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窗外白雪皑皑,照得屋内亮堂不少,今日想来是个晴天。
阿苦早早就被雪光晃得睡不着,天未大亮便起了床。四下无人,满山寂静,只有偶尔几声悠远的鸟鸣传来。
她在莲溪寺后信步而行,走近一处树林。抬头,落尽枯叶的树枝上坐着个十六七岁,面貌俊朗的少年身影,身挂玉佩,一手托腮,漫不经心地冲她笑道:“是不是该改口叫你公主殿下?”
阿苦闷闷坐在树下,不看他,答非所问:“你也不怕树上的雪打湿衣裳。”
少年不在意地摆摆手:“哪能呢。”
阿苦随手挖了团雪冲少年扔过去,然后又低下头,叹了口气,嘟囔:“阿甜,我不愿意去宫里。”
“怎么?舍不得你师父,还是怕被欺负?”
被唤作阿甜的少年从树上跳下来,收敛了先前脸上不羁的笑,认真地瞧着树下的小姑娘。
“阿苦,你知道,无论何处,只要你孤单,我都会一直陪着你的。”
阿苦喃喃道:“我当然知道……”
幽兰一早起了床,便看见阿苦站在院子里发呆。看清她额间的红痣,幽兰讶异了一瞬。但念及周围宫人都瞧见了,也没再说什么。待拜别了慧音和众僧尼,她恭恭敬敬地把阿苦请进昨夜放在莲溪寺外的轿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抬着走了。
轿子渐行渐远,慢慢成为雪中一点,看着好似入了水墨江山画中。慧音倚在门边,一直望着。身旁是一众叽叽喳喳惶恐不安的僧尼。
“慧音师傅,她,她怎么真的被接进宫里了?她真是皇嗣?”
“我们平时都,会不会……天爷啊,公主将来怪罪该怎么办呀?”
“师傅,慧音师傅啊,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怎么也不提点我们。现下,真是大祸临头啊。”
……
慧音回过头,想起幽兰的叮嘱,面色还算镇定:“没听见刚刚的姑姑怎么说的吗?公主殿下是奉皇帝的旨意在护国寺为国祈福,何曾来过我莲溪寺?管好你们一个个的嘴巴,不然才是真的大祸临头。”
众僧尼安静下来思索一二,连忙谢慧音。
轿子上,阿苦安安静静地坐着。轿外跟着走的幽兰讲了些宫里的规矩和宫里的人,又问了几句话,只是轿子里应答声寥寥,幽兰便也作罢了。
山上雪滑路难走,幽兰姑姑亲自跟着,太监们怕颠着第一次坐轿的公主殿下,皇后娘娘怪罪,一行人放慢脚步,从早晨走到近傍晚才走进皇城。
听见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哗,阿苦挑了一角帘子起来,偏头偷偷往外看,入眼是从未见过的繁华景象。行商走卒,公子小姐,熙熙攘攘。各式摊贩费力吆喝,吃食摊位上冒着腾腾热气。轿子走着,帘子外的景象流水似的过,街边逐渐有了高门大户,红绸漆柱连成一片。
这是快要进宫了。
忽然一个少年策马疾驰而过,如长剑出鞘,大有直破云霄的架势。众人皆避让,连幽兰都下令,让轿夫停了脚步。
阿苦暗自思忖,此处临近皇宫,这人敢于此长街肆意策马,应当是什么皇族姻亲,或是高门显户家的少爷。想到这,小姑娘抬眼去看那人的样貌,谁料那人心有感应似的也看过来,两人的视线撞在一起。
“阿甜?”
小姑娘面露惊讶,禁不住在轻轻唤了声。
但这人绝不是阿甜。
两人虽然面容相似,眼神却完全不一样。阿甜看着她,总是带笑,眼里有无限温柔灿烂,像是林间树梢倾泻而下的春光。但眼前人看向自己的眼里只有探究与玩味,好像还有一丝……轻蔑?
想必是个高门显户浪荡子。
阿苦面无表情放下轿帘子,心想:晦气。
“幽兰姑姑,敢问这是哪位贵人?”
轿外传来男子好听的声音。
幽兰行礼答道:“叶小公子,轿里是长公主。”
叶小公子轻笑一声,下一刻便口出狂言:“便是那位自小扔在护国寺里,今日才第一次回宫的小殿下吗?看来护国寺饭食不佳,一国公主竟这样瘦弱,入了宫可要多养养,切莫为皇家丢脸面。”
幽兰纵然知道叶慎平时放浪形骸惯了,听闻此言仍是白了脸色,厉声呵斥道:“叶小公子慎言!”
