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晴云县这几天,天气阴沉,冷风卷着细雨乱飞。
路上湿滑无比,非必要,大家都躲在屋里烤火不出门,连带生意都跟着萧条。
张永梅夫妇这两天也就没出摊。
晴云县除了生态环境优美,地下还蕴藏大量煤矿。
所以,这里冬天的取暖方式更偏向于烧煤。那种炉火烧得通红,肉眼可见的热量是空调无法给予的。
小小的客厅里很安静,徐雁北捧着书,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背知识点。
炉子上正煲着鸡汤,蒸腾的水汽喷洒出来,能闻到汤里淡淡的山参气味。
东西都是徐志刚一早出门买回来的,趁这段时间,他打算给女儿好好进补一番。
糖豆依旧从外面翻窗进来。
阳台上的那两只虎皮鹦鹉早就在它的帮助下逃离囚笼,自由飞翔没了踪影。
徐志刚气得将猫骂了好几回。
许是受到肉香的诱惑,糖豆跳上徐雁北膝盖,朝着砂锅方向耸了耸鼻,奈何热气滚烫,它只能善罢甘休。
最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在了小主人腿上。
看着裤子上泥色的猫爪印,徐雁北倒也没责备什么,反而抬手抚了几下它顺滑的脊背。
随后,猫发出咕噜咕噜的腹鸣睡着了。
张永梅坐在沙发上,拿着钩针织毛衣。
样板书里,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图案和针法,徐雁北看了就头疼,而张永梅通通信手拈来。
一支针,一团线,在她手指翻飞间就能织成各种精美的衣衫。
对此,徐雁北是深深信服的。
姐妹俩都是穿张永梅织的毛衣长大。
可上高中后,妈妈就很少给她织了。
“那么高的个子,一件毛衣钩下来,我能给我外孙女织三件。”张永梅总是这样唠叨。
可能隔代亲就是这样的吧。
她现在给冉冉织的毛衣,各种小花朵、小蝴蝶栩栩如生,都是徐雁北小时候没有拥有过的。
不过,看样子,这些织法也是老妈才学会不久。
徐雁北便也释怀了。
即便如此,徐雁北目光仍在张永梅手上停留。
就快收尾的毛衣蓬松的堆在她怀里,纯白的颜色简洁干净,毛茸茸的质感光看起来就很保暖。
但徐雁北不确定是不是给自己的。
想到张永梅口是心非的性子,徐雁北也懒得问。
张永梅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口道:“看什么,这个就是给你织的。北城那边冷,我赶紧织好,你过去考试就能穿上。”
这时,徐志刚从厨房出来,接话说:“你妈特地买了最好的羊绒毛线,她说买一件现成的太贵了,成分还不一定是全羊绒的,所以自己动手最划算。”
张永梅嫌他话多,纠正道:“不懂就别瞎说,全羊绒缩水很严重,得掺些棉纱线才行。这是比例问题,不是成分问题。”
徐志刚只好乐呵一笑,“好,我不懂,反正你织的就是最好的。”
徐雁北抿嘴浅笑,又将注意力转到手里的课本上。
半晌,张永梅拿起女儿书包上的小挂件端详了一会儿,问她:“你就这么喜欢这个小东西?”
徐雁北茫然地嗯了一声,“这个叫叮当猫。”
“昂,我知道。”
张永梅细细观察后,自信满满道:“这个简单,我也能勾出来。”
徐雁北半信半疑。
结果,第二天,客厅的桌上就摆了一大一小两只哆啦A梦。
蓝白配的走针平整精巧,比精品店里卖的还要精致。
小小的那个穿根线就可以当手机挂件,大的那只里面塞了棉花,可以当玩偶摆在床头。
徐雁北将东西拿起来的时候,张永梅什么也没说,眼睛一直盯着电视,但神情透着股小傲娇。
“谢谢妈妈,我很喜欢。”
大抵常年累月的分别,导致二人间的关系疏离,一句简单的话使得对方都觉得煽情,但彼此间默默给予的爱是真挚的。
临近春节,天气也跟着回暖。
吃过早餐,张永梅和徐志刚准备出门采买。
节后,晴云县将举办隆重的迎春活动,类似于其他地方的春节庙会。届时,无论天气如何,都会热闹非凡。
张永梅是个闲不住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好时机。
徐雁北没跟着去,因为各科老师布置的试卷和作业实在太多了。她得抓紧时间做,不然,后面的校考还得耽搁一周的时间。
闷头做了一会儿,数学与她而言,依旧是最大的阻碍。
笔尖在草纸上划来划去,试题却毫无进展,看来只能厚着脸皮找于观南问问了。
赶巧的是,电脑上的扣扣突然闪动,正是于观南发过来的。
鱼:在忙什么?
