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飞雪,满地皆白。
泠泠雪径于长亭蜿蜒,青色瓦檐下垂挂着根根晶莹的冰棱。
蔺府。
曲折游廊之间,几位女史捧着托盘匆匆而行。
跟在末尾的几个小丫鬟是刚入府不久的,边走边转着眼珠新奇般四处张望。
“翠云姐姐,咱们送的这几件冬衣可是去给府里五姑娘送的?”
这群女史中,数兰芳年纪最小,心里藏不住事,想什么便直接问了出来。
她身后的另一个丫鬟闻声也好奇道:“听说这五姑娘从小走失,也才刚寻回不久,但一直深居简出的,咱们这批新入府的都还没见过她呢……”
“咦,这五姑娘何以这般?”
翠云资历老些,半天不说话,摆足了府里旧人的架子。
直到勾得她们心痒难耐,她才哼笑一声,慢悠悠开口:“可不是嘛,这五姑娘自打参加琼林宴落水后,身子一直病怏怏的,这也还是老太君心疼她从小走丢,才事事想着她,府里赶制的第一批冬衣便让我们头一个送去给她……”
“但要我说五姑娘身子这般弱不禁风,是个没福气的,给了她这泼天富贵也接不住。”
领头的女史见她们越讲越不成规矩,方厉声呵斥道:“主子家的事情岂容你们置喙,当心崔姑姑知道了有你们好受的。”
闻言,这三个丫鬟飞快垂下脑袋,总算安分下来。
“诶,青黛,你对那五姑娘不好奇吗?”兰芳见好姐妹青黛一直低着头,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忍不住压低嗓子小声问她。
那个叫青黛的抬头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庞。
她张嘴刚准备说些什么,一个急切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前面那几个丫头,速来前院搭把手,侯爷和二公子一同入府了,前院人手不够……”
月落院。
此处颇为僻静,倏尔传来几声轻微叩门声,女史阿春听到声响便出来瞧了一眼。
她将管事院女史送来的冬衣安置好后,刚撩起帘笼进厢房,便见自家姑娘正懒懒趴在窗台前,任由冷风裹着细雪拂过她的脸颊。
外头风刺冷,这可把阿春吓了一跳。
她脚步轻快,三步并作两步便到了沈衿月身侧。
阿春边支下窗架将外头的寒意阻隔,边转头叮嘱道:“姑娘本就病着,可别在牖口儿吹风了,仔细又贪了凉。”
说罢,她又不成器似地剜了一眼在旁边伺候的小丫鬟,呵斥道:“你也是,也不拦着点姑娘。”
小丫鬟瑟缩着低下头,不敢言语。
“无妨,是我自己的问题。”
少女温柔的声音响起,于是阿春没再斥那丫头了,只吩咐道:“还不将那姜汤端上来给姑娘驱驱寒。”
厢房内暖意攀上,而外面远远传来一阵鞭炮声,在这寂静清幽的小院显得格外清晰。
半趴在软榻上的少女双眼圆睁,似是好奇问道:“阿春,今日是什么日子?”
阿春轻笑一声:“姑娘莫不是被风吹晕了头,今日可是二公子回京之日啊。听闻此次圣上又为二公子升了官,老太君遂命府中众人一同庆祝此等吉日……”
二公子?蔺淮?
沈衿月兀地咽了下喉咙,手心亦是骤然握紧了几分。
却见她抬头一瞬不瞬盯着阿春,问:“蔺……哥哥,不是要年后才能回来吗?”
阿春略微惊诧:“二公子听闻姑娘落水了,便提早处理完公事回来了……此事在姑娘醒的那天,老太君已经和您说过呀。”
沈衿月彼时只当蔺淮所写乃场面之辞,毕竟他离京不足两月,岂会为她专程返回?
莫非,是为同她一齐落水的傅三娘子?
他是来兴师问罪的?
可当时状况,他若是有心打听,必知傅三娘子落水与她并无干系。
但蔺淮此人,表面上端着一副风光霁月的做派,实则阴狠毒辣、睚眦必报,此番她虽是无心波及旁人,但终究是因为她伤了他心尖子上的姑娘。
她犹记得丞相家公子就是因险些侮辱了傅三娘子,蔺淮便肆无忌惮将其诛杀。
想到蔺淮那些狠辣手段,沈衿月不禁胆寒。
“姑娘,姑娘?”
阿春连声呼唤,沈衿月方回神过来。
阿春以袖掩面,轻笑:“想必姑娘怕是高兴坏了,竟然都出了神……”
“二公子此时应是入了府邸,早些时候老太君还遣女史来问过,但当时姑娘正睡着,便没有打扰姑娘,现下姑娘可要一同迎接二公子?”
