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十二月初,降温来得猝不及防。
天边,铅色的云团悬在空气中,像吸满水的旧棉絮,沉重得快要砸下来。
树上没有了鸟叫虫鸣,树枝桠光秃秃的,北风呼啸,冷冽得像把刀子。
大概沉闷是冬日的主旋律,周围一下就安静了,连身边的少年也不再嬉笑聒噪。
徐雁北变得更沉默了。
艺术楼一事后,汪怡菲她们也没再找过她什么麻烦。
中途,她在培训班楼下遇见过宋頔,对方也只是阴阳怪气几句,为好朋友们抱不平。
徐雁北不理睬他,他就没再说什么,和同学走远了。
艺考迫在眉睫,大家忙得已经无暇顾及考试之外的事。
就连荷花巷来回穿梭的身影都笼罩着焦虑与紧张。
每到下课,众多艺考生各怀心事,步履匆匆,破败弯曲的小巷仿佛成了一条连接在现实与梦想间的神奇隧道。
一头是手忙脚乱的现在,另一头是心怀期盼的未来。
徐雁北也没再和楚钺说过话。
即便每周她依旧有两天能和他同路而行,但她只能远远的看着少年的背影一点一点融进巷子。
这次高三模拟考是省联考,明市一中作为省级排名前十的重点中学,联考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学校给所有艺术生作了报备,他们可以不参考,分数也不计入本次考核。
徐雁北总算松了口气,将精力全部扑在即将到来的艺考上。
于观南则刚好相反。
他这次重点提升英语,天天捧着徐雁北送他的新概念英语背个没完。
刚下早课,于观南就凑过来,说:“这书真不错,我才学了一个多月,现在的英语作文写起来简直行云流水。”
徐雁北回他:“你英语底子又不差,人又聪明,这些东西学起来自然易如反掌。”
得了夸奖的于观南抿唇笑,露出许久未见的酒窝。
“我这次想把总分冲破六百一,不知道行不行。”
徐雁北将视线从专业书上抬起来,看着他:“你可以的!”
看着女生笃定的神情,于观南心底有东西逐渐沸腾。
他盯着她面前的课本,扬了下巴:“你也一样!”
徐雁北点头:“嗯。”
鼓励的话无需说太多。
模拟考后,寒潮来袭,连下了好几场冻雨,空气又冷又湿。
低温一直持续到统考那天。
明市不设艺考考点,得去省城。
二者之间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不远,早上出发当天就能回。
早上六点,天蒙蒙亮,冷风扑面而来,一个劲地往衣服里钻。
校门口停了几辆大巴,由几名行政老师带队,统一组织学生前往林城赴考。
相同考点或离得近的共乘一辆。
带队的许老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身上还带着大学毕业生的青涩,正举着一支小红旗站在车门口招呼:“师大考点的上这辆车,抓紧时间了……”
徐雁北上车的时候,里面只坐了几个人,都是她不认识的。
她选了最前排靠窗的位置坐下。
几分钟后,考生们陆续赶来,熟悉的面孔也随之出现:罗欢、宋頔、还有汪怡菲。
大家都只淡淡的看了彼此一眼,并没有开口打招呼。
徐雁北没有向任何人打听考点的事,她无所谓和谁一起。
人差不多到齐时,大家开始聊天,有人觉得紧张求安慰,有人却玩笑嬉闹,丝毫看不到试前的紧张。
徐雁北从书包里拿出手机,塞上耳机后看向窗外。
外面飘落的雪粒像一颗颗未煮过的西米,密密匝匝的洒下,砸到透明的玻璃窗上后又滚落在地,很快消融在湿漉漉的地面。
司机将车内空调开启,暖风逐渐填满狭小的空间。
考生们蜷缩在袖口的双手得以解放,抹开窗户上的水雾,看着外面的雪粒笑得合不拢嘴。
大家开始打赌今天会不会下起鹅毛大雪。
有人接话说:“我希望下,考完正好打雪仗。”
车内的人纷纷点头,笑作一片。
每到冬日,南方孩子总会期盼一场大雪的降临。
这时,楚越出现在大巴门口,正在跟带队老师说话,“许老师,我在林大考点,那边车坐满了,我过来蹭个坐,行吗?”
