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牟知县来报葛家的人都已经被接到了帝京,不在解县。
度宜心觉不妙,怕是京中已经起了风雨。
元弨顺势和牟知县聊了聊询问解县土匪的事情。度宜和汲秋还有荔桑连夜写了信准备寄回京中。
丹咏因为在狱中几日都没有休息,在牟知县府上足足睡了一整晚,次日快临近中午才醒来。丹咏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跪谢了度宜四个人。度宜心想不知道京中如何了,元弨提议还是早日回京,现下还无人知道丹咏已经和他们在一起,不如尽快回京,不管是浮山还是未央宫,总比这里安全。
更何况葛家被接到帝京,得阻止他们被人摆布在圣上面前胡说。牟知县见到度宜正在用太后的建章宫印印在要寄出去的信上,赶忙跪了下来给印章磕头。
元弨翻了翻白眼,度宜笑得不行连忙扶起了牟知县,并让牟知县准备好马车,他们中午就准备出发回京。荔桑听了欣喜不已,觉得终于可以不用呆在解县这个地方了。
正在众人都忙着收拾的时候,汲秋看见丹咏穿着新换的月白色的衣裳坐在院中水池的石头边便上前小心地问道:
“夫人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丹咏回头见汲秋鹅蛋般的脸庞,弯弯的柳叶眉,樱桃红嫩的嘴唇穿着一身淡蓝色的马面群,上身穿着藕粉色的对襟长衫,简单的用木钗盘了髻边,还有些孩子气,便和汲秋说道:“姑娘素雅了些,我摘枝花与姑娘戴。”
汲秋自自己和娘分开之后,就没有人关心过自己,心下一暖,又有些害羞,便点点头答应。
此时正是仲春,牟知县的家中的“十八学士”山茶花开的正好。那十八学士浅粉色慢慢泛上来,染的整个花面既均匀又美丽,甚是好看。
丹咏徒手摘了一枝,让汲秋坐在自己跟前,为汲秋戴上山茶花。
“这个颜色也配姑娘的长衫。姑娘在太后跟前做事,不好太素雅。我原来在缀锦阁中做事,见宫中有些公主的婢女来,穿的比主子还富贵。后来才知道,在外就是代表了主子的脸面。”丹咏说道。
“娘子一路上京辛苦,又没有家人在身边。”汲秋想起了自己的娘。
“妾身很早母亲就过世了,时常也是一个人做事,遇见平直是我的气运。大人对我的恩情难以报答,这次若因我而拖累蔡大人,那我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妾身愿替大人去坐牢。”丹咏提到蔡吾不禁落泪说道。
度宜见丹咏正在后院替汲秋簪花,走上前来便接过丹咏手中的“十八学士”继续替她簪在汲秋的头上。
丹咏擦了擦眼泪,又说道之前在蔡府中,因为在自己进府的时候田夫人已经进了门。田夫人一直和自己不对付,自己经常讨好田夫人,夫人却一直冷冷淡淡没有反应。一开始还与自己和蔡吾在一张桌上吃饭,后来只要蔡吾不回来便不和丹咏在一张桌上吃饭。蔡府中大多仆人也都是田夫人从田家带来的,对丹咏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自己这次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葛家的信,另一方面也希望田夫人不看到自己心情好一些。
“夫人,恕在下直言,此次事件已经不是蔡府的家事。若是夫人想不好回京怎么交代,在下怕是蔡大人也难保夫人。”度宜突然正经的说道。
“大公子,我也听说了一些。若是蔡大人因我而获罪入宫,还请大公子还大人一个公道。”丹咏擦了擦眼泪说到,从自己袖口中拿出一封信说道。
汲秋正想问道这是何信件,只见丹咏开口道:“回京的局势难料,想必此刻大人已经下狱了,我只要回京怕是也难逃牢狱。若我有任何意外,还能大公子将这封信交给圣上与太后。里面记载了这几年想要上门蔡府的名单和礼单”
“丹咏娘子这封信…”汲秋听见是一封行贿的信,便担心的心里直念起了佛。
“夫人倒是不必过于担忧,我前几日收到阿爷寄来的信,信上说圣上只是暂时让蔡大人停职在家,未有其他的旨意。圣上一向爱护蔡大人,不会草草落判。不如我们早日回到帝京,也能更近蔡大人一些,多了解些情况。”度宜见丹咏有些玉石俱焚的意思,当即用语言安抚了丹咏,劝她放下心来。