沈衿月尽量装作平静模样,小口啜着身侧丫鬟递上来的姜茶,只一口那辛辣感顿时涌上喉间。
她趁势咳嗽了几声,却没想到咳到牵扯心肺,咳得一发不可收拾,连眼泪都溢了出来。
“姑娘,您这是怎么了?”阿春吓坏了,连忙拍着她的背为她顺气。
沈衿月勉强稳住心神,清哑着嗓,道:“阿春,把屋门都关紧些,我好冷。”
阿春不敢耽搁,赶忙照做,甚至还将暖炉移到了她身侧。
暖炉中黑炭燃烧着,偶尔乍现出炙红的火星,炉口处升起云雾似的袅袅白烟,一时恍了她的眼。
不肖时,周身渐渐流动着暖意,熏得面色多了几分血色,同时也平缓了沈衿月冰凉的内心。
阿春目光关怀,小心翼翼询问:“姑娘可好些?”
对上阿春紧张关切的目光,沈衿月微微扯起一抹笑:“好多了。”
她虚弱无力地掩着帕子又咳了几声,话语稍转:“但是,我生着病,怕过了病气给哥哥,你去前厅告诉老太君一声,就说我身子不适,恕我不能相迎。”
少女纤瘦的身子静静靠在床边,面庞没有半分血色,只有眼角润着泪珠微微泛红,任谁看都是一副病病殃殃、弱柳扶风的样子。
阿春心疼极了,忙道:“好,姑娘好生歇息,奴婢去说。”
不一会儿,阿春就回来了,脸上还带着喜色。
“姑娘,奴婢到前厅的时候,二公子正和侯爷老太君说话呢,二公子听说姑娘还病着,已经亲自赶来看望姑娘了,想必这会子应该到了附近的岑芳阁。”
沈衿月尚来不及反应,门外就传来一阵响动,还有门口小厮通传的声音:“五姑娘,二公子来了。”
她神色微顿,随后她嘴角牵起一抹苍白的笑容,急急起身:“快,扶我去……”
话未说完,她再次捂着帕子咳起来,这次咳得是撕心裂肺。
阿春吓坏了,急忙制止她:“姑娘,您可别动了。”
“可是,哥哥还在外头,我……”
阿春忙接过话:“姑娘,都什么时候了,还是自己身子最重要,奴婢这就去和二公子言明,相信二公子会理解的。”
沈衿月泪眼汪汪,几经犹豫,最后很是“无奈”道:“也只好如此了,你去和哥哥说,我改日亲自向哥哥请罪。”
院落中,漫雪簌簌而下,纷扬冷冽,裹挟着寒凉的瑟意。
寒风渐起,掀起那静静站立的白袍青年衣袂一角,引得腰间的白玉配饰叮当作响。
周遭跪了一地的人,偶尔有胆大的朝他看去,眼中皆是毫不掩饰的惊艳。
青年外披着一身莲青色鹤氅,身形清瘦,姿容绝滟。
他撑着一把竹青纸伞,长身而立,宽大的素白衣袖轻轻垂下,衬得握着伞骨的手愈发清瘦莹白,仿佛镀了一层冷光。
他面容清隽温润,薄淡的唇掀着若有似无的弧度,矜贵淡漠却不清冷疏离。
这种没有距离感的风姿,最是容易俘获少女的芳心,是以,院中不少丫鬟都红了脸。
周遭满地白茫,银装素裹。
身侧的枯树枝桠盖过亭院的碧阑雕檐,婆娑摇曳,更是增添了几分如画意境。
但画中郎君如皎月,漫天雪光也不及公子半分清辉。
“咯吱”的屋门推动声,突兀的扰了此刻的美景。
阿春望着院中一排肃穆而立的侍卫,心中忐忑的同时也多了几分惊奇。
是了,二公子以前身边往往只跟着一个小厮,如今成了朝中重臣,排场也自然气派了不少。
她不敢耽搁,在为首的青年面前跪下,恭恭敬敬行礼道:“奴婢见过二公子。”
蔺淮只淡淡扫了一眼她身后再次紧闭的屋门,并未言语。
阿春咬了咬牙,压下内心忐忑再次道:“二公子,姑娘病着,不能吹风,恐怕不能出来与二公子相见……”
阿春声音越来越小,同时心里也莫名慌乱起来。
蔺淮还是没有说话,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
只是他垂下的鸦睫拓下淡淡的阴翳,遮掩了眸中寒色。
阿春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二公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儒雅温润,可是她就是有些怵眼前的青年。
她慌乱垂着脑袋,不敢抬头再看这位年纪轻轻就已是新贵权臣的二公子。
余光中,只能看见他半边清雅的素色衣角,似无暇白玉,在冷风中藏着萧疏的冷寂。
院中的气氛逐渐凝固,诡异到可怕。
蔺淮静静撑着伞,倏尔微风掠过浸上霜雪的裙裾,只见他步履轻缓,从阿春身旁踱步而去。
最后直直停在了那扇紧闭的紫檀门前。
他抬手,一只修长骨感的手指微弯,轻轻扣了扣门。
“月笙,哥哥回来了。”
青年的声音清浅悦耳,分外好听,却让屋内的沈衿月心中一惊。
沈衿月知道此时她若再逃避,不仅会让蔺淮愈发记她一笔,只怕还会引起府中其他人的怀疑。
于是,她狠心掐了自己一把,硬生生把自己弄哭。
再张嘴说话时,她声音多了几分娇弱的哭腔。
“哥哥,是你吗?”
