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三月初的天渐渐褪去了冬日的严寒,前些日子落于街巷的细雪也在今日消散而尽。
或许正因如此,楚国尚都内,西门街穿梭走动的行人多了不少。
相比起这里的喧闹,处于尚都的东城街却显得分外静谧,来往走动的马车和府轿丝毫不见喧哗。
偶有路经的商贩更是不自觉地放低了声音,生怕惊扰到东城街里住着的达官显贵。
但此刻,东城街同和巷内,姜府宅门大敞,府门外停了两辆拉着许多木箱的马车。
只见一个穿着藏青色长袍,身量低矮的中年男子手持单子,时不时吆喝着搬东西的小厮,“哎哎哎....这个箱子里装的可是珠宝首饰,都小心着点,磕坏了女郎还怎么用!”
“等女郎晚上回府后,这些可都是要让女郎亲自过一遍眼的,都当心着些!”
待盯完这边的小厮后,他刚要转身进府,余光却瞟见两个穿着学堂服的小屁孩,正一前一后地抱着箱子摇摇晃晃。
男子顿时忍不住瞪大双眼,唇边的两撇胡须随着他说话的动作不断扭动,一眼瞧去莫名地多了些滑稽:“哎哎哎,你们两个小皮猴又逃学!别以为将军心疼你们,老子就不敢揍你们!”
“还有,这只木箱里装的可是上等瓷器,你俩给我小心点!”
随着他中气十足的话音一落,其中一个看着八九岁的孩童冲男子扮了个鬼脸,语气间满是稚气:“姜伯,您老是吓唬我们,今日可是将军同意我和狗蛋来帮忙的,再者。”
说着他搬着箱子做了个踉跄的动作,像是要以此来证明他下面说的话,“这木箱实在是太沉了,我和狗蛋两个人都有些费力嘞。”
说完,他还扭头对撑在木箱后侧的狗蛋点了点下巴,那模样怎么瞧怎么令人啼笑非笑。
和他看起来差不多大的狗蛋立时嘿嘿笑了起来,边点着圆圆的脑袋头边应和道:“是呀,姜伯伯,陈义说的没错。”
“哼。”姜叔看了眼陈义的小表情,忍不住得意一笑,“那看来以后将军的雷闪长枪还是放起来的好,想来除了将军外也没人能拿得起来了。”
“哎呀!姜叔,我能拿得起来,我能!”
方才还笑嘻嘻的陈义立马着急起来,小小的脸上满是担心。
他早就想摸一摸将军的雷闪长枪了,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才磨得将军同意他去拿着舞弄两下。
可不能落空!
前后进出搬东西的小厮都不由被他这副神情逗得笑出了声,姜伯也是忍不住弯起了嘴角,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还是没控制住先朗声大笑起来。
院外的阵阵笑声随着春风若隐若现地飘进了内院中,引得忙于洒水扫地的丫鬟婆子不由也跟着露出了微笑。
似乎自清晨将军宣布大女郎要归府一事后,整个姜府都有了些不一样的变化,往日里的静肃如今也变得轻快了不少。
而此时坐落于姜府西南角的明熙院,却不似这番热闹欢喜。
挂于明熙院门廊处的灯笼随着阵阵而过的风声在空中左右飘荡,似要将院内这浓重而微妙的气氛驱散而去。
正方屋外,只见守于门边的两个丫鬟皆低头不语,任凭风声如何吹动,她们都不曾倾动半分。
即使已过冬季,但这屋内却仍燃着厚厚的地龙,不过静待片刻,黄妪便感觉自己的内衫浸出些湿意来,就连额角也现出了点点汗珠。
可即便如此,她仍保持着自己躬身行礼的姿势不曾晃动半分。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那坐于铜镜前的女人似才注意到黄妪这副样子,一双柳眉微微轻蹙,脸上现出丝自责的神情来,“瞧我,光顾着梳妆,倒忘了您还在一旁。”
说着,她起身站了起来,唇边勾起的笑不多不少,恰显得她愈加温婉了几分,“黄嬷嬷,您可是婆母身边的大红人,怎好给我这般行礼,若叫旁人看了,到以为是我不懂事呢。”
明明是最轻柔不过的声音,可落在黄妪耳里却叫她直直打了个激灵。
