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员外打赌,员外赢了,自有好处,员外若输了,也没什么损失,员外莫不是怕了不成?”柳春娘故意提高音量,引得旁边人都瞧了过来。 这张员外最好面子,见引起别人的注意,轻咳两声,也大声说道:“姑娘确定没说错,若你不成,双倍彩头给我,若成了,便允你参赛。” “正是。” 张员外派人叫停了正在训练的龙舟队,同那些队员说了此事。有人认出了柳春娘是那日报名时的女子,笑道:“姑娘这般恒心,该用到灶房才是!” 其他人也道:“员外得了彩头,可要想着咱们!” 柳春娘不理他们,只是走到那鼓手跟前,伸手请他让位。 鼓手轻蔑一笑,根本不觉得柳春娘有什么本事,说道:“各位兄弟,划的稳当些,若是磕到碰到,惹得这位姑娘哭鼻子,可就有失君子风度了。” 划手们又笑了一通,柳春娘只当没听见。 柳春娘卷了袖子,调整好座椅,没急着开始,先说了几句话:“龙舟竞渡,技术、默契、气势缺一不可。失了技术纯靠蛮力,是莽夫所为;失了默契,龙舟不稳,前行受阻;失了气势,即使技术超群默契十足,也不能拔得头筹。诸位,请多赐教。预备——” 岸上的人没有听清柳春娘的话,只听一声令下,鼓声紧随其后,龙舟划行,湖面上回荡着柳春娘有力的喊声,铿锵有力的鼓声接踵而至。不过没一会儿,柳春娘便叫了停。 “诸位,浆入水后,要快速拉水,肘部不可外伸,动作要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请各位跟着我的口号慢速试一遍,一——” “二——” “一——注意整齐——” “二——” 这下就连岸上的人都看出来,明显整齐了许多。 连一开始不甚配合的划手,都露出了几分认真。 柳春娘练了一会儿,又开始击鼓前行。 这次明显感觉到了差别,龙舟停下后,划手们也都默不作声。 柳春娘原来也是划手,只不过做过一段时间的鼓手,划手们的心思她岂会猜不出来。 “员外,你瞧着如何?”柳春娘问道。 那员外倒是没想到柳春娘真有点本事,想不认账,可惜围观的人不少,都看出来了差别。 这下要想赖账也不行了。 晚上回了家,柳春娘便同柳珩说了这件事。 柳珩道:“阿姐,我没想到你竟还会划龙舟,难不成也是在我未出生时学过?” 柳春娘没想到这层,见柳珩找好了理由,便点头称是。 “阿姐,你真厉害。等比赛那日,我一定去给你助威。” “好。” 柳春娘日日训练,因队伍中总是有对她不服的人,她花的心思也就比别人要多些,日日起早贪黑,连柳珩也不常见到。平日里秦淮川和柳珩若是学的晚了,柳春娘总会送些果子糕点来,但最近这段时间,秦淮川已许久未见柳春娘了。 “珩儿,最近怎么总是不见你阿姐?”秦淮川问道。 柳珩便将柳春娘参加龙舟竞渡的事同秦淮川说了一遍。 秦淮川笑道:“你阿姐可谓女中豪杰。” “那是,”柳珩道,“说起这个来,我都忘了要同先生告一天假,端阳那日,学生想去看阿姐比赛。” 秦淮川道:“那是自然。我也有些好奇,不如我便与你一同去吧。” 秦淮川不喜热闹,出门很少,往年的龙舟竞渡也不怎么去,这次听说了柳春娘的事,便想着去看看。 他倒是对柳春娘颇感兴趣,一个对自己弟弟说要厚待未来娘子的女子,一个敢参加龙舟竞渡甚至指挥一船男子的奇女子,到底会是什么样的。 端阳节。 柳珩一早便同秦淮川一同出了门,早些到了占个好位置。 湖上已经停着参与龙舟竞渡的四座龙舟了。这次张员外找了能工巧匠,新做了一台龙舟出来,高大宽敞,舟身精雕细缕,头尾高翘,引得人们连连赞叹。 各个队伍的成员接连上船,柳春娘出来的时候,岸上众人明显窃窃私语声多了起来。 不外乎女子参加龙舟竞渡、女子击鼓有伤风化,不合规矩这些。 柳春娘听不到,但秦淮川和柳珩却听得一清二楚。 柳珩自是相信阿姐,但他更替阿姐紧张。 哨声响起,龙舟竞渡开始了。 湖面上响彻鼓声和叫喊声。
