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月考后,学校举行了运动会,为期三天。

    高三不用参加,假期因此多了一天,但周末还得补回来。

    郭然临时加班,徐雁北等不了她,自己坐了大巴回晴云县。

    巴掌大的小县城正在大兴土木。

    一下车,整个车站都被附近挖掘机和水泥罐车的噪音笼罩,连空气里都浮着一层灰。

    徐雁北没告诉父母今天回来。

    进门时,屋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药膏味。

    徐志刚正围着围裙切牛肉,张永梅则用竹签串牛肉串。她左腿正搭在一张低矮的小凳子上,裤腿掀到膝盖,露出受伤的小腿。

    上面布满了一大排红肿的水泡,圆鼓鼓,亮晶晶的,依稀还透着光。

    有些水肿已消,一层死皮看起来皱皱巴巴,触目惊心。

    徐雁北心里不好受,也不知会不会留疤。

    “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徐志刚又惊又喜。

    张永梅将手里串好的肉串放进竹盘,抬头问她,“你逃课了?”

    徐雁北进屋关门,在玄关处换了双拖鞋,“月考完放假,我回来看看。”

    “你们今天要出摊?”徐雁北放下书包,此情此景她人还是懵的。

    徐志刚:“是啊,你妈说这段时间天气好,不摆摊可惜了。”

    近几年,晴云县开发了几条自然景观旅游路线,来玩的人多了,她家小吃生意也跟着火爆。光每日纯利润就上千了,而当时这个小县城的房价也就两三千一平。

    “可你腿还没好,行动不方便啊。”

    “烤烧烤又不是跑业务,站在那里动手就行,怕什么?”张永梅说话时,语气都有点凶。

    徐志刚看向女儿,轻轻晃了下头。

    算了,就由着她吧!

    “你饿了没,我切完这些肉就去给你做饭。”

    徐志刚虽是个北方人,但性格慢热,平时话也不多,做事一板一眼,有条不紊。

    徐雁北摇头,两个小时的车程有些晕车,完全没胃口。

    “不想吃,中午再说吧。”

    她去厨房洗了手,坐下来拿起竹签熟练的开始串肉串。

    窗台上养了几盆吊兰,顶上挂的鸟笼里,两只紫芋色的虎皮鹦鹉上蹿下跳。

    散养的糖豆从外面溜达回来,正仰着头,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笼里的鸟嗷呜个没完。

    徐志刚切完肉,跺了一下脚,撵那只狸花猫。

    “一边去,你就天天打它们主意吧!”

    糖豆跑来蹭徐雁北的脚,呜咽着讨食。

    她扔了两块牛肉片给它,狸猫叼到自己窝里享受去了。

    张永梅边穿肉串边叹,“多大点事嘛,你们怎么都跑回来了,瞎耽误工夫。”

    徐雁北知道姐姐和姐夫已经回来一趟了。

    事发突然,徐雁北又没电话联系,姐姐只好让姐夫开公司配的车过来。见没有什么大碍,又怕公司追究姐夫公车私用,第二日一早便回明市了。

    事发至今,都快一周了。

    “烫成这样,你还说没事?”徐雁北抱怨的语气里透着心疼,“和别人干架,你也真是厉害。”

    “是他们先动的手,我还不能还手了?”

    张永梅是个火急火燎的性子,凡事吃不得亏。

    徐雁北总结这人:脾气大,性格躁,睚眦必报。

    不过,有时想想,自己的脾气倒遗传了她不少。

    这时,徐志刚端来一碗甜酒鸡蛋,对徐雁北说,“这碗给你妈,你的我放在餐桌上了,先垫垫肚子,等会儿我就去买菜做饭。”

    张永梅受伤,医生叫她忌辛辣。

    可西南人一天不吃辣浑身不自在,她成天逮着徐志刚吼个没完。

    徐志刚哄她说如果不忌口,伤就拖着不好,家里的生意就没法做,损失也就越来越多。

    这么一吓唬,她便不吱声了。

    张永梅伸手接碗,哪知一动弹,腿上就火辣辣地痛。

    她气恼,捶着桌沿骂道,“等我好了再去收拾那个臭婆娘,嘴都给她撕到后脑勺。”

    徐志刚叹气,“你就别折腾了。”

    张永梅哪里听得进劝,“我算是明白了,越是忍气吞声就越捱欺负,人都是一个烂德行。”

    “行了,吃完了就躺床上休息去。”徐志刚换了鞋出门买菜。

    徐雁北大概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无非就是别人眼红她家生意火,造谣说张永梅夫妇黑心肠,用的食材不干净,保不齐哪天就能吃死人。

    张永梅有时听见,二人顶多拌两句嘴。

    她脾气虽躁,但待人热情,来晴云县卖烧烤的这些年,凭着食材新鲜干净,风味独特累积了不少回头客。

    郭然就是她家忠实顾客之一。

    事情发生的时候,郭然刚好也在,还上前帮忙辩解了几句。

    他们夫妇二人起早贪黑,所有东西都是当天买当天卖,而隔壁的两口子自己没本事就来泼她脏水。

    后来,张永梅忍无可忍,积怨已久的火山终于喷发。

    隔壁摊子的女人自然是打不过张永梅的,她老公便端起滚烫的油锅朝张永梅泼来。

    幸好郭然反应快,将人推开,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张永梅腿上的伤是被地上溅起的滚油烫的。

    徐志刚当时折返家中取东西,回来时,正好撞见乱作一锅粥的情景,他扑上去,按着那男人狠揍一顿。

    后来警察来了。

    一方拿热油泼人,行为十分恶劣;而徐志刚后面又将人打成猪头,双方都有错。

    最后,在警方协调下,两家人达成和解。

    此事虽然解决了,但张永梅因伤在家生意受到影响,而旁边那家人屁事没有,照样出摊赚钱。

    这口气她怎么都咽不下去。

    午饭时,电视上正播午间新闻。

    画面刚好切到一座繁华大都市,向人们展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巍峨大厦直入云霄,芸芸众生在其面前细如尘埃。

    张永梅问徐雁北,“你那个考试是不是快开始了?”

