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落雪,雪势渐大。
温韵放下笔,整理好一旁写满字的宣纸,慢慢扶着桌几站了起来,两日已过,她除了睡觉吃饭,抄默时几乎一直保持着端正的跪姿,起来的一瞬间,小腿一软,险些要跪下。
温韵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了窗户,冷风直接灌到她的衣袖中,她毫无感觉。
两天,长安城尽是一片白。
温韵将手伸出窗外,接住了悠悠而下的雪。一片苍茫中,只有这双手。多了几分血色。
“摘、星、楼。”
温韵的目光落到了不远处的高楼之上,那楼宇是长安城的最高点,在楚王府中。
和她在书阁一样,暮尽点灯,鸡鸣熄灯。
“韵儿!”楼下的门一下被推开,温桓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上了楼,黑衣少年一把推开温韵隔间的门,征征地看着温韵收回了伸出窗外的手,后者对着他嫣然一笑。
“遇事则急,此第一百七十八禁也。”
温韵将手揣回到袖子中,笑着说出这句话。“二哥应该这两天陪我一起抄家规。”
温桓靠在门上,双臂抱胸,额间长发微斜,一缕发丝滑落到肩上,他有些没好气地说:“少打诨。楚王来了。”
温韵轻轻“嗯”了一声,弯腰拿起桌上半干的毛笔,在矮几旁的水缸中轻搅了几下,又重新挂回到笔架上。
做完这一切,温韵搓了几下脸,打起了一些精神,掸掉衣摆上的灰尘,对着温桓说:“走吧。”
温韵和温桓并肩走着,积雪很厚,踩上去、咯吱作响,长廊旁种了几秼梅树,此时用红色点缀,倒显得生机勃勃。
温韵走到一株最大的梅树旁边,上下打量了一番,踮起脚尖抓住了一段梅枝,那段梅枝上的雪被尽数抖落,掉到了温韵的头发上,传来丝丝凉意,温桓走到温韵的身后伸出手接住了那段梅极,轻轻一掐便拍断了那极。
温韵接过梅枝,道了声谢,解释道:“我看他它虽已至隆冬仍未开放,就想把它单独养起来。”
那枝梅枝上有不少花苞,但仍无要开的迹象,别的梅花已经互相攀比了两日了。
“我知道。”温桓露出了一个善解人意的笑,“去年那枝也是,我看它今年开得不错。”
那枝梅花此时正插在书阁内的瓷瓶中,摆在温韵桌几上,温桓注意到了。
温韵笑了起来,将那梅枝塞进了自己的袖袋中,确定梅枝不会掉出来,对温桓招了招手:“走吧。”
等温韵走到大厅时,父亲温远常和一位黑衣老者坐于上座,聊得正欢,楚王奕仝站在老者的身后,目光一直盯着大厅的门扉,直到温韵和温桓一同跨过门槛,他的嘴角勾起一丝笑。
那名黑衣老者已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看到温韵进来止住了与温远常的谈话,笑呵呵地说:“如意和晓晓长得真像。”
温韵施了一礼,浅笑:“奕老先生谬赞了。姑姑乃是当今皇后,怎么比得上她呢?”
“别一口一个个奕老先生了。”奕卓远摆了摆手。“你应该喊我伯伯。”话音刚落,他笑望着温远常示意了下。
“老爷子。”奕仝清咳了一声。“先宣旨。”
奕卓远笑着顺了顺胡子,不介意奕全打断他说话:“快,你宣你宣。”
奕仝失笑,取出袖袋中的金黄色的布帛卷轴,温远常立马起身,站在了温韵的身旁,王薇之向前迈了一步与温韵并肩,温家其他人紧随其后。
“温韵听旨。”
“臣女在。”
温韵话音刚落,温家所有的人齐唰唰地跪下。
“召曰:温家有女,贤淑大方,温惠有礼,今特封为永安公主,昭告天下。钦此。”
奕仝没有打开卷轴,而是将卷轴的内客背了出来,他笑望着温韵,后者将头埋得很低,有些像个驼鸟,奕仝看她没反应,轻轻地说道:“如意,接旨了。”
温韵拜了一拜,始终没有抬头:“是。巨女接旨。”顿了一下又立马说道:“多谢楚王。”
奕仝将圣旨送到温韵手中,半着看着温韵,认真地说:“就一句多谢?”