素来在府里颇为体面的她,此刻却如丧家犬般,双腿一软顿时跪倒在周若眉身前,浑身更是止不住地颤抖着。
倘若此际有那丫鬟小厮进来一瞧,定会被这幅场景震个不轻。
整个姜府谁人不知,这黄妪可是自姜老夫人未出嫁时就已做了其贴身丫鬟,陪着姜老夫人历经风雨,一路相伴至此,就连大将军姜邵海见到她时都会礼让半分。
可就是这样一位在众人眼里地位不低的管事嬷嬷,此刻竟对周若眉这般敬怕,实是叫人不能不诧异。
而周若眉却好似对这一幕已习以为常,脸上依旧笑吟吟地柔声道:“黄妪,说来,你我之间也还算是有那么点情分在的,当初若没有你的帮忙,我怕是也不能那般顺利地嫁入姜府。”
跪于地上的黄妪听了这话愈加胆颤,脸上的皱纹因着不住抖动地面颊而愈显沟壑。
她不知周若眉为何突然说起此事,更不敢抬头去看个究竟。
到了此时,黄妪才彻底生了悔意,后悔自己不该欺瞒于她,更悔自己没将周若眉的真面目一鼓作气地告诉将军。
但最悔的,是她从一开始就不该助手于狼,不仅落了把柄,还被攥住了自己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生生被周若眉玩弄于股掌之间。
叫她这把老骨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夫人,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就一次。”黄妪发白的面色里隐隐藏着丝青气,语声里满是哀求,“我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您将军找到了女郎一事,是存了些小心思,但我绝不敢要一直期瞒着您。”
“只是....只是因为自前日将军和老夫人提了此事后,就再没了动静,奴婢便以为这不过是将军说说而已,并......”
“说说而已?”周若眉兀地笑出了声。
这道意味不明的声调萦绕在黄妪头顶,无端地叫人心底发麻。
还不等她反应过来,下颚忽地就被用力一抬,瞬时她便对上了周若眉那张泛着浅笑的面容,如此温婉而又柔和,瞧来竟叫人不由就卸下了心防。
黄妪一时有些怔住,可紧接着便是更深的恐惧向她席卷而来。
她太知道这样的笑意味着什么了,当初就是因为周若眉这一笑,才让她的大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最后更是酿成那样一桩恶事。
“夫...夫人....”黄妪强忍住喉咙的紧涩,她仰头看着周若眉,发白的嘴皮不住哆嗦着,好半天才又吐出这几个字来,“您....我再也不敢了,求....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绝不会再有下次了。”
周若眉听了,却只是弯弯嘴角,说道:“黄妪,我一直觉得你是个聪明人,可惜,我最不喜欢的,也是这聪明人。”
“所以......”
周若眉忽地放低了声音,那双如墨似烟的眼眸轻轻一眨,原本浅棕的瞳孔竟泛起了抹淡淡地幽蓝,如湖水般在眼里微微荡漾。
只见面色惊恐的黄妪整个人似被定住了般,浑身直挺挺的僵在原地。
就在她眼神即将涣散而去时,耳边响起了那道似有若无的声音,仿若来自天边般空荡无息。
“我原是想放过你的,可偏偏你这般不知所谓。既如此,你还是做一个只会听令行事的傀儡,我方才安心啊。”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那守于门边的丫鬟冻得脸色发青时,紧扣着的门忽地从里面推了开来。
似是知晓是谁,那两个丫鬟依旧未曾抬头,只齐齐弯膝行礼,语声恭敬:“黄妪慢走。”
不曾抬头的她们没有发现,此时的黄嬷嬷竟比方才进去时多了丝老态,而那双浑浊的眼珠却莫名黑得发亮。
乍一眼瞧去,只觉如同那不见底的深渊般阴冷无神。
.................