    徐雁北知道她说的是艺考,“过几天就开始报名了,十二月是统考,翻年后开始校考。”

    “那你想好要报哪几所学校了吗?”徐志刚问她。

    “嗯,我想去沪海读大学。”

    沪海,就是刚刚电视里展现的地方。

    “可以,只要你能考上,我们都供你读。”徐志刚一直知道自己女儿志向不会囿于面前一方天地。

    但旁边的张永梅却不乐意了。

    “跑那么远干嘛?”她指着电视上的画面,“这些东西看起来诱人,但有几个人能拥有啊?”

    “就是想出去看看。”正低头吃饭的徐雁北抬起头,小声道:“你以前不是总鼓励我出去多看看嘛。”

    张永梅扒了一饭,没接话。

    她以前是说过那种话,因为生活在小地方的苦她很清楚。

    年轻时,她因生了两个女儿在村里被人贬得抬不起头来。

    后来,她暗自下决心,一定要离开这种蠢货盘踞的是非之地,哪怕堵上全部身家。

    “可惜,我没有学识,从农村到县城就用尽了我所有的力气。而你们还小,还有很多机会走到更好更远的地方。”

    她时常这样讲,徐雁北都记得。

    张永梅并不是出尔反尔的人,她只是担心,女孩独自漂泊在外实在太苦了。

    倘若女儿已经下定决心,她自然拧不过她。

    “去那边考试得花多少钱啊?”张永梅问。

    徐雁北没估算过,也没去过沪海,不知道具体要多少钱。

    “食宿加往返路费,两三千总要的吧?”徐雁北说。

    徐志刚插了句,“管它多少钱,又不是给不起,别说去考试,以后考上哪儿就去哪里读。实在没钱,现在国家不出了个助学贷款吗?咱们也可以申请呀,是不是啊,妞妞。”

    妞妞是徐雁北的小名。

    她小时候长得可爱,眼睛水汪汪的,脸蛋粉粉嫩嫩一小个。每次一喊她妞妞,她就抱着猫摇摇晃晃地跑过来,很是惹人疼。

    自从她开始窜个后,再听到这个昵称,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可爸爸依旧喜欢这么称呼她。

    徐雁北还未开口,张永梅就怼徐志刚,“别丢人行吗,就一个女儿读书还要去贷款,那我以后出门蒙着头走算了。”

    张永梅好强要面子,她宁愿苦些累些都不愿被人这样戳脊梁骨。

    也亏得她争强好胜的性子,徐雁北和姐姐虽出生在小镇,但自小也是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的孩子。

    徐志刚反驳说:“这有什么丢脸的,这对贫困的孩子来说不也是个希望嘛。”

    张永梅摆摆手,不想和他掰扯。

    当年她从农村搬到县城,起早贪黑的赚钱,为的就是自己活得硬气,不再受别人白眼和非议。

    徐志刚倒好,话里话外戳人痛处。

    张永梅转问徐雁北,“一万块够不够?”

    “啊?”徐雁北有些意外,喃喃道,“考个试而已,绰绰有余了。”

    “够不够反正就是这个数了。”

    张永梅就是一个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仅限于会读会写,能加减乘除。她也没有去过大城市,总以为这边花一块钱能买的东西到那边得花十块钱。

    徐志刚抿着嘴笑,对女儿说,“咱们家管家婆出手还是很阔绰的。”

    张永梅端着碗,瞪了他几个大白眼。

    饭后,徐志刚揽下洗碗刷锅的活。

    张永梅在客厅问徐雁北,“你有没有偷偷谈恋爱?”

    这个话题她每次回家都逃不过。

    “没有!”

    “最好是实话。”

    张永梅虽不指望两个女儿成才成凤,但该读书时就好好读书,绝不允许早恋。

    徐雁北自初中住校起,就脱离了张永梅的掌控。

    她独立性极好,从来没让家里人操心过,可过早独立出去的孩子和父母一点都不交心。

    张永梅控制欲强,偏偏徐雁北脾气也很执拗,自我主张意识极强。很多事张永梅不得不松口,唯一抓得牢的就是防止她早恋。

    闲暇时,张永梅听一些妇女扎堆聊天。

    说到哪家闺女不听劝,不服管,在学校和男生耍朋友,成绩下降不说,有的还把肚子搞大了,丢死人!

    还有的连书都不念了,被社会上的男人骗到沿海去打工,家里连人都联系不上,可怜哟。

    张永梅每次听得心惊胆战,自己的女儿虽不是天仙,但也招人惦记。

    所以,不允许早恋是她给徐雁北下的死命令。

章节目录

热恋藏于暖风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叶寒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寒苏并收藏热恋藏于暖风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