沉默了几秒后。
屋外,青年嗓音清朗。
“是我。”
而屋内,少女原本虚弱的声调顿扬,带着几分雀跃。
“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话音刚落,少女似乎是太过激动,居然开始咳嗽不止。
隔着一扇门的蔺淮安静站着,等屋内少女缓过来了,他才温声开口询问:“月笙,还好吗?”
“劳二哥记挂了。”
少女又咳了一声,幽幽叹了一口气:“也怪我如今生着病,唯恐过了病气,还望哥哥恕妹妹不能相迎。”
沉寂片刻,青年突然轻笑了起来。
他音色如玉石般清润,尾音带着浅薄的笑意。
“你知道的,哥哥向来不会在乎这些的。”
明明是再正常不过的话语,但沈衿月却莫名后背发凉。
她眸色渐沉,手心也攥紧了几分。
今日,是真的躲不过了吗?
琉璃玉石香炉缭绕着烟雾,丝丝缕缕弥漫又散开,偶有浮沉,最后飘渺溶于空中。
而沈衿月的内心亦是沉沉浮浮。
就当她心一横,准备推门时,一道冷硬威严的女声响起。
“蔺侍中如今好大的架子,今日是非要逼着我病中的女儿与你相见吗?”
沈衿月动作一顿。
她凝神靠近门旁听着外面的动静。
泠泠雪径于长亭蜿蜒,青色瓦檐下垂挂着根根晶莹的冰棱。
蔺府。
曲折游廊之间,几位女史捧着托盘匆匆而行。
跟在末尾的几个小丫鬟是刚入府不久的,边走边转着眼珠新奇般四处张望。
“翠云姐姐,咱们送的这几件冬衣可是去给府里五姑娘送的?”
这群女史中,数兰芳年纪最小,心里藏不住事,想什么便直接问了出来。
她身后的另一个丫鬟闻声也好奇道:“听说这五姑娘从小走失,也才刚寻回不久,但一直深居简出的,咱们这批新入府的都还没见过她呢……”
“咦,这五姑娘何以这般?”
翠云资历老些,半天不说话,摆足了府里旧人的架子。
直到勾得她们心痒难耐,她才哼笑一声,慢悠悠开口:“可不是嘛,这五姑娘自打参加琼林宴落水后,身子一直病怏怏的,这也还是老太君心疼她从小走丢,才事事想着她,府里赶制的第一批冬衣便让我们头一个送去给她……”
“但要我说五姑娘身子这般弱不禁风,是个没福气的,给了她这泼天富贵也接不住。”
领头的女史见她们越讲越不成规矩,方厉声呵斥道:“主子家的事情岂容你们置喙,当心崔姑姑知道了有你们好受的。”
闻言,这三个丫鬟飞快垂下脑袋,总算安分下来。
“诶,青黛,你对那五姑娘不好奇吗?”兰芳见好姐妹青黛一直低着头,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忍不住压低嗓子小声问她。
那个叫青黛的抬头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庞。
她张嘴刚准备说些什么,一个急切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前面那几个丫头,速来前院搭把手,侯爷和二公子一同入府了,前院人手不够……”
月落院。
此处颇为僻静,倏尔传来几声轻微叩门声,女史阿春听到声响便出来瞧了一眼。
她将管事院女史送来的冬衣安置好后,刚撩起帘笼进厢房,便见自家姑娘正懒懒趴在窗台前,任由冷风裹着细雪拂过她的脸颊。
外头风刺冷,这可把阿春吓了一跳。
她脚步轻快,三步并作两步便到了沈衿月身侧。
阿春边支下窗架将外头的寒意阻隔,边转头叮嘱道:“姑娘本就病着,可别在牖口儿吹风了,仔细又贪了凉。”
说罢,她又不成器似地剜了一眼在旁边伺候的小丫鬟,呵斥道:“你也是,也不拦着点姑娘。”
小丫鬟瑟缩着低下头,不敢言语。
“无妨,是我自己的问题。”
少女温柔的声音响起,于是阿春没再斥那丫头了,只吩咐道:“还不将那姜汤端上来给姑娘驱驱寒。”
厢房内暖意攀上,而外面远远传来一阵鞭炮声,在这寂静清幽的小院显得格外清晰。
半趴在软榻上的少女双眼圆睁,似是好奇问道:“阿春,今日是什么日子?”
