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命该如此
从拼命记得到拼命忘记,只需要15秒。
如果坐高铁或者飞机,时间会更短些。
她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那些火车票。
看,它们真的什么也代表不了。
此后,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低迷期。
精神状态恍惚。
不知道饿和渴。
只觉得累,想睡。
晚上早早歪倒在床上,有时候第二天下午才醒。
有时候睁眼起来已经过了两三天。
不敢听CD,不敢看电影,不敢接触陌生人。
我怕听见我们都喜欢的旋律。
我怕会有相似的桥段出现。
我怕再遇上和她一样的人。
我怕想起她。
怕想起她之后,弥漫全身的无地自容。
后来开始做梦。
梦里全是她。
离开我,回来找我,再狠狠地抛弃我。
我不敢闭上眼睛。
困得要死也强撑着不睡。
直到丧失了意识,经历一段不知长短的昏迷,迷迷糊糊又看见她回来找我。
我想跑可怎么都跑不快,像掉进黑洞里那样慌张无助,马上费力挣扎着醒过来。
虚脱、疲惫,是常态。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完了那年暑假。
第一次觉察到时间漫长的同时,也体悟到了逝者如斯。
恋情的来去就好比无法测量方向的风。
不明所以地吹过来。
又无缘无故地刮回去。
除了记忆,没有什么能证明她曾属于我。
可事到如今,除了忘掉,也没其他方法让自己更好过。
开学之后,主动在自己与女孩间设置了距离。
对恋爱已经丧失了毫无道理的狂热与妄想。
不跟其他人有太多接触。
特别排斥同情的目光和异性的示好。
要习惯,重新习惯,一个人生活。
一般人都会选择用成功的事业来麻痹失败的感情。
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只能从认真上课,好好学习上得到一些安慰。
看不明白也硬是捧着书一行一行地背程序。
听不懂也提前到教室,坐第一排盯着老师的嘴。
还好,我的英语老师很漂亮。
虽然她讲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开始去听。
这些像蔫吧草一样的字母,其实并不枯燥。
仔细去听时,我突然对它们有了兴趣。
慢慢地,我发现学习并非像逐个捏破包装纸上的气泡那么无聊。
A等于B,B等于C,则A一定等于C。
绝不会有哪天,A觉得腻了,就再也不承认自己等于C的事实。
只要运算正确,他们就永远不会改变。
比感情实在得多。
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整整坚持了四个月之久。
在我来说,不可思议的长。
仅是为了缓冲空窗前期的惯性。
没成想期末成绩排下来,竟考了专业第一。
哦,原来如此。
原来我也可以成为社会的标准答案。
活得像她那样。
却是在她离开以后。
单单不是刚好。
讽刺么。
大概吧。
不是没后悔过。
为什么不努力一点?
为什么不和她上同一所大学?
好歹会有些不一样。
可能比现在长久些吧,稍微。
至少不会因为距离就……
但该遇见的人还是要遇见。
唉。
命该如此吧。
是叶绯带我来到这里,但她马上就离开了。
接着“师诗”出现了,所有行为带足有前史的暗示和挑衅。
我实在想不出。
如果一路扮演“师诗”的不是女一号,那,得有多小的概率,才能巧合成这样?
而我又得有多大的运气,才能成为这桩事件的男主角?
生活中常常会遭遇突发事件,随时考验着我的临场反应。
可这次不同。
我随机应变的本领,已抵挡不了“师诗”过于频繁的试炼。
真是糟糕。
有人跟我说旧爱如潮水,起落亦有时。
当时没觉得。
现在想想,还真是。
有些事,就算自己忘记了,也还是会有人提醒。
反复重复,重复反复。
也许我并不拥有留住谁的能力。
也无法当真地选择对哪段记忆加以忘怀。
我承认。
我几乎每天都点开邮箱看看有没有师诗的邮件。
每天都会。
为着能找出蛛丝马迹,为着积攒证据,证实此人是故交的猜想。
也多少有些好奇。
尽管会使人陷入迷恋。
别担心,总有清醒那天。
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需要下赌注。
无论对她,抑或她。
如果她们是我命运的转机,想必我会狠狠抓住。
无论她们各自成立,抑或,根本是同一个人。
其实,跳脱出来旁观。
只凭一个姑娘写的东西就觉得她人不错。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像一下回到小时候,凡是会拆九连环的同学,我都很佩服。
多么简单的逻辑。
但因为年纪,它成立。
可惜,年华至此,人人都是老房子。
假使要往惺惺相惜的剧情发展,她出现的也太不是时候了。
可惜啊可惜。
Timing is everything.
