的若琂拉了拉她的衣襟,奶声奶气道:“阿嬷,去拜佛。”

    老太太听了哪有不依的,当即应下,合家除了江文竹自有应酬外,一道都去寺里。

    原说是去天宁寺,只是今日普宁寺人多,李氏往年去的时候与人脚尖贴脚跟,都转不开身,若只她一人这般的话倒不打紧,横竖只是拜一拜、捐些香油钱表表诚心便回转了。

    可今日既是全家出动,又有老太太在,便还需寺里安排几间干净的厢房歇歇脚才是,这般考虑之下,便决定去稍远一些的龙湖寺。

    龙湖寺平日里香火也很是旺盛的,只是到底不比普宁寺是皇家庙宇,又一贯承办天家的各种祭祀事宜,普宁寺也因而传得愈加神乎其神,大年初一这等重大日子里大家便都一窝蜂往那儿去。

    而龙湖寺胜在风景好,因依着龙湖而得名,背山面水,景致十分宜人,冬日里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江远同江连两人打头骑着马,后面跟着两辆车,一辆坐着老太太和若琂、若玲,另一辆坐着李氏同若瑜,各自伺候的人也同她们坐在一处,今日那几个姨娘倒都不曾跟来,李氏也遣人去问过了,段姨娘同许姨娘皆道天太冷,不愿出屋,李氏乐得如此,她也少操些心。

    老太太的马车跟在江远江连后头,出城后她便掀开帘子问二人道:“连哥儿远哥儿你们二人骑马可冷?不如到车里坐着吧?”

    江家的马车还算宽敞,便是再坐几人也不显得挤。

    江连微微摇头道:“劳祖母挂心,孙儿不冷。”

    江远亦道:“我和大哥尚不觉得冷,祖母小心吹了风,快进去吧。”

    老太太心中欣慰远哥儿懂得关心人,见他二人都这般说了,便任他们去。

    抵达龙湖寺时已近午时,李氏便去寻寺内主持先帮忙安排一顿斋饭,众人用过饭后,又歇了歇,随后才在小沙弥的领路下去正殿。

    若琂由孙妈妈抱着,一路上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不已,待来到了正殿外,刻着“大雄宝殿”四字的牌匾高高悬挂于正中,更显得此座楼栋庄严雄伟。

    一行人进了正殿,僧人将备好的供香一一献上。

    此地没有人高声说话,仅能听到当中坐在佛祖金身下的僧众低沉的念经声。

    老太太神情肃穆,先拜了拜中间的三尊佛像,随后自左边起按着顺序一一拜过。孙妈妈因抱着若琂不便拿香,便跟在老太太身后,心中暗自跟佛祖菩萨祈念着自己的愿想。

    正殿的拜完了又去了几个偏殿拜,最后还上山来到了龙湖寺最初的几间房子,里头放着的佛像历史悠久,即便金身略显斑驳,却无损其神韵丝毫,依旧令人望之生畏。

    待所有都拜完了,手上的供香也将将烧尽,老太太将其插入门前的大香炉中,又双手合十拜了拜,神情这才松下来。

    王妈妈连忙上前扶着,上山的时候她便看出老太太脚步有些虚浮,只是到底不敢在佛祖面前无礼,想来老太太也不愿如此,便生生忍住了。

    老太太玩笑道:“人老了,到底是不中用了。”

    若琂听了撅着嘴反驳道:“阿嬷不老!”

    老太太忙哄道:“好好好不老,阿嬷永远不老。”

    老太太缓了口气,抱过若琂往一处偏殿走去,口中道:“走,替我们琂丫头捐些香油钱去。”

章节目录

和光同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渝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渝归并收藏和光同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