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的冬日,总是难见晴光。
门窗遮了厚帘子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小丫鬟缩在角落处朝手心哈气,跺跺冻僵的脚。
索性现在是府中姑娘们晨昏定省的时间,小厨房无需备饭,便也无人去揪她。
“姜姑娘,放着奴婢来吧。”
没想厨房管事的林大娘刚好掀开帘子进门,瞧见后点了小丫头骂一句,又朝坐在药吊子后煎药的姑娘殷勤道。
姜沅摇头:“大娘莫怪,是我喊荷香去休息的。”
她不慌不忙地打着蒲扇,显然已经做惯了这个活。
荷香既被平日里极严格的林大娘抓住偷懒,只好吐吐舌头走过来,眼瞅着盖子被白汽顶的咔嚓作响,重新折身拿了碗。
被正对门的寒风吹了个哆嗦,荷香定定神,捧着碗朝姜沅道:“姑娘小心烫了手。”
姜沅朝她笑了笑,起身卷了袖子,小心将药汁倒入,再看着荷香熟练地拿来保温的食盒放进去,等着五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弗云来拿。
这药倒不是给弗云或是五姑娘,而是裴府的老太太近日身体有些不好,大房的五姑娘纯孝,主动提了替老太太煎药,每日小厨房煎好端过去,温度刚好入口。
煎药要早起半个时辰,天都未亮,不算累但熬人。
姜沅被大夫人遣了来给五姑娘“做个伴”,五姑娘勉力坚持几天后,这些事顺势落到她头上。
比往日稍晚的时候,弗云跑了来,打声招呼后匆匆提走盒子。
要出门前脚,她停住,回头朝姜沅道:“姜姑娘,辰时等五姑娘在老太太院子里用完了饭,来一趟正房吧。”
“五姑娘可是身体不适?”
弗云点头:“大约是昨夜受了凉,今早就嚷着头疼,又说不想让夫人知道。”
难怪今日晚了点。
裴府里懂点医术,上门又不会引起注意的,数来数去就只有一个姜沅了。
本来就靠着这点在后宅立足,弗云不和她客气,姜沅也自无不可,殷殷的应了。
送走弗云,林大娘终于抓住机会,替朋友求了姜沅:“姜姑娘,就是新调过去看垂花门的那个张大娘,近日……身体不舒服,央我找姑娘给她看看。”
女人的妇科疾病,自然是不好拿到明面上来讲。
林大娘边说,边瞅着正拿帕子擦去额头微汗的姜沅,霜雪般的肌肤被烧红的炉子蒸出层淡淡的粉,一双秋水眸迎着光,抿去了平日里细细藏起的一抹冷和倦,越发显得姝姿艳质、容色动人。
又一年的年节将近,算起来这位姜姑娘七岁随母亲投奔裴府,如今已快有十年。
哪怕江南风气,女子及笄后惯常被父母留两年,十七八岁再嫁者比比皆是,但姜沅这个年纪,再不着急的父母都已经开始相看郎君。
然而姜沅父亲早逝,母亲在裴府没几年也去了,如今能替她做主的,也就只有称一句姨母的裴府大夫人……但大夫人,唉。
那位小门小户出生的大夫人,是谁提起都要摇头的。
姜沅随着当女医的母亲学了身本领,虽是寄居的孤女,身份上也算得上裴府的客人。
她却没什么架子,对谁都是温和的一张笑脸,也愿意替她们这些没什么银钱、或是找不到门路的奴婢免费看些小病。
私下聚在一起说事时,林大娘能对别人拍着胸脯说,姜姑娘这等颜色、这种性情,嫁个王孙公侯也是绰绰有余,但最后一句,大家总归不约而同感慨一句,偏生是这个身份、背靠的还是那位大夫人。
治病的事不能大意,姜沅细细地记了下来:“我的规矩,大娘是知道的吧?”
她这样说就是应了,林大娘笑容满面地答道:“当然,当然。张大娘今日正好当班,脱身不得,她那个病又有点急,劳姑娘过去走一趟了。”
该说的事情说完了,姜沅被八面玲珑的林大娘硬塞了碗鸡蛋羹,才回到青玉院。
回去时,被她打发去拿东西的贴身婢女月芸一脸雀跃地迎过来,脸上不像是每次跑垂花门一趟后的垂头丧气,嘴里欢快道:“姑娘,你要的书我已经取到啦,放在桌子上了。”
月芸比姜沅小两岁,脸蛋圆圆带着些稚气,“今天看门的大娘换了个人呢,听到我是帮姜姑娘拿东西的时候,态度特别好!”
