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他们真正在病房里停留的时间并不算长,温宝珍和虞博延聊天的话题也中规中矩,丝毫不显得愈矩,或者说,暧昧。
除了本次意外有关的内容,他们丝毫没有涉及私人方面的话题。
他们的肢体动作更加常规,要不是郑秀敏和李新巧的表现太奇怪,温知意完全不会将那两人的关系往那方面想。
可是一旦开始那么想,她发现就自己有点停不下来了。
坐在回程的公交车上,她不止一次地往虞博延的方向瞟,瞟得多了,虞博延看她的眼神跟着变得不对劲起来。
“你要是哪里不舒服,”快走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虞博延停下来对温知意道:“可以找王姐请个假。假条没有关系,月底前补上来就行。”
温知意听出他的暗示,整个人一下子尴尬得不行,连连摆手,说自己没有,“没有不舒服。”
“真没有不舒服?”
“真。”
虞博延这才将信将疑地走了。
可是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温知意又忍不住留心去观察他——透过他办公室墙壁百叶窗上坏掉的那几片叶子。虞博延出来倒水或者上厕所的时候,温知意也会条件反射似的,抬头看过去。
她这才发现,自己似乎从没认真观察过这个男人。
在她的印象里,他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一个还算不错的上司,然后呢?没有了,仅此而已,她对他的印象只有这些。
现在换个角度去看——不再只是下属看上司的角度,而是一个女性看男性的角度去看——她才发现,虞博延似乎的确是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男人。
他今年30岁,长得虽然不算特别帅——跟30岁的陈佑比,不算特别帅——但是眼睛很有神,鼻梁也很挺,最重要的是,个子高、身材不错,人也收拾得干净。
他的白衬衫永远干净整洁,西装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
他在本地似乎还有房,工作也稳定。
至于温宝珍……
尽管不愿意承认,各种意义上来说,温宝珍都是个大美人。
她皮肤白,鼻梁挺,个子头,头发因为自然卷曲而显得分外浓密。她的身材虽然不属于通俗意义的好——胸大腰细屁股翘——因为常年从事劳动而显得格外粗壮和大腿和胳膊,给人以阳光和健康的美感。
温知意的卷头发和粗大腿便是遗传自温宝珍,从前她很嫌弃这两样东西,而现在,当她尝试从一个角度去看温宝珍,她才发现,陈佑口中的【不丑】【喜欢】以及【你的审美已经被扭曲了,你知道吗温知意?】并不是被纠缠太多而迫不得已给出的敷衍之辞。
温宝珍的经济条件似乎也不错,看小意面馆每日的客流量,她每个月的收入平均下来,可能比虞博延这个居委会书记还要稍微高一点。
所以,在其他人看来,这两人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是十分登对的吗?
为此抛起结发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甚至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
****
跟北京写字楼里的高知白领们比,平港市居委会的工作可谓十分悠闲。
当然压力也会有,尤其习惯了做五休二、早八晚五、中午还休息两个小时的作息之后,哪天要是被迫加班到六点乃至于七点钟,办公室里充盈的怨气能够冲破门窗。
这天下午,温知意背着帆布包走出居委会大门时,时间还不超过下午的五点三十分,天亮堂堂的,迎面走来的不少都是熟面孔。
走到单元楼门口,她在夕阳尚未燃尽的余晖里,看见迎面朝她走来的两个小学生。两人都汗津津的,小陈佑的怀里还抱着一只轻度磨损的足球。
两人这时还没注意到温知意,兀自边聊边向前走着,忽然小陈佑说了句什么,小温知意的眼睛一下子睁得大大的,音量跟着拔高了不少,“真的假的?!他真这么说?!”
陈佑自小到大都是一副冷面孔,不管心里的情绪波动有多大,他脸上展露出来的永远都很少很少,听见小温知意的问题,他轻轻点了一下头。
小温知意却是高兴得一下子蹦起来,长长的编成三股编的马尾辫几乎扫到小陈佑的脸,拍着手说:“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我明天——不对,我等下就给敏敏和夏夏打电话,哼,算他识相,不然有他好看的!”
