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宫人简直惊呆了,离谱至极。

    皇帝竟然见情况不对,直接将皇位让给长公主?

    李若萱平静地道:“东白,将东西收下。”

    她又问传旨太监:“父皇他现在去哪里了?”

    太监讪笑着回道:“陛下,太上皇说既然已经将皇位传给你,那就不好再呆在京城了,所以带着人离开了。”

    简单来说,就是带着钱财跑路了。

    大概太上皇想着,就算那些藩王上位,为了显现自己的仁和,自然会放过他这个已经退位的前皇帝。

    到时候他带着钱财还能过着一个舒舒服服的富家翁的生活。

    至于李若萱,他现在哪有时间考虑这个情况。

    传旨的太监离开后,东百和众人都看向长公主,询问着:“殿下,请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李若萱依然很镇定地道:“我会去见见京城内的世家,只要他们不乱起来,京城内就不会有大问题。”

    李若萱让东白去安抚那些宫女太监,然后关掉皇宫的大部分门,只留了一道门,供人出入。

    京城的世家大都在观望那些藩王的争对,想着谁能获胜。

    如果获胜的藩王想要拿他们来立威,那再不舍得,就只能离开京城了。

    但这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毕竟离开京城容易,后面想要回到京城就困难了。

    或许从今以后,就会变得落魄起来了。

    李若萱就是这个时候上门的,那些京城里面的世家正在讨论这件事,毕竟如果要离开京城,几家人一起离开还是比较安全的。

    世家自然是知道了皇帝坐的荒唐事情,对于皇帝他们是很看不起的,甚至有些埋怨,毕竟若不是皇帝将长公主夺权,那些藩王怎么敢这么快就撕破了脸面。

    但是李若萱找上门他们有些意外和为难,要是李若萱想要他们出钱出人的话该怎么办。

    现在的情形来看,李家肯定是败了的,只是不知道上位的是哪家了。

    但李若萱一开口就让他们有些惊讶了。

    “各位大人们,本宫还是不建议大人们结伴离开,要知道这路上的流民兵祸恐怕会让各位家主吃不消。”

    徐家主皱着眉头道:“殿下,可现如今外面的人都要打进来了,到时候我们岂不是为人鱼肉了。”

    那些将军们每次进城都会容忍士兵抢劫富家的钱财,来安抚士兵,否则那些士兵又怎么可能为你卖命呢。

    李若萱:“各位家主们,本宫可以保证进到京城的军队只会有一家,而且那个人绝不会让自己的士兵随意地伤害京城里的百姓。”

    各位家主听到这话有些惊疑不定,觉得长公主不会无故放话的,再说长公主骗他们有什么用,让他们留下给李家陪葬么?

    以他们和长公主这么多年相处的经验来看,殿下她不是这种性格。

    李若萱对还留下来的世家们一一劝说,希望他们继续留下来,这样等裴王进京的时候,就有人可用,京城的百姓们可以少受些磨难了。

    过了几天,藩王们打的越发的激烈,甚至京城的不远处都能看到几个被打散的队伍。

    京城内的人十分惶恐,世家们有些家族还是坐不住,带着家人钱财准备往南方那边逃难。

    李若萱便和剩下的几个世家让人守住了京城的大门,若是那些几个四散的士兵来招惹京城,自然是让人将他们捉住。

    京城内的一些禁军被皇帝带走了一部分,剩下的也还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再加上几个世家凑凑,也能有二千人的士兵。

    这些士兵对于大军压境自然是不可能,但是对于四散的逃兵却还是可以的。

    李若萱必须守住京城,京城里有许多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世代住在京城,若是逃难,恐怕能活到目的地的人十分少。

    这些人里面还有许多妇女儿童老人,这些人更加地活不下去。

    李若萱走到京城的城外,外面的一处小角门排着队伍,那些人都是京城附近逃离来的百姓。

    城外还有一处临时搭的粥蓬,让那些百姓们不至于饿死。

    百姓们见到长公主,都跪下来行礼:“见过殿下。”

    “大家不要多礼,本宫需要让人核实你们的身份,免得你们队伍里混进去一些不明身份的人,这对京城内的百姓不负责。”

    “是,长公主,我们都理解。”

