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残月高悬。
徐家村外的一小个土堆旁,两个黑影正窸窸窣窣地做着什么。
一阵风吹过,其中一人拢了拢衣服,哆哆嗦嗦地问:“她婶子,你好了没呀,我咋感觉今晚这天冷得慌呢?”
另一个声音传来,也是中年妇女,只是声音不似第一个那般慌乱,“就快好了就快好了。”
“她婶子,你说这地儿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她站起来,走了两步环视四周,突然大惊失色,“哎哟,哎哟,这不就是前些天徐赖子溺死的那地儿嘛,你看前面那池塘,啊,她婶子,你干嘛……”。
一阵惊呼,接着便是榔头落地和重物落水的声音。
“哼!本想留着你做个帮手的,没想到你还挺机灵,”她双手合十,倒似乎真是虔诚祈祷:“看在你也算帮过我的份上,祝你下辈子投个好胎。”
过了不久,不远的池塘里咕噜咕噜冒起了泡,开始只有一两颗,接着便是一串。
气泡停了,从荷叶遮蔽出露出张脸来,模样惨白,竟连瞳孔都是白色。好在这个时辰,这地方也不会有人看到,不然定要被人怀疑是水鬼成了精。
方知绘吐了口水草,深呼吸了两口,又提了一口气,才堪堪把脚下的“活儿”提上来。
一个巨大的麻袋,上面还附着淤泥。
方知绘解开袋子,朝里看了一眼,只见那东西鼓鼓囊囊地膨胀起来,不过好在还能依稀辨出原本的样子。
“还好摸到了,不然岂不是堕我名声。”她狡黠地笑了笑,“不过……”,她朝池里望了望,被她搅动的浑水已经开始沉淀了。
先前她在水里感受到,被人抛下去的东西也沉到了池底,此刻池面已平静无波。
“没想到这么一个偏远的小村还能遇到凶杀案”。
会是谁呢?
快要落下的残月和天亮之前就要交差的东西提醒着她,也把她升起的那点好奇心压了下去。
她最后看了一眼明显被清理过的现场,不再犹豫,转身背起麻袋就往义庄走去。
第二日,她是被一声巨大的咆哮吵醒的,身体哆嗦一下,紧接着就听到窸窸窣窣地,隔壁的翠花婶子正往她的豆腐箱屉里装着什么。
嘴里还在不住的唠叨:“姑娘呀,你怎么还在睡,都日上三竿了,你这箱屉也空着,你该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吧?”
她迷迷糊糊嘟囔了一句:“什么日子?”
“三月三啊。”看她没反应过来,翠花婶子恨铁不成钢地强调了一句,“今□□廷的寻秀使就会到余县。”
三月三?寻秀使?选秀!
方知绘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边急急去开箱门,一边说:“不是说寻秀使会在初五那天才来吗,怎的提前了那么多?”
她起得急,眼睛又不好,一路撞倒了几个凳子。
还好翠花婶子装好了豆腐,帮她找出箱子底的粉色衫裙,又把她按在椅子上,才说:“原本打算是这样的,不过据说是当今太后在京城听说了你的美名,专程派人来看你呢。”
“谁?”
“永定侯家的小世子,应当是个急性子,到县衙不停歇便过来了,这会儿子约莫都到街上了。”
方知绘拿起一支白玉簪,“婶娘,那就麻烦婶娘帮我梳洗打扮了。”
翠花婶子动作麻利地给她梳妆,嘴里调笑说:“放心吧,凭姑娘这副模样,定能入得了那大人物的眼。”
装扮完毕,她看着镜中顾盼生辉,明艳照人的美人感叹:“姑娘容貌之盛,真是我平生所见之最。”
说罢,从袖中掏出一支精致小巧的蝴蝶钗,双翅煽动,蓝色的宝石做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看着那个钗子,眼中落下泪来。
方知绘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急急用手拉住她的衣袖,“婶娘怎么了?”