陈佑似乎是皱了皱眉,说话的音量仍是低低的,不过,他话音虽低,距离温知意已经足够近,所以他说出口的那些话,温知意仍然能够听到些许。
温知意听到他对小温知意说:“虽然他害怕了,你们也别太过分,穷寇莫追的故事听说过没有?接下来只要他不来找你们麻烦,你们最好也不要去招惹他。”
小温知意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摆摆手,嗓音快活地说:“知道啦知道啦!我们不会让他太丢人的,我们顶多就是——”
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她看见了温知意,于是一张嫩白小脸上,比花还灿烂的笑容,一霎像八月落在地上的一片雪,眨眼消失不见。
缩了缩脖子,乖乖地喊了一声:“陈阿姨好。”
顺着她的目光看过来,小陈佑跟着喊了一句,“小姨好。”
温知意快速扫了小温知意一眼,朝两人点点头,随后一边迈步朝楼上走去,一边问他俩:“干什么去了?踢球?”
“嗯。”小陈佑点点头。
温知意突然想起来,她小时候有阵子的确挺喜欢踢球,离开平港后她就没踢过了,因为爷爷奶奶不让。
足球篮球什么的,太粗鲁了,他们说,男孩子玩可以,男孩子本来就皮实,摔摔打打都无所谓,女孩子就不行了,女孩子就该安安静静,斯斯文文,像个小公主一样嘛,怎么能跟个野蛮人似的在操场上疯跑呢?身上弄脏了怎么办?那不就不像小公主了?
据此,他们给她报了乐器和舞蹈的班,让她学小提琴和芭蕾舞,最后也没学出什么名堂就是了。
温知意忽然有点记不太清,自己踢球的水平怎么样了,回头看了两个孩子一眼,故意问说:“小意也会踢球?”
她问这句话的时候,小温知意正跟在小陈佑的身后往楼上走,听见她的问题,女孩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眉毛刚刚飞起来,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生生把话憋了回去,最后还是小陈佑替她回答的问题:“她很厉害。”
“欸?真的吗?”温知意有点意外。
小温知意的自制力似乎就那么一点点,听见温知意的话,她再也憋不住了似的,又是骄傲又是激动地说道:“那是当然啦!我带球过人简直不要太牛逼!”
“小学生不能说脏话。”小陈佑提醒她。
“知道啦知道啦!”小温知意不耐烦地摆摆手。
就这么一路说着话,一行人走上三楼,敲开301的门。
他们走进门的时候,陶奶奶陶秋荷已经准备好几人的晚饭了。她见两个孩子踢球踢得一脑门热汗,脸上脏,手和衣服比脸还脏,干脆催他俩去洗澡,洗完再出来吃晚饭。
“小佑等会再洗。”她又说:“小意先洗,小意的衣服在太奶奶的房间里,你婷芳姐姐下午刚刚送来的——就在桌子上,走进去就能看见。”
等小温知意放下小书包,抱着换洗衣物进卫生间洗澡,陶奶奶压低声音告诉正在吃冰激凌的温知意:“小意她妈妈不是被人推了个跟头住院了嘛?怕孩子担心,送我们家来住几天——小佑,别说漏嘴了,知道不知道?”她又对一旁的陈佑道。
小陈佑正在专心喝饮料,听见太奶奶的声音,他点点头,“知道。”
这时,他手里的冰可乐也差不多喝完了,他把可乐罐扔进垃圾桶里,提起他自己和小温知意的小书包,走进他自己的房间里。
温知意其实在医院里看见温宝珍打着石膏的腿时,便把她接下来的安排猜测得七七八八——怎么才能让上小学的女儿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当然是把她送去别人家里。
这次她把小温知意送到了陈佑家,下次就该把她送去爷爷奶奶家了。
“说了住几天了吗?”她挖一勺冰激凌送嘴里。
“这种天气就吃这么冰的东西,也不怕吃坏肚子……”陶奶奶嘀咕一句,嘀咕完了,她走去厨房,再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把勺子,她把勺子伸到温知意面前,跟着挖了一小勺冰激凌,一边告诉温知意:“说是两三天就能出院,我觉得太短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我叫她多住几天,她没说话,估计还是不放心孩子——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嘛?住在我们家,又不是住在别人家,小意还那么听话。”
是啊,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
明明送去外地十几年都没觉得有什么。
温知意耸耸肩,“估计还是不放心店里吧。”
陶奶奶没说话,不知在想事情,还是专心咂摸嘴里的冰激凌,过了一会,“唉,还是太凉了,等天热一点再吃吧。”一边这么说着,她第二次把勺子伸到温知意面前的冰激凌碗里。
****
温宝珍这回总共住了三天院,出院那天下午,她来了一趟陈家,把小温知意接回家。之后又过了接近一个星期,她大概是彻底康复了,亲自登门来陈家道谢,又说要请陈家人吃饭。
她来的时候温知意并不在家,等温知意得到消息,事情已成定局——为了庆祝温宝珍康复,也为了感谢陈家人对小温知意的照顾,星期四晚上,温宝珍会在小意面馆请陈家人吃晚饭。
温知意其实想过这种可能,也提前准备好了拒绝的理由——无功不受禄,带小温知意上下学的是小陈佑,照顾小温知意饮食起居的是陶奶奶,她什么都没做,怎么好意思跟着去吃这顿饭?——可是一旦失去最佳的推脱机会,再开口就会显得突兀又奇怪了。
总不能哪天下班她特地去一趟小意面馆,特地说这番话,多奇怪啊?她也不能直接就不去,陈漫妘也没做什么啊,她一天到晚打麻将,自己儿子都很少管,她怎么就去了呢?莫非她脸皮比一般人要厚?陈丹妘你为什么要让别人觉得你姐姐脸皮厚?难道你对她有意见?还是你对温宝珍一家有意见?