    能够进到京城避难已经很好了,而且长公主还给他们施粥,怎么不让人感激。

    要知道皇帝和那几个皇子都跑了,只留下长公主一人在苦守着京城。

    若不是为了他们这些百姓,殿下原本也可以离开的。

    李若萱安抚了那些难民,检查了门外的粥蓬,见粥虽然有些稀薄,但是里面的确是大米,没有掺杂什么沙子之类的,就放心了些。

    她检查完之后,就回到城内。

    城内自然也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比如布置巡逻,安置难民,最重要的是粮食。

    京城内没有离开的世家虽然也捐了许多粮食,但是毕竟城内那么多的百姓,光靠那些世家肯定是不够的。

    李若萱便让每个百姓自己在家里种一些青菜,萝卜等比较容易成熟的菜,让后再将宫内皇帝没有带走的粮食每个月分给百姓。

    她再组织一些年轻壮力去京城外的郊外打猎,虽然是吃不饱,但至少也饿不死。

    京城内在李若萱的带领下没有生乱,而城外的藩王们已经斗得如火如荼。

    李若萱慢慢地等着最后的结果。

    终于在一个月后,裴王带兵在章王和安王两百俱伤的时候,直接将他们灭了。

    其他王爷本来想要联合将裴王解决掉,但裴王用一个加玉玺就成功将他们内部联盟瓦解。

    虽然说皇帝将皇位传给了长公主殿下,说是玉玺还在京城的长公主手下。

    但更多的传言是说,皇帝带着玉玺逃亡,结果在路上的时候,玉玺丢了,现在流落在外。

    那些藩王们自然是知道自己来为不正的,但若是能得到玉玺,那至少明面上可以说的过去。

    所以裴王一用假玉玺,就直接让那些藩王内斗起来。

    营帐内,裴王看着手中的信,有些不解地问苏榆:“长公主殿下为什么选择本王?”

    他自认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应该不是很符合长公主的性格。

    他以为就算长公主想要选择一位藩王,至少也要选择一位温文尔雅,一向有贤名的藩王。

    苏榆:“王爷,长公主认为乱世用重典,现在天下战乱频生,只有一位强硬的君王才能结束乱世,而王爷也有怜悯百姓之心。”

    至少现在的裴王看起来不是一位乐于享乐的人。

    长公主因为她父皇的影响,十分不喜那些奢侈的贵族做派。

    裴王能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军队所过之处,没有兵祸,这些都是长公主比较看重的。

    裴王笑着问道:“那不知长公主有什么要求么?”

    比如说让他以后养着那些李家宗族的人之类的,毕竟长公主这些年因为念着亲情,所以一直被那些人拖累着。

    苏榆低头道:“长公主只愿王爷登上皇位后,能够不忘初衷,善待百姓。”

    裴王有些惊讶道:“只有这个么?”

    苏榆:“是,王爷。”

    “既然如此,本王就允了。”

    苏榆退下后,翟延皱着眉头问道:“长公主这件事是真心的么?”

    苏榆代长公主作为说客,递上一封信,说长公主愿意将京城献给裴王,而要求就是刚刚那一条,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了。

    但翟延害怕这是长公主设下的陷阱,若是她想要他们放松警惕,然后一网打尽呢。

    裴王:“收益太大,值得赌一次。”

    而且以长公主的心性,恐怕不会设有陷阱。

    毕竟满京城的百姓在这里,长公主不敢拿那么多人和他赌。

    那些藩王败的败,死的死,都四散离开,最后胜利的自然是裴王。

    裴王带着大军来到京城的城下,只见京城的门打开了。

    众人惊讶地看见,长公主手捧着玉玺,拎着京城的是世家官员走到大军的不远处。

    长公主这次的诚意足足,裴王自然也立刻下马带着几个亲卫来到长公主的面前。

    李若萱将玉玺举过头顶,大声道:“臣李若萱将玉玺奉上,请裴王登基。”

    至此,裴王的正统性得到了保证。

    裴王立刻将长公主扶起,亲和地道:“朕愿和长公主殿下共治这山河。”

    长公主身后的世家和官员心里松了一口气,看裴王的意思,自是不会打压他们了。

    裴王只带着一百个亲兵进到京城内,剩下的大军驻扎在京城外,不许他们惊扰逼近的百姓。

    李若萱见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她也投桃报李,很快就将京城内的大小事务交接给裴帝。

    翟延接手过,有些惊讶地道:“陛下,长公主将京城治理的不错啊。”

    他本来以为接手的会是一个漏洞慢慢的京城,没有想到,京城里井井有条,甚至连粮食都还有结余的。

    裴帝倒是没有惊讶,毕竟他来到京城内的时候,见百姓们虽然比较瘦弱,但是精神还是不错的,没有很担惊受怕。

    裴帝嘱咐道:“将我们的人约束好,若是敢惊扰百姓,直接军法处置。”

章节目录

名留青史(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原木香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原木香水并收藏名留青史(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