阿春轻笑一声:“姑娘莫不是被风吹晕了头,今日可是二公子回京之日啊。听闻此次圣上又为二公子升了官,老太君遂命府中众人一同庆祝此等吉日……”
二公子?蔺淮?
沈衿月兀地咽了下喉咙,手心亦是骤然握紧了几分。
却见她抬头一瞬不瞬盯着阿春,问:“蔺……哥哥,不是要年后才能回来吗?”
阿春略微惊诧:“二公子听闻姑娘落水了,便提早处理完公事回来了……此事在姑娘醒的那天,老太君已经和您说过呀。”
沈衿月彼时只当蔺淮所写乃场面之辞,毕竟他离京不足两月,岂会为她专程返回?
莫非,是为同她一齐落水的傅三娘子?
他是来兴师问罪的?
可当时状况,他若是有心打听,必知傅三娘子落水与她并无干系。
但蔺淮此人,表面上端着一副风光霁月的做派,实则阴狠毒辣、睚眦必报,此番她虽是无心波及旁人,但终究是因为她伤了他心尖子上的姑娘。
她犹记得丞相家公子就是因险些侮辱了傅三娘子,蔺淮便肆无忌惮将其诛杀。
想到蔺淮那些狠辣手段,沈衿月不禁胆寒。
“姑娘,姑娘?”
阿春连声呼唤,沈衿月方回神过来。
阿春以袖掩面,轻笑:“想必姑娘怕是高兴坏了,竟然都出了神……”
“二公子此时应是入了府邸,早些时候老太君还遣女史来问过,但当时姑娘正睡着,便没有打扰姑娘,现下姑娘可要一同迎接二公子?”
沈衿月尽量装作平静模样,小口啜着身侧丫鬟递上来的姜茶,只一口那辛辣感顿时涌上喉间。
她趁势咳嗽了几声,却没想到咳到牵扯心肺,咳得一发不可收拾,连眼泪都溢了出来。
“姑娘,您这是怎么了?”阿春吓坏了,连忙拍着她的背为她顺气。
沈衿月勉强稳住心神,清哑着嗓,道:“阿春,把屋门都关紧些,我好冷。”
阿春不敢耽搁,赶忙照做,甚至还将暖炉移到了她身侧。
暖炉中黑炭燃烧着,偶尔乍现出炙红的火星,炉口处升起云雾似的袅袅白烟,一时恍了她的眼。
不肖时,周身渐渐流动着暖意,熏得面色多了几分血色,同时也平缓了沈衿月冰凉的内心。
阿春目光关怀,小心翼翼询问:“姑娘可好些?”