翠花婶子抹了眼睛,强笑道:“这钗子本是我家老头买来做燕儿的及笄礼物的,只是现在……,”她把杈子插|在她发间,轻叹:“很衬姑娘呢。”
“燕儿姑娘的及笄礼物,我怎么能收,”方知绘说着就要去拔,却被翠花婶子止住了。
她温柔地说:“如今燕儿已经不在了,她生前最是与你交好,如今看到它戴在你的发间,估计也会感到欣慰的。”
方知绘还要再拒绝,她就故意摆了脸说:“怎么?方姑娘眼见就要进宫做贵人了,是看不起我们穷苦人家的俗物了。”
方知绘只得作罢,连忙讨饶说:“婶娘别这样说,我收下就是了。”
“多谢婶娘了。”
三月三,即使是余县这样的小县城,街道上也是热闹非凡。
如今还是白天,街道上就已是人满为患,其中最为拥挤的便数方家小铺了。
食客们不仅自带板凳将支起的两个小桌围坐得满满当当,排队购满的更是占了半条街。
陆新元走到队尾,随意拉了个人问道:“这方家豆腐真那么好吃?这么多人排队买?”
那人白了他一眼说:“你小子不是余县人吧,这方家的豆腐好不好吃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前头卖豆腐的方家娘子,那可真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呀。”
“你见过?具体是个怎么样的容貌?”陆新元颇为好奇地问。
那人剜了他一眼,恨恨道:“这方家姑娘出摊的时间不定,每次又都只卖一点点,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见到的。”
“那她总要站在摊前吧,你挤到前面去不就看到了吗?”
那人这才认真打量起他来,只见眼前男子身材颀长,剑眉星目,鼻梁高挺,清秀白俊的脸上噙着笑,端的是一副温文尔雅好样貌。
见他确实是虚心求救,不是故意嘲讽,原本的气焰也消了少许,只是略有些忧愁道:“哪里是这么好挤过去的,那姑娘整日窝在铺面后厨做豆腐,只有拿豆腐的时候才得见上一见。”
闻言,陆新元与后面的人对视一眼,道了谢,走到僻静处。
从旁走过来两一身黑衣的男子,弯腰行礼道:“世子爷,属下刚刚打探过,那方娘子确实整日在后厨忙活,极少见人。”
“后厨只有她一个?”
“这方家铺子就两人,方娘子和外面露脸的大娘,后厨也不是一直都有动静,但食客时不时能见到她,想来是只有她一人在后厨忙活。”
陆新元用食指轻轻摩挲额角,略一沉吟道:“余县比较出名的地方都已打探过了,这方娘子眼下看起来也无异常。这样吧,你们继续盯着后厨,待会儿我会和袁世邦以选秀女的名义叫她出来,到时,你们便潜进去细细搜查,绝不要放过一点可疑之处。”
两人接了命令,悄无声息离开了。
恰好这时,寻秀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过来。
陆新元走到袁世邦旁边,看见他行礼,朝他略点了下头。
袁世邦说:“从府衙出来便不见世子身影,还以为世子走散了呢,让下官担心了一路。”
陆新元回:“既是太后她老人家要我走这一遭,自然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况且□□治下海晏河清,青天白日的,也不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跳出来要本世子命的,你说是吧,袁大人。”
袁世邦本意是想呛他不守规矩,哪想一顶大帽盖过来,只能讪讪笑道:“自然如此,自然如此。”
话说着就走到了方家铺子前,陆新元落了一步,袁世邦走上前,大声说道:“本官乃太后亲封的寻秀使,当今听闻余县有一女姿容出众,特遣本使到此查看,无关人员还请速速离去。”
无论何时,民怕官是一定的,本来看到官府旗帜,围观的群众就散得差不多了,听闻这话,正好排到档口的人豆腐也不要了,逃也似的离开。
翠花婶子扶着方知绘走上前来跪下行礼,袁世邦摆手说:“这位姑娘就是方小姐吧。”
“民女是。”
有人抬了作画的工具坐到一旁,袁世邦示意她站起来,说:“这是宫廷画师,还请方姑娘抬起头让他作画,以便呈至御前,好决断姑娘的前途。”
方知绘抬起头,娇娇弱弱揖身,露出个清清浅浅的笑。
顿时,四周皆是一阵抽气声。
陆新元难以描述眼前人的模样,只觉这天光都因她亮了几分。螓首蛾眉,面容白皙,两点清浅微红缀于颊上,鼻尖一颗小痣,娇媚中更显灵动。
只可惜,那双本应是含水的眼眸,却白晃晃一片没有神采。
画师“妈呀”一声,惊得掉了笔。
袁世邦也反应过来,问:“姑娘这眼睛可是不见天光?”
方知绘柔柔开口:“非也,却只见天光,其他的一概看不清。”
“是先天还是后天?医师怎么说?”