“圣上明鉴,希望能保大人一命。妾身命如草芥,所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丹咏回道。
度宜盘算着这位丹咏娘子倒是替蔡大人想得周到。蔡吾已经被停职在家,作为朝廷重臣,官员之间走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惜去年蔡吾就参与了济南王谋反案和宣州粮草案等几件大案子,秉承圣上的意思重创了朝中一干权贵。众人早就恨他牙痒痒,此时蔡吾罢免在家,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只多不少。
若是此时,丹咏活着回到了帝京,那杀妻的罪名自然是烟消云散变成蔡府妻妾的家事。要是丹咏不能回京,蔡吾自然是要被下罪,那批人的架势是想宰了蔡吾为快,但就她手上这封蔡府往来人员名单,就够朝中相关的和不相关的人喝一壶了。圣上最厌烦朝中官员互相勾结,所谓玉石俱焚也不过如此。
度宜心想这位丹咏娘子也不知何时搜集的这封名单,连蔡吾都没有提过,当真是一把利剑防身,想要搅的内廷天翻地覆。倒是他或者汲秋谁收下这封信都是个烫手山芋,太后和圣上的关系本就紧张,这封信不管是太后还是相府递上去,只会对度家百害而无一利。
汲秋和度宜对视着,对对方的意思都了然于胸后,对丹咏说:“丹咏娘子,咱们先回帝京,信既然在你这里,当然是要由娘子呈上去,这样圣上也最信得过。我已经带信回了相府,想必很快就能收到,不必过分担忧。”
这边元弨正在盘问牟知县关于解县土匪的事情。解县土匪是今年才出现的,以往只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没有耕地种,便到处流窜成为流氓地痞。牟知县也纳闷今年突然出现的土匪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伙人。专门在解县,自己也曾派过小卒子去驱过,只是用效不大。
“可知道这帮土匪的头领是谁?”元弨看着城县的布防图问道。
“望公子恕罪,下官确实不知,原先有一帮小流氓,流氓的领目是个村娃子叫张福汉的。后来这个张福汉在一次械斗里被江口的人打死了,这群人蜂拥而散了几年,不知今年为何又出现了。还只盯着江口抢。”
“我听郭煜说过江口物产丰富。”
“是,这解县荒凉,不比江口。”
可这些年江口向河东上缴的粮食比解县还少,元弨心里想到。
“这件事报给你姐夫了没有?”
“哎……下官哪敢不报,让小卒子去驱赶就是我姐夫下的令,但是那帮人好似发了狂,把我们派去的人都给绑了,最后还是找中间人去缴的赎金才给赎回来。”
“荒唐...”元弨压着口气说道。
一行人在内堂聚集,元弨和度宜说自己准备去看一眼土匪盘踞的地方。荔桑吃着牟县令给她的零食问薛荣去哪样的地方干甚呢,别被土匪给抢了。元弨捏着荔桑婴儿肥的嘴巴让她少管闲事。荔桑不服气又追着元弨打了起来。
“我要将丹咏娘子送回去。你这一去可要小心,已经让牟知县派几个身手好的跟着你了。看一眼就回京。”度宜非常担心地和元弨说到。
这元弨在众人面前又变回薛荣的状态,朝着度宜点点头。汲秋看着薛荣并不比自己大多少,也十分担心,从已经收拾好的行李里分出薛荣的那一包递给他说道:“薛荣,你这一去虽说有大公子和牟大人的人跟着,但我听着就十分危险,要好生照顾自己。”
汲秋又担心土匪抢劫,把包袱里贵重的东西都换到了度宜的包中,又在薛荣包中塞了几包干枣和食粮。
“汲秋姑娘盛情。”元弨提起汲秋给他装满零食的包笑了笑。
“你不吃就给我吃,秋姐姐把我的零食都分给你了!”荔桑说道就上前要抓元弨的包。
“我就不给,你个小丫头昨日抢我的杏干吃我还没找你算账。”两个人较着劲抢起了零食。
于是一行四人分成两队,度宜汲秋荔桑带着丹咏回京,而元弨则准备孤身一人前往解县的土匪藏身处了解情况后再回京。几人互相嘱咐了一番各自道别回京。度宜一行人自出了浮山就没有睡过一夜的好觉,迎着清晨凉爽的微风,汲秋和荔桑睡倒在了马车里,一路颠簸向浮山的方向而去。