柳春娘有条不紊:“准备——”
“划——”
女子的嗓音在满是男人的喊声中显得格外突出,岸上的人们听的也格外清晰。
“先生你听,我阿姐好威风!”柳珩说道。
秦淮川带着笑意点点头。
柳春娘为了方便起见,把长发盘于脑后,袖子卷起,显得干净利落。
这几日训练,她又纠正了划手的姿势和动作,显得更游刃有余了。
此时鼓点不紧不慢,女子的口号中也不见慌张,平稳有力。
“稳住——”
“前进——”
划手们也一致的喊着号子,跟随着柳春娘的节奏。
其他镇子过来看比赛的人不由叹道:“那女子是谁,好生厉害。看着瘦弱,喊个口号却这般有力。”
秦淮川他们来的够早,离得也近,看得更清楚。
柳春娘的汗打湿了鬓发,但声音丝毫不弱,语调昂扬向上,连带着击鼓的声音也那般好听。
她的身子随着船身一同摇晃,手腕绷紧,眼神中却透露着自信,目光炯炯。
秦淮川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受,好像这片湖上,就只剩下她一人,旁的人再也入不了他的眼。
比赛还在继续,已经快接近终点,柳春娘将入水鼓换成边鼓,鼓点紧促,划手们也更加的斗志昂扬。
柳春娘大口的喘着气,她来到这儿以后也许久没有锻炼,因此体力差了些,虽说这次的距离不算长,但还是显得有些吃力。
没时间擦汗,口中仍然呐喊着,保证气势不落下风。
在她快要以为自己的肺要炸了的时候,划手们突然一阵欢呼。
她知道,那是到终点了。
耳朵里充斥着划手们的道贺声,听着大声宣布:“洛泉镇,头筹!”她平缓着呼吸,心脏因刚才的激动还跳得厉害,闻言轻轻地笑了一下。似乎还有人在夸她厉害,问着这女子的名字。船上的划手们甚至纷纷跳到湖里,来宣泄自己的欣喜若狂。
柳春娘放下鼓槌,昂起头颅,汗珠顺着脖子滴下,露出平平无奇的一张脸,偏黑的皮肤,发红的脸颊,眼睛因为汗水无法睁开,被垂下的发丝遮住。
可秦淮川觉得,这个女子比正盛的日光还要耀眼几分。
柳春娘累的很,却不忘了朝张员外要彩头。
张员外平日里小气,但赢了脸面也高兴的很,颇为大方的发了彩头。
柳春娘没回家,先去了一趟镇上的玉器店。
她这次本来就是想给秦淮川备上谢礼,但又不好直接给人家送银子。读书人都有气节,说不定看不上这些黄白之物,还是送点东西聊表心意吧。
可普通的东西,既显得自己诚意不足,又觉得配不上秦淮川。柳春娘思来想去,就想送秦淮川一个玉器。
像秦淮川这样光风霁月的君子,就得有好玉来配。
柳春娘挑挑选选,又问了掌柜,最后选定了一个平安扣玉坠。
那玉坠瞧着通透晶莹,颜色柔和,摸着也沉甸甸的,手感温润,想必是极好的。
等回了家,柳春娘却闻到了一股艾叶香。
柳珩见她回来,喊道:“阿姐!你今日必定累了,我和先生给你煮了粽子,你快去洗手准备吃粽子。”
“哪里来的粽子?”柳春娘问。
秦淮川笑道:“柳姑娘忙着参与龙舟竞渡,却忘了端阳节不成?我瞧你们都没准备,便自作主张带过来和你们一同过节了。这是隔壁大娘包的粽子,送了我些。”
柳春娘这才觉出不好意思来,她比赛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收拾,不仅忘了过节的事,身上也乱糟糟的,连忙先进屋清洗,又换了衣裳。