温韵一愣,木木地应了一句:“是。”
奕全“唉”了一声,目光移到温韵的手上,视线下移,看到了那段梅枝。
“你若真的想谢我,”奕仝缓缓地说,”可否将你袖中的梅枝赠予我。”
他的声音极小,小到只有她们两人才能听见。温韵一平拿着圣旨,一手取出梅极,伸手送到奕仝面前。奕仝接过,打量了一下,笑道:“那我笑纳了。快起身吧。”
温韵带头起立,奕卓远满意地点点头:“永安。”目光转向奕仝:“长治。好得很。”说罢,站起身子,理了理衣裳,奕仝为他披上披风,对温远常展颜:“温相,叨扰多时,本王和祖父家中还有要事相商,先行一步。”
“是,“温远常颔首,“那本相也不留了。”
奕仝搀着奕卓远跨过门槛,转过万前的假山景便消失不见了。
一瞬间,大堂中的气氛稍加缓和。
楚府——
“奕老先生!”陈湘从厅外引进来一位中年男子,面露喜色,“唐逊先生来了。”
那名中年男子气势凌人,神色肃然,暗蓝色的衣衫更显得他沉稳。唐逊站定在大堂中央,对奕卓远作了一揖:“见过伯文。”
唐逊,京中禁卫军三大统领之一,是奕仝的叔父。“来,”奕卓远含笑“坐。”
陈湘识趣地退下,走之前还将两人的茶沏好,摆在两人的手边上。
“今日表妹可出来了?”文亥坐在雕龙椅上,摆了摆手示意一旁喂水果的宫女退下,看向了殿中的一位俊朗少年。
那名少年红衣长袍,额间束一嵌玉抹额,马尾高高束起,他颔首:“嗯,楚王今日也去相府宣旨了。”
文亥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狠狠地说:"他倒是会做好人”说完便冷哼一声,又想起什么似的,露出一个笑:“谢筱,本宫一会出宫一趟,你记得带狗儿过来。”
那名叫谢筱的少年点了点头,他拱手道:“我去安排出宫的马车。”言罢,转身离开了。
谢筱,京中禁卫军三大统领之一,是唐逊的学生,与太子素来交好,文亥听说温韵回到家后便被王薇之关到了书阁中抄家规,便派谢筱日夜守在温家附近,一有消息便立马通知他。
今日又刚好轮到谢筱在京中当值,通过调度人员来隐瞒一辆马车的行踪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谢筱离开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从东宫的偏门带进来一位身着单衣披头散发的人,远远看去,与文亥的体型有些像。
文亥见他们进来笑着从台阶上走下来,走到那个有些凌乱的人的面前,便手拍了拍那人的脸:“狗儿,老规距。”
狗儿的目光始终不敢与之相平,他似乎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一个字,只能发出“嗯”“啊”之类的声音。
因为他没有舌头。
文亥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笑,抬手扯开狗儿前胸的单衣,露出来伤痕斑驳可怖的皮肤,狗儿身子一抖想往后躲,却被一旁的谢筱拉住了胳膊。
“之前都表现的不错,”文亥眯起眼睛,“所以本宫没有下狠手,若是事情败露,让你生不如死。”
说完,文亥扬了扬下巴,示意一旁的宫女来给他们俩个换衣服,文亥穿了一身素衣,看着狗儿被领到他的塌上,宫女抬来屏风遮了一下,确实无可挑剔了,便跟着谢筱上了马车。
温韵放下笔,整理好一旁写满字的宣纸,慢慢扶着桌几站了起来,两日已过,她除了睡觉吃饭,抄默时几乎一直保持着端正的跪姿,起来的一瞬间,小腿一软,险些要跪下。