那以前就是态度特别不好了。
姜沅傍着大夫人,可掌管府里中馈的是二夫人,大房在府里威望本就不高,她也不怎么得大夫人看重,免费给奴仆们看病,除了积攒经验不辱没母亲的传授外,姜沅也是存了与人为善、结个善缘的心思。
但裴府是苏州府都数得上的家大业大,奴仆众多、关系复杂,除了林大娘这种感念她恩惠、时常与她行个方便的,自然也会有拜高踩低的人。
后者的话,更多一点。
这一遭事,结合林大娘的请求,转变的缘由一目了然。
姜沅推了鸡蛋羹给月芸,笑道:“往日辛苦你了,来,吃吧。”
裴府的晨昏定省当然没寄居孤女的事,因此桌上已有厨房送来的清粥、几盘小菜。
月芸瞧着姜沅夹筷时袖口处露出的一截皓腕,毫无装饰、清瘦的能看清侧边凸起的腕骨。
她脸上藏不住事,忧愁地皱起了眉,摇头道:“姑娘吃吧,我娘说,女孩子吃太少了容易生病。”
和自家姑娘呆久了,月芸清楚知道她的性格,面团人似的,几乎不会发脾气,因此也敢开口劝她。
“你忘了我就是大夫了?”姜沅几口吃完就放了筷子,起身把一脸幽怨看她的月芸按下到桌边,哄孩子一样哄她,“好了,你娘有没有说过长身体的时候不多吃点,以后比门栓高不上多少?”
两人住的厢房是从五姑娘住的青玉院侧边划出来的,窄窄几间房,倒是推窗外,刚好生了棵极茂盛的桂花树,冬日凋零,刻在上头的痕迹却不变。
姜沅提了箱子出来,路过正好对比,站到最新的痕迹前,视野已经又高上一些。
和还没开始在身高上发力的月芸不同,她已经比门栓高了许多。
想到这,姜沅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随即意识到什么,笑容里又掺进了一些忧思和迷茫,好在月芸留在屋里吃早饭没看见,不然又要让她把眉毛脸蛋皱成一团。
主子和顶上的姐姐们走了,留守的小丫鬟们也松快了,其中一个余光瞥见了她,才抿着嘴笑迎过来,说老太太那里似乎是有事,五姑娘一时半会回不来。
姜沅谢了她,走出门,决定先去看看垂花门的张大娘。
垂花门是内宅与外宅相连之处。
赶早不赶晚,现在的时间过去,也不用担心会撞见谁。况且以后有这道关系在,想必月芸也不必每次苦着个脸回来了。
你来我往,各自行个方便。
姜沅一个地位尴尬的孤女,在裴府的生活能算不错,便是这诸多方便堆成的。
裴府这代尚未分家,要住下这么多人,宅子不是一般的大,姑娘们的住所更在内宅深处。
姜沅提着箱子,从抄手游廊一路走过去,竟在寒风里出了身汗。
年节快至,廊下已经挂上了一排的红灯笼,人人的面上都是喜气。
走到的时候,太阳升了起来,天色却越发显得阴沉。她正要借着暗沉沉的光辨认,一个妇人已经扯起惊喜的笑容快步迎过来,走路姿势能看出有些别扭。
想必是看门的张大娘了。
姜沅跟着她进了间空屋,关门放下箱子。
张大娘躺上床,心里知道要让姜姑娘看妇科病的话得脱裙子,手里却把衣带搅成一团,显然还是很羞耻。
她期期艾艾看一眼耐心等在床边、并未开口催促的姜沅。
如果不是认识了十多年的林大娘拿亲身经历说话,张大娘是绝不信这么年轻的姑娘的本事的。
拜托林大娘约人,主要还是因为姜沅不收钱。
“我这里……我担心会不会吓到姑娘。”
姜沅摇了摇头:“我是大夫。”
张大娘活了三十几年,从底层婢女混到油水大的内院看门,自认看人很准。
面前这芙蓉似的小姑娘说出这句话后,那种经年累月因习惯而定格在脸上的柔顺,突然像是裂了缝的面具,透出自信与笃定。
室内昏暗,姜沅点了蜡烛,俯身看过去,外形不太好看。
一股子腥臭味弥散开。
别的倒没什么,主要是落了红。姜沅皱了眉头:“平日里痒吗?腰酸?分泌物增多且颜色不对?”
