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九间殿——

    帝辛阅过前线战报,顺手递给旁边的武庚。

    武庚接在手里,匆匆阅毕,当即横眉:“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李靖竟胆敢叛商?!”

    帝辛批阅着奏章,波澜不惊:“早晚而已。”

    武庚愤愤不平:“父王待李靖不薄,其发妻更为殷商宗室女!”

    “天真。”帝辛笑着摇了摇头,“公主出降尚做无用之功,何况宗室女?”

    武庚一愣,想起了被传颂为佳话的“帝乙归妹”。

    当年高祖武乙合周伐鬼方,雷劈而亡。曾祖文丁临朝,以为蹊跷,兼之周动作频频,故杀季历以慑之。季历,姬昌父也。至祖父帝乙,为安抚姬昌,以妹妻之。至父王,“凤鸣岐山”甚嚣尘上,周之野心昭然若揭。

    凤鸣岐山……

    武庚喃喃重复了一遍,“凤鸣岐山”传言之后发生了什么要事?

    姬昌囚于羑里、伯邑考赴朝歌、姬昌归乡竖反旗……等等,伯邑考?!

    “父王!”

    “何事?”

    “先前太师曾说,西岐一口咬定是您杀了他们的世子伯邑考,并将其血肉剁碎制成肉饼,逼迫姬昌吃下……父王可还记得么?”

    手中刻刀一顿,帝辛沉吟道:“伯邑考?”

    他眼前倏然浮现那个温润如美玉的青年。

    “无稽之谈。孤何时杀的伯邑考?又因何要杀他?”

    武庚悚然色变。

    伯邑考并非死于父王之手,他也坚信父王不会这么做。那么——是谁杀了伯邑考?

    显然,帝辛也想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脸色蓦然一沉。

    他回想起最后一次见到伯邑考,是武庚七岁那一年,在御花园。

    彼时杨妃被狐妖附身,妄图栽赃伯邑考调戏妃嫔。被拆穿之后,索性撕破伪装,抢先动手。伯邑考毫不犹豫舍身护驾。

    时隔多年,现下想来,虽仍不觉后怕,只是……那狐妖连出杀招,似乎皆是冲着伯邑考去的。

    污蔑伯邑考调戏妃嫔、杀机直指伯邑考,皆欲致伯邑考于死地。

    假设狐妖得逞,伯邑考当真在宫苑之中丢了命,直接导致的结果会是什么?

    帝辛屈指敲了敲面前的奏章,显而易见。

    伯邑考枉死、姬昌食子的人间惨剧,是否亦为狐妖手笔?

    若果真如此,就有点棘手了。

    帝辛想到这里,忽然串联起桩桩前事,当即扬声道:“来人,请太师、国师议事!”

    ·

    西岐城——

    前番首战,殷郊凭借法宝番天印与落魂钟,连擒西岐两员大将,得胜回营。

    姜子牙聚将相府,商讨对敌之策。

    “李靖、哪吒父子身陷敌营,哪位有计策,救他一救?”

    诸将闻言面面相觑,阐教门人则统一将希冀的目光投向了杨戬。

    姜子牙也道:“杨戬?”

    杨戬从沉思中回神,尚不知何事,先劝道:“师叔莫要轻举妄动。”

    姜子牙:“何意?”

    杨戬道:“弟子此前陪同师叔观战,见那殷郊手中法宝有古怪,恍惚是番天印与落魂钟?”

    “番天印、落魂钟?”姜子牙面露讶异,“这不是大师兄的法宝么?莫非殷郊师承大师兄?”