温韵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了窗户,冷风直接灌到她的衣袖中,她毫无感觉。
两天,长安城尽是一片白。
温韵将手伸出窗外,接住了悠悠而下的雪。一片苍茫中,只有这双手。多了几分血色。
“摘、星、楼。”
温韵的目光落到了不远处的高楼之上,那楼宇是长安城的最高点,在楚王府中。
和她在书阁一样,暮尽点灯,鸡鸣熄灯。
“韵儿!”楼下的门一下被推开,温桓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上了楼,黑衣少年一把推开温韵隔间的门,征征地看着温韵收回了伸出窗外的手,后者对着他嫣然一笑。
“遇事则急,此第一百七十八禁也。”
温韵将手揣回到袖子中,笑着说出这句话。“二哥应该这两天陪我一起抄家规。”
温桓靠在门上,双臂抱胸,额间长发微斜,一缕发丝滑落到肩上,他有些没好气地说:“少打诨。楚王来了。”
温韵轻轻“嗯”了一声,弯腰拿起桌上半干的毛笔,在矮几旁的水缸中轻搅了几下,又重新挂回到笔架上。
做完这一切,温韵搓了几下脸,打起了一些精神,掸掉衣摆上的灰尘,对着温桓说:“走吧。”
温韵和温桓并肩走着,积雪很厚,踩上去、咯吱作响,长廊旁种了几秼梅树,此时用红色点缀,倒显得生机勃勃。
温韵走到一株最大的梅树旁边,上下打量了一番,踮起脚尖抓住了一段梅枝,那段梅枝上的雪被尽数抖落,掉到了温韵的头发上,传来丝丝凉意,温桓走到温韵的身后伸出手接住了那段梅极,轻轻一掐便拍断了那极。
温韵接过梅枝,道了声谢,解释道:“我看他它虽已至隆冬仍未开放,就想把它单独养起来。”
那枝梅枝上有不少花苞,但仍无要开的迹象,别的梅花已经互相攀比了两日了。
“我知道。”温桓露出了一个善解人意的笑,“去年那枝也是,我看它今年开得不错。”
那枝梅花此时正插在书阁内的瓷瓶中,摆在温韵桌几上,温桓注意到了。
温韵笑了起来,将那梅枝塞进了自己的袖袋中,确定梅枝不会掉出来,对温桓招了招手:“走吧。”
等温韵走到大厅时,父亲温远常和一位黑衣老者坐于上座,聊得正欢,楚王奕仝站在老者的身后,目光一直盯着大厅的门扉,直到温韵和温桓一同跨过门槛,他的嘴角勾起一丝笑。
那名黑衣老者已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看到温韵进来止住了与温远常的谈话,笑呵呵地说:“如意和晓晓长得真像。”
温韵施了一礼,浅笑:“奕老先生谬赞了。姑姑乃是当今皇后,怎么比得上她呢?”
“别一口一个个奕老先生了。”奕卓远摆了摆手。“你应该喊我伯伯。”话音刚落,他笑望着温远常示意了下。
“老爷子。”奕仝清咳了一声。“先宣旨。”
奕卓远笑着顺了顺胡子,不介意奕全打断他说话:“快,你宣你宣。”
奕仝失笑,取出袖袋中的金黄色的布帛卷轴,温远常立马起身,站在了温韵的身旁,王薇之向前迈了一步与温韵并肩,温家其他人紧随其后。
“温韵听旨。”
“臣女在。”
温韵话音刚落,温家所有的人齐唰唰地跪下。
“召曰:温家有女,贤淑大方,温惠有礼,今特封为永安公主,昭告天下。钦此。”
奕仝没有打开卷轴,而是将卷轴的内客背了出来,他笑望着温韵,后者将头埋得很低,有些像个驼鸟,奕仝看她没反应,轻轻地说道:“如意,接旨了。”
温韵拜了一拜,始终没有抬头:“是。巨女接旨。”顿了一下又立马说道:“多谢楚王。”
奕仝将圣旨送到温韵手中,半着看着温韵,认真地说:“就一句多谢?”