林大和师大就隔了一条街,刚好顺路。
许老师点头,“当然可以,到门口时我通知你下车。”
“谢谢许老师。”
“快上车吧!”
楚越上来时,一眼就看见最前排的徐雁北。
她穿了件白色短款羽绒服,头戴一顶米色线帽,整个人被衬得眉清目秀、肌肤剔透,连唇色都呈现出健康的绯红。
但女孩视线始终落向窗外,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出现。
后排的汪怡菲向他招手:“楚钺,后面还有位置,你要不要坐过来?”。
即便戴着耳机,徐雁北还是精准捕捉到了那个敏感的名字。
她不禁转过脸,正好撞上楚钺的目光。
少年从头到脚一身黑,车厢太矮,他半弯着腰。黑色的外衣上还沾了几颗雪米,在空调的温度下,雪米化成水,悄无声息融进他的身体。
楚钺还没来得及回答汪怡菲的话,后面又上来一个女孩。
女孩明媚活泼,笑声清脆。
她几乎是小跑上来的。
刚进门,女孩就质问道:“楚越,你跑到这边来也不告诉我一声,是故意躲我吗?”
她伸手抵着楚越的背,轻轻推了一下。
楚钺身子不由往前挪了两步。
这种亲密举动做的极其顺手,好像早已养成的日常习惯。
徐雁北只淡淡的瞥了一眼,又迅速将头转向窗外。
楚越回头,看着后面推他的女生,叹了口气,“我能躲你什么,走哪里不都会被你找到吗?”
“那你还不是经常躲。”女生一拳轻砸在他背上,撒娇意味明显,“你爸妈忙不过来,我妈妈说开车送咱们一起去林城考试,你偏要跑来学校坐大巴车,这不就是在故意躲我吗?”
楚钺无奈一笑,没再作声。
倒是旁边看戏的人笑了起来。
学校里,很多人都知道孟沁茹和楚越同一个家属区长大,二人青梅竹马。
孟沁茹长得漂亮,性格又好,从小到大几乎都黏在楚钺身边,是他忠诚的追随者。
在得知楚钺要报考电影学院后,她也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表演这条艺考之路。
“孟沁茹,坐我旁边来,咱们好聊天。”
听到后面的汪怡菲叫她,女生从楚钺背后歪出头,甜笑道:“好。”
“走,一起坐后面去。”她推搡着楚越往车厢后面去。
楚越往前走了两步,用余光看了眼最前排。徐雁北依旧看着窗外,仿佛车内的这个小世界与她无关。
高速公路上,路控人员提前撒了融雪剂,路面湿滑,司机的车开得小心翼翼。
两侧的绿化带上,修剪齐整的冬青依旧挺拔翠绿,薄薄的雪覆在上面,像一块望不到头的抹茶奶油蛋糕。
车内太过暖和,大家昏昏欲睡。
忽然,有人提议唱歌,不仅提神醒脑,还能缓解考前紧张。
“好啊,好啊。”大部分人十分赞同。
“唱什么歌呢?”
后面不知是谁立马起了个头:“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声音孤寂地回荡在车厢内,停顿半秒后,有人接唱。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
气氛逐渐热烈,会的,不会的,都默契的哼唱起来。
直到高潮,大家声音整齐嘹亮:“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半路就返航……”
从《最初的梦想》到《追梦赤子心》,再到《我相信》。
歌曲的力量从来不止于刻苦铭心的爱情,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期盼。
几首歌毕,人人情绪高涨,带队老师大喊一声:“考试加油!”
大家满怀信心,热烈回应:“加油!”