    雷震子道:“原来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什么自家人?”姜子牙直击要害,“他既为大师兄爱徒,难道不知与我等师出同门吗?退一步讲,他下山之前,大师兄难道就不曾嘱咐过他?可他现下与我等刀兵相向,必是铁了心的。”

    “他若不是殷商太子,尚能劝上一劝,可惜……人各有志,天命难违。”姜子牙目露惋惜之意,“劝不动,不必白费功夫了。”

    阐教众门徒皆暗叹一声,揭过此事不再提,转而商议起营救李家父子和御敌之策。

    议事毕,众将散去,姜子牙单独留下杨戬:“天化怎么样了?前些日子一直闷闷不乐的。”

    杨戬眸光一闪,避重就轻道:“好多了。”

    姜子牙闻言颔首:“既然好多了那就让他回来罢,伐商大业还需要他。”

    杨戬垂首应了。

    且说黄天化听了杨戬转告的话,当场冷笑出声:“好好好,真是好个姜师叔!”

    他连说了三个“好”,忽而抬头,直视着杨戬,道:“师兄,你现在仍然坚持助周伐商是大义之举吗?不见得罢?”

    杨戬神色骤变,厉声道:“慎言!”

    黄天化唇角微微上挑,露出个嘲讽至极的笑,不再理会他,带着玉麒麟转身离开。

    ·

    次日清晨,殷商请战,姜子牙命黄天化率军迎敌,殷郊照旧敲响落魂钟,黄天化翻身落骑,幸有左右抢回,却已昏迷不醒,于是抬入相府,报与姜子牙。

    杨戬开天眼探查一番,道是失魂。

    姜子牙正愁眉不展之际,忽见燃灯道人乘鹿而来,落在堂前。他不知燃灯道人已被阐教除名,欣然上前迎接,仍旧口称“老师”,告知困境。

    燃灯笑曰:“番天印厉害,殷郊却不难对付。你只需集齐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南方离地焰光旗,单留北方让与殷郊,届时自见分晓。”

    姜子牙先是一喜,复忧道:“此处只有杏黄旗,东、西、南三旗却如何得焉?”

    燃灯抬手,现出一面旗:“可巧,吾云游至西方,恰遇准提圣人,这却不是青莲宝色旗?”

    又指点姜子牙:“你请广成子来此,那离地焰光旗要他去求来。素色云界旗在瑶池金母手中,需南极仙翁去求。”

    姜子牙一一照办。

    ·

    殷商大营——

    殷郊正端坐案前,忽觉一阵恍惚,已陷入梦中。

    周围已不是中军帐,而是九仙山桃源洞。师父广成子正盘膝坐于上首,座下立着一人,着黄衣道袍。

    殷郊定睛看去,认出是自己。

    他听见广成子殷殷嘱托:“吾将法宝尽付与你,须是顺天应人,东进五关,辅周武,兴吊民伐罪之师。不可改了念头,有犯天谴,到那时悔之晚矣!”

    他听见那个自己回答:“弟子如改前言,有辜师训,当受犁锄之厄!”

    如改前言,当受犁耕之刑!

    忽闻霹雳之声,如在耳畔,殷郊惊醒,发觉自己仍旧坐在案前,却已冷汗涔涔,浸透罗衣。

    言犹在耳,振聋发聩。

    殷郊忍不住起身,在帐中踱来踱去,自思:若就此回头,时犹未晚。然吾弟殷洪陷在朝歌,届时当如何自处?若连累殷洪丧命,将来又有何面目去见母亲?倘若就死,又如何对得起师父的教导栽培之恩?

    他这里举棋不定、左右为难,殊不知广成子亦是犹豫不决、于心不忍。

    姜子牙安排好一切,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出得门来,见广成子在廊下徘徊,闷闷不乐,心念一转,便猜到其所为何事。思虑再三,终是假作不知,面色如常与广成子打过招呼,出门整军去了。