不是所有的可能性,最终都会变成现在时。
有时候,它只能是,也许。
也许,还有别的结果。
并非只有卿卿我我这一条路可走。
然而,敌暗我明的立场始终像含有适量兴奋剂的劣质药水。
上瘾,刺激。
即便致命,也并不妨碍我对她持有兴趣。
从拼命记得到拼命忘记,只需要15秒。
如果坐高铁或者飞机,时间会更短些。
她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那些火车票。
看,它们真的什么也代表不了。
此后,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低迷期。
精神状态恍惚。
不知道饿和渴。
只觉得累,想睡。
晚上早早歪倒在床上,有时候第二天下午才醒。
有时候睁眼起来已经过了两三天。
不敢听CD,不敢看电影,不敢接触陌生人。
我怕听见我们都喜欢的旋律。
我怕会有相似的桥段出现。
我怕再遇上和她一样的人。
我怕想起她。
怕想起她之后,弥漫全身的无地自容。
后来开始做梦。
梦里全是她。
离开我,回来找我,再狠狠地抛弃我。
我不敢闭上眼睛。
困得要死也强撑着不睡。
直到丧失了意识,经历一段不知长短的昏迷,迷迷糊糊又看见她回来找我。
我想跑可怎么都跑不快,像掉进黑洞里那样慌张无助,马上费力挣扎着醒过来。
虚脱、疲惫,是常态。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完了那年暑假。
第一次觉察到时间漫长的同时,也体悟到了逝者如斯。
恋情的来去就好比无法测量方向的风。
不明所以地吹过来。
又无缘无故地刮回去。
除了记忆,没有什么能证明她曾属于我。
可事到如今,除了忘掉,也没其他方法让自己更好过。
开学之后,主动在自己与女孩间设置了距离。
对恋爱已经丧失了毫无道理的狂热与妄想。
不跟其他人有太多接触。
特别排斥同情的目光和异性的示好。
要习惯,重新习惯,一个人生活。
一般人都会选择用成功的事业来麻痹失败的感情。
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只能从认真上课,好好学习上得到一些安慰。
看不明白也硬是捧着书一行一行地背程序。
听不懂也提前到教室,坐第一排盯着老师的嘴。
还好,我的英语老师很漂亮。
虽然她讲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开始去听。
这些像蔫吧草一样的字母,其实并不枯燥。
仔细去听时,我突然对它们有了兴趣。
慢慢地,我发现学习并非像逐个捏破包装纸上的气泡那么无聊。
A等于B,B等于C,则A一定等于C。
绝不会有哪天,A觉得腻了,就再也不承认自己等于C的事实。
只要运算正确,他们就永远不会改变。
比感情实在得多。
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整整坚持了四个月之久。
在我来说,不可思议的长。
仅是为了缓冲空窗前期的惯性。
没成想期末成绩排下来,竟考了专业第一。
哦,原来如此。
原来我也可以成为社会的标准答案。
活得像她那样。
却是在她离开以后。
单单不是刚好。
讽刺么。
大概吧。
不是没后悔过。
为什么不努力一点?
为什么不和她上同一所大学?
好歹会有些不一样。
可能比现在长久些吧,稍微。
至少不会因为距离就……
但该遇见的人还是要遇见。
唉。
命该如此吧。
是叶绯带我来到这里,但她马上就离开了。
接着“师诗”出现了,所有行为带足有前史的暗示和挑衅。
我实在想不出。
如果一路扮演“师诗”的不是女一号,那,得有多小的概率,才能巧合成这样?
而我又得有多大的运气,才能成为这桩事件的男主角?
生活中常常会遭遇突发事件,随时考验着我的临场反应。
可这次不同。
我随机应变的本领,已抵挡不了“师诗”过于频繁的试炼。
真是糟糕。
有人跟我说旧爱如潮水,起落亦有时。
当时没觉得。
现在想想,还真是。
有些事,就算自己忘记了,也还是会有人提醒。
反复重复,重复反复。
也许我并不拥有留住谁的能力。
也无法当真地选择对哪段记忆加以忘怀。
我承认。
我几乎每天都点开邮箱看看有没有师诗的邮件。
每天都会。
为着能找出蛛丝马迹,为着积攒证据,证实此人是故交的猜想。
也多少有些好奇。
尽管会使人陷入迷恋。
别担心,总有清醒那天。
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需要下赌注。
无论对她,抑或她。
如果她们是我命运的转机,想必我会狠狠抓住。
无论她们各自成立,抑或,根本是同一个人。
其实,跳脱出来旁观。
只凭一个姑娘写的东西就觉得她人不错。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像一下回到小时候,凡是会拆九连环的同学,我都很佩服。
多么简单的逻辑。
但因为年纪,它成立。
可惜,年华至此,人人都是老房子。
假使要往惺惺相惜的剧情发展,她出现的也太不是时候了。
可惜啊可惜。
Timing is everything.
不是所有的可能性,最终都会变成现在时。
有时候,它只能是,也许。
也许,还有别的结果。
并非只有卿卿我我这一条路可走。
然而,敌暗我明的立场始终像含有适量兴奋剂的劣质药水。
上瘾,刺激。
即便致命,也并不妨碍我对她持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