秦淮川还带了雄黄酒和艾草,帮着把柳家都装饰了一番。鸡崽已经长大了不少,在院子里溜达着,时不时的叫两声。
秦淮川和柳春娘姐弟一样,父母早逝,平日里也总是孤身一人。今日和他们一起吃饭,虽然人少,但也比往日热闹了些。
柳珩小孩子心性,喜吃甜食,红枣的粽子又甜又糯,连吃了好几个。柳春娘怕他把胃吃坏了,连忙拦着,又哄着喝了些汤。
吃了饭,又有同龄的孩子来找,说镇上热闹,一同出去玩。
柳春娘今日也格外高兴,掏了些钱给他,叮嘱他别玩疯了。
见柳珩他们一帮孩子跑远了,秦淮川便想着告辞。
他一个大男人倒不觉得什么,就怕柳春娘不方便。
柳春娘却说:“我还有一事,秦公子且慢。”
说着,拿出她今日刚买来的玉坠:“我们姐弟二人家贫,承蒙秦公子不弃,愿意教导珩儿。秦公子心善,我这个做姐姐的却不能毫无表示。这个玉坠不值什么钱,只是聊表心意,便当束脩吧。”
秦淮川想要推拒,看见柳春娘的眼睛巴巴地瞅着他,心就软了下来。
他打开盒子,柳春娘接着道:“我不会打络子,便只穿了根红绳。愿秦公子平安喜乐,一世顺遂。”
秦淮川攥着那枚玉坠,愣愣道:“多谢柳姑娘。”
我很喜欢。
午时二人也饮了些雄黄酒,一时觉得闷热,秦淮川便提议去洛泉湖边走走。
夏日时节,湖边蚊虫也多,柳春娘便拿艾草菖蒲之类的,装了两个香囊里,分别挂在了二人身上。
柳春娘不会做香囊,缝缝补补还行,绣个花啊做个香囊她是真不会,这些现有的还是隔壁李家婶子送的。
但秦淮川可不知道。
望着正专心在他腰间系香囊的柳春娘,秦淮川的脸红到了耳朵根。
他想说自己来就好,但不知为何却又开不了口。
身上佩戴着女孩子家的贴身之物,意思不言而喻。
但看着柳春娘双眼澄澈,并无娇羞之态,秦淮川很快便又冷静下来。
柳姑娘以诚相待,自己怎么可以起这种心思?
他若无其事道:“听说湖边正在跳钟馗,现在去说不定还能瞧上个热闹。”
柳春娘有条不紊:“准备——”
“划——”
女子的嗓音在满是男人的喊声中显得格外突出,岸上的人们听的也格外清晰。
“先生你听,我阿姐好威风!”柳珩说道。
秦淮川带着笑意点点头。
柳春娘为了方便起见,把长发盘于脑后,袖子卷起,显得干净利落。
这几日训练,她又纠正了划手的姿势和动作,显得更游刃有余了。
此时鼓点不紧不慢,女子的口号中也不见慌张,平稳有力。
“稳住——”
“前进——”
划手们也一致的喊着号子,跟随着柳春娘的节奏。
其他镇子过来看比赛的人不由叹道:“那女子是谁,好生厉害。看着瘦弱,喊个口号却这般有力。”
秦淮川他们来的够早,离得也近,看得更清楚。
柳春娘的汗打湿了鬓发,但声音丝毫不弱,语调昂扬向上,连带着击鼓的声音也那般好听。
她的身子随着船身一同摇晃,手腕绷紧,眼神中却透露着自信,目光炯炯。
秦淮川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受,好像这片湖上,就只剩下她一人,旁的人再也入不了他的眼。
比赛还在继续,已经快接近终点,柳春娘将入水鼓换成边鼓,鼓点紧促,划手们也更加的斗志昂扬。
柳春娘大口的喘着气,她来到这儿以后也许久没有锻炼,因此体力差了些,虽说这次的距离不算长,但还是显得有些吃力。
没时间擦汗,口中仍然呐喊着,保证气势不落下风。
在她快要以为自己的肺要炸了的时候,划手们突然一阵欢呼。
她知道,那是到终点了。
耳朵里充斥着划手们的道贺声,听着大声宣布:“洛泉镇,头筹!”她平缓着呼吸,心脏因刚才的激动还跳得厉害,闻言轻轻地笑了一下。似乎还有人在夸她厉害,问着这女子的名字。船上的划手们甚至纷纷跳到湖里,来宣泄自己的欣喜若狂。