初春伊始,带着些微冷意的细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枝,枝桠晃动间,几缕穿透薄云的阳光洒落下来,映得刚刚绽开的芸花霎时娇媚了许多。
不过须臾,微微发亮的天色便彻底明艳了起来,连绵多日的阴天也终于在今日开始放晴。
许是时辰尚早,通往尚都的官道上不见行走的人影,唯有两旁的山林间依稀听得几只鸟儿的啼叫,衬着明亮的晨光倒显得不那么寂寥了些。
忽地,便闻一阵不急不缓的马蹄声传来,“哒哒”而过的声响霎时惊散了立于枝头的飞鸟。
一时间,只见几只鸟儿齐齐扑棱着翅膀冲向天际,飞离的一瞬震得树枝都轻轻晃动,远远看着,颇有些慌不择路地意味。
然这不过一瞬,并未引得马车上的人有何反应。
驾车的驭夫长着一张国字脸,肤色极为黝黑,再观其身上所穿的粗麻布衣,一眼看去,只以为是田野里的哪户农汉。
可若细细瞧去,便会发觉此人浓眉下的眼眸何其锐利有神,全然不似农户该有的神情。
驭夫面色沉静的拉着缰绳微微一动,那看起来高大健壮的黑马在他手里好似绵羊般,瞬间便停了下来。
他转头对着车厢里的那人,沉声开口道:“女郎,您可要休息片刻?”
从郡州一路行经至此,他们足足走了有三日,似他这般的粗人到底还是能承受得住,可他却不能不顾及女郎的身体。
现下离尚都还有十几里,想来今夜便能平安将女郎送回府里。
就在他想着这些时,一道清冷柔和的语声便隔着车门,传到了他耳边:“无妨,昨夜在客栈我已休憩良久,现下并无不适,江叔不必顾及我,我能承受得住。”
江卜闻言,亦不再多语,手拉缰绳再度行驶了起来。
因着天冷,车厢的挂壁里嵌着一盏小巧的暖笼,隔着铜罩,随着烛火而散发的热意渐渐蔓延至整个车厢内。
而那女子就靠坐在铺就的绒毯上,身着一袭薄青色的衣裙,神色清寂无波。
楚国的初春,倒是比她想象中还要冷上一些。
而那镇宁将军姜邵海,也比她以为的更要谨慎多疑些。
细细思衬着这些,姜离下意识地抬手抚向脸颊一侧,触手而及的温润细腻让她眸光不由微微一动,脑海里瞬时纷转着这几日的点点滴滴。
怪不若那江卜瞧她时眼底深埋着丝疑虑,原来问题竟是出在此处,是她大意了。
自小辗转于民间的贫苦女子,即便有幸得了乌县丞一家几年的教养。
可终究,还是不及高门府邸里那些娇贵的女郎,更遑论她这副白嫩光滑的皮肤,全然不似她这出身该有的模样。
姜离忍不住闭了闭眼,纤长而卷翘的眼睫不由为之轻动,倏尔,她再度张开眼眸,心里无声叹息,何为马有失蹄人有失足,不外如她尔。
她原以为姜邵海派来接她的人应是府里的管事婆子,却不想竟是派了他的心腹下属前来,一时不慎,倒忘了将这细微处做些修饰。
忽地,车厢里轻闭着的木窗“啪哒”一声,敞开了半扇,一股裹着独属于春日的冷风倏地冲进了车厢。
霎时吹得姜离的青丝在空中纷扬起来,若隐若现间,她那张清冷白皙的面容愈显出尘。
而那灼于铜罩里的焰苗,也随之剧烈地晃动起来,不多几下便归于寂静。
所幸为了赶路,马车里并未放置些什么,即使风声鼓鼓倒也碍不得什么事。
不多时,车厢内的暖意已消散殆尽,取之而来的是带着些刺骨的寒意。
而一路上,不论行至何处,始终披着厚厚的绒边斗篷的姜离,此刻只穿着罗裙但却看不出丝毫畏冷。
姜离微微仰头望向窗外,映入眼帘的是那延绵至天际的山峦。
层层叠峦间好似永没有尽头,就如这世间万物般不知归路在何处。
或许正因如此,楚国尚都内,西门街穿梭走动的行人多了不少。
相比起这里的喧闹,处于尚都的东城街却显得分外静谧,来往走动的马车和府轿丝毫不见喧哗。
偶有路经的商贩更是不自觉地放低了声音,生怕惊扰到东城街里住着的达官显贵。
但此刻,东城街同和巷内,姜府宅门大敞,府门外停了两辆拉着许多木箱的马车。
只见一个穿着藏青色长袍,身量低矮的中年男子手持单子,时不时吆喝着搬东西的小厮,“哎哎哎....这个箱子里装的可是珠宝首饰,都小心着点,磕坏了女郎还怎么用!”
