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透过云层照在灶房升起的白烟上,远方传来鸡鸣几声,周骊熟练在灶房里熬药。药气苦涩,他皱动鼻子,将蒲扇拿更远些。
没想到莫野清醒后还会有这么多问题,难怪阿爹说后续一系列调理才是麻烦事。
寒气仍在体内乱游,随时都会有新的病症,前天突发咳疾,咽喉疼痛,阿爹断诊是风寒犯肺,新开了一副方子。
可至今三天,未见好转。
万幸这人是个不挑嘴的,药味再酸涩也能咽下,甚至,甘之如饴。
周骊将空碗摆放一旁,起身掀开被子。莫野熟练将腹部衣服拉直肚脐,露出空来。周骊将艾绒点燃,隔姜放在关元穴上,静静等候。
一缕白烟袅袅飘起,莫野压着咽部不适,忍住咳嗽,怕那艾绒掉落皮肤,烫出个疤来。不过这艾草怎么一股旱烟味,呛得他难受。
转过头想避开,却见周骊眉头皱着,眼神空洞,在发呆?
也是该歇息。
这几天周骊忙进忙出,白天给他熬药艾灸,忙完要去药铺抓药,日落归来后便捧着本书不放手,学到深夜。眼下乌青越来越重,走路似乎也不稳,好几次都平地绊一跤。
他开过口让周骊歇息,周骊也只是嗯一声,不再理人。
周骊看着温和恬淡,却不爱理人。周大夫看着冷肃,却话多一些,言语如同春风,体贴和煦。
父子两正好相反。
莫野轻叹了口气。
周骊注意到他的叹息,回过神来,瞧那艾绒一眼,安好无事。顺着莫野的视线看过去,窗台那盆草在风中轻轻颤动,叶片在光下叮当闪烁。
周骊陷入深思。
他走时总会将门关上,避免风邪再度侵入,可这屋子里又没一个活物,莫野一个人从白天待到黑夜,只能看着那草在风中动动,解解乏闷。
是无趣了些。
艾绒燃尽,他收拾好灰尘,把被子掖好,走出屋门。
“今天怎么不关门?”
莫野好奇望过去,片刻功夫,周骊揣着两盆花回来,走到窗台处,一左一右摆放妥当,满足点头。
“我走了。”周骊淡淡一笑,甚至有些得意,出门,闭紧屋子。
莫野盯着那两盆新花,发出感叹,看来周骊是真不会养花。
一盆是意外,搬来这两盆......
也是很特别。
秃鸡似的。
莫野嫌弃地眨眨眼,猛然翻身,拉上被子,眼不见为净。
可接连几天,周骊总会做些莫名奇妙的事情。
有时会拿根狗尾巴草插进窗缝,让它在空中晃悠。有时会拿个铃铛挂在窗台,风一吹叮当作响。这倒也罢了,莫野只当他是无聊随便捡些小玩意。
可事情渐渐变得不太对劲。
隔壁婶子的鸡,对面张叔的狗,都会在这个房内待上半天,再到晚上消失。
药铺还帮人照看牲口?
莫野百思不得其解,既要照看为什么不放到院子里,放这屋里干什么?
还没询问,第二日周骊又带了只猫回来。这猫可了不得。通体金黄,毛发又炸又蓬,脸像被打了一拳深凹进去,眼睛裹着一圈黑线往上吊,叫声嘶哑,活像是来索命的。
那猫见周骊离开,伸直爪子噌噌挠门也要离开,可谁能给它开门?
猛地,猫转身一个跃步跳到床头,两个吊梢眼死死看着人,动也不动,突然嗷呜嗷呜嚎丧一般叫喊起来。
莫野避得开那双鬼眼,避不开这穿耳魔音。
好不容易猫跑远些,却是跑到那窗台边拨动铃铛,铃铛一声,它一声。
叫声从嗷呜嗷呜变成了更加沙哑的“要无要无”
……
莫野感觉自己是要无了。
冬天,果然是寒冷的季节。
药铺,周骊接连打着喷嚏,暗自纳闷。周玉安闻声抬头,问道:“怎么了?”
“没事,可能被艾草味呛到了。”周骊摇摇脑袋。这两日发烧咳嗽的人尤其多,除抓药以为,他都会在阿爹照看下给人施针,艾灸。
就在东边窄床上,离桌案处不远。
人们排排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安静极了。要是有新人坐过来,就伸长脖子,看周骊将银针轻提慢捻,扎进皮肤。
“那么长的针,扎进去不疼?”对面开方的男人撇撇嘴。
受针的人嘴一横,不屑道:“土包子,不疼。就是有点酸,扎进去啊,我这嗓子眼立马就松快了。神奇神奇。”说完看向周骊,嘻嘻一笑,“谢谢小骊。”
“静候两刻钟,手不要乱动。”
周骊笑笑,折身走向柜台。
那还有一叠药方等着他,一个个将药包好递到病人手上,仔细嘱托一遍。再抬头注意那边艾灸的情况。估摸着时间差不多,走到窄床边看看受针情况,一一细细拔出。
病人如同小鸡崽乖觉等待,周骊仔细辨别银针进气情况,观察皮肤周围是否泛红,确保无误后,和阿爹说一声,检查后让人拿药离开。
待病人离开后,他坐在窄床上喘息。
真累,一动也不想动。
周玉安瞧了一眼,无奈笑笑。起身去柜台抓药,送走最后几位病人。来到周骊身边,陪着他一同坐下。
天边镶嵌一抹橘红,偶尔有飞鸟掠过,留下黑影。
周骊后脑抵墙,昏昏欲睡。
“这么累吗?”
