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容嫣,殿里的人似乎更慌乱无措些。
顾长颛甚至都来不及包扎伤口,他随手拿起旁边的外衣正准备草草套上,但是动作一大又扯到了伤口,他闷哼一声。
平日里那个端方稳重的将军,这会儿因为着急忙乱地连衣服袖子都套不上,颇有些狼狈。
容嫣稳了稳心神。
“先将伤口包扎一下再穿吧,你这样扯到伤口会更重的。”她克制着语气,让自己尽可能坦然自若些。
刚才他的动作又扯到了伤口,鲜血顺着手臂蜿蜒流下来一股,看的人心惊。
容嫣皱眉,她走进来,跪坐在顾长颛身侧,手脚麻利的快速把手中的干净帕子摁在伤口上压迫止血。
她听到顾长颛轻闷哼了一声。
“会有些疼,你且忍一下。”
顾长颛没曾想她会这么坦坦荡荡地走进来,还会给他处理伤口。
他出声:“无妨。”
容嫣又加重了些手上的力道。
顾长颛疼的额角青筋跳了一下,但他这次没让自己出声,他侧头看向身边的容嫣,见她目不斜视,大方坦荡地替他处理伤口。
比起他的慌乱,她看上去面色平常,并无一丝波澜。
可就是这样,顾长颛竟也在心田的苦涩中品出一丝甜来。
摁了好一会,容嫣感觉伤口的出血速度慢下来,她轻轻揭开帕子,仔细看那伤口。
她轻轻吸了口气,竟然伤的这么深,伤口也发红了,她眉心不受控制的微蹙了一下。
顾长颛察觉到了她这一瞬的情绪变化,又觉得是自己看错了,她怎么会担心他呢?
容嫣拿起清洗伤口的药水,将伤口简单冲了一下,然后拿出金疮药倒在伤口上,处理完伤口,她拿出手里的干净布条,抬手将肩膀上的伤口缠住。
顾长颛受伤的地方在肩头,需要绕过身体才能更好的固定。
饶是容嫣再故作镇定,可抬头看到那一大片暴露在眼前的皮肤时,她还是没忍住面色发热。
好在她绕到了他的身后,他看不到她的脸。
“好了。”
再站起身时,容嫣的神色又恢复如常。
“多谢。”
“将军客气了,温大夫提前归京为我祖母医治,若是有温大夫在,将军的伤想必不会耽误了。”
听她如此解释,顾长颛知道她是出于感谢才帮自己,刚才那些心生的旖旎消散了大半。
他拿起旁边的衣裳,里衣已经被他撕碎,没法穿了,他将外衣套上。
就这样当年看着他穿外衣,莫名怪异,容嫣轻轻别开头。
衣裳穿好,顾长颛将地上残留的东西收拾好。
“你还会包扎?包扎的很好。”他有意无意闲聊,想要化解刚才的窘迫。
“之前跟老师四处游历,他偶尔会去一些危险的地方探索,有时受了伤,都是我给他处理的。”
容嫣说的是廖之先生。
“你跟了廖之先生四年?”
顾长颛之前就曾提起过她是老师的学生,那时她就曾好奇他为何会知道这事,如今他又大致说对了她跟着老师的年岁……
想问,但不敢问,也不能问。
“嗯,其实不太到四年,老师去世太突然了。”容嫣说起这话时,话里是无尽的遗憾。
容嫣十岁拜入廖之先生门下,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在外游历,跟着廖之先生的那几年,是容嫣最恣意洒脱的时光,只可惜因为一场重病,廖之先生突然辞世。
光是想到这事,容嫣眼眶微红。
似是察觉到她的情绪,顾长颛语气放的更缓了些:“那时我受了重伤,没能让温康及时赶回来。”
听出他语气里竟带了些自责。
容嫣抬头,她怔怔看着顾长颛,心里有太多的话想问。
察觉到容嫣的目光,顾长颛怕从那视线中看到反感和厌恶,他垂下眼眸,避开她的视线。
她还是把话问了出来:“……重伤,是那次被长矛刺伤吗?”