“等女郎晚上回府后,这些可都是要让女郎亲自过一遍眼的,都当心着些!”
待盯完这边的小厮后,他刚要转身进府,余光却瞟见两个穿着学堂服的小屁孩,正一前一后地抱着箱子摇摇晃晃。
男子顿时忍不住瞪大双眼,唇边的两撇胡须随着他说话的动作不断扭动,一眼瞧去莫名地多了些滑稽:“哎哎哎,你们两个小皮猴又逃学!别以为将军心疼你们,老子就不敢揍你们!”
“还有,这只木箱里装的可是上等瓷器,你俩给我小心点!”
随着他中气十足的话音一落,其中一个看着八九岁的孩童冲男子扮了个鬼脸,语气间满是稚气:“姜伯,您老是吓唬我们,今日可是将军同意我和狗蛋来帮忙的,再者。”
说着他搬着箱子做了个踉跄的动作,像是要以此来证明他下面说的话,“这木箱实在是太沉了,我和狗蛋两个人都有些费力嘞。”
说完,他还扭头对撑在木箱后侧的狗蛋点了点下巴,那模样怎么瞧怎么令人啼笑非笑。
和他看起来差不多大的狗蛋立时嘿嘿笑了起来,边点着圆圆的脑袋头边应和道:“是呀,姜伯伯,陈义说的没错。”
“哼。”姜叔看了眼陈义的小表情,忍不住得意一笑,“那看来以后将军的雷闪长枪还是放起来的好,想来除了将军外也没人能拿得起来了。”
“哎呀!姜叔,我能拿得起来,我能!”
方才还笑嘻嘻的陈义立马着急起来,小小的脸上满是担心。
他早就想摸一摸将军的雷闪长枪了,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才磨得将军同意他去拿着舞弄两下。
可不能落空!
前后进出搬东西的小厮都不由被他这副神情逗得笑出了声,姜伯也是忍不住弯起了嘴角,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还是没控制住先朗声大笑起来。
院外的阵阵笑声随着春风若隐若现地飘进了内院中,引得忙于洒水扫地的丫鬟婆子不由也跟着露出了微笑。
似乎自清晨将军宣布大女郎要归府一事后,整个姜府都有了些不一样的变化,往日里的静肃如今也变得轻快了不少。
而此时坐落于姜府西南角的明熙院,却不似这番热闹欢喜。
挂于明熙院门廊处的灯笼随着阵阵而过的风声在空中左右飘荡,似要将院内这浓重而微妙的气氛驱散而去。
正方屋外,只见守于门边的两个丫鬟皆低头不语,任凭风声如何吹动,她们都不曾倾动半分。
即使已过冬季,但这屋内却仍燃着厚厚的地龙,不过静待片刻,黄妪便感觉自己的内衫浸出些湿意来,就连额角也现出了点点汗珠。
可即便如此,她仍保持着自己躬身行礼的姿势不曾晃动半分。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那坐于铜镜前的女人似才注意到黄妪这副样子,一双柳眉微微轻蹙,脸上现出丝自责的神情来,“瞧我,光顾着梳妆,倒忘了您还在一旁。”
说着,她起身站了起来,唇边勾起的笑不多不少,恰显得她愈加温婉了几分,“黄嬷嬷,您可是婆母身边的大红人,怎好给我这般行礼,若叫旁人看了,到以为是我不懂事呢。”
明明是最轻柔不过的声音,可落在黄妪耳里却叫她直直打了个激灵。
素来在府里颇为体面的她,此刻却如丧家犬般,双腿一软顿时跪倒在周若眉身前,浑身更是止不住地颤抖着。
倘若此际有那丫鬟小厮进来一瞧,定会被这幅场景震个不轻。
整个姜府谁人不知,这黄妪可是自姜老夫人未出嫁时就已做了其贴身丫鬟,陪着姜老夫人历经风雨,一路相伴至此,就连大将军姜邵海见到她时都会礼让半分。
可就是这样一位在众人眼里地位不低的管事嬷嬷,此刻竟对周若眉这般敬怕,实是叫人不能不诧异。