周玉安注视着周骊,孩子好像都是突然一瞬间长大,前几日还消沉落寞躲在人后的小孩,现在还真有了当大夫的样子。
闭眼片刻,周骊坐直伸个懒腰,强行打起精神看向阿爹,“不累了。”
“看书和上手感觉不同吧。”周玉安问道,“看你现在的样子,愈发熟练。”
周骊认真点头,思索行针感觉,“一旦找到那正确穴位,身体会自己带着针走。艾灸时也是,身体好像会吸入那股烟气,直达病底。”
他震服于这一切奇妙感觉,“好像不是我在施针,是针与艾草在借我的手去找患病的身体。不是,嗯......”
他说不出来,憋闷看向周玉安。
“是身体告诉你它需要什么。”周玉安看向周骊。
“对!”周骊豁然开朗,是身体告诉他,需要什么,需要怎么做,缠绕的线团终于理开,整个人无比通畅。“爹,你也是这种感觉吗?”
周玉安点头,露出欣慰的笑,“一直都是这样。”
两人一言一语交谈着行医的感受,不像父子,倒像是一对难得的知己好友。周骊以往对阿爹只是崇拜尊敬,这一刻,才真正觉得与阿爹亲近热络。
毕竟,走进了同一个世界。
“莫野呢,还好着吗?”周玉安问道,
“嗯,怕他无聊,昨天找些动物来陪他,可鸡和狗都不亲人,我今天带了只猫陪他玩,给他解闷。”周骊今日过于兴奋,话多了许多。
周玉安伸出手,扶住周骊肩膀,“走,回家。”
“周大夫!”门口走进一人,毕恭毕敬,“我是城西张家的伙计,掌柜的让我来送张请帖。”
周骊一愣神,那人看过来,微微躬身,“小骊也请到时候也来吧。”
“张天全?”周玉安平静反问。
“正是。”伙计身子弓得更低,语气谄媚。
“好,知道了。”周玉安起身接过请帖,微微点头。“我们还有事,就不留了。”
伙计笑着离开,周骊望着背影,疑惑发问,“张家请我们干什么?”
周玉安眸光一暗,“不用理会,与我们无关。”
没想到莫野清醒后还会有这么多问题,难怪阿爹说后续一系列调理才是麻烦事。
寒气仍在体内乱游,随时都会有新的病症,前天突发咳疾,咽喉疼痛,阿爹断诊是风寒犯肺,新开了一副方子。
可至今三天,未见好转。
万幸这人是个不挑嘴的,药味再酸涩也能咽下,甚至,甘之如饴。
周骊将空碗摆放一旁,起身掀开被子。莫野熟练将腹部衣服拉直肚脐,露出空来。周骊将艾绒点燃,隔姜放在关元穴上,静静等候。
一缕白烟袅袅飘起,莫野压着咽部不适,忍住咳嗽,怕那艾绒掉落皮肤,烫出个疤来。不过这艾草怎么一股旱烟味,呛得他难受。
转过头想避开,却见周骊眉头皱着,眼神空洞,在发呆?
也是该歇息。
这几天周骊忙进忙出,白天给他熬药艾灸,忙完要去药铺抓药,日落归来后便捧着本书不放手,学到深夜。眼下乌青越来越重,走路似乎也不稳,好几次都平地绊一跤。
他开过口让周骊歇息,周骊也只是嗯一声,不再理人。
周骊看着温和恬淡,却不爱理人。周大夫看着冷肃,却话多一些,言语如同春风,体贴和煦。
父子两正好相反。
莫野轻叹了口气。
周骊注意到他的叹息,回过神来,瞧那艾绒一眼,安好无事。顺着莫野的视线看过去,窗台那盆草在风中轻轻颤动,叶片在光下叮当闪烁。
周骊陷入深思。
他走时总会将门关上,避免风邪再度侵入,可这屋子里又没一个活物,莫野一个人从白天待到黑夜,只能看着那草在风中动动,解解乏闷。
是无趣了些。
艾绒燃尽,他收拾好灰尘,把被子掖好,走出屋门。
“今天怎么不关门?”
莫野好奇望过去,片刻功夫,周骊揣着两盆花回来,走到窗台处,一左一右摆放妥当,满足点头。
“我走了。”周骊淡淡一笑,甚至有些得意,出门,闭紧屋子。
莫野盯着那两盆新花,发出感叹,看来周骊是真不会养花。
一盆是意外,搬来这两盆......