方知绘心里一咯噔,听闻先皇有一宠妃,耳不能听,也一度坐到了贵妃的位置。是以她一直认为皇宫选秀只会看容貌,并不会排斥她的眼睛,没想到这位寻秀使这么在意。
不过事已至此,她只得继续开口:“不敢欺瞒大人,民女眼睛先天有疾,医师亦断言此生无救。”
几乎是毫不犹豫,袁世邦立马拿过随侍手上的文书,朱笔一挥,在“江南余县方知绘,年十六,貌美”旁批注:眼有疾,不侍君。又大大地画了个叉。
从此,昭示着方知绘这个名字跟秀女无缘了。
方知绘愣了半晌,只觉耳边轰隆隆充斥着各种声音,笑的,哭的,叫喊声,孩童嬉笑声……,她只感觉喉头一股腥甜,随即便直愣愣地晕了过去。
还好身旁的翠花婶子眼疾手快接住她。
袁世邦摇头叹息,声势浩大的仪仗也离开了,一片混乱中,翠花婶子叫着:“麻烦大家叫下大夫”。
陆新元半晌无言,眼看着大夫过来,又有人将她送回了家才离开。
回去的路上,袁世邦见陆新元又不见了,只是这次他也懒得管了。
袁世邦原本只是袁公公的旁系亲族,实在是沾了光才揽了下江南这样的好差事,轻松,能拿点钱,运气好傍上贵人还能升上一升。
只是没想到这名动天下的美人竟然是个瞎子,瞎就算了,哪怕只有他一个人来,那偷偷地封了嘴,将美人装扮一番送入宫廷,只要帝王喜欢,那这也不算什么事。
怪只怪那陆新元大剌剌站在旁边,那位权势正盛,又是不讲情面的主儿。
真真是一点儿余地也没有了。
“可恶啊,可恶啊。”他叹到。
一旁的随从出声:“大人可是在烦恼白天的事?”
袁世邦没好气回道:“这么一件事都办不好,我这大人怕是回去就得叫小人了。”
那随从笑道:“大人严重了,您不过担心没有秀女交差罢了,小人听闻这方县丞的女儿也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何不……。”
他没说完,但袁世邦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有一个,总比空手强。
徐家村外的一小个土堆旁,两个黑影正窸窸窣窣地做着什么。
一阵风吹过,其中一人拢了拢衣服,哆哆嗦嗦地问:“她婶子,你好了没呀,我咋感觉今晚这天冷得慌呢?”
另一个声音传来,也是中年妇女,只是声音不似第一个那般慌乱,“就快好了就快好了。”
“她婶子,你说这地儿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她站起来,走了两步环视四周,突然大惊失色,“哎哟,哎哟,这不就是前些天徐赖子溺死的那地儿嘛,你看前面那池塘,啊,她婶子,你干嘛……”。
一阵惊呼,接着便是榔头落地和重物落水的声音。
“哼!本想留着你做个帮手的,没想到你还挺机灵,”她双手合十,倒似乎真是虔诚祈祷:“看在你也算帮过我的份上,祝你下辈子投个好胎。”
过了不久,不远的池塘里咕噜咕噜冒起了泡,开始只有一两颗,接着便是一串。
气泡停了,从荷叶遮蔽出露出张脸来,模样惨白,竟连瞳孔都是白色。好在这个时辰,这地方也不会有人看到,不然定要被人怀疑是水鬼成了精。
方知绘吐了口水草,深呼吸了两口,又提了一口气,才堪堪把脚下的“活儿”提上来。
一个巨大的麻袋,上面还附着淤泥。
方知绘解开袋子,朝里看了一眼,只见那东西鼓鼓囊囊地膨胀起来,不过好在还能依稀辨出原本的样子。
“还好摸到了,不然岂不是堕我名声。”她狡黠地笑了笑,“不过……”,她朝池里望了望,被她搅动的浑水已经开始沉淀了。
先前她在水里感受到,被人抛下去的东西也沉到了池底,此刻池面已平静无波。
“没想到这么一个偏远的小村还能遇到凶杀案”。
会是谁呢?
快要落下的残月和天亮之前就要交差的东西提醒着她,也把她升起的那点好奇心压了下去。
她最后看了一眼明显被清理过的现场,不再犹豫,转身背起麻袋就往义庄走去。
第二日,她是被一声巨大的咆哮吵醒的,身体哆嗦一下,紧接着就听到窸窸窣窣地,隔壁的翠花婶子正往她的豆腐箱屉里装着什么。
嘴里还在不住的唠叨:“姑娘呀,你怎么还在睡,都日上三竿了,你这箱屉也空着,你该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吧?”