……
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顾虑,到了周四晚上,即便满心不情愿,温知意还是跟奶奶、姐姐和外甥一起,去了小意面馆。
而等她到了地方,她才发现,原来这天不仅仅是温宝珍康复的日子,同时还是她30岁生日。
晚上六七点钟是黄杏街一日之中最热闹的时间段,六点过三分,藏在林立高楼格子一般空间里的生物全部都出来了,街道上车喇叭声和人声相互交织,简直跟一张张蜘蛛网似的,无孔不入。
小意面馆门口却是一派冷清,过路的行人都很少。
因为门上挂了锁,锁后面还挂一个“今日不营业”的木牌。
锁当然不是真挂,只是用铁链在门把手上缠了两圈,木牌也只是摆设,是为了阻挡不相干的人,温知意推开门,走进门里,就见一楼亮着灯,挂在墙上的电视机也亮着,两个小学生坐在距离电视大概3-4排位置的地方,专注看电视机里的内容。
侧过头看一眼,原来是《足球小将》,难怪两个人都看得目不转睛。
温知意跟两个小学生打一声招呼,意料之中得到了非常冷淡的反应——小陈佑还好,他至少看了温知意一眼,小温知意就不行了,她简直跟中了蛊似的,眼睛都不会眨了,嘴巴也微微张开。
温知意忽然觉得她有点好笑,抬起手,揉了一把她软乎乎、毛茸茸的脑袋,朝二楼走去。
除了本次意外有关的内容,他们丝毫没有涉及私人方面的话题。
他们的肢体动作更加常规,要不是郑秀敏和李新巧的表现太奇怪,温知意完全不会将那两人的关系往那方面想。
可是一旦开始那么想,她发现就自己有点停不下来了。
坐在回程的公交车上,她不止一次地往虞博延的方向瞟,瞟得多了,虞博延看她的眼神跟着变得不对劲起来。
“你要是哪里不舒服,”快走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虞博延停下来对温知意道:“可以找王姐请个假。假条没有关系,月底前补上来就行。”
温知意听出他的暗示,整个人一下子尴尬得不行,连连摆手,说自己没有,“没有不舒服。”
“真没有不舒服?”
“真。”
虞博延这才将信将疑地走了。
可是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温知意又忍不住留心去观察他——透过他办公室墙壁百叶窗上坏掉的那几片叶子。虞博延出来倒水或者上厕所的时候,温知意也会条件反射似的,抬头看过去。
她这才发现,自己似乎从没认真观察过这个男人。
在她的印象里,他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一个还算不错的上司,然后呢?没有了,仅此而已,她对他的印象只有这些。
现在换个角度去看——不再只是下属看上司的角度,而是一个女性看男性的角度去看——她才发现,虞博延似乎的确是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男人。
他今年30岁,长得虽然不算特别帅——跟30岁的陈佑比,不算特别帅——但是眼睛很有神,鼻梁也很挺,最重要的是,个子高、身材不错,人也收拾得干净。
他的白衬衫永远干净整洁,西装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
他在本地似乎还有房,工作也稳定。
至于温宝珍……
尽管不愿意承认,各种意义上来说,温宝珍都是个大美人。
她皮肤白,鼻梁挺,个子头,头发因为自然卷曲而显得分外浓密。她的身材虽然不属于通俗意义的好——胸大腰细屁股翘——因为常年从事劳动而显得格外粗壮和大腿和胳膊,给人以阳光和健康的美感。
温知意的卷头发和粗大腿便是遗传自温宝珍,从前她很嫌弃这两样东西,而现在,当她尝试从一个角度去看温宝珍,她才发现,陈佑口中的【不丑】【喜欢】以及【你的审美已经被扭曲了,你知道吗温知意?】并不是被纠缠太多而迫不得已给出的敷衍之辞。
温宝珍的经济条件似乎也不错,看小意面馆每日的客流量,她每个月的收入平均下来,可能比虞博延这个居委会书记还要稍微高一点。
所以,在其他人看来,这两人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是十分登对的吗?