也是很特别。
秃鸡似的。
莫野嫌弃地眨眨眼,猛然翻身,拉上被子,眼不见为净。
可接连几天,周骊总会做些莫名奇妙的事情。
有时会拿根狗尾巴草插进窗缝,让它在空中晃悠。有时会拿个铃铛挂在窗台,风一吹叮当作响。这倒也罢了,莫野只当他是无聊随便捡些小玩意。
可事情渐渐变得不太对劲。
隔壁婶子的鸡,对面张叔的狗,都会在这个房内待上半天,再到晚上消失。
药铺还帮人照看牲口?
莫野百思不得其解,既要照看为什么不放到院子里,放这屋里干什么?
还没询问,第二日周骊又带了只猫回来。这猫可了不得。通体金黄,毛发又炸又蓬,脸像被打了一拳深凹进去,眼睛裹着一圈黑线往上吊,叫声嘶哑,活像是来索命的。
那猫见周骊离开,伸直爪子噌噌挠门也要离开,可谁能给它开门?
猛地,猫转身一个跃步跳到床头,两个吊梢眼死死看着人,动也不动,突然嗷呜嗷呜嚎丧一般叫喊起来。
莫野避得开那双鬼眼,避不开这穿耳魔音。
好不容易猫跑远些,却是跑到那窗台边拨动铃铛,铃铛一声,它一声。
叫声从嗷呜嗷呜变成了更加沙哑的“要无要无”
……
莫野感觉自己是要无了。
冬天,果然是寒冷的季节。
药铺,周骊接连打着喷嚏,暗自纳闷。周玉安闻声抬头,问道:“怎么了?”
“没事,可能被艾草味呛到了。”周骊摇摇脑袋。这两日发烧咳嗽的人尤其多,除抓药以为,他都会在阿爹照看下给人施针,艾灸。
就在东边窄床上,离桌案处不远。
人们排排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安静极了。要是有新人坐过来,就伸长脖子,看周骊将银针轻提慢捻,扎进皮肤。
“那么长的针,扎进去不疼?”对面开方的男人撇撇嘴。
受针的人嘴一横,不屑道:“土包子,不疼。就是有点酸,扎进去啊,我这嗓子眼立马就松快了。神奇神奇。”说完看向周骊,嘻嘻一笑,“谢谢小骊。”
“静候两刻钟,手不要乱动。”
周骊笑笑,折身走向柜台。
那还有一叠药方等着他,一个个将药包好递到病人手上,仔细嘱托一遍。再抬头注意那边艾灸的情况。估摸着时间差不多,走到窄床边看看受针情况,一一细细拔出。
病人如同小鸡崽乖觉等待,周骊仔细辨别银针进气情况,观察皮肤周围是否泛红,确保无误后,和阿爹说一声,检查后让人拿药离开。
待病人离开后,他坐在窄床上喘息。
真累,一动也不想动。
周玉安瞧了一眼,无奈笑笑。起身去柜台抓药,送走最后几位病人。来到周骊身边,陪着他一同坐下。
天边镶嵌一抹橘红,偶尔有飞鸟掠过,留下黑影。
周骊后脑抵墙,昏昏欲睡。
“这么累吗?”
周玉安注视着周骊,孩子好像都是突然一瞬间长大,前几日还消沉落寞躲在人后的小孩,现在还真有了当大夫的样子。
闭眼片刻,周骊坐直伸个懒腰,强行打起精神看向阿爹,“不累了。”
“看书和上手感觉不同吧。”周玉安问道,“看你现在的样子,愈发熟练。”
周骊认真点头,思索行针感觉,“一旦找到那正确穴位,身体会自己带着针走。艾灸时也是,身体好像会吸入那股烟气,直达病底。”
他震服于这一切奇妙感觉,“好像不是我在施针,是针与艾草在借我的手去找患病的身体。不是,嗯......”
他说不出来,憋闷看向周玉安。
“是身体告诉你它需要什么。”周玉安看向周骊。
“对!”周骊豁然开朗,是身体告诉他,需要什么,需要怎么做,缠绕的线团终于理开,整个人无比通畅。“爹,你也是这种感觉吗?”
周玉安点头,露出欣慰的笑,“一直都是这样。”
两人一言一语交谈着行医的感受,不像父子,倒像是一对难得的知己好友。周骊以往对阿爹只是崇拜尊敬,这一刻,才真正觉得与阿爹亲近热络。
毕竟,走进了同一个世界。
“莫野呢,还好着吗?”周玉安问道,
“嗯,怕他无聊,昨天找些动物来陪他,可鸡和狗都不亲人,我今天带了只猫陪他玩,给他解闷。”周骊今日过于兴奋,话多了许多。
周玉安伸出手,扶住周骊肩膀,“走,回家。”
“周大夫!”门口走进一人,毕恭毕敬,“我是城西张家的伙计,掌柜的让我来送张请帖。”
周骊一愣神,那人看过来,微微躬身,“小骊也请到时候也来吧。”
“张天全?”周玉安平静反问。
“正是。”伙计身子弓得更低,语气谄媚。
“好,知道了。”周玉安起身接过请帖,微微点头。“我们还有事,就不留了。”
伙计笑着离开,周骊望着背影,疑惑发问,“张家请我们干什么?”
周玉安眸光一暗,“不用理会,与我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