徐雁北回他:做数学试卷。
鱼:嗷,会做吗?
徐雁北坦白:不会!
那边发了个微笑的表情,补充道:我掐指算到了,所以立马给你发信息。
紧接着,他又问:方便开视频吗,我帮你看看。
徐雁北将电脑摄像头调整了一下角度,接通的时候,于观南清脆的笑声还是和平时一样。
“四天了,你终于想起我了。”
徐雁北懒声道:“放假前几乎天天见,看腻了。”
于观南啧了一声,“下学期每周只有一天假,你也不用上专业课了,这就意味着咱们天天都要见面,你躲都躲不掉。”
徐雁北懒得和他扯,“赶紧拿出第二套试卷,我们开始吧!”
于观南边找东西边说,“你喊我一声师父,我才答应教你。”
“那算了,视频关了吧。我不做了,老班问起来,我就说我做不出来,她了解我情况的。”
于观南怕她真挂了,急道:“行了,我嘴贱,您别和我计较行吗?”
玩闹到此为止,二人便各自拿着试卷,对照着讲解起来。
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徐雁北基本都能做出来,就是从大题开始,解题思路还是很懵。
于观南偶尔还是忍不住调侃,但在轻松的氛围下,徐雁北记得更牢了。
当房间门响起动静时,徐雁北慌忙将视频窗口缩小,扭头往后看。
于观南见状,问她:“怎么,家里进贼了?”
徐雁北以为是张永梅回来了,害怕她误会什么,所以慌张起来。
看到坐在地板上的狸猫,徐雁北这才松了口气。
“没事,是我家猫刨开门进来了。”
这时,狸猫咻的一下跳到桌子上,对着摄像头就是一顿狂嗅。
“你家狸花猫叫什么名字?”那头问。
“糖豆。”
“啊,这么巧嘛?”于观南不可思议道:“我家橘猫叫蚕豆。”
徐雁北在马路上见过他家猫,圆滚滚的,像头猪。
于观南说:“不过,它基本上都在守铺子,很少回家。”
二人闲聊中,张永梅和徐志刚就真的回来了。
徐雁北便和于观南关了视频。
于观南靠在椅背上,盯着和徐雁北的对话框看了许久。
其实,关于她相册的答案,他几乎都知道了。
只是当初的好奇心已不再强烈。
他也不再纠结她藏在相册里的过往到底是什么样。
这种态度的转变不是索然无味的淡然,而是放下与尊重。
第二天,外面出了太阳。
午饭后,张永梅和徐志刚就开始准备出摊的东西。
冬日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二点。
张永梅打算一直做到除夕,随后初一休息,初二又开始营业。
徐雁北在家憋了许久,做完作业后,便和他们一起去。
同样憋得慌的还有广大市民。
南方的暖阳天,外面比室内更暖和,大家会趁机外出,晒晒身上的潮冷。
今日生意不错,才开门,郭然也过来了。
关于上次照片的事情,徐雁北有打电话给她解释。
郭然心知肚明,不仅没放在心上,还安慰她:“有些人心思就是歹毒,你别受影响,好好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徐雁北小声道:“谢谢郭然姐姐。”
这件事,徐雁北并没有告诉家里。
所以,张永梅和徐志刚并不知情,郭然自然也不会多嘴。
下午五点,太阳依旧很暖。
好不容易歇了口气的徐雁北找了个空桌坐下来,看着商业街上如织的人群发呆。
目之所及,是宽敞整洁的街道。
春节将至,街道办的人正四处悬挂灯笼和彩灯,光秃秃的花坛里也摆满了花团簇拥的盆栽,原本萧索的冬日,年味瞬间浓了起来。
然而,一个人影的出现,让徐雁北觉得极煞风景。
吴琦一身黑色装扮,脸上还挂了副墨镜,他将车停好后,径直朝徐雁北走来。
徐雁北眼睛就定定的跟随他,脸上看不出一丝情绪起伏。
吴琦将眼镜取下,坐到了徐雁北对面。
“烧烤妹,你家还真是难找。”男生讥笑道。
对于“烧烤妹”这个称呼,徐雁北一点都不生气。
她又不是第一次被人这样叫,遇到的顾客里,爱打趣的人多了去了。
再说,她也不觉得这个称呼包涵贬低的意味。
就像菜场里,有人叫猪肉荣,有人叫王豆腐,不过是别人方便记住,给的闲称。
大家通过努力干干净净的赚钱,没觉得低人一等。
“吴琦,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想找你,还不简单。”吴琦转头看了眼铺子里,张永梅和徐志刚都在忙,没注意到他们这边。
“那是你爸妈啊?”