而周若眉却好似对这一幕已习以为常,脸上依旧笑吟吟地柔声道:“黄妪,说来,你我之间也还算是有那么点情分在的,当初若没有你的帮忙,我怕是也不能那般顺利地嫁入姜府。”
跪于地上的黄妪听了这话愈加胆颤,脸上的皱纹因着不住抖动地面颊而愈显沟壑。
她不知周若眉为何突然说起此事,更不敢抬头去看个究竟。
到了此时,黄妪才彻底生了悔意,后悔自己不该欺瞒于她,更悔自己没将周若眉的真面目一鼓作气地告诉将军。
但最悔的,是她从一开始就不该助手于狼,不仅落了把柄,还被攥住了自己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生生被周若眉玩弄于股掌之间。
叫她这把老骨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夫人,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就一次。”黄妪发白的面色里隐隐藏着丝青气,语声里满是哀求,“我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您将军找到了女郎一事,是存了些小心思,但我绝不敢要一直期瞒着您。”
“只是....只是因为自前日将军和老夫人提了此事后,就再没了动静,奴婢便以为这不过是将军说说而已,并......”
“说说而已?”周若眉兀地笑出了声。
这道意味不明的声调萦绕在黄妪头顶,无端地叫人心底发麻。
还不等她反应过来,下颚忽地就被用力一抬,瞬时她便对上了周若眉那张泛着浅笑的面容,如此温婉而又柔和,瞧来竟叫人不由就卸下了心防。
黄妪一时有些怔住,可紧接着便是更深的恐惧向她席卷而来。
她太知道这样的笑意味着什么了,当初就是因为周若眉这一笑,才让她的大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最后更是酿成那样一桩恶事。
“夫...夫人....”黄妪强忍住喉咙的紧涩,她仰头看着周若眉,发白的嘴皮不住哆嗦着,好半天才又吐出这几个字来,“您....我再也不敢了,求....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绝不会再有下次了。”
周若眉听了,却只是弯弯嘴角,说道:“黄妪,我一直觉得你是个聪明人,可惜,我最不喜欢的,也是这聪明人。”
“所以......”
周若眉忽地放低了声音,那双如墨似烟的眼眸轻轻一眨,原本浅棕的瞳孔竟泛起了抹淡淡地幽蓝,如湖水般在眼里微微荡漾。
只见面色惊恐的黄妪整个人似被定住了般,浑身直挺挺的僵在原地。
就在她眼神即将涣散而去时,耳边响起了那道似有若无的声音,仿若来自天边般空荡无息。
“我原是想放过你的,可偏偏你这般不知所谓。既如此,你还是做一个只会听令行事的傀儡,我方才安心啊。”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那守于门边的丫鬟冻得脸色发青时,紧扣着的门忽地从里面推了开来。
似是知晓是谁,那两个丫鬟依旧未曾抬头,只齐齐弯膝行礼,语声恭敬:“黄妪慢走。”
不曾抬头的她们没有发现,此时的黄嬷嬷竟比方才进去时多了丝老态,而那双浑浊的眼珠却莫名黑得发亮。
乍一眼瞧去,只觉如同那不见底的深渊般阴冷无神。
.................