    万事皆逃不过一个“天命”,非人力所能及也。

    日暮,西岐人马出城,直冲殷商大营,杀进辕门,见敌就砍。

    殷郊在帐中听见喊声大震,下定决心,持番天印而出,跃上马背,左右紧紧相随,径往辕门冲杀,见了西岐将服,祭起番天印,冲头顶就砸。

    南宫适斩杀殷郊部下李锦,西岐众将一拥而上,团团围住殷郊,只见枪刀密匝,剑戟森罗,重重叠叠,应接不暇。殷郊见此怒火狂燃,晃身现出三首六臂,摇响落魂钟,祭起番天印,纵开方天画戟,且战且进,愈杀愈勇,不知不觉已离了殷商驻地,靠近岐山。

    殷郊正战意高昂,忽听一声锣响,西岐诸将退去,独留殷郊在原地惊疑不定。

    忽见文殊广法天尊持东方青莲宝色旗挡住去路,殷郊主意既定,不由分说祭起番天印打去;文殊忙展开青莲宝色旗,只见白气悬空、金光万道,止住番天印攻势。殷郊趁势收回法宝,调转马头往南而去。不过一二里,又有赤精子持南方离地焰光旗拦住。

    殷郊见是殷洪师父赤精子,少不得勒住缰绳,稽首拜曰:“师叔何故阻弟子去路?”

    赤精子怒容斥曰:“殷郊,你有违师训,可还记得当日誓言么?!”

    殷郊只道:“生死有命,师叔不必再劝。”

    赤精子不再多言,持剑来取;殷郊见状只得祭起番天印;赤精子忙展开离地焰光旗,番天印只在空中乱滚,落不下来。

    殷郊收了法宝,即往中央走,果见燃灯道人持中央戊己杏黄旗拦住去路,见了他当即一声呵斥:“殷郊!你师父准备了一百张犁锄等着你!”

    殷郊再次祭起番天印,燃灯道人展开杏黄旗,只见金莲万朵、金光刺目,敌住番天印。

    杏黄旗万法不侵,殷郊恐番天印落入其手,忙收回来。转头忽然见到正西方向有一龙凤幡,其下坐着姜子牙和一王服之人,料定是姬发。他心知今日必死无疑,如能杀了姬发,则死而无憾。

    姜子牙见殷郊来势汹汹,亦持打神鞭相迎,只一回合,殷郊趁机祭起番天印,望姬发头顶砸去。眼看要得手,姜子牙及时展开西方素色云界旗,只见氤氲遍地、一派异香,阻住番天印攻势。姜子牙趁机祭起打神鞭,直取殷郊。

    殷郊抽身往北面走,忽见广成子立于祥云之上,苦劝他回头。

    殷郊望着师父殷殷期盼的模样,不觉心中大怮。

    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其他人都想要他死,只有师父还不肯放弃。

    殷郊勒紧缰绳,抱拳道:“弟子有辜师恩,愿以死谢罪。就此拜别,万望师父保重!”

    广成子大惊:“殷郊!你——”

    话音未落,燃灯道人持中央戊己杏黄旗、文殊广法天尊持东方青莲宝色旗、姜子牙持西方素色云界旗、赤精子持南方离地焰光旗,一齐围上来。

    殷郊祭起番天印,将山打出一条路来,提缰即走,将出山口时,燃灯道人将山一合,将殷郊夹在山内,犁锄过处,血洒黄土,身首异处。

    落魂钟与番天印滚落在地。

    广成子俯身拾了殷郊头颅,又使神通将山体剖开,敛了殷郊尸身。见徒儿惨状,不觉潸然泪下。

    姜子牙宽慰了两句,又谢过列位师兄及燃灯道人襄助,一一送还离地焰光旗、素色云界旗、青莲宝色旗。

    送走师兄后,姜子牙回到龙凤幡前,向姬发回禀殷郊已死。

    姬发于是望天叹道:“大罪俱在我姬发了!”

    ·

    殷郊的遗体由广成子送回殷商大营,再由其副将护送回朝歌。

    殷洪听闻殷郊死讯,大放悲声。

章节目录

终有何归处(封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悠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悠亭并收藏终有何归处(封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