为此抛起结发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甚至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
****
跟北京写字楼里的高知白领们比,平港市居委会的工作可谓十分悠闲。
当然压力也会有,尤其习惯了做五休二、早八晚五、中午还休息两个小时的作息之后,哪天要是被迫加班到六点乃至于七点钟,办公室里充盈的怨气能够冲破门窗。
这天下午,温知意背着帆布包走出居委会大门时,时间还不超过下午的五点三十分,天亮堂堂的,迎面走来的不少都是熟面孔。
走到单元楼门口,她在夕阳尚未燃尽的余晖里,看见迎面朝她走来的两个小学生。两人都汗津津的,小陈佑的怀里还抱着一只轻度磨损的足球。
两人这时还没注意到温知意,兀自边聊边向前走着,忽然小陈佑说了句什么,小温知意的眼睛一下子睁得大大的,音量跟着拔高了不少,“真的假的?!他真这么说?!”
陈佑自小到大都是一副冷面孔,不管心里的情绪波动有多大,他脸上展露出来的永远都很少很少,听见小温知意的问题,他轻轻点了一下头。
小温知意却是高兴得一下子蹦起来,长长的编成三股编的马尾辫几乎扫到小陈佑的脸,拍着手说:“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我明天——不对,我等下就给敏敏和夏夏打电话,哼,算他识相,不然有他好看的!”
陈佑似乎是皱了皱眉,说话的音量仍是低低的,不过,他话音虽低,距离温知意已经足够近,所以他说出口的那些话,温知意仍然能够听到些许。
温知意听到他对小温知意说:“虽然他害怕了,你们也别太过分,穷寇莫追的故事听说过没有?接下来只要他不来找你们麻烦,你们最好也不要去招惹他。”
小温知意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摆摆手,嗓音快活地说:“知道啦知道啦!我们不会让他太丢人的,我们顶多就是——”
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她看见了温知意,于是一张嫩白小脸上,比花还灿烂的笑容,一霎像八月落在地上的一片雪,眨眼消失不见。
缩了缩脖子,乖乖地喊了一声:“陈阿姨好。”
顺着她的目光看过来,小陈佑跟着喊了一句,“小姨好。”
温知意快速扫了小温知意一眼,朝两人点点头,随后一边迈步朝楼上走去,一边问他俩:“干什么去了?踢球?”
“嗯。”小陈佑点点头。
温知意突然想起来,她小时候有阵子的确挺喜欢踢球,离开平港后她就没踢过了,因为爷爷奶奶不让。
足球篮球什么的,太粗鲁了,他们说,男孩子玩可以,男孩子本来就皮实,摔摔打打都无所谓,女孩子就不行了,女孩子就该安安静静,斯斯文文,像个小公主一样嘛,怎么能跟个野蛮人似的在操场上疯跑呢?身上弄脏了怎么办?那不就不像小公主了?
据此,他们给她报了乐器和舞蹈的班,让她学小提琴和芭蕾舞,最后也没学出什么名堂就是了。
温知意忽然有点记不太清,自己踢球的水平怎么样了,回头看了两个孩子一眼,故意问说:“小意也会踢球?”
她问这句话的时候,小温知意正跟在小陈佑的身后往楼上走,听见她的问题,女孩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眉毛刚刚飞起来,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生生把话憋了回去,最后还是小陈佑替她回答的问题:“她很厉害。”
“欸?真的吗?”温知意有点意外。
小温知意的自制力似乎就那么一点点,听见温知意的话,她再也憋不住了似的,又是骄傲又是激动地说道:“那是当然啦!我带球过人简直不要太牛逼!”