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姜沅示意她可以把衣服穿好了。
家里儿子要娶亲,银钱紧张,张大娘好不容易调来了这个位置,生怕因病而前功尽弃,此刻心提起来:“姜姑娘,能治吗?”
“可以,但是需要坚持。”朝她安抚的笑了笑,姜沅从箱子里拿了笔写上熏洗的方子,又在张大娘脚上点了两处,“隐白、大都穴位,用艾草悬灸,以皮肤发红为度。”
她是只管看病和开方子的,按不按她说的做,就与她无关了。
出来时,天上不知何时竟然飘落起细细如盐的雪。
张大娘还要去当班,看她感激的表情,姜沅知道以后又多了条门路。
想到五姑娘说不定已经回来了,她本想直接回院子,但江南流行园林造景,小桥流水、古屋绕梅,此刻地上难得积了层至洁至白的雪,更显得风雅至极。
哪怕姜沅本不欲停留,此刻也忍不住驻足多看了两眼。
巧也不巧,她耽搁的这么点时间里,抄手游廊上拐进浩浩荡荡一群人。
为首的姜沅认识,是二老爷裴绍伦。
平日里从未听说裴绍伦与人动气,此刻脸上却是遮掩不住的愠怒与难堪。
另有一人落他半步,眉眼带有病色却丝毫不掩本身的风华绝代。明明走在后,面上更是挂着好整以暇的笑,气势却压的周身数人不敢抬头。
乍看两人五官有些许相似,能入后宅,想来那人也和裴家有着关系。
姜沅莫名觉得心惊。
来不及回避,她只得低头退到一边,裴绍伦经过她时脚步略顿,应该是对她有些印象,但胸膛喷涌的怒气占了上风,他甩袖大步向前。
而那让姜沅本能感到危险的男人,一眼不曾看向她,眼角眉梢俱是疏冷。
门窗遮了厚帘子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小丫鬟缩在角落处朝手心哈气,跺跺冻僵的脚。
索性现在是府中姑娘们晨昏定省的时间,小厨房无需备饭,便也无人去揪她。
“姜姑娘,放着奴婢来吧。”
没想厨房管事的林大娘刚好掀开帘子进门,瞧见后点了小丫头骂一句,又朝坐在药吊子后煎药的姑娘殷勤道。
姜沅摇头:“大娘莫怪,是我喊荷香去休息的。”
她不慌不忙地打着蒲扇,显然已经做惯了这个活。
荷香既被平日里极严格的林大娘抓住偷懒,只好吐吐舌头走过来,眼瞅着盖子被白汽顶的咔嚓作响,重新折身拿了碗。
被正对门的寒风吹了个哆嗦,荷香定定神,捧着碗朝姜沅道:“姑娘小心烫了手。”
姜沅朝她笑了笑,起身卷了袖子,小心将药汁倒入,再看着荷香熟练地拿来保温的食盒放进去,等着五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弗云来拿。
这药倒不是给弗云或是五姑娘,而是裴府的老太太近日身体有些不好,大房的五姑娘纯孝,主动提了替老太太煎药,每日小厨房煎好端过去,温度刚好入口。
煎药要早起半个时辰,天都未亮,不算累但熬人。
姜沅被大夫人遣了来给五姑娘“做个伴”,五姑娘勉力坚持几天后,这些事顺势落到她头上。
比往日稍晚的时候,弗云跑了来,打声招呼后匆匆提走盒子。
要出门前脚,她停住,回头朝姜沅道:“姜姑娘,辰时等五姑娘在老太太院子里用完了饭,来一趟正房吧。”
“五姑娘可是身体不适?”