度宜心觉不妙,怕是京中已经起了风雨。
元弨顺势和牟知县聊了聊询问解县土匪的事情。度宜和汲秋还有荔桑连夜写了信准备寄回京中。
丹咏因为在狱中几日都没有休息,在牟知县府上足足睡了一整晚,次日快临近中午才醒来。丹咏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跪谢了度宜四个人。度宜心想不知道京中如何了,元弨提议还是早日回京,现下还无人知道丹咏已经和他们在一起,不如尽快回京,不管是浮山还是未央宫,总比这里安全。
更何况葛家被接到帝京,得阻止他们被人摆布在圣上面前胡说。牟知县见到度宜正在用太后的建章宫印印在要寄出去的信上,赶忙跪了下来给印章磕头。
元弨翻了翻白眼,度宜笑得不行连忙扶起了牟知县,并让牟知县准备好马车,他们中午就准备出发回京。荔桑听了欣喜不已,觉得终于可以不用呆在解县这个地方了。
正在众人都忙着收拾的时候,汲秋看见丹咏穿着新换的月白色的衣裳坐在院中水池的石头边便上前小心地问道:
“夫人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丹咏回头见汲秋鹅蛋般的脸庞,弯弯的柳叶眉,樱桃红嫩的嘴唇穿着一身淡蓝色的马面群,上身穿着藕粉色的对襟长衫,简单的用木钗盘了髻边,还有些孩子气,便和汲秋说道:“姑娘素雅了些,我摘枝花与姑娘戴。”
汲秋自自己和娘分开之后,就没有人关心过自己,心下一暖,又有些害羞,便点点头答应。
此时正是仲春,牟知县的家中的“十八学士”山茶花开的正好。那十八学士浅粉色慢慢泛上来,染的整个花面既均匀又美丽,甚是好看。
丹咏徒手摘了一枝,让汲秋坐在自己跟前,为汲秋戴上山茶花。
“这个颜色也配姑娘的长衫。姑娘在太后跟前做事,不好太素雅。我原来在缀锦阁中做事,见宫中有些公主的婢女来,穿的比主子还富贵。后来才知道,在外就是代表了主子的脸面。”丹咏说道。
“娘子一路上京辛苦,又没有家人在身边。”汲秋想起了自己的娘。
“妾身很早母亲就过世了,时常也是一个人做事,遇见平直是我的气运。大人对我的恩情难以报答,这次若因我而拖累蔡大人,那我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妾身愿替大人去坐牢。”丹咏提到蔡吾不禁落泪说道。
度宜见丹咏正在后院替汲秋簪花,走上前来便接过丹咏手中的“十八学士”继续替她簪在汲秋的头上。
丹咏擦了擦眼泪,又说道之前在蔡府中,因为在自己进府的时候田夫人已经进了门。田夫人一直和自己不对付,自己经常讨好田夫人,夫人却一直冷冷淡淡没有反应。一开始还与自己和蔡吾在一张桌上吃饭,后来只要蔡吾不回来便不和丹咏在一张桌上吃饭。蔡府中大多仆人也都是田夫人从田家带来的,对丹咏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自己这次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葛家的信,另一方面也希望田夫人不看到自己心情好一些。
“夫人,恕在下直言,此次事件已经不是蔡府的家事。若是夫人想不好回京怎么交代,在下怕是蔡大人也难保夫人。”度宜突然正经的说道。
“大公子,我也听说了一些。若是蔡大人因我而获罪入宫,还请大公子还大人一个公道。”丹咏擦了擦眼泪说到,从自己袖口中拿出一封信说道。
汲秋正想问道这是何信件,只见丹咏开口道:“回京的局势难料,想必此刻大人已经下狱了,我只要回京怕是也难逃牢狱。若我有任何意外,还能大公子将这封信交给圣上与太后。里面记载了这几年想要上门蔡府的名单和礼单”
“丹咏娘子这封信…”汲秋听见是一封行贿的信,便担心的心里直念起了佛。
“夫人倒是不必过于担忧,我前几日收到阿爷寄来的信,信上说圣上只是暂时让蔡大人停职在家,未有其他的旨意。圣上一向爱护蔡大人,不会草草落判。不如我们早日回到帝京,也能更近蔡大人一些,多了解些情况。”度宜见丹咏有些玉石俱焚的意思,当即用语言安抚了丹咏,劝她放下心来。