抬头看到顾长颛投来的视线,容嫣又多解释了句:“是之前你因吐血回府养伤时,温大夫曾提过。”
其实顾长颛受重伤这事,容嫣很早就知道了,只是她那时没想到是被长矛刺穿这么重。
夜色静谧,烛火摇曳,容嫣这会儿跪坐在他身侧,不知为何,今晚她躲避之意没那么明显,甚至有兴致同他说话。
顾长颛抬头,这次他没看错,他竟然真的在她眸中看到了……担忧。
他也不知为何,想到她对自己的心意避之不及,他只觉得心头涌上酸楚。
“……我比长颢要更早爱慕你。”他素来平静的语气里克制不住多了些委屈之意。
“你那时年幼,想必已经忘了我们曾在这里见过,可十年前就在这伽蓝寺的英灵殿中,我们真的见过。”
容嫣抬眼看去,烛火明灭交错,灯影落在男人身上,多了些颓丧之意。
她又没克制住,轻声问:“所以那时你就对我起意了?”
闻声,顾长颛轻轻摇头,随后轻弯了弯唇角,解释道:“你那时才九岁,我对一个小孩动情,岂不是不正常。”
听他这话,容嫣悄悄噘了下嘴。
顾长颛没注意到她这一闪而过的神态,继续解释:“那时父王刚出家,他将府中事务都托付于我,其中就有祖父那一辈跟容府约定的婚事。”
“所以你对我并非儿女感情,是一份对所托之事的执念。”容嫣出声。
见她误会了,顾长颛继续解释:“那次在伽蓝寺见你,我虽不至于对一个小孩子动情,但……也不知为何,我会常常想起你,甚至后来我都快不记得你的容貌了,但就只是想着……我虽不在望京,可我见过你的样貌,虽然只是画像……你长大了,拜入了廖之先生门下,你以玄梨为名做词写书,容嫣,你真的太耀眼了,就在获取你消息的日子里,我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憧憬着归城,盼着见到你,盼着向你表白心迹,盼着亲口问一问你是不是还记得我,盼着问一问你是否会喜欢我这样的男子……”
这是容嫣第一次听他说这么多话。
那些她不敢问的,被他直白的剖开心展示在她面前。
他甚至知道她就是玄梨。
连爹爹和娘亲至今都没能猜出此事,他竟如何得知?
他靠在供奉神像的案台上,他低头没看她,垂着眸低低陈诉着心意,一字一句都像梵文一样烙在她心上,松动着心口的枷锁。
“莫要再说了。”容嫣出声将顾长颛的话打断。
她起身,迅速背过身去,逃一般地快步离开。
望着容嫣远去的背影,顾长颛嘴角漫上苦涩,眼眶泛了红。
何时喜欢上她的,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个中感情变化早就融在那无尽寒冷的边疆岁月里,只是想着她,日子就有了暖意。
容嫣一夜未眠,黎明之时,她不知道他是否还在孝贤殿,她在寺庙中漫无目的的逛着,却始终不敢靠近孝贤殿。
他说她一直在避着他,其实她更是怕见到他。
不知不觉,容嫣走到了寺庙后面的山门外。
这个时节,山寺外的玄梨花已经开败了,满树嫩叶日渐染绿。
山门一侧,几棵无叶的枯树下,几个和尚聚在一起正摆弄着什么。
容嫣正欲走上前去,被后面的人喊住。
“施主,是您?”
容嫣回过头去,喊住她的是个容貌清秀的年轻和尚。
她愣了一下,随后很快想起和尚是谁:“你是修缘?”
小和尚笑着点头:“先前也遇到施主来寺中,只是那时候没能有机会说上话。”
容嫣笑着点头:“你这几年长得高了,我都有些不太敢认了。”
听这话,小和尚腼腆笑笑,抬手摸了摸光秃秃的头。
“对了施主,您之前托我祈愿,我每年都在做,还攒了一些符纸,需要拿给您吗?”