弗云点头:“大约是昨夜受了凉,今早就嚷着头疼,又说不想让夫人知道。”
难怪今日晚了点。
裴府里懂点医术,上门又不会引起注意的,数来数去就只有一个姜沅了。
本来就靠着这点在后宅立足,弗云不和她客气,姜沅也自无不可,殷殷的应了。
送走弗云,林大娘终于抓住机会,替朋友求了姜沅:“姜姑娘,就是新调过去看垂花门的那个张大娘,近日……身体不舒服,央我找姑娘给她看看。”
女人的妇科疾病,自然是不好拿到明面上来讲。
林大娘边说,边瞅着正拿帕子擦去额头微汗的姜沅,霜雪般的肌肤被烧红的炉子蒸出层淡淡的粉,一双秋水眸迎着光,抿去了平日里细细藏起的一抹冷和倦,越发显得姝姿艳质、容色动人。
又一年的年节将近,算起来这位姜姑娘七岁随母亲投奔裴府,如今已快有十年。
哪怕江南风气,女子及笄后惯常被父母留两年,十七八岁再嫁者比比皆是,但姜沅这个年纪,再不着急的父母都已经开始相看郎君。
然而姜沅父亲早逝,母亲在裴府没几年也去了,如今能替她做主的,也就只有称一句姨母的裴府大夫人……但大夫人,唉。
那位小门小户出生的大夫人,是谁提起都要摇头的。
姜沅随着当女医的母亲学了身本领,虽是寄居的孤女,身份上也算得上裴府的客人。
她却没什么架子,对谁都是温和的一张笑脸,也愿意替她们这些没什么银钱、或是找不到门路的奴婢免费看些小病。
私下聚在一起说事时,林大娘能对别人拍着胸脯说,姜姑娘这等颜色、这种性情,嫁个王孙公侯也是绰绰有余,但最后一句,大家总归不约而同感慨一句,偏生是这个身份、背靠的还是那位大夫人。
治病的事不能大意,姜沅细细地记了下来:“我的规矩,大娘是知道的吧?”
她这样说就是应了,林大娘笑容满面地答道:“当然,当然。张大娘今日正好当班,脱身不得,她那个病又有点急,劳姑娘过去走一趟了。”
该说的事情说完了,姜沅被八面玲珑的林大娘硬塞了碗鸡蛋羹,才回到青玉院。
回去时,被她打发去拿东西的贴身婢女月芸一脸雀跃地迎过来,脸上不像是每次跑垂花门一趟后的垂头丧气,嘴里欢快道:“姑娘,你要的书我已经取到啦,放在桌子上了。”
月芸比姜沅小两岁,脸蛋圆圆带着些稚气,“今天看门的大娘换了个人呢,听到我是帮姜姑娘拿东西的时候,态度特别好!”
那以前就是态度特别不好了。
姜沅傍着大夫人,可掌管府里中馈的是二夫人,大房在府里威望本就不高,她也不怎么得大夫人看重,免费给奴仆们看病,除了积攒经验不辱没母亲的传授外,姜沅也是存了与人为善、结个善缘的心思。
但裴府是苏州府都数得上的家大业大,奴仆众多、关系复杂,除了林大娘这种感念她恩惠、时常与她行个方便的,自然也会有拜高踩低的人。
后者的话,更多一点。
这一遭事,结合林大娘的请求,转变的缘由一目了然。
姜沅推了鸡蛋羹给月芸,笑道:“往日辛苦你了,来,吃吧。”
裴府的晨昏定省当然没寄居孤女的事,因此桌上已有厨房送来的清粥、几盘小菜。
月芸瞧着姜沅夹筷时袖口处露出的一截皓腕,毫无装饰、清瘦的能看清侧边凸起的腕骨。
她脸上藏不住事,忧愁地皱起了眉,摇头道:“姑娘吃吧,我娘说,女孩子吃太少了容易生病。”
和自家姑娘呆久了,月芸清楚知道她的性格,面团人似的,几乎不会发脾气,因此也敢开口劝她。
“你忘了我就是大夫了?”姜沅几口吃完就放了筷子,起身把一脸幽怨看她的月芸按下到桌边,哄孩子一样哄她,“好了,你娘有没有说过长身体的时候不多吃点,以后比门栓高不上多少?”