“圣上明鉴,希望能保大人一命。妾身命如草芥,所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丹咏回道。
度宜盘算着这位丹咏娘子倒是替蔡大人想得周到。蔡吾已经被停职在家,作为朝廷重臣,官员之间走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惜去年蔡吾就参与了济南王谋反案和宣州粮草案等几件大案子,秉承圣上的意思重创了朝中一干权贵。众人早就恨他牙痒痒,此时蔡吾罢免在家,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只多不少。
若是此时,丹咏活着回到了帝京,那杀妻的罪名自然是烟消云散变成蔡府妻妾的家事。要是丹咏不能回京,蔡吾自然是要被下罪,那批人的架势是想宰了蔡吾为快,但就她手上这封蔡府往来人员名单,就够朝中相关的和不相关的人喝一壶了。圣上最厌烦朝中官员互相勾结,所谓玉石俱焚也不过如此。
度宜心想这位丹咏娘子也不知何时搜集的这封名单,连蔡吾都没有提过,当真是一把利剑防身,想要搅的内廷天翻地覆。倒是他或者汲秋谁收下这封信都是个烫手山芋,太后和圣上的关系本就紧张,这封信不管是太后还是相府递上去,只会对度家百害而无一利。
汲秋和度宜对视着,对对方的意思都了然于胸后,对丹咏说:“丹咏娘子,咱们先回帝京,信既然在你这里,当然是要由娘子呈上去,这样圣上也最信得过。我已经带信回了相府,想必很快就能收到,不必过分担忧。”
这边元弨正在盘问牟知县关于解县土匪的事情。解县土匪是今年才出现的,以往只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没有耕地种,便到处流窜成为流氓地痞。牟知县也纳闷今年突然出现的土匪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伙人。专门在解县,自己也曾派过小卒子去驱过,只是用效不大。
“可知道这帮土匪的头领是谁?”元弨看着城县的布防图问道。
“望公子恕罪,下官确实不知,原先有一帮小流氓,流氓的领目是个村娃子叫张福汉的。后来这个张福汉在一次械斗里被江口的人打死了,这群人蜂拥而散了几年,不知今年为何又出现了。还只盯着江口抢。”
“我听郭煜说过江口物产丰富。”
“是,这解县荒凉,不比江口。”
可这些年江口向河东上缴的粮食比解县还少,元弨心里想到。
“这件事报给你姐夫了没有?”
“哎……下官哪敢不报,让小卒子去驱赶就是我姐夫下的令,但是那帮人好似发了狂,把我们派去的人都给绑了,最后还是找中间人去缴的赎金才给赎回来。”
“荒唐...”元弨压着口气说道。
一行人在内堂聚集,元弨和度宜说自己准备去看一眼土匪盘踞的地方。荔桑吃着牟县令给她的零食问薛荣去哪样的地方干甚呢,别被土匪给抢了。元弨捏着荔桑婴儿肥的嘴巴让她少管闲事。荔桑不服气又追着元弨打了起来。
“我要将丹咏娘子送回去。你这一去可要小心,已经让牟知县派几个身手好的跟着你了。看一眼就回京。”度宜非常担心地和元弨说到。
这元弨在众人面前又变回薛荣的状态,朝着度宜点点头。汲秋看着薛荣并不比自己大多少,也十分担心,从已经收拾好的行李里分出薛荣的那一包递给他说道:“薛荣,你这一去虽说有大公子和牟大人的人跟着,但我听着就十分危险,要好生照顾自己。”
汲秋又担心土匪抢劫,把包袱里贵重的东西都换到了度宜的包中,又在薛荣包中塞了几包干枣和食粮。
“汲秋姑娘盛情。”元弨提起汲秋给他装满零食的包笑了笑。
“你不吃就给我吃,秋姐姐把我的零食都分给你了!”荔桑说道就上前要抓元弨的包。
“我就不给,你个小丫头昨日抢我的杏干吃我还没找你算账。”两个人较着劲抢起了零食。
于是一行四人分成两队,度宜汲秋荔桑带着丹咏回京,而元弨则准备孤身一人前往解县的土匪藏身处了解情况后再回京。几人互相嘱咐了一番各自道别回京。度宜一行人自出了浮山就没有睡过一夜的好觉,迎着清晨凉爽的微风,汲秋和荔桑睡倒在了马车里,一路颠簸向浮山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