“小学生不能说脏话。”小陈佑提醒她。
“知道啦知道啦!”小温知意不耐烦地摆摆手。
就这么一路说着话,一行人走上三楼,敲开301的门。
他们走进门的时候,陶奶奶陶秋荷已经准备好几人的晚饭了。她见两个孩子踢球踢得一脑门热汗,脸上脏,手和衣服比脸还脏,干脆催他俩去洗澡,洗完再出来吃晚饭。
“小佑等会再洗。”她又说:“小意先洗,小意的衣服在太奶奶的房间里,你婷芳姐姐下午刚刚送来的——就在桌子上,走进去就能看见。”
等小温知意放下小书包,抱着换洗衣物进卫生间洗澡,陶奶奶压低声音告诉正在吃冰激凌的温知意:“小意她妈妈不是被人推了个跟头住院了嘛?怕孩子担心,送我们家来住几天——小佑,别说漏嘴了,知道不知道?”她又对一旁的陈佑道。
小陈佑正在专心喝饮料,听见太奶奶的声音,他点点头,“知道。”
这时,他手里的冰可乐也差不多喝完了,他把可乐罐扔进垃圾桶里,提起他自己和小温知意的小书包,走进他自己的房间里。
温知意其实在医院里看见温宝珍打着石膏的腿时,便把她接下来的安排猜测得七七八八——怎么才能让上小学的女儿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当然是把她送去别人家里。
这次她把小温知意送到了陈佑家,下次就该把她送去爷爷奶奶家了。
“说了住几天了吗?”她挖一勺冰激凌送嘴里。
“这种天气就吃这么冰的东西,也不怕吃坏肚子……”陶奶奶嘀咕一句,嘀咕完了,她走去厨房,再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把勺子,她把勺子伸到温知意面前,跟着挖了一小勺冰激凌,一边告诉温知意:“说是两三天就能出院,我觉得太短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我叫她多住几天,她没说话,估计还是不放心孩子——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嘛?住在我们家,又不是住在别人家,小意还那么听话。”
是啊,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
明明送去外地十几年都没觉得有什么。
温知意耸耸肩,“估计还是不放心店里吧。”
陶奶奶没说话,不知在想事情,还是专心咂摸嘴里的冰激凌,过了一会,“唉,还是太凉了,等天热一点再吃吧。”一边这么说着,她第二次把勺子伸到温知意面前的冰激凌碗里。
****
温宝珍这回总共住了三天院,出院那天下午,她来了一趟陈家,把小温知意接回家。之后又过了接近一个星期,她大概是彻底康复了,亲自登门来陈家道谢,又说要请陈家人吃饭。
她来的时候温知意并不在家,等温知意得到消息,事情已成定局——为了庆祝温宝珍康复,也为了感谢陈家人对小温知意的照顾,星期四晚上,温宝珍会在小意面馆请陈家人吃晚饭。
温知意其实想过这种可能,也提前准备好了拒绝的理由——无功不受禄,带小温知意上下学的是小陈佑,照顾小温知意饮食起居的是陶奶奶,她什么都没做,怎么好意思跟着去吃这顿饭?——可是一旦失去最佳的推脱机会,再开口就会显得突兀又奇怪了。
总不能哪天下班她特地去一趟小意面馆,特地说这番话,多奇怪啊?她也不能直接就不去,陈漫妘也没做什么啊,她一天到晚打麻将,自己儿子都很少管,她怎么就去了呢?莫非她脸皮比一般人要厚?陈丹妘你为什么要让别人觉得你姐姐脸皮厚?难道你对她有意见?还是你对温宝珍一家有意见?
……
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顾虑,到了周四晚上,即便满心不情愿,温知意还是跟奶奶、姐姐和外甥一起,去了小意面馆。
而等她到了地方,她才发现,原来这天不仅仅是温宝珍康复的日子,同时还是她30岁生日。
晚上六七点钟是黄杏街一日之中最热闹的时间段,六点过三分,藏在林立高楼格子一般空间里的生物全部都出来了,街道上车喇叭声和人声相互交织,简直跟一张张蜘蛛网似的,无孔不入。
小意面馆门口却是一派冷清,过路的行人都很少。
因为门上挂了锁,锁后面还挂一个“今日不营业”的木牌。
锁当然不是真挂,只是用铁链在门把手上缠了两圈,木牌也只是摆设,是为了阻挡不相干的人,温知意推开门,走进门里,就见一楼亮着灯,挂在墙上的电视机也亮着,两个小学生坐在距离电视大概3-4排位置的地方,专注看电视机里的内容。
侧过头看一眼,原来是《足球小将》,难怪两个人都看得目不转睛。
温知意跟两个小学生打一声招呼,意料之中得到了非常冷淡的反应——小陈佑还好,他至少看了温知意一眼,小温知意就不行了,她简直跟中了蛊似的,眼睛都不会眨了,嘴巴也微微张开。
温知意忽然觉得她有点好笑,抬起手,揉了一把她软乎乎、毛茸茸的脑袋,朝二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