闻此,容嫣身形顿住。
旁边修缘小和尚指了指院中的高大菩提树,笑着道:“记得小时候您为了挂的高,也不怕危险,非要拿梯子去挂在那最高的树枝上,说挂的高,佛祖就能一眼看到。”
容嫣侧眸,顺着看向寺庙中高大的菩提树。
修缘看着容嫣的脸颊,继续道:“施主放心,这五年我也按照当时施主挂的高度,把祈福条带都挂在了最高的树枝上。”
远远望去,红色祈福条带在风中飘扬。
——我不会帮小将军写梵经,但以后每年我都会替小将军祈愿平安。
她一直记着……从不曾忘记。
不知何时,容嫣缓缓走近了那棵菩提树。
“施主,这是那些祈福后赠予的符纸,还是让被庇佑之人随身佩戴最好。”
修缘不知何时去拿了五张符纸回来。
“施主,以后我继续祈愿。”修缘虽然不知道为何容嫣不亲自祈福,但他并未多问,他还记得五年前容嫣给了他一张八字,托他每年帮她为八字主人祈愿平安。
容嫣接过那五张符纸,她轻声:“不必了,以后我会亲自过来祈愿,多谢你。”
山门外,几个和尚还在围着那几棵枯树,最小的和尚看着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他歪头好奇:“师兄,师兄,你们在干什么啊,为什么要用沾了水的布条把树枝包起来啊?”
“这不是水,是师父特意配的药水。”
“药水?”
“这药水是专门用来给这玄梨树生芽用的,师父说这几棵玄梨树往些年开的最好,也是最耐寒的,不过有一年气候太怪了,这几棵最坚韧的玄梨在腊月里早早冒了芽,结果天太冷了,天气又寒又干,这早芽被冻坏了。”
“可是还能活吗?我怎么感觉从我记事起,这几棵树就没开过,怕不是死了。”
“不会的,玄梨最耐寒,它们没死,只是冻伤了芽,等用师父特意配制的药水好好养上些时日,说不定哪年就又发芽了。”
风吹过,祈福条带下面挂着的铃铛轻响,那些被容嫣刻意藏起来的记忆被唤醒,不受控的在脑海中恣意翻涌。
怎么会不记得呢,她的记性最好了,那时在伽蓝寺的每一幕,都是她后来反复回忆的美好记忆。
只是她不曾想到……
那些她年少时的情窦初开,竟一直都是有回应的。
顾长颛甚至都来不及包扎伤口,他随手拿起旁边的外衣正准备草草套上,但是动作一大又扯到了伤口,他闷哼一声。
平日里那个端方稳重的将军,这会儿因为着急忙乱地连衣服袖子都套不上,颇有些狼狈。
容嫣稳了稳心神。
“先将伤口包扎一下再穿吧,你这样扯到伤口会更重的。”她克制着语气,让自己尽可能坦然自若些。
刚才他的动作又扯到了伤口,鲜血顺着手臂蜿蜒流下来一股,看的人心惊。
容嫣皱眉,她走进来,跪坐在顾长颛身侧,手脚麻利的快速把手中的干净帕子摁在伤口上压迫止血。
她听到顾长颛轻闷哼了一声。
“会有些疼,你且忍一下。”
顾长颛没曾想她会这么坦坦荡荡地走进来,还会给他处理伤口。
他出声:“无妨。”
容嫣又加重了些手上的力道。
顾长颛疼的额角青筋跳了一下,但他这次没让自己出声,他侧头看向身边的容嫣,见她目不斜视,大方坦荡地替他处理伤口。
比起他的慌乱,她看上去面色平常,并无一丝波澜。
可就是这样,顾长颛竟也在心田的苦涩中品出一丝甜来。
摁了好一会,容嫣感觉伤口的出血速度慢下来,她轻轻揭开帕子,仔细看那伤口。
她轻轻吸了口气,竟然伤的这么深,伤口也发红了,她眉心不受控制的微蹙了一下。
顾长颛察觉到了她这一瞬的情绪变化,又觉得是自己看错了,她怎么会担心他呢?