对上阿春紧张关切的目光,沈衿月微微扯起一抹笑:“好多了。”
她虚弱无力地掩着帕子又咳了几声,话语稍转:“但是,我生着病,怕过了病气给哥哥,你去前厅告诉老太君一声,就说我身子不适,恕我不能相迎。”
少女纤瘦的身子静静靠在床边,面庞没有半分血色,只有眼角润着泪珠微微泛红,任谁看都是一副病病殃殃、弱柳扶风的样子。
阿春心疼极了,忙道:“好,姑娘好生歇息,奴婢去说。”
不一会儿,阿春就回来了,脸上还带着喜色。
“姑娘,奴婢到前厅的时候,二公子正和侯爷老太君说话呢,二公子听说姑娘还病着,已经亲自赶来看望姑娘了,想必这会子应该到了附近的岑芳阁。”
沈衿月尚来不及反应,门外就传来一阵响动,还有门口小厮通传的声音:“五姑娘,二公子来了。”
她神色微顿,随后她嘴角牵起一抹苍白的笑容,急急起身:“快,扶我去……”
话未说完,她再次捂着帕子咳起来,这次咳得是撕心裂肺。
阿春吓坏了,急忙制止她:“姑娘,您可别动了。”
“可是,哥哥还在外头,我……”
阿春忙接过话:“姑娘,都什么时候了,还是自己身子最重要,奴婢这就去和二公子言明,相信二公子会理解的。”
沈衿月泪眼汪汪,几经犹豫,最后很是“无奈”道:“也只好如此了,你去和哥哥说,我改日亲自向哥哥请罪。”
院落中,漫雪簌簌而下,纷扬冷冽,裹挟着寒凉的瑟意。
寒风渐起,掀起那静静站立的白袍青年衣袂一角,引得腰间的白玉配饰叮当作响。
周遭跪了一地的人,偶尔有胆大的朝他看去,眼中皆是毫不掩饰的惊艳。
青年外披着一身莲青色鹤氅,身形清瘦,姿容绝滟。
他撑着一把竹青纸伞,长身而立,宽大的素白衣袖轻轻垂下,衬得握着伞骨的手愈发清瘦莹白,仿佛镀了一层冷光。
他面容清隽温润,薄淡的唇掀着若有似无的弧度,矜贵淡漠却不清冷疏离。
这种没有距离感的风姿,最是容易俘获少女的芳心,是以,院中不少丫鬟都红了脸。
周遭满地白茫,银装素裹。
身侧的枯树枝桠盖过亭院的碧阑雕檐,婆娑摇曳,更是增添了几分如画意境。
但画中郎君如皎月,漫天雪光也不及公子半分清辉。
“咯吱”的屋门推动声,突兀的扰了此刻的美景。
阿春望着院中一排肃穆而立的侍卫,心中忐忑的同时也多了几分惊奇。
是了,二公子以前身边往往只跟着一个小厮,如今成了朝中重臣,排场也自然气派了不少。
她不敢耽搁,在为首的青年面前跪下,恭恭敬敬行礼道:“奴婢见过二公子。”
蔺淮只淡淡扫了一眼她身后再次紧闭的屋门,并未言语。
阿春咬了咬牙,压下内心忐忑再次道:“二公子,姑娘病着,不能吹风,恐怕不能出来与二公子相见……”
阿春声音越来越小,同时心里也莫名慌乱起来。
蔺淮还是没有说话,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
只是他垂下的鸦睫拓下淡淡的阴翳,遮掩了眸中寒色。
阿春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二公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儒雅温润,可是她就是有些怵眼前的青年。
她慌乱垂着脑袋,不敢抬头再看这位年纪轻轻就已是新贵权臣的二公子。
余光中,只能看见他半边清雅的素色衣角,似无暇白玉,在冷风中藏着萧疏的冷寂。
院中的气氛逐渐凝固,诡异到可怕。
蔺淮静静撑着伞,倏尔微风掠过浸上霜雪的裙裾,只见他步履轻缓,从阿春身旁踱步而去。
最后直直停在了那扇紧闭的紫檀门前。
他抬手,一只修长骨感的手指微弯,轻轻扣了扣门。
“月笙,哥哥回来了。”
青年的声音清浅悦耳,分外好听,却让屋内的沈衿月心中一惊。
沈衿月知道此时她若再逃避,不仅会让蔺淮愈发记她一笔,只怕还会引起府中其他人的怀疑。
于是,她狠心掐了自己一把,硬生生把自己弄哭。
再张嘴说话时,她声音多了几分娇弱的哭腔。
“哥哥,是你吗?”
沉默了几秒后。
屋外,青年嗓音清朗。
“是我。”
而屋内,少女原本虚弱的声调顿扬,带着几分雀跃。
“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话音刚落,少女似乎是太过激动,居然开始咳嗽不止。
隔着一扇门的蔺淮安静站着,等屋内少女缓过来了,他才温声开口询问:“月笙,还好吗?”
“劳二哥记挂了。”
少女又咳了一声,幽幽叹了一口气:“也怪我如今生着病,唯恐过了病气,还望哥哥恕妹妹不能相迎。”
沉寂片刻,青年突然轻笑了起来。
他音色如玉石般清润,尾音带着浅薄的笑意。
“你知道的,哥哥向来不会在乎这些的。”
明明是再正常不过的话语,但沈衿月却莫名后背发凉。
她眸色渐沉,手心也攥紧了几分。
今日,是真的躲不过了吗?
琉璃玉石香炉缭绕着烟雾,丝丝缕缕弥漫又散开,偶有浮沉,最后飘渺溶于空中。
而沈衿月的内心亦是沉沉浮浮。
就当她心一横,准备推门时,一道冷硬威严的女声响起。
“蔺侍中如今好大的架子,今日是非要逼着我病中的女儿与你相见吗?”
沈衿月动作一顿。
她凝神靠近门旁听着外面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