“怎么,调查我的时候没问清楚?”
不知为什么,吴琦对她这副孤傲难训的性子很上头。
那种得不到激起的抓心挠肺之感,就像被瓶蛊惑人心的穿肠毒药,既危险又疯狂。
吴琦盯着她,诡笑着:“你真以为找了个靠山,我就动不了你了?在明市我受限于人,在这里就不一样了,谁能管得了我?
“所以,你想如何。”
“你觉得呢。”
徐雁北没心思和他打哑谜。
她将手搭在桌子上,看着对面人手边的车钥匙。
“吴琦,我数五下,你直接开车过来,把我全家都撞死在这里。如果你做不到,我就进去把那罐煤气拖出来,咱们一块儿炸个稀巴烂,这算不算一种成全?”
吴琦貌似也摸准了徐雁北现在的脾气。
他漫不经心地嘴角勾起,嗤道:“发狠谁不会,你以为我会怕?”
徐雁北平静地看着他,嘴里开始轻声数数:“1、2、3……”
当她准备起身去拖煤气罐时,一个人影走过来,将她肩膀轻轻按住,她便重新坐了回去。
路上湿滑无比,非必要,大家都躲在屋里烤火不出门,连带生意都跟着萧条。
张永梅夫妇这两天也就没出摊。
晴云县除了生态环境优美,地下还蕴藏大量煤矿。
所以,这里冬天的取暖方式更偏向于烧煤。那种炉火烧得通红,肉眼可见的热量是空调无法给予的。
小小的客厅里很安静,徐雁北捧着书,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背知识点。
炉子上正煲着鸡汤,蒸腾的水汽喷洒出来,能闻到汤里淡淡的山参气味。
东西都是徐志刚一早出门买回来的,趁这段时间,他打算给女儿好好进补一番。
糖豆依旧从外面翻窗进来。
阳台上的那两只虎皮鹦鹉早就在它的帮助下逃离囚笼,自由飞翔没了踪影。
徐志刚气得将猫骂了好几回。
许是受到肉香的诱惑,糖豆跳上徐雁北膝盖,朝着砂锅方向耸了耸鼻,奈何热气滚烫,它只能善罢甘休。
最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在了小主人腿上。
看着裤子上泥色的猫爪印,徐雁北倒也没责备什么,反而抬手抚了几下它顺滑的脊背。
随后,猫发出咕噜咕噜的腹鸣睡着了。
张永梅坐在沙发上,拿着钩针织毛衣。
样板书里,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图案和针法,徐雁北看了就头疼,而张永梅通通信手拈来。
一支针,一团线,在她手指翻飞间就能织成各种精美的衣衫。
对此,徐雁北是深深信服的。
姐妹俩都是穿张永梅织的毛衣长大。
可上高中后,妈妈就很少给她织了。
“那么高的个子,一件毛衣钩下来,我能给我外孙女织三件。”张永梅总是这样唠叨。
可能隔代亲就是这样的吧。
她现在给冉冉织的毛衣,各种小花朵、小蝴蝶栩栩如生,都是徐雁北小时候没有拥有过的。
不过,看样子,这些织法也是老妈才学会不久。
徐雁北便也释怀了。
即便如此,徐雁北目光仍在张永梅手上停留。
就快收尾的毛衣蓬松的堆在她怀里,纯白的颜色简洁干净,毛茸茸的质感光看起来就很保暖。
但徐雁北不确定是不是给自己的。
想到张永梅口是心非的性子,徐雁北也懒得问。
张永梅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口道:“看什么,这个就是给你织的。北城那边冷,我赶紧织好,你过去考试就能穿上。”
这时,徐志刚从厨房出来,接话说:“你妈特地买了最好的羊绒毛线,她说买一件现成的太贵了,成分还不一定是全羊绒的,所以自己动手最划算。”
张永梅嫌他话多,纠正道:“不懂就别瞎说,全羊绒缩水很严重,得掺些棉纱线才行。这是比例问题,不是成分问题。”
徐志刚只好乐呵一笑,“好,我不懂,反正你织的就是最好的。”
徐雁北抿嘴浅笑,又将注意力转到手里的课本上。
半晌,张永梅拿起女儿书包上的小挂件端详了一会儿,问她:“你就这么喜欢这个小东西?”