两人住的厢房是从五姑娘住的青玉院侧边划出来的,窄窄几间房,倒是推窗外,刚好生了棵极茂盛的桂花树,冬日凋零,刻在上头的痕迹却不变。
姜沅提了箱子出来,路过正好对比,站到最新的痕迹前,视野已经又高上一些。
和还没开始在身高上发力的月芸不同,她已经比门栓高了许多。
想到这,姜沅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随即意识到什么,笑容里又掺进了一些忧思和迷茫,好在月芸留在屋里吃早饭没看见,不然又要让她把眉毛脸蛋皱成一团。
主子和顶上的姐姐们走了,留守的小丫鬟们也松快了,其中一个余光瞥见了她,才抿着嘴笑迎过来,说老太太那里似乎是有事,五姑娘一时半会回不来。
姜沅谢了她,走出门,决定先去看看垂花门的张大娘。
垂花门是内宅与外宅相连之处。
赶早不赶晚,现在的时间过去,也不用担心会撞见谁。况且以后有这道关系在,想必月芸也不必每次苦着个脸回来了。
你来我往,各自行个方便。
姜沅一个地位尴尬的孤女,在裴府的生活能算不错,便是这诸多方便堆成的。
裴府这代尚未分家,要住下这么多人,宅子不是一般的大,姑娘们的住所更在内宅深处。
姜沅提着箱子,从抄手游廊一路走过去,竟在寒风里出了身汗。
年节快至,廊下已经挂上了一排的红灯笼,人人的面上都是喜气。
走到的时候,太阳升了起来,天色却越发显得阴沉。她正要借着暗沉沉的光辨认,一个妇人已经扯起惊喜的笑容快步迎过来,走路姿势能看出有些别扭。
想必是看门的张大娘了。
姜沅跟着她进了间空屋,关门放下箱子。
张大娘躺上床,心里知道要让姜姑娘看妇科病的话得脱裙子,手里却把衣带搅成一团,显然还是很羞耻。
她期期艾艾看一眼耐心等在床边、并未开口催促的姜沅。
如果不是认识了十多年的林大娘拿亲身经历说话,张大娘是绝不信这么年轻的姑娘的本事的。
拜托林大娘约人,主要还是因为姜沅不收钱。
“我这里……我担心会不会吓到姑娘。”
姜沅摇了摇头:“我是大夫。”
张大娘活了三十几年,从底层婢女混到油水大的内院看门,自认看人很准。
面前这芙蓉似的小姑娘说出这句话后,那种经年累月因习惯而定格在脸上的柔顺,突然像是裂了缝的面具,透出自信与笃定。
室内昏暗,姜沅点了蜡烛,俯身看过去,外形不太好看。
一股子腥臭味弥散开。
别的倒没什么,主要是落了红。姜沅皱了眉头:“平日里痒吗?腰酸?分泌物增多且颜色不对?”
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姜沅示意她可以把衣服穿好了。
家里儿子要娶亲,银钱紧张,张大娘好不容易调来了这个位置,生怕因病而前功尽弃,此刻心提起来:“姜姑娘,能治吗?”
“可以,但是需要坚持。”朝她安抚的笑了笑,姜沅从箱子里拿了笔写上熏洗的方子,又在张大娘脚上点了两处,“隐白、大都穴位,用艾草悬灸,以皮肤发红为度。”
她是只管看病和开方子的,按不按她说的做,就与她无关了。
出来时,天上不知何时竟然飘落起细细如盐的雪。
张大娘还要去当班,看她感激的表情,姜沅知道以后又多了条门路。
想到五姑娘说不定已经回来了,她本想直接回院子,但江南流行园林造景,小桥流水、古屋绕梅,此刻地上难得积了层至洁至白的雪,更显得风雅至极。
哪怕姜沅本不欲停留,此刻也忍不住驻足多看了两眼。
巧也不巧,她耽搁的这么点时间里,抄手游廊上拐进浩浩荡荡一群人。
为首的姜沅认识,是二老爷裴绍伦。
平日里从未听说裴绍伦与人动气,此刻脸上却是遮掩不住的愠怒与难堪。
另有一人落他半步,眉眼带有病色却丝毫不掩本身的风华绝代。明明走在后,面上更是挂着好整以暇的笑,气势却压的周身数人不敢抬头。
乍看两人五官有些许相似,能入后宅,想来那人也和裴家有着关系。
姜沅莫名觉得心惊。
来不及回避,她只得低头退到一边,裴绍伦经过她时脚步略顿,应该是对她有些印象,但胸膛喷涌的怒气占了上风,他甩袖大步向前。
而那让姜沅本能感到危险的男人,一眼不曾看向她,眼角眉梢俱是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