初春伊始,带着些微冷意的细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枝,枝桠晃动间,几缕穿透薄云的阳光洒落下来,映得刚刚绽开的芸花霎时娇媚了许多。
不过须臾,微微发亮的天色便彻底明艳了起来,连绵多日的阴天也终于在今日开始放晴。
许是时辰尚早,通往尚都的官道上不见行走的人影,唯有两旁的山林间依稀听得几只鸟儿的啼叫,衬着明亮的晨光倒显得不那么寂寥了些。
忽地,便闻一阵不急不缓的马蹄声传来,“哒哒”而过的声响霎时惊散了立于枝头的飞鸟。
一时间,只见几只鸟儿齐齐扑棱着翅膀冲向天际,飞离的一瞬震得树枝都轻轻晃动,远远看着,颇有些慌不择路地意味。
然这不过一瞬,并未引得马车上的人有何反应。
驾车的驭夫长着一张国字脸,肤色极为黝黑,再观其身上所穿的粗麻布衣,一眼看去,只以为是田野里的哪户农汉。
可若细细瞧去,便会发觉此人浓眉下的眼眸何其锐利有神,全然不似农户该有的神情。
驭夫面色沉静的拉着缰绳微微一动,那看起来高大健壮的黑马在他手里好似绵羊般,瞬间便停了下来。
他转头对着车厢里的那人,沉声开口道:“女郎,您可要休息片刻?”
从郡州一路行经至此,他们足足走了有三日,似他这般的粗人到底还是能承受得住,可他却不能不顾及女郎的身体。
现下离尚都还有十几里,想来今夜便能平安将女郎送回府里。
就在他想着这些时,一道清冷柔和的语声便隔着车门,传到了他耳边:“无妨,昨夜在客栈我已休憩良久,现下并无不适,江叔不必顾及我,我能承受得住。”
江卜闻言,亦不再多语,手拉缰绳再度行驶了起来。
因着天冷,车厢的挂壁里嵌着一盏小巧的暖笼,隔着铜罩,随着烛火而散发的热意渐渐蔓延至整个车厢内。
而那女子就靠坐在铺就的绒毯上,身着一袭薄青色的衣裙,神色清寂无波。
楚国的初春,倒是比她想象中还要冷上一些。
而那镇宁将军姜邵海,也比她以为的更要谨慎多疑些。
细细思衬着这些,姜离下意识地抬手抚向脸颊一侧,触手而及的温润细腻让她眸光不由微微一动,脑海里瞬时纷转着这几日的点点滴滴。
怪不若那江卜瞧她时眼底深埋着丝疑虑,原来问题竟是出在此处,是她大意了。
自小辗转于民间的贫苦女子,即便有幸得了乌县丞一家几年的教养。
可终究,还是不及高门府邸里那些娇贵的女郎,更遑论她这副白嫩光滑的皮肤,全然不似她这出身该有的模样。
姜离忍不住闭了闭眼,纤长而卷翘的眼睫不由为之轻动,倏尔,她再度张开眼眸,心里无声叹息,何为马有失蹄人有失足,不外如她尔。
她原以为姜邵海派来接她的人应是府里的管事婆子,却不想竟是派了他的心腹下属前来,一时不慎,倒忘了将这细微处做些修饰。
忽地,车厢里轻闭着的木窗“啪哒”一声,敞开了半扇,一股裹着独属于春日的冷风倏地冲进了车厢。
霎时吹得姜离的青丝在空中纷扬起来,若隐若现间,她那张清冷白皙的面容愈显出尘。
而那灼于铜罩里的焰苗,也随之剧烈地晃动起来,不多几下便归于寂静。
所幸为了赶路,马车里并未放置些什么,即使风声鼓鼓倒也碍不得什么事。
不多时,车厢内的暖意已消散殆尽,取之而来的是带着些刺骨的寒意。
而一路上,不论行至何处,始终披着厚厚的绒边斗篷的姜离,此刻只穿着罗裙但却看不出丝毫畏冷。
姜离微微仰头望向窗外,映入眼帘的是那延绵至天际的山峦。
层层叠峦间好似永没有尽头,就如这世间万物般不知归路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