徐雁北茫然地嗯了一声,“这个叫叮当猫。”
“昂,我知道。”
张永梅细细观察后,自信满满道:“这个简单,我也能勾出来。”
徐雁北半信半疑。
结果,第二天,客厅的桌上就摆了一大一小两只哆啦A梦。
蓝白配的走针平整精巧,比精品店里卖的还要精致。
小小的那个穿根线就可以当手机挂件,大的那只里面塞了棉花,可以当玩偶摆在床头。
徐雁北将东西拿起来的时候,张永梅什么也没说,眼睛一直盯着电视,但神情透着股小傲娇。
“谢谢妈妈,我很喜欢。”
大抵常年累月的分别,导致二人间的关系疏离,一句简单的话使得对方都觉得煽情,但彼此间默默给予的爱是真挚的。
临近春节,天气也跟着回暖。
吃过早餐,张永梅和徐志刚准备出门采买。
节后,晴云县将举办隆重的迎春活动,类似于其他地方的春节庙会。届时,无论天气如何,都会热闹非凡。
张永梅是个闲不住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好时机。
徐雁北没跟着去,因为各科老师布置的试卷和作业实在太多了。她得抓紧时间做,不然,后面的校考还得耽搁一周的时间。
闷头做了一会儿,数学与她而言,依旧是最大的阻碍。
笔尖在草纸上划来划去,试题却毫无进展,看来只能厚着脸皮找于观南问问了。
赶巧的是,电脑上的扣扣突然闪动,正是于观南发过来的。
鱼:在忙什么?
徐雁北回他:做数学试卷。
鱼:嗷,会做吗?
徐雁北坦白:不会!
那边发了个微笑的表情,补充道:我掐指算到了,所以立马给你发信息。
紧接着,他又问:方便开视频吗,我帮你看看。
徐雁北将电脑摄像头调整了一下角度,接通的时候,于观南清脆的笑声还是和平时一样。
“四天了,你终于想起我了。”
徐雁北懒声道:“放假前几乎天天见,看腻了。”
于观南啧了一声,“下学期每周只有一天假,你也不用上专业课了,这就意味着咱们天天都要见面,你躲都躲不掉。”
徐雁北懒得和他扯,“赶紧拿出第二套试卷,我们开始吧!”
于观南边找东西边说,“你喊我一声师父,我才答应教你。”
“那算了,视频关了吧。我不做了,老班问起来,我就说我做不出来,她了解我情况的。”
于观南怕她真挂了,急道:“行了,我嘴贱,您别和我计较行吗?”
玩闹到此为止,二人便各自拿着试卷,对照着讲解起来。
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徐雁北基本都能做出来,就是从大题开始,解题思路还是很懵。
于观南偶尔还是忍不住调侃,但在轻松的氛围下,徐雁北记得更牢了。
当房间门响起动静时,徐雁北慌忙将视频窗口缩小,扭头往后看。
于观南见状,问她:“怎么,家里进贼了?”