她迷迷糊糊嘟囔了一句:“什么日子?”
“三月三啊。”看她没反应过来,翠花婶子恨铁不成钢地强调了一句,“今□□廷的寻秀使就会到余县。”
三月三?寻秀使?选秀!
方知绘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边急急去开箱门,一边说:“不是说寻秀使会在初五那天才来吗,怎的提前了那么多?”
她起得急,眼睛又不好,一路撞倒了几个凳子。
还好翠花婶子装好了豆腐,帮她找出箱子底的粉色衫裙,又把她按在椅子上,才说:“原本打算是这样的,不过据说是当今太后在京城听说了你的美名,专程派人来看你呢。”
“谁?”
“永定侯家的小世子,应当是个急性子,到县衙不停歇便过来了,这会儿子约莫都到街上了。”
方知绘拿起一支白玉簪,“婶娘,那就麻烦婶娘帮我梳洗打扮了。”
翠花婶子动作麻利地给她梳妆,嘴里调笑说:“放心吧,凭姑娘这副模样,定能入得了那大人物的眼。”
装扮完毕,她看着镜中顾盼生辉,明艳照人的美人感叹:“姑娘容貌之盛,真是我平生所见之最。”
说罢,从袖中掏出一支精致小巧的蝴蝶钗,双翅煽动,蓝色的宝石做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看着那个钗子,眼中落下泪来。
方知绘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急急用手拉住她的衣袖,“婶娘怎么了?”
翠花婶子抹了眼睛,强笑道:“这钗子本是我家老头买来做燕儿的及笄礼物的,只是现在……,”她把杈子插|在她发间,轻叹:“很衬姑娘呢。”
“燕儿姑娘的及笄礼物,我怎么能收,”方知绘说着就要去拔,却被翠花婶子止住了。
她温柔地说:“如今燕儿已经不在了,她生前最是与你交好,如今看到它戴在你的发间,估计也会感到欣慰的。”
方知绘还要再拒绝,她就故意摆了脸说:“怎么?方姑娘眼见就要进宫做贵人了,是看不起我们穷苦人家的俗物了。”
方知绘只得作罢,连忙讨饶说:“婶娘别这样说,我收下就是了。”
“多谢婶娘了。”
三月三,即使是余县这样的小县城,街道上也是热闹非凡。
如今还是白天,街道上就已是人满为患,其中最为拥挤的便数方家小铺了。
食客们不仅自带板凳将支起的两个小桌围坐得满满当当,排队购满的更是占了半条街。
陆新元走到队尾,随意拉了个人问道:“这方家豆腐真那么好吃?这么多人排队买?”
那人白了他一眼说:“你小子不是余县人吧,这方家的豆腐好不好吃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前头卖豆腐的方家娘子,那可真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呀。”
“你见过?具体是个怎么样的容貌?”陆新元颇为好奇地问。
那人剜了他一眼,恨恨道:“这方家姑娘出摊的时间不定,每次又都只卖一点点,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见到的。”
“那她总要站在摊前吧,你挤到前面去不就看到了吗?”
那人这才认真打量起他来,只见眼前男子身材颀长,剑眉星目,鼻梁高挺,清秀白俊的脸上噙着笑,端的是一副温文尔雅好样貌。
见他确实是虚心求救,不是故意嘲讽,原本的气焰也消了少许,只是略有些忧愁道:“哪里是这么好挤过去的,那姑娘整日窝在铺面后厨做豆腐,只有拿豆腐的时候才得见上一见。”
闻言,陆新元与后面的人对视一眼,道了谢,走到僻静处。
从旁走过来两一身黑衣的男子,弯腰行礼道:“世子爷,属下刚刚打探过,那方娘子确实整日在后厨忙活,极少见人。”
“后厨只有她一个?”