容嫣拿起清洗伤口的药水,将伤口简单冲了一下,然后拿出金疮药倒在伤口上,处理完伤口,她拿出手里的干净布条,抬手将肩膀上的伤口缠住。
顾长颛受伤的地方在肩头,需要绕过身体才能更好的固定。
饶是容嫣再故作镇定,可抬头看到那一大片暴露在眼前的皮肤时,她还是没忍住面色发热。
好在她绕到了他的身后,他看不到她的脸。
“好了。”
再站起身时,容嫣的神色又恢复如常。
“多谢。”
“将军客气了,温大夫提前归京为我祖母医治,若是有温大夫在,将军的伤想必不会耽误了。”
听她如此解释,顾长颛知道她是出于感谢才帮自己,刚才那些心生的旖旎消散了大半。
他拿起旁边的衣裳,里衣已经被他撕碎,没法穿了,他将外衣套上。
就这样当年看着他穿外衣,莫名怪异,容嫣轻轻别开头。
衣裳穿好,顾长颛将地上残留的东西收拾好。
“你还会包扎?包扎的很好。”他有意无意闲聊,想要化解刚才的窘迫。
“之前跟老师四处游历,他偶尔会去一些危险的地方探索,有时受了伤,都是我给他处理的。”
容嫣说的是廖之先生。
“你跟了廖之先生四年?”
顾长颛之前就曾提起过她是老师的学生,那时她就曾好奇他为何会知道这事,如今他又大致说对了她跟着老师的年岁……
想问,但不敢问,也不能问。
“嗯,其实不太到四年,老师去世太突然了。”容嫣说起这话时,话里是无尽的遗憾。
容嫣十岁拜入廖之先生门下,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在外游历,跟着廖之先生的那几年,是容嫣最恣意洒脱的时光,只可惜因为一场重病,廖之先生突然辞世。
光是想到这事,容嫣眼眶微红。
似是察觉到她的情绪,顾长颛语气放的更缓了些:“那时我受了重伤,没能让温康及时赶回来。”
听出他语气里竟带了些自责。
容嫣抬头,她怔怔看着顾长颛,心里有太多的话想问。
察觉到容嫣的目光,顾长颛怕从那视线中看到反感和厌恶,他垂下眼眸,避开她的视线。
她还是把话问了出来:“……重伤,是那次被长矛刺伤吗?”
抬头看到顾长颛投来的视线,容嫣又多解释了句:“是之前你因吐血回府养伤时,温大夫曾提过。”
其实顾长颛受重伤这事,容嫣很早就知道了,只是她那时没想到是被长矛刺穿这么重。
夜色静谧,烛火摇曳,容嫣这会儿跪坐在他身侧,不知为何,今晚她躲避之意没那么明显,甚至有兴致同他说话。
顾长颛抬头,这次他没看错,他竟然真的在她眸中看到了……担忧。
他也不知为何,想到她对自己的心意避之不及,他只觉得心头涌上酸楚。
“……我比长颢要更早爱慕你。”他素来平静的语气里克制不住多了些委屈之意。
“你那时年幼,想必已经忘了我们曾在这里见过,可十年前就在这伽蓝寺的英灵殿中,我们真的见过。”
容嫣抬眼看去,烛火明灭交错,灯影落在男人身上,多了些颓丧之意。
她又没克制住,轻声问:“所以那时你就对我起意了?”
闻声,顾长颛轻轻摇头,随后轻弯了弯唇角,解释道:“你那时才九岁,我对一个小孩动情,岂不是不正常。”
听他这话,容嫣悄悄噘了下嘴。
顾长颛没注意到她这一闪而过的神态,继续解释:“那时父王刚出家,他将府中事务都托付于我,其中就有祖父那一辈跟容府约定的婚事。”
“所以你对我并非儿女感情,是一份对所托之事的执念。”容嫣出声。
见她误会了,顾长颛继续解释:“那次在伽蓝寺见你,我虽不至于对一个小孩子动情,但……也不知为何,我会常常想起你,甚至后来我都快不记得你的容貌了,但就只是想着……我虽不在望京,可我见过你的样貌,虽然只是画像……你长大了,拜入了廖之先生门下,你以玄梨为名做词写书,容嫣,你真的太耀眼了,就在获取你消息的日子里,我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憧憬着归城,盼着见到你,盼着向你表白心迹,盼着亲口问一问你是不是还记得我,盼着问一问你是否会喜欢我这样的男子……”
这是容嫣第一次听他说这么多话。
那些她不敢问的,被他直白的剖开心展示在她面前。
他甚至知道她就是玄梨。
连爹爹和娘亲至今都没能猜出此事,他竟如何得知?