徐雁北以为是张永梅回来了,害怕她误会什么,所以慌张起来。
看到坐在地板上的狸猫,徐雁北这才松了口气。
“没事,是我家猫刨开门进来了。”
这时,狸猫咻的一下跳到桌子上,对着摄像头就是一顿狂嗅。
“你家狸花猫叫什么名字?”那头问。
“糖豆。”
“啊,这么巧嘛?”于观南不可思议道:“我家橘猫叫蚕豆。”
徐雁北在马路上见过他家猫,圆滚滚的,像头猪。
于观南说:“不过,它基本上都在守铺子,很少回家。”
二人闲聊中,张永梅和徐志刚就真的回来了。
徐雁北便和于观南关了视频。
于观南靠在椅背上,盯着和徐雁北的对话框看了许久。
其实,关于她相册的答案,他几乎都知道了。
只是当初的好奇心已不再强烈。
他也不再纠结她藏在相册里的过往到底是什么样。
这种态度的转变不是索然无味的淡然,而是放下与尊重。
第二天,外面出了太阳。
午饭后,张永梅和徐志刚就开始准备出摊的东西。
冬日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二点。
张永梅打算一直做到除夕,随后初一休息,初二又开始营业。
徐雁北在家憋了许久,做完作业后,便和他们一起去。
同样憋得慌的还有广大市民。
南方的暖阳天,外面比室内更暖和,大家会趁机外出,晒晒身上的潮冷。
今日生意不错,才开门,郭然也过来了。
关于上次照片的事情,徐雁北有打电话给她解释。
郭然心知肚明,不仅没放在心上,还安慰她:“有些人心思就是歹毒,你别受影响,好好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徐雁北小声道:“谢谢郭然姐姐。”
这件事,徐雁北并没有告诉家里。
所以,张永梅和徐志刚并不知情,郭然自然也不会多嘴。
下午五点,太阳依旧很暖。
好不容易歇了口气的徐雁北找了个空桌坐下来,看着商业街上如织的人群发呆。
目之所及,是宽敞整洁的街道。
春节将至,街道办的人正四处悬挂灯笼和彩灯,光秃秃的花坛里也摆满了花团簇拥的盆栽,原本萧索的冬日,年味瞬间浓了起来。
然而,一个人影的出现,让徐雁北觉得极煞风景。
吴琦一身黑色装扮,脸上还挂了副墨镜,他将车停好后,径直朝徐雁北走来。
徐雁北眼睛就定定的跟随他,脸上看不出一丝情绪起伏。
吴琦将眼镜取下,坐到了徐雁北对面。
“烧烤妹,你家还真是难找。”男生讥笑道。
对于“烧烤妹”这个称呼,徐雁北一点都不生气。
她又不是第一次被人这样叫,遇到的顾客里,爱打趣的人多了去了。
再说,她也不觉得这个称呼包涵贬低的意味。
就像菜场里,有人叫猪肉荣,有人叫王豆腐,不过是别人方便记住,给的闲称。
大家通过努力干干净净的赚钱,没觉得低人一等。
“吴琦,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想找你,还不简单。”吴琦转头看了眼铺子里,张永梅和徐志刚都在忙,没注意到他们这边。
“那是你爸妈啊?”
“怎么,调查我的时候没问清楚?”
不知为什么,吴琦对她这副孤傲难训的性子很上头。
那种得不到激起的抓心挠肺之感,就像被瓶蛊惑人心的穿肠毒药,既危险又疯狂。
吴琦盯着她,诡笑着:“你真以为找了个靠山,我就动不了你了?在明市我受限于人,在这里就不一样了,谁能管得了我?
“所以,你想如何。”
“你觉得呢。”
徐雁北没心思和他打哑谜。
她将手搭在桌子上,看着对面人手边的车钥匙。
“吴琦,我数五下,你直接开车过来,把我全家都撞死在这里。如果你做不到,我就进去把那罐煤气拖出来,咱们一块儿炸个稀巴烂,这算不算一种成全?”
吴琦貌似也摸准了徐雁北现在的脾气。
他漫不经心地嘴角勾起,嗤道:“发狠谁不会,你以为我会怕?”
徐雁北平静地看着他,嘴里开始轻声数数:“1、2、3……”
当她准备起身去拖煤气罐时,一个人影走过来,将她肩膀轻轻按住,她便重新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