叶慎完全不把这话放在心上,一拉缰绳摆正马头方向,又策马往皇宫去。
幽兰的声音又传进来:“公主莫怪,叶家小少爷,皇后娘娘的内侄,自幼被宠坏了,难免放肆些。”
阿苦嘴上答:“无碍。”
答完却心道,果然与阿甜不同,这样放浪刻薄。念着他是外男,想来也不能在宫中随意走动。以后仔细避着些,倒也不用多打交道。
层层进入宫门,叶皇后安排人引着公主沐浴换衣,而后又是盘发梳妆。阿苦看着侍女来来往往低头不语,手上侍奉动作不停,有些不适应,手脚都不知道要怎么摆才好。
从来都是她侍奉别人,何曾有这样多的人围着她转。
而且自己身为公主,手却比这些宫女还要粗,她才像是该干活的那一个。
待各色衣衫层层叠叠着装整齐了,有人引着阿苦进入大殿。殿中高位坐着一个面容亲切的女人,首饰没戴多少,却通身高贵又温润的气派。阿苦想起之前在画中见过,这是叶皇后,性子温润平和。
阿苦还不会宫中礼仪,但也知道礼多人不怪,跪下行大礼就是了。
只是还不待阿苦跪下行礼,叶皇后便直接走下来,叫她不必跪。叶皇后携了阿苦的手,细声言语:“舟车劳顿一天,幽兰准备的果子想来也不抵饿,繁文缛节都是次要,现下咱们应当吃饭去。”
阿苦有些愣住,乖顺地任她牵着走,拘谨地低头盯着叶皇后柔软的衣角。
“从前养在寺里,不知你有没有忌荤腥的习惯?”叶皇后边走边问。
“并没有。”阿苦回答。
“那便好办。”叶皇后让人上菜,不一会就荤素相间摆了满桌。
阿苦看着眼前珍馐,到底没忍住,开口问:“若是我不沾油腥呢?”
一旁的微兰抢着笑答:“咱们娘娘早就让厨房做了两桌饭,你不吃荤就上另一套饭食。皇后娘娘历来节俭,这是头一次要了这么多菜呢。”
见公主有些惶恐,幽兰又忙为微兰找补说:“公主别拘束,您来了,娘娘高兴,铺张些也没什么。”
叶皇后笑骂她们多嘴,手上不断给阿苦夹菜,面容可亲。
“你怎么像这样瘦弱?想来是因为寺里日子艰难。现在终于回来了,便是与过去全然不同。你多吃些,快补回来。不然身子的亏空拖久了,可就再难将养了。”
阿苦着实没见过这样多这样好吃的饭食,可她也不敢自己下箸。在这样陌生的屋子里,她浑身不自在,心中仍是不敢放松。叶皇后见她拘着,心知她初来乍到,也不好再逼她,便也放了筷子。
饭后,皇帝来了,果然眉间一颗红痣。
看见与自己面容相似的女儿,皇帝面露喜色,有些讶异。正欲开口,却忽然发觉十三年前,自己未取名便把女儿送出宫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称呼。
干咳两声后,皇帝问:“你在寺中可有法号?”
阿苦行的叩拜大礼,皇帝没让起身,阿苦只能跪着回话:“不曾有,但慧音师傅唤我阿苦。”
“阿苦?”
皇帝皱眉,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个名字不甚满意。那师傅莫不是在告诉公主,自己这十三年来受的苦,都是拜自己这个皇帝所赐?
思考片刻,阿苦回答:“回父皇,慧音师傅说,儿臣身为一国公主,为国祈福,应当吃斋念佛清苦度日,好让佛祖看见儿臣的诚意,保我朝国运昌顺。”
说完阿苦有些心虚。
她在寺中何时念过佛?不过吃不上荤腥倒是真事。
皇帝听罢眉头舒展,点点头,又道:“你自小在寺中,早该给你取个名字。”
叶皇后想起多年前与先皇后的交谈,缓缓开口:“这名字我思量已久,叫静仪如何?”
皇帝点点头:“恭静良顺,有仪万方。是个好名字。”
燕静仪。
阿苦叩头谢恩,无甚多言。这也从不是她能插嘴的地方。
取完名字,皇帝对幽兰下令说:“天色不早了,你们带着公主去休息吧,朕与皇后说会话。”
幽兰应声,带着公主起身出门去。
刚用完晚饭,天色能有多晚?皇帝不喜这个女儿,连装都不装一下。幽兰想起曾见过的皇帝宠溺嘉仪公主的情形,心中无可奈何,也无计可施,只余心疼。
这边叶皇后也略带责怪道:“静仪刚回宫,正是畏惧的时候,陛下为何不叫她起身回话?况且她才刚面圣,就被人急匆匆带下去。她怕是连你的脸也不曾看清。好歹是父女,如何就淡漠成了这样?”