他靠在供奉神像的案台上,他低头没看她,垂着眸低低陈诉着心意,一字一句都像梵文一样烙在她心上,松动着心口的枷锁。
“莫要再说了。”容嫣出声将顾长颛的话打断。
她起身,迅速背过身去,逃一般地快步离开。
望着容嫣远去的背影,顾长颛嘴角漫上苦涩,眼眶泛了红。
何时喜欢上她的,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个中感情变化早就融在那无尽寒冷的边疆岁月里,只是想着她,日子就有了暖意。
容嫣一夜未眠,黎明之时,她不知道他是否还在孝贤殿,她在寺庙中漫无目的的逛着,却始终不敢靠近孝贤殿。
他说她一直在避着他,其实她更是怕见到他。
不知不觉,容嫣走到了寺庙后面的山门外。
这个时节,山寺外的玄梨花已经开败了,满树嫩叶日渐染绿。
山门一侧,几棵无叶的枯树下,几个和尚聚在一起正摆弄着什么。
容嫣正欲走上前去,被后面的人喊住。
“施主,是您?”
容嫣回过头去,喊住她的是个容貌清秀的年轻和尚。
她愣了一下,随后很快想起和尚是谁:“你是修缘?”
小和尚笑着点头:“先前也遇到施主来寺中,只是那时候没能有机会说上话。”
容嫣笑着点头:“你这几年长得高了,我都有些不太敢认了。”
听这话,小和尚腼腆笑笑,抬手摸了摸光秃秃的头。
“对了施主,您之前托我祈愿,我每年都在做,还攒了一些符纸,需要拿给您吗?”
闻此,容嫣身形顿住。
旁边修缘小和尚指了指院中的高大菩提树,笑着道:“记得小时候您为了挂的高,也不怕危险,非要拿梯子去挂在那最高的树枝上,说挂的高,佛祖就能一眼看到。”
容嫣侧眸,顺着看向寺庙中高大的菩提树。
修缘看着容嫣的脸颊,继续道:“施主放心,这五年我也按照当时施主挂的高度,把祈福条带都挂在了最高的树枝上。”
远远望去,红色祈福条带在风中飘扬。
——我不会帮小将军写梵经,但以后每年我都会替小将军祈愿平安。
她一直记着……从不曾忘记。
不知何时,容嫣缓缓走近了那棵菩提树。
“施主,这是那些祈福后赠予的符纸,还是让被庇佑之人随身佩戴最好。”
修缘不知何时去拿了五张符纸回来。
“施主,以后我继续祈愿。”修缘虽然不知道为何容嫣不亲自祈福,但他并未多问,他还记得五年前容嫣给了他一张八字,托他每年帮她为八字主人祈愿平安。
容嫣接过那五张符纸,她轻声:“不必了,以后我会亲自过来祈愿,多谢你。”
山门外,几个和尚还在围着那几棵枯树,最小的和尚看着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他歪头好奇:“师兄,师兄,你们在干什么啊,为什么要用沾了水的布条把树枝包起来啊?”
“这不是水,是师父特意配的药水。”
“药水?”
“这药水是专门用来给这玄梨树生芽用的,师父说这几棵玄梨树往些年开的最好,也是最耐寒的,不过有一年气候太怪了,这几棵最坚韧的玄梨在腊月里早早冒了芽,结果天太冷了,天气又寒又干,这早芽被冻坏了。”
“可是还能活吗?我怎么感觉从我记事起,这几棵树就没开过,怕不是死了。”
“不会的,玄梨最耐寒,它们没死,只是冻伤了芽,等用师父特意配制的药水好好养上些时日,说不定哪年就又发芽了。”
风吹过,祈福条带下面挂着的铃铛轻响,那些被容嫣刻意藏起来的记忆被唤醒,不受控的在脑海中恣意翻涌。
怎么会不记得呢,她的记性最好了,那时在伽蓝寺的每一幕,都是她后来反复回忆的美好记忆。
只是她不曾想到……
那些她年少时的情窦初开,竟一直都是有回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