“这方家铺子就两人,方娘子和外面露脸的大娘,后厨也不是一直都有动静,但食客时不时能见到她,想来是只有她一人在后厨忙活。”
陆新元用食指轻轻摩挲额角,略一沉吟道:“余县比较出名的地方都已打探过了,这方娘子眼下看起来也无异常。这样吧,你们继续盯着后厨,待会儿我会和袁世邦以选秀女的名义叫她出来,到时,你们便潜进去细细搜查,绝不要放过一点可疑之处。”
两人接了命令,悄无声息离开了。
恰好这时,寻秀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过来。
陆新元走到袁世邦旁边,看见他行礼,朝他略点了下头。
袁世邦说:“从府衙出来便不见世子身影,还以为世子走散了呢,让下官担心了一路。”
陆新元回:“既是太后她老人家要我走这一遭,自然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况且□□治下海晏河清,青天白日的,也不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跳出来要本世子命的,你说是吧,袁大人。”
袁世邦本意是想呛他不守规矩,哪想一顶大帽盖过来,只能讪讪笑道:“自然如此,自然如此。”
话说着就走到了方家铺子前,陆新元落了一步,袁世邦走上前,大声说道:“本官乃太后亲封的寻秀使,当今听闻余县有一女姿容出众,特遣本使到此查看,无关人员还请速速离去。”
无论何时,民怕官是一定的,本来看到官府旗帜,围观的群众就散得差不多了,听闻这话,正好排到档口的人豆腐也不要了,逃也似的离开。
翠花婶子扶着方知绘走上前来跪下行礼,袁世邦摆手说:“这位姑娘就是方小姐吧。”
“民女是。”
有人抬了作画的工具坐到一旁,袁世邦示意她站起来,说:“这是宫廷画师,还请方姑娘抬起头让他作画,以便呈至御前,好决断姑娘的前途。”
方知绘抬起头,娇娇弱弱揖身,露出个清清浅浅的笑。
顿时,四周皆是一阵抽气声。
陆新元难以描述眼前人的模样,只觉这天光都因她亮了几分。螓首蛾眉,面容白皙,两点清浅微红缀于颊上,鼻尖一颗小痣,娇媚中更显灵动。
只可惜,那双本应是含水的眼眸,却白晃晃一片没有神采。
画师“妈呀”一声,惊得掉了笔。
袁世邦也反应过来,问:“姑娘这眼睛可是不见天光?”
方知绘柔柔开口:“非也,却只见天光,其他的一概看不清。”
“是先天还是后天?医师怎么说?”
方知绘心里一咯噔,听闻先皇有一宠妃,耳不能听,也一度坐到了贵妃的位置。是以她一直认为皇宫选秀只会看容貌,并不会排斥她的眼睛,没想到这位寻秀使这么在意。
不过事已至此,她只得继续开口:“不敢欺瞒大人,民女眼睛先天有疾,医师亦断言此生无救。”
几乎是毫不犹豫,袁世邦立马拿过随侍手上的文书,朱笔一挥,在“江南余县方知绘,年十六,貌美”旁批注:眼有疾,不侍君。又大大地画了个叉。
从此,昭示着方知绘这个名字跟秀女无缘了。
方知绘愣了半晌,只觉耳边轰隆隆充斥着各种声音,笑的,哭的,叫喊声,孩童嬉笑声……,她只感觉喉头一股腥甜,随即便直愣愣地晕了过去。
还好身旁的翠花婶子眼疾手快接住她。
袁世邦摇头叹息,声势浩大的仪仗也离开了,一片混乱中,翠花婶子叫着:“麻烦大家叫下大夫”。
陆新元半晌无言,眼看着大夫过来,又有人将她送回了家才离开。
回去的路上,袁世邦见陆新元又不见了,只是这次他也懒得管了。
袁世邦原本只是袁公公的旁系亲族,实在是沾了光才揽了下江南这样的好差事,轻松,能拿点钱,运气好傍上贵人还能升上一升。
只是没想到这名动天下的美人竟然是个瞎子,瞎就算了,哪怕只有他一个人来,那偷偷地封了嘴,将美人装扮一番送入宫廷,只要帝王喜欢,那这也不算什么事。
怪只怪那陆新元大剌剌站在旁边,那位权势正盛,又是不讲情面的主儿。
真真是一点儿余地也没有了。
“可恶啊,可恶啊。”他叹到。
一旁的随从出声:“大人可是在烦恼白天的事?”
袁世邦没好气回道:“这么一件事都办不好,我这大人怕是回去就得叫小人了。”
那随从笑道:“大人严重了,您不过担心没有秀女交差罢了,小人听闻这方县丞的女儿也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何不……。”
他没说完,但袁世邦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有一个,总比空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