温韵一愣,木木地应了一句:“是。”
奕全“唉”了一声,目光移到温韵的手上,视线下移,看到了那段梅枝。
“你若真的想谢我,”奕仝缓缓地说,”可否将你袖中的梅枝赠予我。”
他的声音极小,小到只有她们两人才能听见。温韵一平拿着圣旨,一手取出梅极,伸手送到奕仝面前。奕仝接过,打量了一下,笑道:“那我笑纳了。快起身吧。”
温韵带头起立,奕卓远满意地点点头:“永安。”目光转向奕仝:“长治。好得很。”说罢,站起身子,理了理衣裳,奕仝为他披上披风,对温远常展颜:“温相,叨扰多时,本王和祖父家中还有要事相商,先行一步。”
“是,“温远常颔首,“那本相也不留了。”
奕仝搀着奕卓远跨过门槛,转过万前的假山景便消失不见了。
一瞬间,大堂中的气氛稍加缓和。
楚府——
“奕老先生!”陈湘从厅外引进来一位中年男子,面露喜色,“唐逊先生来了。”
那名中年男子气势凌人,神色肃然,暗蓝色的衣衫更显得他沉稳。唐逊站定在大堂中央,对奕卓远作了一揖:“见过伯文。”
唐逊,京中禁卫军三大统领之一,是奕仝的叔父。“来,”奕卓远含笑“坐。”
陈湘识趣地退下,走之前还将两人的茶沏好,摆在两人的手边上。
“今日表妹可出来了?”文亥坐在雕龙椅上,摆了摆手示意一旁喂水果的宫女退下,看向了殿中的一位俊朗少年。
那名少年红衣长袍,额间束一嵌玉抹额,马尾高高束起,他颔首:“嗯,楚王今日也去相府宣旨了。”
文亥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狠狠地说:"他倒是会做好人”说完便冷哼一声,又想起什么似的,露出一个笑:“谢筱,本宫一会出宫一趟,你记得带狗儿过来。”
那名叫谢筱的少年点了点头,他拱手道:“我去安排出宫的马车。”言罢,转身离开了。
谢筱,京中禁卫军三大统领之一,是唐逊的学生,与太子素来交好,文亥听说温韵回到家后便被王薇之关到了书阁中抄家规,便派谢筱日夜守在温家附近,一有消息便立马通知他。
今日又刚好轮到谢筱在京中当值,通过调度人员来隐瞒一辆马车的行踪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谢筱离开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从东宫的偏门带进来一位身着单衣披头散发的人,远远看去,与文亥的体型有些像。
文亥见他们进来笑着从台阶上走下来,走到那个有些凌乱的人的面前,便手拍了拍那人的脸:“狗儿,老规距。”
狗儿的目光始终不敢与之相平,他似乎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一个字,只能发出“嗯”“啊”之类的声音。
因为他没有舌头。
文亥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笑,抬手扯开狗儿前胸的单衣,露出来伤痕斑驳可怖的皮肤,狗儿身子一抖想往后躲,却被一旁的谢筱拉住了胳膊。
“之前都表现的不错,”文亥眯起眼睛,“所以本宫没有下狠手,若是事情败露,让你生不如死。”
说完,文亥扬了扬下巴,示意一旁的宫女来给他们俩个换衣服,文亥穿了一身素衣,看着狗儿被领到他的塌上,宫女抬来屏风遮了一下,确实无可挑剔了,便跟着谢筱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