一场喧闹静下来后,有女孩掩面而泣。
为梦想,更为自己。
旁边人轻轻拍着她的背以示安慰,这种复杂的情绪无需过多言语,在座的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一路上,徐雁北情绪都十分稳定。
车快到林大门口时,她用手在满是雾气的玻璃窗上写道:所愿皆所得。
天边,铅色的云团悬在空气中,像吸满水的旧棉絮,沉重得快要砸下来。
树上没有了鸟叫虫鸣,树枝桠光秃秃的,北风呼啸,冷冽得像把刀子。
大概沉闷是冬日的主旋律,周围一下就安静了,连身边的少年也不再嬉笑聒噪。
徐雁北变得更沉默了。
艺术楼一事后,汪怡菲她们也没再找过她什么麻烦。
中途,她在培训班楼下遇见过宋頔,对方也只是阴阳怪气几句,为好朋友们抱不平。
徐雁北不理睬他,他就没再说什么,和同学走远了。
艺考迫在眉睫,大家忙得已经无暇顾及考试之外的事。
就连荷花巷来回穿梭的身影都笼罩着焦虑与紧张。
每到下课,众多艺考生各怀心事,步履匆匆,破败弯曲的小巷仿佛成了一条连接在现实与梦想间的神奇隧道。
一头是手忙脚乱的现在,另一头是心怀期盼的未来。
徐雁北也没再和楚钺说过话。
即便每周她依旧有两天能和他同路而行,但她只能远远的看着少年的背影一点一点融进巷子。
这次高三模拟考是省联考,明市一中作为省级排名前十的重点中学,联考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学校给所有艺术生作了报备,他们可以不参考,分数也不计入本次考核。
徐雁北总算松了口气,将精力全部扑在即将到来的艺考上。
于观南则刚好相反。
他这次重点提升英语,天天捧着徐雁北送他的新概念英语背个没完。
刚下早课,于观南就凑过来,说:“这书真不错,我才学了一个多月,现在的英语作文写起来简直行云流水。”
徐雁北回他:“你英语底子又不差,人又聪明,这些东西学起来自然易如反掌。”
得了夸奖的于观南抿唇笑,露出许久未见的酒窝。
“我这次想把总分冲破六百一,不知道行不行。”
徐雁北将视线从专业书上抬起来,看着他:“你可以的!”
看着女生笃定的神情,于观南心底有东西逐渐沸腾。
他盯着她面前的课本,扬了下巴:“你也一样!”
徐雁北点头:“嗯。”
鼓励的话无需说太多。
模拟考后,寒潮来袭,连下了好几场冻雨,空气又冷又湿。
低温一直持续到统考那天。
明市不设艺考考点,得去省城。
二者之间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不远,早上出发当天就能回。
早上六点,天蒙蒙亮,冷风扑面而来,一个劲地往衣服里钻。
校门口停了几辆大巴,由几名行政老师带队,统一组织学生前往林城赴考。
相同考点或离得近的共乘一辆。
带队的许老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身上还带着大学毕业生的青涩,正举着一支小红旗站在车门口招呼:“师大考点的上这辆车,抓紧时间了……”
徐雁北上车的时候,里面只坐了几个人,都是她不认识的。
她选了最前排靠窗的位置坐下。
几分钟后,考生们陆续赶来,熟悉的面孔也随之出现:罗欢、宋頔、还有汪怡菲。
大家都只淡淡的看了彼此一眼,并没有开口打招呼。
徐雁北没有向任何人打听考点的事,她无所谓和谁一起。
人差不多到齐时,大家开始聊天,有人觉得紧张求安慰,有人却玩笑嬉闹,丝毫看不到试前的紧张。
徐雁北从书包里拿出手机,塞上耳机后看向窗外。
外面飘落的雪粒像一颗颗未煮过的西米,密密匝匝的洒下,砸到透明的玻璃窗上后又滚落在地,很快消融在湿漉漉的地面。
司机将车内空调开启,暖风逐渐填满狭小的空间。
考生们蜷缩在袖口的双手得以解放,抹开窗户上的水雾,看着外面的雪粒笑得合不拢嘴。
大家开始打赌今天会不会下起鹅毛大雪。
有人接话说:“我希望下,考完正好打雪仗。”
车内的人纷纷点头,笑作一片。
每到冬日,南方孩子总会期盼一场大雪的降临。
这时,楚越出现在大巴门口,正在跟带队老师说话,“许老师,我在林大考点,那边车坐满了,我过来蹭个坐,行吗?”