柳春娘放下鼓槌,昂起头颅,汗珠顺着脖子滴下,露出平平无奇的一张脸,偏黑的皮肤,发红的脸颊,眼睛因为汗水无法睁开,被垂下的发丝遮住。
可秦淮川觉得,这个女子比正盛的日光还要耀眼几分。
柳春娘累的很,却不忘了朝张员外要彩头。
张员外平日里小气,但赢了脸面也高兴的很,颇为大方的发了彩头。
柳春娘没回家,先去了一趟镇上的玉器店。
她这次本来就是想给秦淮川备上谢礼,但又不好直接给人家送银子。读书人都有气节,说不定看不上这些黄白之物,还是送点东西聊表心意吧。
可普通的东西,既显得自己诚意不足,又觉得配不上秦淮川。柳春娘思来想去,就想送秦淮川一个玉器。
像秦淮川这样光风霁月的君子,就得有好玉来配。
柳春娘挑挑选选,又问了掌柜,最后选定了一个平安扣玉坠。
那玉坠瞧着通透晶莹,颜色柔和,摸着也沉甸甸的,手感温润,想必是极好的。
等回了家,柳春娘却闻到了一股艾叶香。
柳珩见她回来,喊道:“阿姐!你今日必定累了,我和先生给你煮了粽子,你快去洗手准备吃粽子。”
“哪里来的粽子?”柳春娘问。
秦淮川笑道:“柳姑娘忙着参与龙舟竞渡,却忘了端阳节不成?我瞧你们都没准备,便自作主张带过来和你们一同过节了。这是隔壁大娘包的粽子,送了我些。”
柳春娘这才觉出不好意思来,她比赛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收拾,不仅忘了过节的事,身上也乱糟糟的,连忙先进屋清洗,又换了衣裳。
秦淮川还带了雄黄酒和艾草,帮着把柳家都装饰了一番。鸡崽已经长大了不少,在院子里溜达着,时不时的叫两声。
秦淮川和柳春娘姐弟一样,父母早逝,平日里也总是孤身一人。今日和他们一起吃饭,虽然人少,但也比往日热闹了些。
柳珩小孩子心性,喜吃甜食,红枣的粽子又甜又糯,连吃了好几个。柳春娘怕他把胃吃坏了,连忙拦着,又哄着喝了些汤。
吃了饭,又有同龄的孩子来找,说镇上热闹,一同出去玩。
柳春娘今日也格外高兴,掏了些钱给他,叮嘱他别玩疯了。
见柳珩他们一帮孩子跑远了,秦淮川便想着告辞。
他一个大男人倒不觉得什么,就怕柳春娘不方便。
柳春娘却说:“我还有一事,秦公子且慢。”
说着,拿出她今日刚买来的玉坠:“我们姐弟二人家贫,承蒙秦公子不弃,愿意教导珩儿。秦公子心善,我这个做姐姐的却不能毫无表示。这个玉坠不值什么钱,只是聊表心意,便当束脩吧。”
秦淮川想要推拒,看见柳春娘的眼睛巴巴地瞅着他,心就软了下来。
他打开盒子,柳春娘接着道:“我不会打络子,便只穿了根红绳。愿秦公子平安喜乐,一世顺遂。”
秦淮川攥着那枚玉坠,愣愣道:“多谢柳姑娘。”
我很喜欢。
午时二人也饮了些雄黄酒,一时觉得闷热,秦淮川便提议去洛泉湖边走走。
夏日时节,湖边蚊虫也多,柳春娘便拿艾草菖蒲之类的,装了两个香囊里,分别挂在了二人身上。
柳春娘不会做香囊,缝缝补补还行,绣个花啊做个香囊她是真不会,这些现有的还是隔壁李家婶子送的。
但秦淮川可不知道。
望着正专心在他腰间系香囊的柳春娘,秦淮川的脸红到了耳朵根。
他想说自己来就好,但不知为何却又开不了口。
身上佩戴着女孩子家的贴身之物,意思不言而喻。
但看着柳春娘双眼澄澈,并无娇羞之态,秦淮川很快便又冷静下来。
柳姑娘以诚相待,自己怎么可以起这种心思?
他若无其事道:“听说湖边正在跳钟馗,现在去说不定还能瞧上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