皇帝不愿谈这些,寻了个由头扯开话头。
叶皇后不敢触怒圣颜,也只好顺着皇帝的话说远去。至于静仪,唉,叶皇后叹口气,心道只能慢慢来。
窗外白雪皑皑,照得屋内亮堂不少,今日想来是个晴天。
阿苦早早就被雪光晃得睡不着,天未大亮便起了床。四下无人,满山寂静,只有偶尔几声悠远的鸟鸣传来。
她在莲溪寺后信步而行,走近一处树林。抬头,落尽枯叶的树枝上坐着个十六七岁,面貌俊朗的少年身影,身挂玉佩,一手托腮,漫不经心地冲她笑道:“是不是该改口叫你公主殿下?”
阿苦闷闷坐在树下,不看他,答非所问:“你也不怕树上的雪打湿衣裳。”
少年不在意地摆摆手:“哪能呢。”
阿苦随手挖了团雪冲少年扔过去,然后又低下头,叹了口气,嘟囔:“阿甜,我不愿意去宫里。”
“怎么?舍不得你师父,还是怕被欺负?”
被唤作阿甜的少年从树上跳下来,收敛了先前脸上不羁的笑,认真地瞧着树下的小姑娘。
“阿苦,你知道,无论何处,只要你孤单,我都会一直陪着你的。”
阿苦喃喃道:“我当然知道……”
幽兰一早起了床,便看见阿苦站在院子里发呆。看清她额间的红痣,幽兰讶异了一瞬。但念及周围宫人都瞧见了,也没再说什么。待拜别了慧音和众僧尼,她恭恭敬敬地把阿苦请进昨夜放在莲溪寺外的轿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抬着走了。
轿子渐行渐远,慢慢成为雪中一点,看着好似入了水墨江山画中。慧音倚在门边,一直望着。身旁是一众叽叽喳喳惶恐不安的僧尼。
“慧音师傅,她,她怎么真的被接进宫里了?她真是皇嗣?”
“我们平时都,会不会……天爷啊,公主将来怪罪该怎么办呀?”
“师傅,慧音师傅啊,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怎么也不提点我们。现下,真是大祸临头啊。”
……
慧音回过头,想起幽兰的叮嘱,面色还算镇定:“没听见刚刚的姑姑怎么说的吗?公主殿下是奉皇帝的旨意在护国寺为国祈福,何曾来过我莲溪寺?管好你们一个个的嘴巴,不然才是真的大祸临头。”
众僧尼安静下来思索一二,连忙谢慧音。
轿子上,阿苦安安静静地坐着。轿外跟着走的幽兰讲了些宫里的规矩和宫里的人,又问了几句话,只是轿子里应答声寥寥,幽兰便也作罢了。
山上雪滑路难走,幽兰姑姑亲自跟着,太监们怕颠着第一次坐轿的公主殿下,皇后娘娘怪罪,一行人放慢脚步,从早晨走到近傍晚才走进皇城。
听见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哗,阿苦挑了一角帘子起来,偏头偷偷往外看,入眼是从未见过的繁华景象。行商走卒,公子小姐,熙熙攘攘。各式摊贩费力吆喝,吃食摊位上冒着腾腾热气。轿子走着,帘子外的景象流水似的过,街边逐渐有了高门大户,红绸漆柱连成一片。
这是快要进宫了。
忽然一个少年策马疾驰而过,如长剑出鞘,大有直破云霄的架势。众人皆避让,连幽兰都下令,让轿夫停了脚步。
阿苦暗自思忖,此处临近皇宫,这人敢于此长街肆意策马,应当是什么皇族姻亲,或是高门显户家的少爷。想到这,小姑娘抬眼去看那人的样貌,谁料那人心有感应似的也看过来,两人的视线撞在一起。
“阿甜?”
小姑娘面露惊讶,禁不住在轻轻唤了声。
但这人绝不是阿甜。
两人虽然面容相似,眼神却完全不一样。阿甜看着她,总是带笑,眼里有无限温柔灿烂,像是林间树梢倾泻而下的春光。但眼前人看向自己的眼里只有探究与玩味,好像还有一丝……轻蔑?
想必是个高门显户浪荡子。
阿苦面无表情放下轿帘子,心想:晦气。
“幽兰姑姑,敢问这是哪位贵人?”
轿外传来男子好听的声音。
幽兰行礼答道:“叶小公子,轿里是长公主。”
叶小公子轻笑一声,下一刻便口出狂言:“便是那位自小扔在护国寺里,今日才第一次回宫的小殿下吗?看来护国寺饭食不佳,一国公主竟这样瘦弱,入了宫可要多养养,切莫为皇家丢脸面。”
幽兰纵然知道叶慎平时放浪形骸惯了,听闻此言仍是白了脸色,厉声呵斥道:“叶小公子慎言!”