林大和师大就隔了一条街,刚好顺路。
许老师点头,“当然可以,到门口时我通知你下车。”
“谢谢许老师。”
“快上车吧!”
楚越上来时,一眼就看见最前排的徐雁北。
她穿了件白色短款羽绒服,头戴一顶米色线帽,整个人被衬得眉清目秀、肌肤剔透,连唇色都呈现出健康的绯红。
但女孩视线始终落向窗外,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出现。
后排的汪怡菲向他招手:“楚钺,后面还有位置,你要不要坐过来?”。
即便戴着耳机,徐雁北还是精准捕捉到了那个敏感的名字。
她不禁转过脸,正好撞上楚钺的目光。
少年从头到脚一身黑,车厢太矮,他半弯着腰。黑色的外衣上还沾了几颗雪米,在空调的温度下,雪米化成水,悄无声息融进他的身体。
楚钺还没来得及回答汪怡菲的话,后面又上来一个女孩。
女孩明媚活泼,笑声清脆。
她几乎是小跑上来的。
刚进门,女孩就质问道:“楚越,你跑到这边来也不告诉我一声,是故意躲我吗?”
她伸手抵着楚越的背,轻轻推了一下。
楚钺身子不由往前挪了两步。
这种亲密举动做的极其顺手,好像早已养成的日常习惯。
徐雁北只淡淡的瞥了一眼,又迅速将头转向窗外。
楚越回头,看着后面推他的女生,叹了口气,“我能躲你什么,走哪里不都会被你找到吗?”
“那你还不是经常躲。”女生一拳轻砸在他背上,撒娇意味明显,“你爸妈忙不过来,我妈妈说开车送咱们一起去林城考试,你偏要跑来学校坐大巴车,这不就是在故意躲我吗?”
楚钺无奈一笑,没再作声。
倒是旁边看戏的人笑了起来。
学校里,很多人都知道孟沁茹和楚越同一个家属区长大,二人青梅竹马。
孟沁茹长得漂亮,性格又好,从小到大几乎都黏在楚钺身边,是他忠诚的追随者。
在得知楚钺要报考电影学院后,她也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表演这条艺考之路。
“孟沁茹,坐我旁边来,咱们好聊天。”
听到后面的汪怡菲叫她,女生从楚钺背后歪出头,甜笑道:“好。”
“走,一起坐后面去。”她推搡着楚越往车厢后面去。
楚越往前走了两步,用余光看了眼最前排。徐雁北依旧看着窗外,仿佛车内的这个小世界与她无关。
高速公路上,路控人员提前撒了融雪剂,路面湿滑,司机的车开得小心翼翼。
两侧的绿化带上,修剪齐整的冬青依旧挺拔翠绿,薄薄的雪覆在上面,像一块望不到头的抹茶奶油蛋糕。
车内太过暖和,大家昏昏欲睡。
忽然,有人提议唱歌,不仅提神醒脑,还能缓解考前紧张。
“好啊,好啊。”大部分人十分赞同。
“唱什么歌呢?”
后面不知是谁立马起了个头:“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声音孤寂地回荡在车厢内,停顿半秒后,有人接唱。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
气氛逐渐热烈,会的,不会的,都默契的哼唱起来。
直到高潮,大家声音整齐嘹亮:“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半路就返航……”
从《最初的梦想》到《追梦赤子心》,再到《我相信》。
歌曲的力量从来不止于刻苦铭心的爱情,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期盼。
几首歌毕,人人情绪高涨,带队老师大喊一声:“考试加油!”
大家满怀信心,热烈回应:“加油!”
一场喧闹静下来后,有女孩掩面而泣。
为梦想,更为自己。
旁边人轻轻拍着她的背以示安慰,这种复杂的情绪无需过多言语,在座的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一路上,徐雁北情绪都十分稳定。
车快到林大门口时,她用手在满是雾气的玻璃窗上写道:所愿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