叶慎完全不把这话放在心上,一拉缰绳摆正马头方向,又策马往皇宫去。
幽兰的声音又传进来:“公主莫怪,叶家小少爷,皇后娘娘的内侄,自幼被宠坏了,难免放肆些。”
阿苦嘴上答:“无碍。”
答完却心道,果然与阿甜不同,这样放浪刻薄。念着他是外男,想来也不能在宫中随意走动。以后仔细避着些,倒也不用多打交道。
层层进入宫门,叶皇后安排人引着公主沐浴换衣,而后又是盘发梳妆。阿苦看着侍女来来往往低头不语,手上侍奉动作不停,有些不适应,手脚都不知道要怎么摆才好。
从来都是她侍奉别人,何曾有这样多的人围着她转。
而且自己身为公主,手却比这些宫女还要粗,她才像是该干活的那一个。
待各色衣衫层层叠叠着装整齐了,有人引着阿苦进入大殿。殿中高位坐着一个面容亲切的女人,首饰没戴多少,却通身高贵又温润的气派。阿苦想起之前在画中见过,这是叶皇后,性子温润平和。
阿苦还不会宫中礼仪,但也知道礼多人不怪,跪下行大礼就是了。
只是还不待阿苦跪下行礼,叶皇后便直接走下来,叫她不必跪。叶皇后携了阿苦的手,细声言语:“舟车劳顿一天,幽兰准备的果子想来也不抵饿,繁文缛节都是次要,现下咱们应当吃饭去。”
阿苦有些愣住,乖顺地任她牵着走,拘谨地低头盯着叶皇后柔软的衣角。
“从前养在寺里,不知你有没有忌荤腥的习惯?”叶皇后边走边问。
“并没有。”阿苦回答。
“那便好办。”叶皇后让人上菜,不一会就荤素相间摆了满桌。
阿苦看着眼前珍馐,到底没忍住,开口问:“若是我不沾油腥呢?”
一旁的微兰抢着笑答:“咱们娘娘早就让厨房做了两桌饭,你不吃荤就上另一套饭食。皇后娘娘历来节俭,这是头一次要了这么多菜呢。”
见公主有些惶恐,幽兰又忙为微兰找补说:“公主别拘束,您来了,娘娘高兴,铺张些也没什么。”
叶皇后笑骂她们多嘴,手上不断给阿苦夹菜,面容可亲。
“你怎么像这样瘦弱?想来是因为寺里日子艰难。现在终于回来了,便是与过去全然不同。你多吃些,快补回来。不然身子的亏空拖久了,可就再难将养了。”
阿苦着实没见过这样多这样好吃的饭食,可她也不敢自己下箸。在这样陌生的屋子里,她浑身不自在,心中仍是不敢放松。叶皇后见她拘着,心知她初来乍到,也不好再逼她,便也放了筷子。
饭后,皇帝来了,果然眉间一颗红痣。
看见与自己面容相似的女儿,皇帝面露喜色,有些讶异。正欲开口,却忽然发觉十三年前,自己未取名便把女儿送出宫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称呼。
干咳两声后,皇帝问:“你在寺中可有法号?”
阿苦行的叩拜大礼,皇帝没让起身,阿苦只能跪着回话:“不曾有,但慧音师傅唤我阿苦。”
“阿苦?”
皇帝皱眉,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个名字不甚满意。那师傅莫不是在告诉公主,自己这十三年来受的苦,都是拜自己这个皇帝所赐?
思考片刻,阿苦回答:“回父皇,慧音师傅说,儿臣身为一国公主,为国祈福,应当吃斋念佛清苦度日,好让佛祖看见儿臣的诚意,保我朝国运昌顺。”
说完阿苦有些心虚。
她在寺中何时念过佛?不过吃不上荤腥倒是真事。
皇帝听罢眉头舒展,点点头,又道:“你自小在寺中,早该给你取个名字。”
叶皇后想起多年前与先皇后的交谈,缓缓开口:“这名字我思量已久,叫静仪如何?”
皇帝点点头:“恭静良顺,有仪万方。是个好名字。”
燕静仪。
阿苦叩头谢恩,无甚多言。这也从不是她能插嘴的地方。
取完名字,皇帝对幽兰下令说:“天色不早了,你们带着公主去休息吧,朕与皇后说会话。”
幽兰应声,带着公主起身出门去。
刚用完晚饭,天色能有多晚?皇帝不喜这个女儿,连装都不装一下。幽兰想起曾见过的皇帝宠溺嘉仪公主的情形,心中无可奈何,也无计可施,只余心疼。
这边叶皇后也略带责怪道:“静仪刚回宫,正是畏惧的时候,陛下为何不叫她起身回话?况且她才刚面圣,就被人急匆匆带下去。她怕是连你的脸也不曾看清。好歹是父女,如何就淡漠成了这样?”
皇帝不愿谈这些,寻了个由头扯开话头。
叶皇后不敢触怒圣颜,也只好顺着皇帝的话说远去。至于静仪,唉,叶皇后叹口气,心道只能慢慢来。